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制造
搜索文档
喜临门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563.31万元,融资余额3.4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09:3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公司股价上涨0.34% 成交额为9737.96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563.31万元 融资偿还794.28万元 融资净买入为-230.97万元 [1] - 截至10月22日 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3.40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5.27% [1] 融资融券情况 - 公司融资余额为3.40亿元 低于近一年10%分位水平 处于低位 [1] - 10月22日融券偿还1900股 融券卖出0股 融券余量为2.51万股 融券余额为43.92万元 [1] - 融券余额同样低于近一年10%分位水平 处于低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6日 于2012年7月1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床垫 软床及酒店家具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也涉及文化传媒相关业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床垫60.37% 软床及配套27.93% 沙发8.24% 木质家具1.91% 其他(补充)1.55%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 公司股东户数为1.57万户 较上期减少1.69% [2] - 人均流通股为23660股 较上期减少0.31%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1亿元 同比增长1.59%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66亿元 同比增长14.04% [2]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2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4.14亿元 [3]
众望布艺:聘任鲍航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9:24
公司人事变动 - 杨颖凡因工作内容调整原因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 但将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1] - 公司董事长提名并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 聘任鲍航为公司新任董事会秘书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中 家具制造业务占比98.64% 其他业务占比1.36% [1] - 截至发稿时 公司市值为26亿元 [1]
我乐家居: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0.5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70.92%
新浪财经· 2025-10-22 17:11
我乐家居公告称,2025年10月22日14:00-15:00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缪妍缇等出席。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0.55亿元,同比增长2.18%;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70.92%。第三季度 营收3.86亿元,净利润4537.0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9.20%。盈利高增长因经销与直营业务收入 增长、高端订单占比提升及各项费用下降。公司还就新增门店布局、与其他品牌区别、科技赋能、分红 政策等问题进行回复。 ...
江山欧派:关于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21 22:14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21日晚间,江山欧派发布公告称,公司于今日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 证书,发明名称:饰面膜曲面样品的预成型装置和耐久性测试方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志邦家居:控股股东孙志勇、许帮顺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70.18万张公司可转债
格隆汇· 2025-10-21 17:52
格隆汇10月21日丨志邦家居(603801.SH)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孙志勇、许帮顺及其一致行动 人安徽谨志、安徽谨兴的函告,获悉其于2025年9月26日至2025年10月21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 价方式减持公司可转债70.18万张,占公司可转债发行总量的10.47%。 ...
顾家家居在杭集中发布新品与技术成果
经济日报· 2025-10-21 15:37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于10月15日举办电动沙发旗舰新品发布会,展示云舒沙发等新一代电动沙发系列产品[1] - 公司展示了完全自主研发的K-TRON Space Z功能架,攻克了关键的“双滑槽结构技术”难题[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01亿元,同比增长10.02%[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21亿元,同比增长13.89%[1] - 公司内贸零售企稳向好,外贸收入持续增长,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协同提升[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运营6000多家品牌专卖店[1] - 公司致力于客厅、餐厅、卧室、整家定制等全场景家居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生产[1] - 公司坚持战略转型,持续完善五大数字化系统,包括iKUKA平台、用户营销系统等[1] - 公司以“零售转型、整家突破、全球深化和效率驱动”为增长支柱,迈向内外销协同、高质量增长与全球化拓展的新阶段[1]
从舒适到舒展,电动沙发的新解法
36氪· 2025-10-20 23:0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电动沙发行业存在低质低价产品充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传统品牌陷入技术平庸和低价内卷的困局[3] - 消费需求正在升级,用户已不满足于基础调节功能,期望更好的坐躺体验、身体贴合度、设计、清洁便利性和操作便捷性[3] - 对比美国市场电动沙发渗透率超过50%,中国市场的渗透率曾不足5%,存在需求分散、品牌难大的结构性困境[18][20]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顾家家居于10月15日召开电动智能沙发旗舰新品发布会,发布云舒、赫兹零重力Pro版、智境三款产品,定义舒展零重力体验四大标准[4] - 公司摒弃“广撒网”产品开发思维,走差异化价值路线,其2024年推出的赫兹系列电动沙发销量累计突破三万套,成为行业现象级产品[24] - 公司拥有接近700万会员并持续增长,产品研发从品牌主观定义转向用户需求驱动,此次旗舰产品为会员共创成果[7] 核心技术突破 - 发布全栈自研K-TRON®Space Z功能架,攻克行业“零重力、零靠墙、真高脚”不可能三角,实现贴墙状态下最大伸展近180厘米[6][11][14] - 功能架采用双滑槽结构,驱动组件嵌入框架内部,离地高度达14厘米,允许扫地机器人自由通过[14][15][26] - 云舒沙发通过“心膝平衡”态和黄金零压角设计,使膝盖略高于心脏,大小腿夹角160°,腰腿夹角135°,达到全身释压[9][10] 用户体验与设计创新 - 外观设计转向数据驱动,从社交媒体用户数据中提取美学偏好,采用莫兰迪色系、柔光皮质和编织细节[15] - 智能操作回归直觉,支持NFC一触直达、五档姿态自定义保存,强调减少动作而非制造麻烦[15][17] - 沙发体验从“舒适”升级为“舒展”,提供沉浸式漂浮感,并采用Fly Bounce™云感舒弹海绵提升久坐支撑性[7][9][10] 市场表现与前瞻布局 - 2025年上半年,顾家家居电动沙发零售增长超50%,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实现稳步上扬[26] - 公司于2015年行业渗透率极低时前瞻性布局电动沙发赛道,尽管初期连续大额亏损,仍坚持研发与技术前置投入[18][23] - 人才结构上引入汽车、航空领域工程师,功能架机械装置与电机电控研发团队达五十余人,为行业顶配[25][26]
从舒适到舒展,电动沙发的新解法
36氪· 2025-10-20 21:35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电动沙发行业面临低质低价产品充斥市场、劣币驱逐良质的恶性循环困境[1] - 消费需求升级,用户对电动沙发的期望从基础调节功能转向坐躺体验更好、身体曲线更贴合、设计更好看、清洁打理方便、操作更便捷等进阶需求[1] - 美国电动沙发渗透率超过50%,而国内市场渗透率不足5%,存在巨大增长空间[26][28] - 行业早期存在"需求分散、品牌难大"的结构性困境,国际品牌产品适配性差,传统品牌陷入低价内卷[26][41]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公司于10月15日在杭州召开电动智能沙发旗舰新品发布会,发布云舒、赫兹零重力Pro版、智境三款旗舰产品[2] - 公司将会员共创作为产品研发核心,会员数已接近700万并加速递增,产品研发从品牌主观定义转向用户需求驱动[6] - 公司2015年逆势布局电动沙发赛道,尽管初期面临体系不理解、门店抵触、供应链犹豫等阻力,但经营层坚持前置投入[26][29][32] - 公司摒弃"广撒网"产品开发思维,走差异化价值路线,2024年赫兹系列电动沙发销量累计突破三万套,成为行业现象级产品[34] 核心技术突破 - 全栈自研K-TRON® Space Z功能架攻克行业"零重力、零靠墙、真高脚"不可能三角难题[4][14][16] - 功能架采用重算滑轨机械曲线的"奇迹曲线"方案,实现贴墙状态下最大伸展长度达到近180厘米[18] - 底部双滑槽结构使离地高度达到14厘米,满足主流扫地机器人自由通过,解决清洁死角痛点[18][19] - 舒展零重力体验定义四大标准:沉浸式漂浮(膝盖略高于心脏,坐垫倾斜20°,大小腿夹角160°,腰腿夹角135°)、全身被承托、久坐不累、NFC一键调节[2][10] 产品体验创新 - 云舒沙发实现从"舒适"到"舒展"的体验跃迁,通过"心膝平衡"态和黄金零压角设计让全身肌肉得到放松[7][10][12] - 采用Fly Bounce™云感舒弹海绵提升支撑性,配合追腰腰枕设计适配不同身高用户[12] - 智能操作回归直觉,支持靠近即启、NFC一触直达、五档姿态自定义保存,强调"减少动作,带来便捷"[20][22] - 外观设计转向数据驱动,采用莫兰迪色系、柔光皮质、编织细节取代传统厚重感,提升情绪价值[20] 组织与研发体系 - 公司推进价值链一体化,统一产品规划与资源配置,避免内部竞争稀释战略重心[33] - 早期引入汽车、航空领域工程师,功能架机械装置与电机电控研发团队达五十余人,达行业顶配水平[35] - 研发借鉴"草船借箭"借力思维,将功能位和固定位锁定,确保结构牢固稳定[37] - 战略定力使公司在家居行业下行周期中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电动沙发零售增长超50%[37] 行业影响与商业前景 - 公司以"客厅进化"为锚点重新定义家居价值路径,推动行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用户体验颠覆[40][41] - 电动沙发天花板从"销量规模"转向"家庭生活场景的深度渗透",打开更大想象空间[42] - 公司通过技术驱动体验红利,让电动沙发行业重新获得对标科技行业的想象力[43] - 中国品牌开始定义家居品类,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价值链上游的升级[1][43]
“新王”何剑锋20亿定增“输血”顾家家居,“旧王”持股“丢盔弃甲”
观察者网· 2025-10-20 15:35
控制权变动 - 盈峰集团以每股19.15元的价格向顾家家居定向增发1.0428亿股,募资总额19.97亿元 [1] - 定增完成后,实控人何剑锋通过盈峰睿和投资及盈峰集团控制的股份比例将从29.42%提升至37.37% [1] - 创始人顾江生家族通过第二大股东杭州德烨嘉俊和第三大股东TB Home Limited合计持股15.78%,其股权已全部被冻结质押 [3] - 顾江生家族持有的部分股权(占总股本3.46%)将被司法拍卖,若顺利拍出,其持股比例将降至12.32% [7]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上半年营收98.01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21亿元,同比增长13.89%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0.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1.89% [5]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内贸零售企稳向好及外贸收入持续增长,特别是功能性沙发和床垫产品表现突出 [6] - 公司总市值截至10月17日为248.24亿元,收盘价30.22元/股 [4] 融资用途与战略投资 - 本次定增募资近20亿元,其中约10亿元(占一半以上)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4] - AI及零售数字化转型项目预计投资金额最大,约为3.95亿元 [4] - 其他资金将投向家居产品生产线智能化技改、功能铁架生产线扩建、智能家居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数字化提升 [4] - 公司计划在印尼投资约11.24亿元自建基地,建设周期4年,预计达纲后年收入25.2亿元 [6] 股权拍卖与影响 - 顾江生家族持有的1389.4961万股(杭州德烨嘉俊)和1450.87万股(TB Home Limited)将被拍卖,合计起拍价约7.24亿元 [7] - 按公司当前股价计算,被拍卖股票市值约8.59亿元,起拍价约为市价的8.4折 [7] - 今年8月顾家集团持有的1470万股股票已被拍卖,竞得方为同行圣奥集团的下属公司杭州代明贸易 [8] - 顾家集团(现杭州德烨嘉俊)股权于8月下旬再遭轮候冻结,涉及债券金额5.39亿元 [9]
“新王”何剑锋20亿定增“输血”顾家家居,“旧王”顾江生持股一路“丢盔弃甲”
观察者网· 2025-10-20 14:41
控制权变动 - 盈峰集团以每股19.15元的价格向顾家家居定向增发1.0428亿股 募资19.97亿元 定增方案已获上交所批准 [1] - 定增完成后 实控人何剑锋通过盈峰睿和投资和盈峰集团控制的股份比例将从29.42%提升至37.37% 控制权进一步加强 [1] - 创始人顾江生家族控制的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所持股权已全数冻结质押 其合计持股15.78%将因定增被稀释 [1][6] 创始人股权处置 - 顾江生家族持有的部分股权将于9月22日被司法拍卖 涉及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共计2839.366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3.46% [2][6] - 被拍卖股权合计起拍价约为7.24亿元 按公司当前30.22元/股股价计算 市值约8.59亿元 起拍价约为市值的8.4折 [6] - 若此次拍卖顺利完成 顾江生家族持股比例将从15.78%下降至12.32% [6] - 今年8月20日 顾家集团持有的1470万股股票已被司法拍卖 由同行圣奥集团的下属公司以3.777亿元竞得 [7]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上半年营收98.01亿元 同比增长10.02%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21亿元 同比增长13.89%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1.89% [4][5]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内贸零售企稳向好及外贸收入持续增长 特别是功能性沙发和外贸床垫产品 [5] 募资用途与战略投资 - 本次定增募资近20亿元 其中约10亿元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占总融资量的一半以上 [3] - 其余资金将投向AI及零售数字化转型 预计投资3.95亿元 以及家居产品生产线智能化技改等功能铁架生产线扩建等项目 [3] - 公司于9月1日宣布计划投资约11.24亿元在印尼自建生产基地 建设周期4年 预计达纲后年收入25.2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