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服务业
搜索文档
制造业PMI为何超季节性回落?:——2025年10月PMI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31 20:32
制造业PMI回落原因 - 2025年10月制造业PMI为49.0%,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降幅显著大于2020-2024年同期均值(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5] - 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降1.9个百分点至45.9%,为2025年4月对等关税出台以来的次低水平[5] - 生产指数较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至49.7%,部分受十一中秋双节长假季节性因素影响(2020-2024年10月生产指数均值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5][15] 行业与企业结构分化 - 出口相关行业承压明显:高技术制造业PMI回落1.1个百分点至50.5%,装备制造业PMI回落1.7个百分点至50.2%,消费品制造业PMI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1%[16] - 高耗能行业PMI仅回落0.2个百分点至47.3%,显示内需相对稳定但仍在收缩区间[16] - 小型企业PMI回落1.1个百分点至47.1%,受外贸不确定性影响更大[6] 价格与库存变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分别至52.5%和47.5%[25] - 原材料库存指数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至47.3%,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48.1%[26] 非制造业表现 - 10月非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2][28] - 假期消费带动接触型服务业活跃: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文体娱乐业指数升至60%以上[28] 建筑业与政策展望 - 建筑业PMI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49.1%,但新订单指数上升3.7个百分点至45.9%,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上升3.6个百分点至56.0%[34]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升至55%以上,预示基建活动升温[34] - 后续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和2000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有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支撑基建投资[34]
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制造业短期波动仍有趋稳基础
贝壳财经· 2025-10-31 11:36
制造业PMI指数 -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回落至荣枯线以下 [1][2]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出现下降,新出口订单指数收紧,带动需求整体偏弱运行,企业生产活动小幅放缓 [2] - 13个分项指数全部较上月下降,降幅在0.1至2.6个百分点之间,大中小企业运行均有所承压 [2]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持续保持在50%及以上的水平 [1][4] - 新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需求侧相对稳定,投入品价格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分别小幅上升至49.4%和47.8% [4]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6%以上,企业乐观预期有所升温 [4][5] 行业表现 - 节日消费带动作用明显,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3%以上,景区服务业指数升至53%以上,文体娱乐业指数升至60%以上 [5]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住宿业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5%以上,餐饮业指数升至50%以上 [5] -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以上,显示基础建设投资活动有加速启动迹象 [5] 综合经济产出 - 10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经济总体产出保持稳定 [1]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9-30 10:53
宏观政策与整体经济态势 - 宏观政策有望加码推出和落实,以激活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使内需市场尽快转入持续活跃扩张轨道[1] - 9月份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但仍位于荣枯线之下[1] - 9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1] 制造业供需状况 - 9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1.9%,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连续5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4] - 新订单指数为49.7%,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8%,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出口需求下降势头有所收窄[4] 制造业价格与采购活动 - 9月份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为53.2%,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8.2%,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5] - 采购量指数为51.6%,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2%,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4] 企业预期与行业表现 - 9月份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6]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7.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6] 非制造业运行情况 - 9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9]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12个月稳定在55%以上,三季度均值为55.9%[9] 消费与市场活动 - 9月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环比升幅均超5个百分点,指数均在60%以上,显示居民线上购物活动较为活跃[9] - 在暑期之后的淡季因素影响下,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和景区服务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0]
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 国常会部署贴息政策促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7-31 21:51
核心政策动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旨在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1][7]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并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和重点行业产能 [9][12] 制造业PMI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 [1] - 新订单指数为49.4% 下降0.8个百分点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 下降0.6个百分点 显示需求收缩 [6] - 生产指数为50.5% 虽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6] 价格指数变化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四个月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 [6]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上升2.1个百分点 为年内次高点 [6]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超7个百分点至52% 出厂价格指数上升超5个百分点至接近49% [6]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和新订单指数50.7%均连续三个月扩张 [8] - 中型企业PMI为49.5% 上升0.9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8] - 小型企业PMI为46.4% 下降0.9个百分点 [8] 非制造业与暑期消费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 [1][10] - 零售业指数升至50%以上 邮政业升至60%以上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均升至60%以上 [11]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景区服务业上升超2个百分点至51%以上 [11]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低于50% 暑期消费对其带动作用未明显体现 [11] 市场预期与行业信心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均高于55% [8]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受雨季影响下降2.2个百分点但保持扩张 [10]
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国常会部署贴息政策促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7-31 21:22
政策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以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1][7]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并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9] 制造业PMI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 [1] - 新订单指数为49.4%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 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6] - 生产指数为50.5% 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6] 价格指数变化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四个月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 [6]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 创年内次高点 [6]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7个百分点至52% 出厂价格指数上升超5个百分点至接近49% [6]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和新订单指数50.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8] - 中型企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8] - 小型企业PMI为46.4%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8] 市场预期与行业表现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预期指数均位于55%以上高景气区间 [8] 非制造业与暑期消费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1][10] - 零售业指数升至50%以上 邮政业升至60%以上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均升至60%以上 [11]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景区服务业指数上升超2个百分点至51%以上 [11] - 住宿业和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及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 [13] 建筑业活动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10] - 土木工程建筑业指数保持在55%以上 房屋建筑相关活动指数降至50%以下 [10]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31 14:06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3%,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比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宏观经济供求总量失衡态势仍在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压力不断加大,反内卷行动可一定程度缓解供大于求环境中企业间低成本过度竞争的伤害 [2]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7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 [6]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6] -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产成品价格也继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7] 企业规模与行业表现 - 7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 3%,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 5%,比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8]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也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的水平 [7] 非制造业表现 - 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 [13]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15] - 景区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超2个百分点,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15] 未来展望 - 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14] - 暑期消费将在8月份继续带来积极影响,雨季过后,建筑业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16] - 随着"两新""两重"等政策继续发力,城市工作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逐步推进,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9]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7月份PMI数据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31 13:59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比上月不同程度下降但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2][3] 经济恢复基础 - 经济向好恢复基础仍然牢固,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之后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之上,达到51 5%,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比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4]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4] 反内卷行动影响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5] - 需尽快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规模,带动企业订单增加 [5]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6][7]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8] 政策展望 - 随着"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经济有望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2][3] - 围绕城市更新、"两重""两新"政策和消费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相关宏观政策持续落地,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8]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13:47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5][6]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3][7] 价格指数与反内卷行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前者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10]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市场价格改善 [11] - 反内卷行动提振企业预期,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证效果可持续性 [12] 暑期消费表现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邮政业指数升至60%以上 [1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15]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15]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显示消费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15] 经济展望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有望推动经济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3][8][17]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将在8月份继续显现,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稳步趋升 [16][17]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13:45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 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 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 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 发挥"压舱石"作用 [1][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 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 分别较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5]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1][7] - 暑期消费带动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 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8]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 [8]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5] - 反内卷行动推动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持效果 [5]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有望推动下半年经济延续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轨道 [1][3][9] 消费领域表现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 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8]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 显示暑期消费更多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8]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预计8月份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 [7][8]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11:29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 [1]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收紧 [3]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3] 价格指数走势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动基础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较快趋稳 [4] - 市场价格协同性有所改善,但价格内卷问题仍然持续存在,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 [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 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 1%和50 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 5%,较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房屋建筑相关活动回调较为明显,基础建设相关活动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8]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9]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