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601933.SH):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9.92亿元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等
格隆汇APP· 2025-07-30 17:5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399,207.99万元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 [1]
红旗连锁:7月3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6:38
公司董事会决议 - 公司第五届第二十二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7月30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等文件 [2] 公司营收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商业营收占比92.57% [2] - 2024年1至12月份其他业务营收占比7.43% [2]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新上榜与重新上榜公司
财富FORTUNE· 2025-07-30 09:09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 [1] - 其中5家为中国公司:山东黄金集团(首次上榜)、纬创集团、新华人寿保险、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碧桂园控股 [1] - 新上榜公司中9家为首次上榜,16家为至少缺席一年后重返榜单 [1] - 首次上榜公司中排名最高的是德国REWE集团(第112位) [1] 往期榜单 - 提供2024年、2023年、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历史数据链接 [2] - 往期榜单可通过"财富Plus"APP查询历史数据 [1][2] 数据获取方式 - 通过"财富中文网"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可获取主榜单及子榜(如"中国公司"、"最赚钱公司"等) [1] - 官方APP"财富Plus"支持免费查询和分析历史榜单数据 [1]
2025年世界500强公布,粤港澳大湾区23家企业上榜
南方都市报· 2025-07-29 22:11
全球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总营收达41.7万亿美元 超过全球GDP三分之一[3] - 500强企业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最高峰 但员工总数同比下降[3] - 沃尔玛以6809.85亿美元营收连续十二年蝉联榜首 亚马逊以6379.59亿美元位居第二[1][3] 中国企业表现 - 中国以130家上榜企业蝉联全球第二 较去年减少3家但平均利润逆势增长7.4%[3][4] - 中国企业平均利润达4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显示较强韧性[4] - 国家电网以5484.14亿美元营收位列全球第三 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列第五、第六位[1][3] - 美国138家企业上榜(减少1家) 日本38家(减少2家) 三国企业贡献超六成上榜企业总量[3] 区域企业分布 - 广东上榜企业增至18家 覆盖汽车、电子、家电、金融等领域 占中国上榜总数14%[5] - 深圳9家企业上榜 广州6家 佛山2家 东莞1家 香港5家[5] - 粤港澳大湾区内上榜企业总数达23家 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5] 企业排名变化 - 比亚迪首次跻身全球前100强 位列第91位 排名飙升52位[4] - 立讯精密排名跃升65位至第423位 腾讯、华为、美的分别上升25位、20位、31位[4] - 碧桂园重返榜单第460位[4] 医药健康行业 - 全球医疗保健行业营收突破3万亿美元 医药类型企业占据榜单前25强中8席[6] - 广药集团以总排名第459位连续五年上榜 制药分行业位列全球第14位 仅次于葛兰素史克[2][6] - 广药集团为制药分行业榜单中唯一中国企业 连续三年入选该分榜单[2][6] - 广药白云山斥资14亿设立广药基金二期 重点投向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核心细分领域[6]
又一零售巨头,加入硬折扣大战
36氪· 2025-07-25 17:56
物美折扣店开业 - 物美7月25日在北京一口气开业6家折扣店,品牌名为"物美超值",由原有门店调改而来 [1][2] - 折扣店面积800-1000平方米,SKU精简至1300个以内,自有品牌占比达60%,商品价格显著降低 [2][5] - 典型低价商品:饮用水低于0.5元/瓶,30枚无抗鲜鸡蛋13.9元,950ml鲜牛奶7.8元 [3][5] - 采用源头直采、简化包装、提高物流效率等措施降低成本,门店员工仅20余人且实行轮岗制 [5] 硬折扣行业动态 - 行业呈现集体狂奔态势,包括好特卖等软折扣和奥乐齐等硬折扣模式 [7][8] - 永辉超市2023年在全国增设正品折扣店,中百集团2025年7月开业的折扣店商品价格较市场价低20%-30% [8] - 奥乐齐中国门店数达73家,2024年销售额20亿元同比翻倍,计划加速"出沪"扩张 [9][18] - 盒马NB签约门店达355家,自有品牌占比超60%,毛利率压缩至15%,与奥乐齐在江浙沪展开竞争 [11][12] 商业模式特征 - 硬折扣店共性:面积400-1000平方米,SKU约2000个,聚焦社区,自有品牌为主 [12] - 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传统商超毛利率20%-25%而硬折扣仅10%-15% [16] - 目标客群为注重性价比的中产及社区中老年消费者,满足对高质低价商品的需求 [14][16] 行业竞争格局 - 物美打响北京硬折扣第一枪,计划2025年底前在京开出25家门店 [6] - 奥乐齐作为行业鼻祖加快扩张但尚未规模化,面临盒马NB等本土竞争者挑战 [18][19] - 电商平台如美团小象超市等凭借即时配送能力对线下折扣店形成冲击 [17]
不演了,这就是顶级商战?
虎嗅APP· 2025-07-22 21:28
行业动态 - 奶茶行业爆发"0元购"补贴大战 现象级热度席卷年轻人社交圈 街头巷尾形成薅羊毛战场 [1] - 会员制零售遭遇信任危机 山姆会员店深陷"退卡潮" 社交平台涌现大量质疑声 [1] - 新势力车企展开价格拉锯战 同时新消费品牌快速崛起 奶茶门店出现挤爆现象 [1][5] 公司事件 - 娃哈哈爆发150亿人民币继承权争夺战 香港法庭卷宗浮现三名陌生继承人 打破宗馥莉独生女人设 [1] - 万科 格力 娃哈哈等企业出现权力结构变动 [1] - 白酒 乳业 电商行业竞争加剧 [1] 商业趋势 - 2025年呈现商战元年特征 多个行业出现标志性竞争事件 公众关注度持续升温 [1] - 外卖 车企价格战 会员制危机等成为典型商战场景 [5] 内容征集 - 虎嗅发起商战名场面视频征集活动 设置千元奖金池 提供专属推荐位 [5][7] - 投稿需添加商战暗流标签 横版视频通过官网投稿 竖版短视频通过专属链接提交 [7][8] - 评选标准为评审打分30%加站内数据70% 统计截止8月1日 [6]
永辉超市(601933):轻装上阵,永辉焕新出发
东莞证券· 2025-07-22 17: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永辉超市“增持”评级 [5][79][8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是国内连锁超市龙头,受疫情和线上分流影响业绩下滑,2024年6月起学习胖东来进行自主调改,获名创产投战略投资后变革加速,虽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亏,但调改完成后坪效和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5][79] 各部分内容总结 国内连锁超市龙头,严控支出实现减亏 - 永辉超市2001年成立,以生鲜农产品为特色,2010年A股上市后快速扩张,2023年销售规模855.5亿元,为中国连锁超市第二大企业 [13] - 2022年起受线上及新业态冲击,公司收缩门店控制成本,2020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下降近三成,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为负,2024年亏损扩大至14.65亿元 [14][17] - 2024年6月起公司推动门店模型调整,关闭低效门店,2024年坪效指标反弹,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48亿元,但同比下降79.96% [17] - 公司毛利率逐步修复,费用率2025年一季度显现下行趋势,资本开支收缩,关闭低效门店有望推动盈利能力修复 [20] 消费升级推动商超品质化转型 - 传统商超“卖货架”模式使超市对商品控制弱、品质不稳定、难调SKU,而我国中高收入家庭占比增加带动消费升级,居民对品质和体验要求提升 [26][30] - 山姆、盒马鲜生、胖东来等因品质和体验优势逆势增长,传统商超销售额普遍下降,A股零售超市企业普遍向胖东来学习调改 [33][34] - 受门店调改和政策影响,2024年10月起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降幅收窄,2025年4月同比增速转正,零售商超销售额有望扭转下降趋势 [36] 全面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 人货场全面重塑 - 销售人员方面,调改门店提高员工待遇,增加收入、休假和关怀项目,2025年一季度41家“稳态调改店”向员工发放奖金与分红2634万元 [45] - 商品方面,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优化商品结构,引进胖东来自有品牌,优化采购渠道和价格,建立独立品控体系 [46] - 卖场环境方面,重新梳理布局,取消强制动线,增加休息区和便民设施 [48] 去KA化掌控选品,自建供应链强化自有品牌占比 - 永辉早期采用KA模式扩张,调改后转向裸采,砍掉60%中间商,与200家核心供应商“裸价直采”,降低15%采购成本,进口商品占比提至20% [51][52] - 自有品牌端,2024年研发升级120款商品,20余款年销超5000万元,引入新品近5万支,完成近3万支商品去KA调整,计划2025年上架60款新品,孵化10个年销过亿单品 [53] - 公司搭建中央烘焙厨房和农产品直供基地,提升商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把控 [54] 由表及里,管理层面改革 - 公司以战略聚焦、扁平高效为导向,调整组织架构为“总部 - 大区 - 门店”三层管理,全国划分为28个大区,平台实行中心化运行,提高决策效率和资源调配能力 [60] 名创入股加快全面变革,业绩阵痛后将得以轻装上阵 - 2024年9月骏才国际受让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9.40%,公司无实际控制人,2025年3月管理层换届后永辉系仍占多数,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 [63][64] - 名创系入股后改革提速,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左右门店、关店250 - 350家,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调整,截至2025年6月27日调改门店达124家,预计8月底前突破178家 [68] - 公司通过人才战略布局推广调改,“全国调改店长精英班”储备人才,调改门店业绩大幅增长,如郑州信万广场店调改后销售额是之前的13.9倍 [71][7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亏,因调改和关店产生大量成本,但门店结构调整后有望轻装上阵,提升坪效和盈利能力 [78] 投资策略 - 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 0.06元和0.05元,对应估值 - 84.97倍和105.83倍,给予“增持”评级 [5][80]
从零售巨头转战高端度假,复星旅文“挖角”家乐福大区总裁掌舵Club Med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1:35
人事任命 - Club Med任命斯特凡纳·马凯尔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任命即时生效 [1] - 斯特凡纳·马凯尔曾在会计师事务所、商业地产、连锁超市等领域工作 加入Club Med前担任家乐福巴西和拉美区总裁 [1] - 其在家乐福任职期间完成对沃尔玛巴西业务线的整合 拓展折扣业态 实现全渠道战略布局 [1] - 此次CEO更换是2024年初启动的继任计划 考虑全球旅游行业重塑期及法国企业CEO年轻化趋势 [1] - 新CEO以亲切领导风格、实操管理智慧及对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坚守著称 [1] 公司经营 - Club Med成立于1950年 2015年被复星旅文完全收购 现为集团主要营收来源 [2] - 复星旅文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106.5亿元 Club Med贡献88.9亿元 占比超80% [2] - Club Med业务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近70家度假村 [2]
赢了沃尔玛“一毛钱”,却输掉一个时代,“广东超市三巨头”崩塌退市
创业邦· 2025-07-22 11:02
人人乐发展历程 - 1996年7月1日公司在深圳南油开出首家门店,面积达2600平方米,远超同期本土超市100-300平方米的规模,日均销售额达6万元[7][8] - 1997年与家乐福展开激烈竞争,通过错位竞争和灵活促销策略,日销售额从最低不足2万元飙升至60万元,打破家乐福"3公里无对手"神话[8][9] - 1999年与沃尔玛正面交锋,通过价格战和战术调整迫使对手遭受损失,被沃尔玛前高管称为"中国唯一正面刚赢沃尔玛并存活的企业"[10][11] - 2010年1月公司上市,市值巅峰达136.68亿元,与永辉、大润发并称"民营商超三杰"[11] 战略失误与业绩崩塌 - 上市后推行"五年万店计划",2011-2016年新增87家门店,但异地扩张导致毛利率下降15%,西安门店平均毛利率比深圳低15%[14] - 2012年营收达129亿元峰值却首次亏损,此后主营业务长期亏损,盈利时仅赚3500-6000万元,亏损则达3.5-8.6亿元[15] - 2023年净资产为-3.87亿元触发退市警示,2024年以13元打包出售13家子公司门店,关闭45家门店,供应链断裂导致缺货率超40%[17][20] - 2024年7月4日退市时股价0.36元/股,总市值1.58亿元较巅峰蒸发99%[4] 行业格局变迁 - 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引发行业爆发,同期步步高、新一佳、永辉等本土品牌崛起[7] - 电商冲击下传统商超流量逻辑被颠覆,永辉抓住生鲜赛道崛起,人人乐仍沉迷线下扩张[15] - 2024年大润发营收从1243亿缩水至725.67亿元,永辉四年亏损近百亿关闭300家店,家乐福中国仅剩4家门店[21] - 行业分化明显:电商解决低价便利、山姆锁定品质精选、胖东来依靠信任情感[24] 转型失败原因 - 线上转型滞后,"人人乐园"APP和"人人乐到家"小程序线上销售占比始终低于5%,同期永辉线上占比超20%[25] - 盲目多业态扩张,2015-2018年推出Le super、Le life、Le fresh等6种业态,供应链无法支撑[25][26] - 6年更换4任董事长,战略在"多业态扩张"与"资产剥离"间摇摆,2019年后出售资产仍难挽颓势[26] - 家族化管理问题突出,75%股权由创始人夫妇掌控,高管离职后核心岗位由家族成员接任[28] 行业新生态 - 胖东来通过员工价值最大化实现差异化,颠覆传统零售模式[28] - 永辉模仿胖东来改造93家门店却加剧亏损,2025年上半年预亏8.3亿元,关闭227家亏损门店[26][27] - 当前零售生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山姆、盒马、京东超市等各具定位,不再存在通吃模式[28]
红旗连锁: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永辉超市)
证券之星· 2025-07-21 21:16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红旗连锁股份1377.05万股 持股比例从11%降至9.99% 仍为持股5%以上大股东[1][6][9] - 本次减持系基于永辉超市自身发展需要 未来12个月内无明确增持计划但保留继续减持可能性[6][9] 权益变动基本情况 - 信息披露义务人永辉超市注册地位于福州市 注册资本90.75亿元 法定代表人张轩松[3][5] - 减持前持有红旗连锁1.496亿股 占比11% 减持后持有1.358亿股 占比9.99%[6][9] - 变动数量1377.05万股 变动比例1.01% 变动时间为2025年4月21日至7月18日[6][9] 持股结构及限制情况 - 永辉超市除持有红旗连锁9.99%股份外 未在境内外其他上市公司持有超5%股份[6] - 所持红旗连锁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其他权利限制[7] - 本次权益变动前6个月内无其他交易红旗连锁股份的情况[7] 公司治理结构 - 永辉超市董事包括张轩松(董事长)、张轩宁(具澳大利亚居留权)、王永平(具美国居留权)等9名董事[5] - 高管团队包含财务总监吴凯之(英国籍)及副总裁林红东等多名管理人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