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摄影器材
icon
搜索文档
一盒过期胶片3000元!年轻人玩疯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14:01
撕拉片市场现状 - 撕拉片单张拍摄价格在北京照相馆普遍超过300元,部分涨至560元[1] - 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从原价70元/盒(10张)被炒至1000-3000元/盒,涨幅达14-42倍[2] - 相纸停产导致货源稀缺,价格持续上涨,最新相纸成本约200元/张[1] 行业消费趋势 - 摄影行业出现"文艺复兴"现象,CCD相机等过时设备重新流行[6] - 数码摄影同质化促使消费者追求复古成像的差异化体验[8] - 明星示范和社交媒体传播加速复古摄影风潮扩散[6][8] 产品技术特性 - 撕拉片采用即显像技术,需专业相机拍摄后手动拉出相纸显影[1] - 该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宝丽来和富士曾主导市场但已分别于2008/2016年停产[1] - 过期相纸存在漏液、漏光、成像质量不稳定等技术缺陷[9]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年轻消费者为"拍一张少一张"的稀缺性和仪式感支付溢价[5] - 情感价值和独特体验成为主要购买动机,超越实用经济考量[5][6] - 社交需求和自我表达欲望推动复古老物件消费热潮[6][8]
拍一次近400元 撕拉片为何成摄影界新晋“顶流”
解放日报· 2025-05-12 11:17
撕拉片市场现状 - 撕拉片相纸价格从原价70元飙升至二手平台最高3000元,涨幅超40倍 [1][3] - 照相馆拍摄一次撕拉片价格近400元,且成像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1][4] - 主要生产厂家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停产撕拉片相纸 [3] 价格驱动因素 - 2015年FP-100c撕拉片售价67元,2023年同款过期产品二手价达1500-2400元 [3] - 相纸保质期直接影响价格,2018年到期产品比2015年到期产品溢价60% [3] - 停产导致的稀缺性和明星效应共同推动价格飙升 [3][4] 用户行为分析 - 明星如林允、鞠婧祎、刘诗诗等通过社交平台带动年轻人效仿撕拉片拍摄 [1][2] - 用户追求"原图直出"的真实感和"开盲盒"式的成像体验 [1][5] - 部分消费者转向数码仿制效果,社交媒体出现大量调色教程 [5] 产品特性 - 撕拉片需手动拉出相纸并撕开覆膜显影,具有独特仪式感 [1][2] - 成像过程受温湿度影响,无法后期修图 [4][5] - 相比拍立得多出手动拉出相纸的步骤,更具互动性 [2] 行业趋势 - 摄影行业出现复古潮流,撕拉片代表返璞归真的摄影方式 [5] - 商家通过"明星同款"和"绝版限量"概念进行营销 [3][4] - 数码替代方案兴起,AI工具可能很快推出撕拉片效果 [5]
暴涨超100%!34万人“入圈”,什么这么火?
新华网财经· 2025-05-11 15:28
观鸟经济与银发族消费趋势 - 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因生态环境改善吸引多种珍稀鸟类栖息 包括长耳鸮 天鹅 凤头䴙䴘等[3] - 凤头䴙䴘筑窝数量显著增长 从2022年1窝增至2024年6-7窝 直接带动观鸟人群规模扩大[5] - 玉渊潭公园老年摄影爱好者聚集 单日拍摄设备超50台 银发族通过观鸟摄影获取情绪价值[5] 观鸟活动商业化发展 - 北京百望山公园出现组织化观鸟比赛 银发族与年轻人混合组队参与鸟类观察记录活动[7] 行业数据与消费增长 - 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数量从2018年14万人激增至34万人 实现成倍增长[9] - 银发族数码相机消费同比增速超100% 摄影配件及三脚架等周边产品需求同步显著提升[9]
“纸片茅台”价格暴涨10倍 停产的撕拉片是怎么火起来的?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19:13
撕拉片相纸价格暴涨 - 即时成像相纸价格从三四年前的每张近三十元涨至去年的近百元 近期暴涨至两三百元一张 [1] - 一盒10张装的相纸市场价已高达2000元 被消费者称为"纸片茅台" [1][2] - 撕拉片相纸价格从去年1200元/盒(10张)暴涨至近2000元/盒 [7] 撕拉片技术背景与市场现状 - 撕拉片是一种即时成像摄影方式 拍摄后相纸可直接拉出 几分钟完成显影成像 [2] - 撕拉片在数码相机冲击下被淘汰 宝丽来和富士曾推出相关产品 但已停止生产和销售 [2] - 市面上流通的撕拉片相机和相纸均为二手存货 无法保证100%成像成功率 [3][7] 撕拉片重新走红的原因 - 明星艺人在社交媒体分享撕拉片引发关注和热议 [2] - 相比高清摄像头 低像素设备因模糊面部瑕疵、制造朦胧氛围感而意外翻红 [3] - 摄影圈掀起追逐老古董风潮 包括撕拉片、拍立得、CCD相机、胶卷相机等 [3] 新型照相馆的兴起 - 市场上涌现出许多主打拍立得、CCD摄影的小型照相馆 不提供专业妆造和影棚服务 [4][8] - 客群主要为追求旅行纪念的游客和拍摄生日照、闺蜜照或情侣照的年轻群体 [8] - 五一假期期间 部分店铺单日拍摄量达到两三百张 [8] 撕拉片业务的挑战 - 撕拉片相纸价格过高 单张成本高达300元 照相馆暂停该项服务 [7] - 多数顾客更倾向15—20元/张的拍立得服务 高价撕拉片顾客占比很低 [8] - 店铺推出"数码仿撕拉片"平替方案 市场反响不错 [8] 行业竞争态势 - 新型照相馆复制不难 关键考验视频内容制作、线上运营能力和独特构图审美 [8] - 约80%—90%的顾客来自线上平台转化 客群以大学生为主 [8] - 行业已呈现非常激烈的竞争态势 部分门店投资额在10万元左右 [9]
花500为了张绝版拍立得?被欧阳娜娜们捧红的撕拉片营销“停产”骗了打工人十多年
36氪· 2025-05-08 17:10
最近,撕拉片火遍全网。 从鞠婧祎、欧阳娜娜到张凌赫、肖战,没有拍过撕拉片的明星仿佛会被内娱开除。一天一个小热搜,三天一个大热搜,所有明星仿佛约定般晒出几乎一样 的拍照模板:只留上半身的大头贴,使用古早CCD滤镜,美名其曰这叫做人生照片(撕拉片版)。 截至目前,小红书话题"撕拉片"达到4.6亿浏览量,抖音相关话题超过7亿次播放。 所以啥是撕拉片? 撕拉片的拍摄像极了复杂版拍立得,同样需要使用古早大头相机(风琴机),同样拍完立得一张实体照片。但不同的是,撕拉片拍完需要你先手动把照片 从相机里"拉"出来,再等待显影后,把保护层从照片上"撕"走。 一撕一拉,即撕拉片。 看起来就像是卓别林在默片里才会用的老古董,实际撕拉片的诞生比这些年再次走红的一众"电子垃圾"都要早一些。1947年,宝丽来公司创始人艾德温· 兰德发明出分离式一次成像技术,也就是撕拉片。 后来这种费事的拍照方式被数码摄影取代,没想到快80年后,又迎来机生第二春。 一盒售价为70元的撕拉片相纸(10张)如今最高被炒到6000元。而在北京线下门店,拍一张的价格要300-400元,所有老板都带着有价无市的心态做买 卖,早早在售卖页面上写好:不含精修、不含化妆 ...
受美国关税影响,加拿大用户购买徕卡相机也要多花 7% 费用
搜狐财经· 2025-05-03 12:17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实施的全球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及邻国加拿大,徕卡对美加经销商同步提价,行业内多家公司受关税政策影响有价格调整或业务变动 [1][3] 徕卡公司情况 - 2025 年 5 月 1 日起对美国及加拿大经销商同步实施 7% 价格上调 [1] - 回应加拿大受美国关税影响是希望美加价格持平,且 2019 年称美加实行差异化定价太费劲 [1] - 北美公司总部设于美国,产品均通过美国总部进口至加拿大,关税调整对加市场影响与美国相同 [3] - 正积极研究建立加拿大独立子公司的可能性以服务当地客户 [3] 行业其他公司情况 - 大疆 4 月将 Osmo Pocket 3 相机美国售价从 519 美元提至 619 美元,近期再次上调至 799 美元 [3] - 澳大利亚 Blackmagic Design 公司提高数字电影相机价格,因半导体部件进口关税问题取消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建厂计划 [3] - 富士胶片完全暂停多款相机对美发货,伊尔福胶片出现价格上调 [3] - 佳能新镜头未将美国纳入首发地区名单,业内推测或与关税政策相关 [3]
选择恐惧症: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出重要的选择?
36氪· 2025-05-01 08:02
创业决策困境分析 核心观点 - 创业过程中关键决策的犹豫不决会导致业务停滞或失败 需通过心理学方法克服决策障碍 [1][2][10] 决策抗拒原因 1 **选择即损失** - 重大决策伴随机会成本 创业者常因不愿放弃可能性而逃避选择 例如早期创业者拒绝聚焦细分市场 [4][5] 2 **错误选择恐惧** - 过度分析导致行动瘫痪 典型案例包括柯达因拖延数码转型而破产 [6] 3 **目标模糊性** - 过度理性分析忽视感性需求 可能选择表面合理但实际不匹配的路径 如创始人接受不符合价值观的融资条款 [7][8] 4 **等待的陷阱** - 延迟决策可能错失时机 如Shyp公司因犹豫调整目标客户导致资金链断裂 [9] 决策优化方法 1 **识别回避行为** - 通过觉察反复思考无进展等模式 打破逃避循环 [11] 2 **需求锚定法** - 关注身体对选项的本能反应 例如通过简单偏好测试强化决策直觉 [12] 3 **意愿优先原则** - 接受选择伴随的恐惧 案例显示某CEO为团队延续放弃新兴技术探索 [13] 实践框架 - 设立决策反思清单 包括机会成本评估/身体反应测试/匿名选择模拟等工具 [14]
关税加码,普通人囤什么能省钱?
36氪· 2025-04-11 22:57
苹果产品需求激增 - 关税上调前苹果产品订单量显著增长 快递员反馈订单提醒不断 9人好友群合计购买3台电脑和2台手机[5] - 线下门店出现断货现象 消费者需辗转多家店铺才能购得产品[5] - 苹果公司采取紧急措施 3天内通过5架包机将印度产iPhone运往美国以稳定价格[7] 医药行业动态 - 原研药需求稳定 消费者愿意为特定药品支付溢价 如辉瑞旗下塞来昔布止痛药54粒装售价240元[13] - 部分药品面临价格翻倍风险 如瑞百安依洛由单抗降脂针可能从280元涨至560元[14] - 美国医药进口依赖度高 2023年进口药品价值超1760亿美元 其中60亿美元来自中国[14] 家具原材料市场波动 - 北美樱桃木价格短期内上涨10%-15% 大型家具厂单次采购额达数百万(每包3万元)[16] - 原材料成本占家具总成本约30% 关税影响可能使单件家具价格上涨几十元[17] - 北美木材在中国家具市场占比超50% 主要用于美式复古风格家具制作[16] 生物试剂行业现状 - 进口生物试剂存在刚性需求 科研人员为保障实验可信度倾向选择国际品牌[36] - 试剂价格波动影响采购策略 部分实验室囤货金额达5-10万元[35] - 中美双向贸易影响显著 美国订单要求客户承担全部新增关税[34] 摄影器材市场变化 - 柯达胶卷价格持续攀升 从30元/卷涨至60元/卷 部分型号涨幅达100%[42] - 专业摄影师采购成本增加 单次拍摄胶卷用量从2-3卷缩减至1卷[45] - 核心厂商垄断市场 柯达和富士占据主要市场份额[42]
中庸策2024 | 第三章 财富效应、股市表现与耐心资本辨析
中金点睛· 2025-02-28 07:34
中金研究 破解募资寒冬,促进投早投小投创新,需要吸引耐心资本入市。"耐心"与"长线"可能是表象,耐心资本的根本特点在于风险偏好较高。需要重视静态 财富效应与动态财富效应之于耐心资本的含义。静态财富效应是指由于财富积累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富裕群体通常风险偏好更高。一方面对于富裕群 体而言,单位财富增加用于满足生活必需品开支的必要性是较低的,因而更有能力去投资高风险活动;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风险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的,拥有更多财富的群体既有能力降低投资活动的感知风险,也有能力改变投资活动的实际风险。因此,有必要重视富裕群体对于耐心资本的重要 性。就美国而言,其通过构建遗产税与捐赠抵免相结合的政策组合,有利于富裕人群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动态财富效应是指壮大耐心资本的关键在 于实现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而不是反过来。从1979年美国谨慎人规则澄清后的资金流入与市场表现来看,放宽准入规则确实在短期内会有助于更多 养老金流入资本市场,但从长期看资金尤其是耐心资本是否会持续流入市场,可能更多取决于市场是否具有动态财富效应。考虑到心理账户与禀赋效 应后,动态财富效应比静态财富效应更重要。对于耐心资本的形成而言,这意味着持续繁荣的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