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电商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宝尊电商上涨2.12%,报2.89美元/股,总市值1.6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16 21:46
股价表现 - 6月16日开盘上涨2.12%至2.89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3万美元 [1] - 当前总市值1.69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收入20.6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27% [1] - 归母净利润-6308万人民币 同比减亏5.34%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7年 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领导者 [2] - 员工规模约8000人 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地区 [2] - 服务超过450个全球品牌 [2] 业务架构 - 三大业务线:宝尊电商(BEC) 宝尊品牌管理(BBM) 宝尊国际(BZI) [2] - 业务模式聚焦品牌数字商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2] - 提供供应链定制化解决方案 [2] 战略发展 - 定位"科技成就商业未来"的发展理念 [2] - 持续创新全球供应链服务能力 [2] - 15周年推出全新企业宣传片强化品牌形象 [2]
宝尊电商上涨5.05%,报2.91美元/股,总市值1.7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11 23:00
股价及财务表现 - 6月11日公司盘中股价上涨5.05%至2.91美元/股,成交额12.37万美元,总市值1.71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收入总额20.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27% [1] - 归母净利润-6308万人民币,亏损同比收窄5.34% [1] - 5月23日招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3.55美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创立于2007年,是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领导者和数字商业赋能者,员工规模约8000人 [2] - 业务覆盖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服务全球超过450家品牌 [2] - 三大业务线:宝尊电商(BEC)、宝尊品牌管理(BBM)、宝尊国际(BZI) [2] - 业务模式聚焦品牌数字商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定制化服务 [2] 战略发展方向 - 以"科技成就商业未来"为理念,推动高质量可持续业务发展 [2] - 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品牌合作伙伴,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的价值桥梁 [2] - 15周年之际发布全新企业宣传片,强化国际品牌形象 [2] - 计划向全球供应链上游拓展,深化多区域市场布局 [2]
暴跌70%,中国医美巨头神话破灭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22:37
核心观点 - 朗姿股份面临增长失速、盈利承压的双重困境,市值从高峰超300亿缩水至82亿,暴跌超70% [1][26] - 公司通过减持若羽臣股份套现资金,持股比例从12.33%降至4.04%,累计套现约5.4亿元 [7][9][10][11] - 医美行业获客成本与人力成本高企,导致净利率从24.95%降至5.19%,销售费用占营收40% [20][21][22][23] - 公司账面商誉达17.81亿元,占净资产64%,存在减值风险 [24][2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77%,扣非净利润下降6.89%,显示增长乏力 [26] 精准减持背后 - 朗姿股份是若羽臣发起人之一,2015年投资1.1亿元获得20%股份,上市后持股比例稀释至12.33% [7] - 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两次减持,持股比例降至9.61% [9][10] - 2024年3-5月减持套现2.4亿元,持股比例降至7.07% [11] - 本次计划减持476.81万股,按62元/股计算可套现约3亿元,持股比例将降至4.04% [11] - 减持原因为聚焦主业、盘活资产,反映公司资金需求迫切 [11] 业务转型历程 - 2011年上市时为高端女装企业,核心品牌包括"朗姿"和"莱茵" [13] - 2014年收购韩国Agabang切入母婴市场 [13] - 2015年战略投资若羽臣布局母婴美妆线上渠道 [13] - 2016年收购米兰柏羽、晶肤医美品牌,形成女装+医美+婴童三大业务 [13] - 2016年斥资3.27亿元收购6家医美企业 [13] - 2020-2021年因医美概念股价暴涨700%,市值超300亿 [14] 财务压力分析 - 资产负债率从2011年10.48%攀升至2024年57.42% [16] - 流动比率从2011年9.18降至2024年0.66 [16] - 2024年短期借款13.14亿元,2017-2024年财务费用累计7.35亿元 [18] - 销售费用从2011年1.48亿元(占营收17.8%)增至2024年23亿元(占营收40%) [20][21] - 2017-2024年销售费用累计119亿元,占同期营收303亿元的39% [22] 医美业务现状 - 2024年医美营收27.83亿元,同比增长仅3.47%,未披露净利润 [25] - 拥有41家医美机构,2024年新增郑州集美、北京米兰和湖南雅美 [25] - 医美毛利率54%,但行业人均客单价下跌近40% [26][2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77%,扣非净利润下降6.89% [26]
海南发展: 关于以现金方式出资收购杭州网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9 20:48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43,84246万元收购网营科技51%股权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85,96560万元 交易完成后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交易价格以收益法评估值为基础 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86,47593万元 增值率9913% [15][16]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及国资备案程序 [1][2] 标的公司基本面 - 网营科技成立于2009年 注册资本5,160万元 2024年营收6.48亿元 净利润5,03296万元 总资产9.59亿元 资产负债率55.11% [7][13] - 主营业务为品牌电商全链路服务 覆盖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 核心客户包括美素佳儿、大宠爱等 宠物赛道收入占比显著 [7][8][10] - 竞争优势包括:16年行业积淀 宠物经济生态闭环布局 AI驱动的数据中台技术 全渠道运营能力 [9][11][12] 交易条款 -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80%首期款在条件满足后20个工作日内支付 剩余20%分三期按5%/5%/10%比例支付 [19][20]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6,200/7,000/7,800万元 未达标将按差额比例现金补偿 [23][24] - 治理结构安排:董事会5席中公司提名3席 原实控人保留总经理职位 财务总监由公司委派 [22] 战略协同 - 公司将借此切入大消费领域 实现"工程+消费"双主业转型 与免税业务形成"有税+免税"协同 [31][32] - 标的公司数字化能力将助力线上渠道拓展 尤其在宠物/母婴/美妆品类 并为自主品牌孵化提供支撑 [31] - 计划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 共同发展跨境电商等创新业务 推动标的公司在琼设立区域总部 [28]
宝尊电商上涨4.73%,报2.88美元/股,总市值1.6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06 21:47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6月6日开盘上涨4.73%至2.88美元/股 成交额1.56万美元 总市值1.69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20.6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27% [1] - 归母净利润-6308万人民币 同比亏损收窄5.34% [1]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5月23日获招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3.55美元 [1] 公司背景与业务架构 - 创立于2007年 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领导者 业务覆盖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 [2] - 全球员工约8000人 服务超过450家品牌 [2] - 三大业务线:宝尊电商(BEC)/宝尊品牌管理(BBM)/宝尊国际(BZI) [2]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以"科技成就商业未来"为理念 提供全球供应链上游服务 [2] - 15周年推出新宣传片 展示数字商业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能力 [2] - 通过定制化方案连接品牌与消费者 构建全球市场共生生态 [2]
宝尊电商上涨2.81%,报2.93美元/股,总市值1.7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02 21:59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6月2日公司盘中股价上涨2 81%至2 93美元/股 成交额5 05万美元 总市值1 72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收入总额20 6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 27% 归母净利润亏损6308万人民币 但同比改善5 34% [1] - 5月23日招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3 55美元 [1]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是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领导者 员工规模约8000人 服务全球超450家品牌 业务覆盖东亚 东南亚 欧洲 北美等地区 [2] - 三大业务线包括宝尊电商(BEC) 宝尊品牌管理(BBM) 宝尊国际(BZI) 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赋能 [2] - 通过供应链深耕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的价值桥梁 提供数字商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2] 战略发展与品牌升级 - 公司成立15周年之际发布全新宣传片 强化国际品牌形象 展示数字商业生态服务能力 [2] - 持续创新并向全球供应链上游迈进 目标成为数字商业生态的行业标杆 [2] - 强调与全球品牌及合作伙伴的共生共赢关系 推动商业模式演变和技术解决方案升级 [2]
宝尊电商上涨2.03%,报3.01美元/股,总市值1.7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5-29 22:04
股价及财务表现 - 5月29日盘中上涨2.03%至3.01美元/股 成交额9642美元 总市值1.76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收入总额20.6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27% 归母净利润亏损6308万人民币 但同比收窄5.34% [1] - 5月23日获招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3.55美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创立于2007年 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领导者 业务覆盖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 服务超450家品牌 [2] - 拥有三大业务线:宝尊电商(BEC)、宝尊品牌管理(BBM)、宝尊国际(BZI) 员工规模约8000人 [2] - 定位为数字商业赋能者 提供全球供应链服务 技术解决方案覆盖品牌全生命周期 [2] 战略发展方向 - 提出"科技成就商业未来"理念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高质量可持续业务发展 [2] - 成立15周年之际发布全新企业宣传片 强化国际品牌形象 展示数字化商业模式演变 [2] - 目标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的价值桥梁 为全球市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
宝尊电商上涨2.17%,报3.3美元/股,总市值1.9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5-20 00:09
股价及财务表现 - 5月19日公司盘中股价上涨2.17%至3.3美元/股 成交额15.69万美元 总市值1.93亿美元 [1] - 2024年全年收入94.2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6.92% 归母净利润-1.85亿人民币 但同比亏损收窄33.48% [1] 近期重大事件 - 预计5月21日(美东时间)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数据来源纳斯达克官网 [2] 公司业务概况 - 创立于2007年 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领导者 业务覆盖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 服务超450家全球品牌 [3] - 三大业务线:宝尊电商(BEC)、宝尊品牌管理(BBM)、宝尊国际(BZI) 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赋能 [3] - 员工规模约8000人 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构建品牌与消费者价值桥梁 近期发布15周年企业宣传片强化国际形象 [3] 战略发展方向 - 定位数字商业赋能者 提出"科技成就商业未来"愿景 持续创新全球供应链上游服务 [3] - 从品牌生命周期各环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致力于树立行业可持续发展标杆 [3]
宝尊电商上涨2.29%,报3.355美元/股,总市值1.9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5-16 22:15
股价表现 - 5月16日盘中上涨2.29%至3.355美元/股 成交额8.68万美元 总市值1.97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94.2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6.92%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85亿人民币 同比减亏33.48% [1] 重大事件 - 预计5月21日(美东时间)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2] 公司概况 - 创立于2007年 中国品牌电商服务行业领导者 员工约8000人 [3] - 业务覆盖东亚 东南亚 欧洲 北美等地区 服务全球超450家品牌 [3] - 三大业务线:宝尊电商(BEC) 宝尊品牌管理(BBM) 宝尊国际(BZI) [3] 发展战略 - 践行高质量可持续业务发展目标 秉承"科技成就商业未来"理念 [3] - 提供全球化服务 向全球供应链上游迈进 [3] - 通过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品牌数字商业生命周期各环节 [3] - 构建品牌与消费者价值桥梁 打造定制化购物体验 [3]
资产注入延期二度表决在即,海南发展连环“示好”中小股东
钛媒体APP· 2025-05-09 12:17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海南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未来6个月内增持海南发展股份,增持金额1亿元~2亿元,基于对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的信心及价值认可 [2] - 增持计划公布后市场反应平淡,5月9日海南发展股价跳空低开,一度跌超4% [4] 收购网营科技51%股权 - 海南发展拟现金收购网营科技51%股权以实现控股,预计交易金额不超过4.5亿元,称为"切入大消费领域的重要举措" [2] - 网营科技为品牌电商服务商,2024年末总资产约9.59亿元,净资产约4.3亿元,净利润约0.5亿元 [11] - 网营科技曾两度接受上市辅导但未成功,最近一轮D轮融资发生在2021年8月,由鸿商资本领投 [12][13] 免税资产注入延期风波 - 海南控股原承诺2025年5月12日前将全球精品控股权注入海南发展,但申请延期至2028年,理由为全球精品未持续盈利 [5] - 延期议案在4月15日临时股东大会上遭中小股东否决,反对股数占比56.2215% [5] - 海南控股妥协调整方案为"2年内完成注入",5月12日将再度表决 [7] 公司经营与转型现状 - 海南发展2024年亏损3.79亿元,核心收入仍依赖建筑装饰行业,多数产品亏本或微利 [6] - 海南控股2024年营收超520亿元创历史新高,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4% [6] - 收购网营科技被视为转型大消费的替代举措,但市场反应冷淡,股价高开后涨幅缩窄至1.5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