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

搜索文档
把好“把关人”的关
经济日报· 2025-03-31 08:17
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将面临更严惩处!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 监督管理办法》,向乱象丛生的检验检测行业"开刀",释放出强化行业监管、净化市场环境的强烈信 号。 检验检测报告真实准确与否事关公共安全。报告造假损害的不只是行业的公信力,还有广大消费者的合 法权益甚至生命健康。"进一步明确检验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管理人员职 责","对未经检测出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罚款上限 提高至十万元",此次修订的《办法》聚焦当前检验检测造假成本偏低、从业人员责任虚化等突出问 题,用重典、出铁拳、下猛药,必将对那些心存侥幸的违规机构形成有力震慑。 徒法不足以自行。面对"沉疴顽疾",仅靠罚款和明确责任还远远不够。要让新规真正长出"牙齿",发挥 应有效力,还需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的同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协同的治理格局。只 有这样,才能彻底整治检验检测行业的乱象,把好"把关人"的关,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质量基石。(本 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沈慧) 一张报告单就可以带来超额回报,利益驱动下检测造假屡禁不止。一些商家企图通过购买虚 ...
守好检验检测“生命线”
广州日报· 2025-03-26 04:01
怎么管?《办法》进一步明确路径和方法,打出了"组合拳"。紧盯痛点,聚焦当前检验检测造假成 本偏低、从业人员责任虚化等突出问题,往矛盾集中处使劲、向问题核心处求解。增强"痛感",比如对 未经检测出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行为,罚款上限提高至十万元,以更高违法成本、 更大执法力度维护检验检测市场秩序。此外,压实责任也是一大关键。进一步明确检验检测机构法定代 表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管理人员职责,规范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行为,压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 责任,用一张"责任网"兜牢检验检测"生命线"。 办法好不好用、管不管用,关键看落实。在新规落地过程中,既要抓认识,比如加强政策宣介、以 案说法等,促使检验检测机构敬畏常在,不断强化合规经营义务;再如,加强对轻微违法行为的说服教 育、提醒敦促、约谈纠正等,及时阻断问题恶化的可能。还要观后效,深入开展对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 评估,把问效与问计相结合、抓落实与强监管相统一,形成《办法》从"修订—落实—评估—反馈"的良 性循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各项举措落实落细、把制度网络织紧织密,才能推动检验检测更 好地"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守好检验检测"生命线" 记者 ...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检验检测新规!经济日报:把好“把关人”的关丨头条热评
中国经济网· 2025-03-26 00:40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检验检测新规!经济日报:把好"把关人"的关丨头条热评 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将面临更严惩处!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向检验检测行业"开刀",释放 出强化监管、净化市场的强烈信号。 当然,徒法不能以自行。要让新规长出真正的"牙齿",发挥应有的效力,还需加强监管的同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互动的治理格局。只 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好"把关人"的关。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官网截图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很多消费者做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就是检验检测报告。但在商家利益诱惑下,一些机构和个人罔顾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成为假 冒伪劣商品的帮凶。有的机构无需寄送样品,只要几十到几百元,就敢凭空炮制出一份份所谓的"检验检测报告"。有的机构随意篡改数据、编造结果,将严 谨的检验检测流程变成了一场闹剧。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药品、环境等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把关人"作用。检验检测报告, 是产品质量的"体检证"、消费行为的"安全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其真实准确与否不仅直接关乎消费品质量,更有可能事关公共安全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