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业

搜索文档
广发卡全场景优惠助燃“春日经济”
每日商报· 2025-05-08 06:16
公司活动与策略 - 广发信用卡推出"春日见面踏春出游"主题专项活动,整合全场景消费资源,提供优惠福利以推动"春日经济"和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1] - 公司持续加大服务消费领域布局,响应国家促进消费政策,通过优惠活动推动文旅、餐饮等行业消费增长[1] - 活动覆盖酒店住宿、景区门票、境内外出行、餐饮购物等多个消费领域,提供"吃住行游购"全链条服务生态[1] 酒店与景区优惠 - 通过"周末出游找广发"平台整合机票、酒店、景区门票资源,提供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2] - 预订迪士尼、环球影城、长隆等景区门票及酒店套餐可享受高达200元立减优惠[2] - 与携程、飞猪、途牛等OTA平台合作,使用广发信用卡支付可享立减或免息分期服务[2] - 与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等航司合作推出分期满减优惠,购机票最高可省158元[2] 境外出行优惠 - 通过"发现精彩"APP购买新加坡机票有机会获得新加坡环球影城一日门票或500元机酒优惠券[2] - 境外消费免除1.2%外汇交易服务费,并享受不同比例购物返现奖励[2] 餐饮与购物优惠 - 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出"周五5折饭票"活动,中高端餐饮市场可享五折优惠,叠加达标立减最高588元[3] - 与全国40余城数百家优质餐饮店合作推出五折优惠[3] - 广发商城提供户外露营商品最高50%积分抵扣福利[3] 行业与战略定位 - 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重要性提升,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深耕场景生态[3] - 围绕节日、暑期消费等热点创新服务模式,为培育新型消费和升级传统消费提供金融支持[3]
全域(深圳)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08 00:37
公司成立信息 - 全域(深圳)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钱富荣,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全域通用航空(杭州)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1]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营业期限从2025-5-7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鹭湖社区观盛四路18号1栋906 [1]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与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研发 [1] - 涉及航空运输相关服务,包括航空运输货物打包服务、航空运输设备销售、航空运营支持服务 [1] - 提供卫星导航服务,包括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集成 [1] - 涵盖技术服务领域,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等 [1] - 包含计算机相关业务,如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零售、计算机系统服务 [1] - 涉及广告业务,包括广告制作、发布、设计代理 [1]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航空运输业>航空客货运输 [1]
深翼智航(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08 00:37
来源:金融界 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电机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仪器仪表制 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民用航空材料销售;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销售;超材料销售;智能基础制造装备 销售;高性能密封材料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销售代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大数据服务;软件开 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服 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航空运营支持服务;新材料技术研 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除依法 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翼智航(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雷智群,注册资本1000万 人民币,深圳市中裕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网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企业名称深翼智航(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雷智群注册资 ...
北斗星航(深圳)低空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07 00:30
公司成立信息 - 北斗星航(深圳)低空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刘晓方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深圳市峻域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2]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营业期限从2025-5-6至无固定期限 [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2] - 涉及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 航空运输设备销售 运输设备租赁服务 [2] - 提供5G通信技术服务 物联网技术研发 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2] - 其他业务包括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 工程管理服务 紧急救援服务 [2]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航空运输业>航空客货运输 [2] 企业地址 - 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笋岗街道田心社区梨园路与梅园路交汇处东北侧深业泰富广场B座608 [2]
海南机场收购美兰空港实现“双赢”,解码自贸港封关机遇下的协同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15:06
核心交易概述 - 海南机场拟以23.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50.19%股份(2.375亿股)[1] - 交易完成后将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并维持美兰空港上市地位[1] - 交易属于同一控股股东(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的资源整合[4] 战略协同效应 - 实现海南岛内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大机场统筹运营[4] - 合并后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2024年美兰机场2689万人次+海南机场管理11家机场共5458万人次)[4][9] - 消除关联交易(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额2000万元)[6] - 统一航线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 优化物资采购规模效应[6] 业务转型进展 - 加速"去地产化"进程 2024年处置海口海航大厦等项目[7] - 并表后机场管理业务收入占比超60% 行业分类拟从房地产业调整为航空运输业[7] - 美兰空港财务状况将改善 海南机场具备充足资金完成交易[7][8] 免税业务整合 - 日月广场与机场免税形成"市内+离岛"全场景覆盖[9] - 目前通过参股参与美兰机场免税店(持股49%)和海南海航中免(持股50%)[9] - 整合后将成为海南岛内"机场+免税"唯一流量入口[11] 临空经济规划 - 美兰机场临空打造飞机维修/低空经济/航空物流示范区[10] - 凤凰机场临空发展跨境贸易/免税消费业态[10] - 博鳌机场临空依托论坛经济打造通航服务基地[10] 封关政策机遇 - 2025年底前实现封关运作 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监管模式[9] - 2025年计划开通90条境外航线 国际旅客吞吐量目标240万人次[10] - 信用管理和大数据实现"一次申报一次过检一站通关"[9] 市值管理举措 - 2024年12月通过《市值管理制度》 2025年3月控股股东增持1.54亿元[12] - 2025年4月实施23年来首次年度利润分红[12] - 中金公司研报预期海南机场客流量将稳步增长[12]
制造业PMI有所回落,非制造业PMI继续扩张—— 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持续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5-03 06:08
制造业PMI指数 - 4月制造业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回落至临界点以下[1] - 下降主因包括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对供需端的拖累以及3月旺季后的季节性下行[1] - 新订单指数环比降幅小于新出口订单指数,显示国内需求稳定释放缓解出口压力[2] - 高技术制造业和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企业保持稳定扩张[5] 非制造业PMI表现 - 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1][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52%附近,土木工程建筑业指数升至60%以上[3] - 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超55%,文体娱乐业指数升至51%以上[3]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7个月高于55%,企业对后市保持乐观[4]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自2023年1月以来持续高于临界点[5] - 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链有效抵御外部冲击,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1][2] - 中央部署"四稳"工作及积极宏观政策,基建投资向实物工作量转化加快[5][6] - 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分别保持在55%和54%以上[2]
美国滥施关税影响初现——2025年4月PMI分析|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1 17:11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4月制造业PMI为49.0%,较前值50.5%下降1.5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活动收缩[3][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9%,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分别较上月下降1.5和0.2个百分点[4]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以上,表现优于制造业整体[5] 行业表现 - 纺织服装、化学制品和电气机械行业新出口订单PMI大幅下滑[5]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环比上涨至荣枯线以上[6] - 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5%以上,道路运输业进入扩张区间[6]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1%以上[6] 价格与贸易 - 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为44.8%和47.9%,环比下降3.1和2.8个百分点[5] - 中国至美西航线出口集装箱价格指数环比下降9.7%,中国运往美国的20尺货柜订单量同比减少45%[4][5] - 进口PMI录得43.4%,较前值下降4.1个百分点[6] 大宗商品 - 布伦特原油价格4月平均下降11%至64.37美元/桶[5] - LME铜价下降5.5%至9487.5美元/吨,铁矿石期货价格下降6.7%至709元/吨[5] 政策与展望 - 政治局会议提出保持政策弹性、强化底线思维、加快政策落实三大信号[3][7] - 政府债发行将加快,重点支持科技、消费和外贸领域[7] - 预计25-50BP降准可能在会议后落地,20BP左右降息或在5-6月实施[8]
海南机场拟23.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50.19%股权,聚焦机场主业做大做强自贸港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21:09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拟以23.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2.375亿股 折合每股9.85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达50.19%成为控股股东 [1] - 交易资金来源于自有及/或自筹资金 后续将对美兰空港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并维持其上市地位 [1] - 此次收购是深化集团化运营格局的关键举措 体现公司把握自贸港机遇聚焦机场主业的战略决心 [1] 机场主业整合与去地产化进展 - 美兰空港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2689万人次 同比增长10.5%创历史新高 [2] - 控股后将整合海口美兰 三亚凤凰 琼海博鳌三大机场 形成年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机场集团 [2] - 2024年通过处置海口海航大厦等项目加速去地产化 交易完成后机场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将超60% 行业分类拟调整为航空运输业 [2] 自贸港封关运作战略布局 - 公司以信用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推进"一次申报 一次过检 一站通关" 助力2025年底封关运作目标 [3] - 2025年计划开通90条境外航线 国际旅客吞吐量目标240万人次 强化"机场+免税"唯一流量入口优势 [3] - 通过三场差异化协同发展 打造面向两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3]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回报 - 2024年12月通过《市值管理制度》 2025年控股股东增持4179万股耗资1.54亿元 [4] - 2025年4月实施23年来首次年度利润分红 本次收购是回应资本市场整合预期的核心举措 [4] - 交易将扩大合并报表规模 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岛内机场资源协同 [4]
短期波动不改经济长期向好大势——解读4月份PMI数据
新华网· 2025-04-30 20:31
制造业PMI数据 - 4月份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回落至临界点以下 [1]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以上 [3] - 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3%以上 [3] 市场需求与生产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47%,较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国外需求短期收紧 [1]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 [1] - 制造业生产指数为498%,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 [2] 价格与成本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7%和448%,较上月下降28和31个百分点 [2] 行业表现 - 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5%以上 [4]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1%以上 [4] - 电信运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58%以上 [4] - 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连续2个月上升,升至55%以上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9%,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9%,较上月上升64个百分点 [4] 非制造业PMI数据 - 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保持在略高于50%的水平 [3] 综合PMI产出指数 - 4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4] - 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98%和504% [4]
三类行业继续保持扩张态势——4月PMI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4-30 20:00
核心观点 - 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0%,低于荣枯线,主要受高基数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 [2][3] - 高技术制造业、基建和居民服务业三类行业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5][6][10][13][15] - 制造业分项数据普遍下滑,生产、新订单、出口订单等指标均回落 [2][18] - 服务业和建筑业活动指数小幅下降但仍高于临界点 [2][20] PMI数据 - 4月制造业PMI为49.0%,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2] - 生产指数49.8%,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49.2%,下降2.6个百分点 [2] - 新出口订单44.7%,下降4.3个百分点;进口指数43.4%,下降4.1个百分点 [3][19] - 从业人员指数47.9%,下降0.3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47.0%,下降0.2个百分点 [2]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2%,下降1.2个百分点 [2][21] 行业表现 高技术制造业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 [5][10]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以上 [5] - 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人工智能+"行动 [5][10] 基建行业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60.9%,上升6.4个百分点 [5][13] - 发改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清单 [5] - 2024年预算内投资已下达6191亿元,占全年预算的88.4% [5][14] 居民服务业 - 航空运输、文体娱乐、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0%以上 [6][15] - 政治局会议部署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6][16] - 4月28日发布会提出扩大服务消费等具体举措 [16] 其他重要分项 - 出厂价格指数44.8%,下降3.1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低于荣枯线 [4][19] - 采购指数46.3%,下降5.5个百分点;在手订单43.2%,下降2.4个百分点 [19]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2.1%,下降1.7个百分点 [4][21]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1.9%,下降1.5个百分点 [20]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1%,下降0.2个百分点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