Workflow
Semiconductor Display
icon
搜索文档
TCL科技,295亿大项目落地
DT新材料· 2025-09-15 00:05
项目投资 - TCL科技及子公司TCL华星与广州市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出资投建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项目),总投资额约295亿元 [2] - t8项目规划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2] - 项目规划建设周期为24个月,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3] 技术优势 - t8项目采用TCL华星自有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精准喷射到基板上形成像素,具备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 [3] - 印刷OLED技术是适配小、中、大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OLED技术路径 [3] - TCL华星已完成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建设并实现量产,为第8.6代生产线提供技术支撑 [3] 市场前景 - OLED有望成为高端显示技术主流,2024年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达10.1亿片(占比27%),预计2030年将超过13.3亿片(占比35%) [4] - AMOLED在IT、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显著,预计2030年笔电年复合增长率33%、车载显示器27%、桌上型显示器19% [4] 资金结构 -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47.5亿元,TCL华星出资88.5亿元,广州市政府及关联国企共计出资59亿元 [5] - 若获得其他投资,TCL华星与国有股东按60%:40%比例认缴剩余出资,总投资与注册资本差额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 [5] 公司财务 - TCL华星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0%),其中归属于TCL科技的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51%)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TCL华星总资产2136亿元,净资产781亿元 [5] 行业地位 - TCL华星是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之一,拥有11条面板生产线和6个模组基地 [3] - TCL科技持有TCL华星81.60%股权,三星显示株式会社持股10.16% [5]
总投资约295亿元!半导体显示龙头参与投建OLED产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13:09
项目概况 - TCL科技与子公司TCL华星联合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建设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项目) 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 显示器等应用领域[1] - t8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95亿元 各方共同出资147.5亿元到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 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的国企共计出资59亿元 总投资与注册资本差额部分通过项目公司向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1] - t8项目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项目规划建设周期为24个月[4]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按照预设图案精准喷射到基板 经干燥固化形成像素 具备色彩表现优异 分辨率高 材料利用率高 能耗低 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 是适配小 中 大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OLED技术路径[2][3] - TCL华星在OLED领域已开展十余年技术研究与探索 具备印刷OLED量产能力及关键专利 其武汉G5.5代线印刷OLED产线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用户交付 产能正从3k/月提升至9k/月[2] - TCL华星采用自有技术建设t8项目 已构建规模化全球专利布局 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 覆盖设计 材料 工艺和设备各个环节[4] 市场前景 - 全球新型显示行业市场步入相对稳定状态 在折叠屏成为显示新增长点 车载屏幕与穿戴设备放量 显示屏尺寸扩大的背景下 OLED有望成为高端显示技术主流[2] - 2024年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10.1亿片 出货量占比27% 预计2030年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超过13.3亿片 出货量占比提升至35%[2] - AMOLED在IT 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 预计到2030年车载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27% 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19%[2] 战略意义 - t8项目建设有助于TCL华星紧抓市场增长需求 提升高端产品份额 持续优化经营效益[3] - 项目投产将实现TCL华星在显示领域的战略跃进[4]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2:17
项目投资决策 - 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投资建设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项目议案 [1] - 项目总投资约295亿元人民币 各方共同出资147.5亿元注册资本金 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国有股东出资59亿元 [5] - 项目规划建设周期24个月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17] 技术储备与产业地位 - TCL华星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 [4] - 公司已完成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建设并实现量产 具备印刷OLED量产能力及关键专利 [4][20] - 印刷OLED技术具有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 是适配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OLED技术路径 [20]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据Omdia数据 2024年AMOLED面板出货量10.1亿片 占比27% 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超13.3亿片 占比提升至35% [22] - AMOLED在IT和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显著 预计到2030年笔电年复合增长率33% 车载显示器27% 桌上型显示器19% [22] - 项目将助力我国抢占新型显示产业战略制高点 是实现国产高世代印刷AMOLED量产的关键里程碑 [21] 项目合作与实施主体 - 项目由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5] - 项目公司广州华星光电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8月 目前由TCL华星100%控股 [11][13] - TCL华星2024年经审计总资产1,948亿元 净资产752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 净利润55.4亿元 [9] 产能规划与产品定位 - 生产线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基板尺寸2290mm×2620mm [5][15] - 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5][15] - 项目技术来源由TCL华星保障 项目公司也将自行研发生产技术 [18]
总投资295亿!TCL科技与广州市政府等共建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9-12 22:23
项目投资与合作 - 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与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 共同建设第8 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项目) 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 25万片 尺寸为2290mm×2620mm 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及显示器等领域 [1] - t8项目总投资约295亿元人民币 各方共同出资147 5亿元注册资本金 其中TCL华星出资88 5亿元 广州市政府及关联国企出资59亿元 剩余资金通过项目公司银团贷款等方式解决 [1] - 项目规划建设周期24个月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2]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TCL华星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之一 深耕行业十余年 拥有11条面板生产线和6个模组基地 覆盖深圳 武汉 广州 惠州 苏州 印度及越南等地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TCL华星总资产达2136亿元 净资产781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 净利润43 2亿元(未经审计) [2] 技术发展与战略意义 - t8项目采用印刷AMOLED技术 是中国显示器件制造商在高世代AMOLED领域超越境外企业的重要契机 有望成为新技术引领者 [2]
TCL科技上半年净利增长近九成,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改善
南方都市报· 2025-08-31 09: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5.6亿元,同比增长6.6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89.26%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3亿元,同比增长115.9% [2] 半导体显示业务 - TCL华星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 [2] - 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0% [2] - 大尺寸产品市占率达24%,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2] - 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18%,笔电销量同比增长71% [3] - 车载销量同比增长61%,手机销量同比增长51% [3] - 柔性OLED手机出货市场份额全球第四,折叠产品出货稳居全球前三 [3] 产能扩张与整合 - 完成乐金显示广州工厂(t11)收购整合 [3] - 完成广州t9项目二期建设工作 [3] - 收购深圳华星光电(G11产线t6、t7)21.53%股权 [3] 其他业务板块 - 半导体硅片业务(中环领先)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38.2% [3] - 新能源光伏业务(TCL中环)营收98.7亿元 [3] - 光伏业务通过降本控费、加速周转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3] 行业动态 - 全球LCD电视零售需求保持平稳,大尺寸化趋势延续 [2] - 供给侧产能集中与行业格局优化推动产品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 [2] - 半导体显示行业供需关系趋于均衡 [2]
DIC2025丨 TCL华星赵军:拥抱AI,共绘显示未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8 20:02
AI+显示产业趋势 - 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显示大时代"到来,显示技术升级与AI深度交织、与应用场景多元融合[6] - 公司确立"赋能应用"与"原生应用"双轮驱动路径,既优化现有AI终端体验,又前瞻布局未来显示形态[6] TCL华星AI架构 - 构建"1湖1模3平台"的"五星"AI架构:星湖数据湖汇聚全链条高质量数据,星智垂域大模型具备强推理与多模态能力,星云算力云平台/星舟工业AI平台/星域Agent平台分别提供算力支持/工具库/场景落地能力[3] - 通过语料攻坚、Agent突破、实效验证三螺旋合力实现全栈能力贯通[3] AI应用成效 制造领域 - 视觉检测漏检率下降85%,良率提升0.2%,修复环节稳定性超95%[5] 研发领域 - 数字孪生系统使部分环节周期从一周压缩至秒级,效率提升超90%,跌落破片风险降低55%[5] 运营领域 - 排产计划周期从7天压缩至30分钟,端到端交付响应周期降低30%,客户需求反馈速度从1天提升至分钟级[5] 细分领域技术突破 手机显示 - LTPO技术使静态场景IC功耗最多降低68%,动态场景降低11%,C9材料体系与PLP3.0技术协同降耗[7] 笔电显示 - 印刷OLED采用喷墨打印制程实现全面轻薄化,平衡AI PC算力与设计需求[7] AR/VR显示 - 硅基LED技术具备轻巧设计、超高清画质和多模态交互特性[7] 车载显示 - PHUD技术推动智驾体验向安全与美学融合方向发展[7] 行业认可 - 公司获《显示产业年度之星》,4K 120Hz印刷OLED显示器等四项产品分获器件/应用创新金奖[9][10]
翰博高新(301321) - 2025年7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3 18:3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半导体显示面板背光显示模组及重要零部件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背光显示模组及相关零部件,应用于多领域 [2][3] - 公司掌握多种背光显示模组技术并量产,布局 Mini - LED 技术,具备多方面生产能力 [4] 业绩情况 2024 年业绩下滑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1,480.83 万元,较 2023 年下降 505.70%,扣非净利润 -23,669.41 万元,较 2023 年下降 273.94% [5] - 原因:新建产线爬坡,产能利用率低,成本高,毛利率降 4.74%,毛利额减 8,391.80 万元;期间费用增约 8,428.72 万元;投资及资产处置收益与 2023 年差异约 1 亿元 [5][6] 2025 年一季度 - 营业收入较 2024 年四季度增加 6,471 万元,毛利率升 2.42%,净利润同比降 171.82%,减少 2,610 万元 [7] - 原因:新建产线爬坡,固定成本高,毛利率降;税金、销售、财务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 [7] 发展规划 - 2025 年聚焦核心技术,布局创新形态,优化产品结构,生产与供应链两端发力,提升运营效率 [6] - 未来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人才,提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6] 海外市场布局 - 启动越南“双基地战略”,北江基地聚焦背光源及液晶模组,胡志明基地专注精密结构件,形成跨境产业链闭环 [9] 笔记本电脑背光显示模组市场 - 2024 年全球 PC 出货量 2.55 亿台,同比增 3.8%,AIPC 出货量 4,800 万台,占 PC 总出货量 18.8%,预计 2028 年 AIPC 出货量达 2.05 亿台,2024 - 2028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44% [10] - 公司在笔记本电脑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经验丰富,产品用于 LCD 领域,与品牌商合作可提升主业竞争力,获 AIPC 市场份额 [11]
TCL科技:已完成2025年度首次股票回购,回购金额2.5亿元
格隆汇· 2025-07-18 18:26
股票回购 - 公司完成2025年度首次股票回购,成交总金额约2.5亿元,回购股份数量55,498,4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28% [1] - 公司此前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总金额不低于7亿元且不超过8亿元 [1] - 此次回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既定回购方案要求 [1] 半年度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至9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至13% [1]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至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至101% [1] - 预计实现扣非净归母利润15亿元至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至195% [1] - 半导体显示业务预计实现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增长逾70% [1] 收购交易 - 公司完成对乐金显示(中国)、乐金显示(广州)100%股权的收购 [2] - 完成对深圳华星半导体(TCL华星t6、t7运营主体)21.5311%股权的收购 [2] - 相关标的分别于今年二、三季度开始并表 [2] - 分析指出上述两笔交易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面板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2] - 交易有望为公司带来归母净利润的显著增长 [2]
惠科股份冲击深主板,聚焦半导体显示领域,面临一定偿债压力
格隆汇· 2025-07-16 17:47
公司概况 - 惠科股份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商用显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物联等场景,拥有重庆金渝、滁州惠科、长沙惠科等重要子公司 [3] - 公司总员工约1.7万人,其中3.69%未缴纳社会保险,主要因新员工次月缴纳、个人自愿放弃或境外子公司无需缴纳 [3] - 实际控制人王智勇通过惠科投控及深圳惠合计控制公司52.31%股份表决权,其他股东包括雷健、卢集晖、绵投集团等 [3] 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智勇1970年出生,2002年取得中山大学EMBA学历,曾担任重庆四有实业总经理等职 [4] - 董事雷健1966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曾任职国家气象局、华强电子世界个体经营者等 [4] - 董事兼副总经理卢集晖1968年出生,中国香港居民,1991年毕业于汕头大学电子电器专业,曾任职潮州金霸电子等 [6] IPO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集资金85亿元,用于长沙OLED研发升级(25亿元)、长沙Oxide研发(30亿元)、绵阳Mini-LED智能制造(20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0亿元) [6][7] - 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近2亿元,但募资中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引发市场关注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4亿元、357.97亿元、40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8亿元、25.66亿元、33.39亿元,2022年因行业景气度低出现亏损 [11] - 同期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8.38亿元、15.64亿元、9.06亿元,部分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 [11]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57%提升至2024年的17.74%,受产品结构及价格波动影响 [12] 行业地位与产业链 - 2024年公司电视面板、显示器面板、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分别位列全球第三、第四、第三名,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一 [20] - 半导体显示产业链上游由欧美日韩企业主导(如康宁、旭硝子),中游以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厂商为主(京东方、TCL科技等),下游为消费电子及专用显示产品 [16][17] 经营风险与挑战 - 2024年末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余额分别达218.81亿元和112.71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68.7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58.18%降至2024年49.92%,但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业务经营 [20] - 行业重资产特性导致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公司面临偿债压力及业绩波动风险 [21]
TCL科技: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00:23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收入826亿元-906亿元 同比增长3%-1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亿元-20亿元 同比增长81%-101% [1] - 扣非净利润15亿元-16.5亿元 同比增长168%-195% [1] - 基本每股收益0.0969元/股-0.1077元/股 上年同期为0.0535元/股 [1] 业务表现 - 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超46亿元 同比增长超70% [1] - 大尺寸显示领域供需优化 高端化趋势拉动需求增长 产品价格稳定 [1] - 中尺寸领域t9产能爬坡顺利 IT产品销量和收入大幅增长 [1] - 小尺寸OLED业务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多款产品实现头部客户供应 [1] - 新能源光伏业务受行业周期影响 TCL中环预计亏损12-13.5亿元 [1] 战略布局 - 广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t11)已于2025Q2并入合并范围 [1] - 完成收购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21.5311%股权 提升竞争优势 [1] - 持续完善显示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 巩固行业地位 [1] 消费电子行业 - 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市盈率37.61倍 [4] - 近五日涨幅0.85% 最新份额24.1亿份 减少1100万份 [4] - 主力资金净流出4540.5万元 估值分位47.0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