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09992):Q4开店+旺季+新品+内容,经营趋势持续强势
信达证券· 2025-09-19 21:31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对泡泡玛特(9992 HK)的具体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Q4经营趋势持续强势 受益于开店加速 旺季效应 新品推出及内容生态建设 [1] - 二手市场价格波动属合理回调 Mini Labubu多平台售罄印证需求持续旺盛 Labubu3 0及mini labubu部分二手价格回落主要因官方持续补货抑制炒作 基础款仍高于发售价且部分款式出现价格反弹 反映产品持续供不应求 短期价格调整有助于挤出投机泡沫 长期利于粉丝群体健康扩张 [1] - Q4开店+旺季+新品推动成长动能持续强化 海外拓展加速 年内海外门店将达200家 截至中报海外140家 欧洲及美洲显著加速 中东首店落地在即 东南亚旗舰店表现靓丽 Q4开店有望加速 区域市场持续拓展 消费人群拓宽 本地化运营深化如区域限定款强化粉丝粘性 后续万圣节及圣诞季新品迭代或引发新一轮抢购热情 Q4业绩弹性可期 [2] - IP生态与供应链协同 平台化能力筑牢壁垒 头部IP矩阵包括Labubu Molly SKULLPANDA及CRYBABY等均表现靓丽 新IP星星人及小野大幅突破 供应链优化推动常态化补货减少价格波动 乐园二期及动画电影项目推进中 IP内容化与场景延展提升长期生命力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 79亿元 166 22亿元及200 32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9 6倍 20 1倍及16 6倍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9 18亿元 516 42亿元及594 96亿元 同比增长152% 57%及15%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1% 47%及21% [3]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76 47% 76 26%及76 26% 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4 27% 32 19%及33 67% [5]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49 32% 41 10%及32 59% ROIC分别为48 66% 40 54%及32 43% [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8 40元 12 38元及14 92元 [3]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预计2025-2027年现金分别为145 45亿元 311 58亿元及517 89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5 12亿元 169 45亿元及209 69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228 69亿元 404 42亿元及614 73亿元 [5]
怡亚通与科勒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3:44
战略合作 - 科勒集团与怡亚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 [1] - 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 在供应链协同 全渠道运营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 [1] - 合作基于对中国家居市场战略 可持续发展及数字化未来的共同探讨 [1] 业务交流 - 科勒集团参观怡亚通整合供应链基地 双方围绕业务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1]
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构建现代化供应链生态:利欧董事长带领下的利欧泵业
搜狐财经· 2025-09-17 11:2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以构建智慧流动的美好世界为愿景 锚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引领泵行业标准的核心发展路径 [1]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行业前十的世界知名品牌 为客户提供智能安全高效的流体解决方案 [9]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公司在石化领域自主研发高温渣油加氢液力透平技术 填补国内该技术领域空白 [3] - 牵头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 实现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制备关键技术突破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实现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国产化 为膜工业及净水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3] - 碳化硅陶瓷膜过滤精度达1纳米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7项 实用新型专利25项 [3] - 建成国内首条全自动化碳化硅陶瓷膜生产线 展现中国智造硬实力 [3] 供应链与生态建设 - 产品覆盖建筑 市政水务 水利 电力 石化 家用 园林及OEM业务八大领域 [5] - 举办2025供应商大会 标志供应链现代化转型进入新阶段 [5][7] - 具备行业首屈一指的采购规模与供应商扶持发展能力 [7] - 签署供应商行为准则 将ESG治理要素嵌入供应商准入 绩效评估与发展管理环节 [7] 行业标准与影响力 - 作为国家标准委员会成员单位 深度参与22项国家标准 40项行业标准 33项团体标准制定 [7] - 将技术研发与产品实践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 掌握标准制定话语权 [7] - 为泵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实践范本 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7] 全球竞争与定位 - 全球泵业竞争从单一产品比拼升级为技术比拼的综合较量 [1] - 公司凭借技术突破与供应链优势逐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慧流体合作伙伴 [1] - 持续推动在全球泵业舞台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 [10]
赛力斯:积极响应中汽协倡议,促进供应链协同共赢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9-15 11:24
公司动态 - 赛力斯集团积极响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1] - 赛力斯呼吁企业加强自律并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 - 赛力斯愿与行业同仁一起维护健康绿色的发展环境[1] 行业背景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1] - 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汽车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尤为重要[1] - 确保供应链安全与稳定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1]
赛力斯:积极响应中汽协倡议 促进供应链协同共赢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9-15 11:16
行业倡议 - 赛力斯集团积极响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2] - 公司呼吁企业加强自律 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 - 赛力斯愿与行业同仁一起维护健康绿色的发展环境[2] 供应链管理 - 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汽车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尤为重要[2] - 确保供应链安全与稳定被列为行业优先事项[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成绩被描述为来之不易[2]
当出海成为必选项,中国企业的“链”路突围将走向何方?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15:49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转型 - 出海模式从单一产品输出升级为涵盖品牌、技术、资本与标准的全链条输出 [2] - 企业需避免盲目扩张 善用平台型企业的全球网络实现共生共赢 [2] - 目标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与可持续性 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身份转变 [2] 全球化三阶段演进路径 - 战略拓荒期需理性布局 借助平台型企业降低试错成本 [3] - 体系深耕期需建立资源、技术、产业链联盟整合 筑牢合规底线 [3] - 生态融合期要实现研发、制造、营销全面本土化 通过并购加速全球化布局 [3] 供应链生态协同建设 - 竞争模式从企业间零和博弈转向生态系统协同进化 [5] - 优势企业应避免挤压上下游利润 坚持共赢理念提升供应链韧性 [5] - 消费品出海需保持品牌独立价值 建立中国品牌做高价值产品的认知 [5] 本土化与全球融合策略 - 海尔集团通过"三位一体"创牌模式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3] - 出海本质是去更大市场寻找更好客户 需建立信任生态惠及所有伙伴 [5] - 中国企业需将中国优势与本土资源深度耦合 从运营海外迈向融入全球 [4] 行业实践与标杆案例 - 建发股份在全球百余国拥有商业触角 能为企业提供渠道支持与本地洞察 [2] - 江汽集团聚焦核心特长 通过中高端产品在全球分工中确立独特价值 [2] - 格林美强调技术为泥、生态为田的联盟整合策略 [3]
通力电梯“组局”,深铁、万科加深科技底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8:09
战略合作框架 - 深铁 万科与通力电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设立通力电梯大湾区智慧物流中心 配套电扶梯产品装配中心与展示中心 [1] - 万科提供定制化仓储运营服务 依托智能化物流系统与区域配送网络优化大湾区供应链 [1] - 深铁依托轨道交通网络优势支撑物资流转 [1] 合作效益与区域影响 - 智慧物流中心作为通力南方供应链核心枢纽 辐射大湾区城市群 预计香港更新改造方案配送时间缩短20% [1] - 通力在深圳前海建立南方总部 2026年初投用 形成中国"双总部、协同联动"格局 提升本地化响应速度 [2] 业务协同拓展 - 通力与万科强化住宅及商业领域新梯业务合作 深化数字化维保与更新改造业务 提供定制化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1] - 合作延伸至海外协同 强化供应链协同提升项目交付效率 [1] 科技能力应用 - 深铁运用万科科技储备能力 合作运营"轨道交通+机器人配送"项目 利用地铁平峰时段完成零售门店末端配送 [3] - 万科旗下万纬物流集成研发配送机器人及智能调度系统 [3] - 万物云推行H类真人 R类机器人 A类智能体三类员工协作模式 首批6名AI员工转正上岗 GC平台升级2.0版本实现多AI代理协作 [4] 战略转型方向 - 万科推动多元场景与复合业态融合发展 在物流 商业运营 公共基础设施维护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2] - 万科与各地政府 龙头企业 产业投资机构协同创新 完善生态圈建设 [2]
金 螳 螂(002081) - 2025年9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2 16:08
财务表现与风险管理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49% [4] - 减值改善得益于风险管控与清收措施 已采取保全措施的资产价值可覆盖风险应收款项净敞口 [2] - 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9% [5] - 毛利率改善通过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 拓展高毛利业务并收缩低毛利家装业务 [2] 业务发展与订单情况 - 二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增长 公装业务占比近90% [3] - 酒店与办公空间业务各占公装业务35% [3] - 重点深耕"五省两市"市场 浙江/江苏/广东产值贡献显著 [4] - 海外业务以新加坡为核心覆盖东南亚 拓展中亚/中东/非洲市场 [5] - 成功落地多个城市更新项目 涵盖民生工程/公共设施/文化商业领域 [7] 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 海外采用"设计先行+轻资产模式" 整合供应链与本土施工协同 [5] - 城市更新定位长期战略重点 构建"策划-设计-建设-运营"全链条服务 [7] - 洁净室业务覆盖半导体/锂电池/生物医药等领域 代表项目包括格科半导体/苏州纳米城等 [8] - 考虑提高分红比例并寻求第二主业并购机会 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8] 技术与管理创新 - 运用AI/BIM技术/建筑机器人等数字化手段降本增效 [2] - EPC总承包模式与装配式装修技术提升城市更新项目交付效率 [7]
叮咚买菜20250901
2025-09-02 08:42
**叮咚买菜2025年第二季度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生鲜即时零售电商平台叮咚买菜[1] * 行业为即时零售、生鲜电商赛道[8][9] **核心财务业绩与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GMV达65亿元 同比增长4.5% 收入59.8亿元 同比增长6.7%[3] * GAAP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增长59.7% 净利润率1.8%[2][3] * 实现连续11个季度GAAP盈利和连续6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3] * 月均下单用户数767万 同比增长5.8% 下单转化率64%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2][4] * 用户月均下单频次4.4次 ARPU为308元[2][4] * 毛利率为28.8%[13] **区域市场表现与策略** * 江浙沪地区贡献公司89%以上的GMV 为核心市场[2][5] * 上海地区GMV增长约3.5% 江苏和浙江合计GMV增长11%[2][5] * 上海地区净利润率达5%以上 江浙两地净利润率接近1%至1.5%[2][5][11] * 上海市场家庭渗透率达30% 苏杭渗透率约20% 下沉市场渗透率不足10% 仍有增长空间[2][16] * 未来核心市场仍为江浙沪 上海主要通过裂变仓扩展 江浙及安徽、江西等地为新开仓区域[16] **用户与商品战略(四季战略)** * 推行"四季战略" 聚焦好商品、好用户、好服务和好心智[2][6] * 核心用户占比30% 贡献68%以上GMV 平均月下单8.1次[2][7] * 特色商品占SKU总量40% 贡献47%以上GMV[2][7] * 2025年上半年淘汰约4,000个SKU 注重商品质量和地域特色 二季度末在架SKU约4,100个[2][13] **核心竞争优势** * **商品力**:生鲜占比55%以上 自有品牌GMV占比21%[2][8][19] * **生鲜能力**:85%以上生鲜产品源头直采 毛利率28%-30%[2][8] * **供应链能力**:拥有12个自营工厂[2][8] * **全链路损耗**:平均损耗控制在1.5%左右 其中生鲜损耗不到3%[8] * **小仓模式**:在上海设有300多个前置仓 实现灵活布局[2][8] **业务构成与未来布局** * 生鲜为核心业务 GMV占比超55% 非生鲜品类占比约27-28% 预制菜占比约17-18%[3][15] * 自由品牌GMV占比21% 剔除生鲜后占比超30%[3][19] * ToB业务收入占比约4%[3][20] * 出海业务处于探索阶段 主要集中在香港、沙特和迪拜 优先采用ToB模式[20][21] **前置仓扩张计划** * 2024年实际开设前置仓130个 超出年初80个的预期[3][17] * 2025年计划开设50个前置仓 上半年完成计划一半 下半年将加速推进[3][17] * 预计未来几年每年保持50个左右的新仓开设速度[3][17] **运营模型与单位经济(UE)** * 上海地区UE已达稳态 毛利率约27% 履约费用率约16% 区域经营利润率约9% 总部费用占比约5% 最终净利润率约5%[11] * 江浙地区UE利润目标为2%左右 目前毛利率约26% 履约费用率17% 区域经营利润率6% 总部费用占比5% 最终净利润率预计在1%到2%之间 并呈逐步提升趋势[3][11] **供应链协同与行业合作** * 通过与李锦记等品牌合作开发新品 与兰州七里河合作打造戈壁菜等方式 扩大行业蛋糕[3][9][12] * 采用直采模式推动产地冷链仓储建设和标准化生产[9][10][12] **组织架构与团队** * 选品团队由十个独立商品开发事业部组成 由十位核心高管牵头 团队规模约两三百人[6][18]
渠道建设和供应链优势发力 都市丽人上半年营业收入14.36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8: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6亿元 [1] - 上半年盈利5779.6万元 [1] 渠道建设 - 电商GMV超16亿元,同比增长243% [1] - 新型渠道、线上电商联营、线下渠道、即时零售构成全方位增长渠道 [1] 供应链优化 - 联合集团供应链资源共享原材料并优化供应商库 [1] - 启动供应商评估管理并与供应商共创品牌生态 [1] 产品策略 - 构建覆盖多消费场景的大众及中高价爆品矩阵 [1] - 通过畅销模杯迭代升级和新工艺研发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2] 研发创新 - 深入门店调研和大客户访谈确保产品开发贴合市场需求 [2] - 结合内衣展会及线上数据监测驱动产品革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