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北美票房:万圣节周末票房降至新低
中国新闻网· 2025-11-03 07:53
北美周末票房市场概况 - 北美周末票房(10月31日至11月2日)报收约5365万美元,较前一周末减少约29%,成为2025年迄今最低的北美周末票房数据之一,也是近五年来同期新低 [1] 新上映影片表现 - 科幻犯罪喜剧片《拯救地球》周末票房环比大涨576.2%,以约480万美元从榜单第13名跃升至第5位,总票房现约1108万美元,其放映影厅从两位数增至四位数 [1] - 奇幻动画片《补丁儿》以约210万美元首映周末票房居榜单第9位,是本期榜单中唯一冲入十强的新片 [2] 在映影片表现 - 剧情片《为你遗憾》第二个上映周末票房环比下跌40.8%,以约810万美元升至本轮排名榜首,总票房现约5083万美元 [2] - 恐怖片《黑色电话2》以约800万美元周末票房升至本轮排名次席,其北美票房现约6145万美元,总票房突破1亿美元 [2] - 奇幻冒险动画片《链锯人:蕾洁篇》第二个上映周末票房环比下跌66.7%,以约600万美元从冠军退居本轮排名第三位,其北美票房现约3077万美元,总票房约1.39亿美元 [2] 即将上映影片 - 新的一周将有五部新片于11月7日上映,包括喜剧片《克利夫兰失物招领》、动画片《赛车大比拼》、战争传记剧情片《纽伦堡》、科幻冒险动作片《铁血战士:杀戮之地》和动画片《你好,爱美丽》 [3]
美媒:新片未能引共鸣,北美10月票房或创27年来新低
环球时报· 2025-11-03 06:59
十月北美票房表现 - 2025年10月北美票房总收入预计约为4.25亿美元,创下27年来最差纪录(不包括2020年疫情时期)[1] - 上个周末(10月31日-11月2日)预计无任何一部影片的北美票房能突破千万美元,为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1] - 恐怖片《黑色电话2》以760万美元蝉联北美周末票房冠军,其北美累计票房预计为6100万美元[1] 具体影片票房情况 - 影片《为你遗憾》上映第二周累计票房仅2600万美元,暂列北美票房榜第二[1] - 迪士尼备受期待的《创:战神》目前北美票房仅6340万美元,是近20年来10月北美票房冠军的最低成绩[1] - 道恩·强森主演的《粉碎机》目前全球票房仅1970万美元,几乎是其演艺生涯最差票房表现[1] 票房下滑原因分析 - 票房急剧下滑原因包括大型片厂未大规模上映新片,导致影片供给不足[1] - 许多新片未能引起观众共鸣,未能拉动票房增长[1] 未来行业展望 - 行业将希望寄托于11月新片,如《铁血战士:杀戮之地》和《猎杀游戏》,以填补当前低谷期与年底大片档期之间的空白[2] - 11月底将有《魔法坏女巫2》与《疯狂动物城2》两部大片相继上映,圣诞节档期则有《阿凡达:火与烬》坐镇[2] - 尽管有重磅大片排期,行业票房预测依然谨慎,存在较多变数[2]
推动中国品牌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0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在国内电力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完成国内90%以上的电力规划、咨询评审、勘测设计和行业标准制定,90%以上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和核电常规岛设计,70%火电工程总承包,50%以上大型水电工程建设 [2] - 公司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型储能、绿色氢氨醇油、高空风能、光热发电等领域攻克关键技术 [2] - 公司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7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70项 [2] - 公司国际化布局广泛,在全球设立6个区域总部、27个次区域中心、256个分支机构,业务覆盖147个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未来将发挥五大优势,持续深耕新能源、新基建、新装备、新材料四大主赛道 [3]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 公司推出多部精品电影,包括《志愿军》三部曲、《只此青绿》和《流浪地球》系列 [4] - 公司自主研发高格式电影技术,CINITY LED的10米、20米和23米银幕获得DCI认证,标志放映技术达全球领先水平 [5] - 公司积极推动中国电影国际化,《流浪地球》系列在44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南京照相馆》在11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并角逐奥斯卡 [5] - 公司连续多年在戛纳、香港等国际电影节设立“中国电影联合展台” [5]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推动核能“三步走”战略,自主研发“华龙一号”、“炽龙一号”、“玲龙一号”等核电技术,并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工程化应用 [6] - 公司创新“核+”思维,打造核能供汽、供暖、制氢等新场景,首个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每年可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 [6] - 公司构建“核+大健康”生态,提供核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医用同位素自主供应并推出国产螺旋断层放疗系统 [6] - 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投入显著,10余年累计投入超800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相关品牌计划 [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构建数字新电网,整体供电可靠性达99.924%,并实现新能源发电与负荷变化的秒级匹配 [8] - 公司自主研发“大瓦特·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可在1小时内完成全年至少8760个运行方式的仿真计算 [8] - 公司建成19条西电东送大通道,累计送电量超3万亿千瓦时,并建立全球规模最大的集中统一出清电力现货市场 [8] - 公司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成功研发并量产我国首款电力主控芯片“南网伏羲”,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并网运行 [8] - 公司构建绿色消费生态,第十五届全运会所有赛事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全网每两度电中有一度是“零碳电” [9] - 公司与周边国家电力互济超800亿千瓦时 [10]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在水电可再生能源领域享有“世界水电看中国,中国水电看电建”及“十成抽蓄,九成电建”的美誉 [11] - 公司锚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数字建造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 [11] - 公司自主开发智慧水务、智慧能源等成果,在全球数百个工程项目应用 [11] - 公司建成东南亚及非洲最大水电站、美洲最大新能源基地等标志性工程 [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过去5年研发投入近500亿元,工程师团队达2.3万人,占员工总数超1/4 [13] - 公司创新开发智能电混四驱系统Hi4,并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13] - 公司推动研、产、供、销、服全产业链“生态出海”,构建全球化体系能力 [13] - 公司自主研发全球首个原生AI、全动力汽车平台,实现“一个平台,全球适配” [13] - 公司秉持长期主义,努力打造“全球品牌”与“用户首选” [15] 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作为北斗系统唯一运营服务商,构建天地一体、通导融合应用网络 [17] - 公司实施“时空之帆”场景联创计划,打造“北斗+”“+北斗”标杆应用 [17] - 公司发布“时空星慧”大模型,并共建时空信息产业安全创新中心 [17] - 公司首发“时空星脉”电信级时空信息运营服务平台,推出“时空信达”、“时空精位”等系列产品 [17] - 公司实施“时空之芯”产业合作行动,预计今年带动手机短报文芯片出货量超2000万,明年突破5000万 [18]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深耕“国和一号”产业链品牌,形成知识产权成果1.4万余项,带动近3000家单位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19] - 公司组建“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吸纳154家成员单位,带动机组造价降低约20% [19] - 公司在山东、广东、广西等地建设非能动核能大基地,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循环 [19] - 公司推动品牌叙事从“技术宣讲”向“生态展示”升级,通过国内外展览展示产业链成果 [20]
传媒行业周报系列2025年第43周:中美元首会晤达成重要共识,OpenAI年化收入将达200亿美元-20251102
华西证券· 2025-11-02 17:0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 中美元首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双边经贸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包括取消10%的芬太尼相关关税、将24%的对等关税暂停期限延长一年、双方暂停部分出口管制措施以及美方暂停对华海事物流业301调查 [2][23] - OpenAI正筹备首次公开募股,公司估值可能达1万亿美元,预计年底年化收入约200亿美元,其非营利基金会持有26%股份 [3][24] - OpenAI的迅猛发展验证了AI技术的商业化潜力,其万亿估值预期将重塑行业估值体系,推动全球资本进一步向AI领域集聚 [3][24] - 在全球宏观波动加剧的背景下,AI成为当前最具确定性的投资方向之一,中美模型性能差距加速收敛,开源路径带动国产生态体系化崛起 [3][25] 市场行情回顾 - 2025年第43周(2025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上证指数上涨0.11%,沪深300指数下跌0.43%,创业板指数上涨0.5% [1][11] - 恒生指数下跌1.5%,恒生互联网指数下跌0.97%,SW传媒指数下跌0.06%,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涨跌幅排名中位列第21位 [1][11] - 传媒子行业中出版、体育和广电位列前三位,涨幅分别为4.29%、2.11%和1.46% [1][11] - 本周传媒行业个股涨幅前5为新讯达(22.66%)、蓝色光标(18.36%)、粤传媒(18.03%)、福石控股(17.87%)和欢瑞世纪(14.42%) [16][17] - 港股传媒互联网企业中,美团上涨1.39%,百度下跌0.17%,京东下跌0.93%,腾讯下跌1.33%,阿里巴巴下跌1.9%,快手下跌3.47% [19]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因其在促消费稳就业方面凸显社会价值 [5][25] - 建议关注游戏行业,政策激励提振内需,科技赋能强化产品竞争力,出海布局增长空间广阔 [5][25] - 建议关注电影及文旅产业,消费政策促进院线复苏,刺激改善型消费需求释放 [5][25] - 受益标的包括腾讯、阿里、歌华有线、捷成股份、浙数文化、锋尚文化、名臣健康、大丰实业、奥拓电子、风语筑 [5][25] 子行业数据总结 电影行业 - 本周电影票房排名第一为《浪浪人生》,票房2006万元,占比17.3%;第二为《天鹰战士:最后的冲击》,票房1691.1万元,占比14.5%;第三为《志愿军:浴血奋战》,票房1212.1万元,占比10.4% [27][28] 游戏行业 - iOS游戏畅销榜排名前三为《王者荣耀》、《恋与深空》、《无尽冬日》 [30][31] - 安卓游戏热玩榜排名前三为《心动小镇》、《王者荣耀》、《卡拉彼丘》 [30][31] 影视剧集行业 - 影视剧集播映指数排名前三为《水龙吟》(82.2)、《天地剑心》(82.1)、《暗河传》(82.0) [33][34] 综艺及动漫 - 综艺播映指数排名前三为《现在就出发第3季》(80.8)、《花儿与少年同心季》(78.9)、《喜人奇妙夜第二季》(77.8) [35][36] - 动漫播放量指数排名前三为《仙逆》(220.9)、《吞噬星空》(190.9)、《开心锤锤》(181.8) [36][38]
第七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12月举行
海南日报· 2025-11-02 08:18
此次展映共设五大单元,精选来自21个国家及地区的30余部佳作,呈现当代影像的多元潮流。提前 展映(11月3日至12月2日)涵盖"银幕重逢""影史经典""类型荟萃"三大单元;延后展映(12月14日至2026年1 月3日)则设有"海影惊喜"与"影海观澜"单元。观众将有机会重温吕克·贝松执导的《碧海蓝天》《尼基 塔》,亦可欣赏荣获今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的《接近终点》等影片。 提前展映单元现已开票,观众可通过影城APP、猫眼、淘票票等平台购票。参与影城包括:海口万 达影城(日月广场IMAX店)、海口中影国际影城(上邦百汇城CINITY店)、三亚博纳国际影城(大悦城 店)、Online星悦电影汇(三亚夏日站)。 "银幕重逢"单元汇集7部曾在国内上映并引发关注的佳作,以戏剧张力与社会洞察唤起观众共 鸣;"影史经典"单元精选4部传世之作,引领观众走进侯麦、罗伊·安德森等大师的光影世界;"类型荟 萃"单元则集结7部类型突破之作,呈现从温特伯格到普派等导演的叙事探索,拓展电影艺术的表达边 界。 第七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12月举行 设五大单元展映全球佳作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艳玫)第七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将于2025年 ...
一张电影票,如何撬动文化消费新版图?
搜狐财经· 2025-11-01 22:39
1905电影网专稿 在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取得5.2%增幅的背景下,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其中服务消费占比仍不足一半,潜藏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而电影消费的表现,正为这片消费新蓝海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本期《》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龙,共同探讨"一张电影票何以撬动文化消费新版图"。 政策引领,电影消费年成果显著 今年4月18日,国家电影局等在北京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截至目前这场聚焦电影消费的专项行动已取得丰硕成果。 张龙教授介绍,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平台已投入超过10亿元资金,目前核销金额已超过9000万元,直接带动了5.4亿元票房增 长。同时,国家财政部也投入了2.7亿元专项基金,用于扶持地方电影事业。 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例如上海投入5亿元优惠券扶持电影消费。在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近1500场电影放映活动直接拉动了近50亿元的综 合消费。值得关注的是,有近30%的观众来自上海以外城市,人均在上海停留6天,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7亿元的消费。 北京国际电影节则创新推出"北京电影生活节",集结全市30多个商圈的1100多家商户,带动超过3000万人次参与,实现110亿元综合 ...
超170部新片亮相中国(横店)国际影片交易会 业界探讨技术赋能电影创作
证券时报网· 2025-11-01 15:51
11月1日,2025中国(横店)国际影片交易会暨第二十八届全国影片推介会开幕式在浙江横店举行。本 届推介会有全国49条院线80多家影投公司以及众多制片发行机构参与,将集中推荐170多部新片。 与此同时,除了美国好莱坞六大国际影视公司,本届推介会还首次邀请了法国电影联盟参展,来自意大 利、加拿大、西班牙、新西兰等11个国家的外交官与影视专业人士也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联合设立了 国际联合展台。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分别从美术、剪辑角度探讨了新技术带来 的改变。 韩晓黎认为,质量是电影的生命线,未来电影人要按照国家对电影的总体发展要求,一定要提高质量, 吸引观众。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从制作成本角度谈到,行业要用新技术赋能电影创作。他表示,社会 进步、技术进步,拍电影的成本应该是下降的趋势,但实际上制片成本越来越高。 "在科技赋能影视创作的大形势下,降本增效的最大潜力就是要用好新技术。在拍摄之前充分做好概 算、预算和最后的决算,尽量不要超支,用好新技术赋能电影创作。"焦宏奋说。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导演贾樟柯表示,AI正在全面进入电影(生产)的各个流程,从创作端到发 行 ...
三季度产业观察 | “一杯咖啡的距离”串起产业链 科技重塑电影产业未来
央视网· 2025-11-01 15:13
央视网消息:《三季度产业观察》聚焦电影产业。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突破419.53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0.7%,观影 人次超9.84亿。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中国电影年度票房更是超过了去年全年总票房。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新质生产力对电影产业的全面赋 能,各种新设备、新技术为电影工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动能。 现在看到的画面是正在热映的电影《刺杀小说家2》。影片中,角色"行者"隐身时若隐若现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这样的视觉特效得益 于虚拟拍摄技术。先将演员真人扫描成三维数据,再经后期加工而成。而片中所有演员的"数字分身"就诞生在青岛东方影都这辆不起眼的白色 卡车里。技术工作人员表示,这台设备叫作移动式车载扫描阵列,一共由150台相机组成,演员只需站在相机阵列前,就能快速生成高精度数 字模型。 新质生产力突破的想象远不止于此。在重庆永川科技片场,新搭建了"全国首个数字智能置景车间",配备了工业化换景平台,只需点一下 鼠标,不到一秒钟就能切换场景,再结合LED虚拟拍摄环境,让拍摄效率提升了55%,科幻大场景成本降低了90%。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搭建一个电影场景,传统方式需要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
吴清发声!今天A股,新信号!
搜狐财经· 2025-10-31 19:05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A股收官,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指跌0.81%收报3954.79点,深证成指跌1.14%收报13378.21点,创业板指跌2.31%收报3187.53点 [1]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为23498亿元,较昨日缩量1145亿元 [1] - 沪指本月累计涨1.85%,一度站上4000点创10年新高,创业板指本月累计跌1.56%,科创50指数本月累计下跌超5%,北证50指数月累计上涨超3.5% [1]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概念板块涨幅领先,三生国建、舒泰神20cm左右涨停,康芝药业、泽璟制药-U等跟涨,重组蛋白概念及生物制品板块亦涨幅居前 [4] -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开启,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该目录有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其中79个同时申报基本医保目录 [4] - 10月以来国产创新药“出海”进程提速,发生多起BD交易,如普瑞金与Kite达成最高15.2亿美元交易,维立志博与Dianthus达成最高10亿美元交易 [4] - 截至10月21日,中国创新药今年对外许可共发生115起,金额总计达到1012.4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 [5] 文化传媒板块 - 文化传媒板块表现活跃,福石控股、荣信文化、粤传媒、山东出版等涨停,蓝色光标、中文在线、视觉中国等跟涨,影视院线、Sora概念亦拉升 [7] - 今年以来,我国票房排名前10的国产电影有9部实现海外上映,前20名有15部海外上映,今年国产电影海外票房总计已超过10亿元 [8] - 机构认为短期内容供给恢复有望促进电影市场成长,中长期AI技术突破与IP潮玩结合有望推动行业持续繁荣,2025年国内电影内容供给有望复苏 [8] AI技术与内容产业 - AI技术与内容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漫剧赛道成长,据巨量引擎预测,市场规模有望突破数百亿元,成为新内容增长引擎 [9] - “AI漫剧”作为创新内容形态火爆出圈,以漫画、小说等IP为基础,通过AI技术实现全流程制作,有望催生产业链一系列受益机会 [9] - 市场中期向好趋势不变,科技成长未来可能持续受益于产业周期和政策周期的共振,基本面能持续兑现的龙头公司是市场关注焦点 [9] 监管动态 - 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文章,明确“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点任务举措,强调要助力居民储蓄加快转化为社会投资 [3] - 证监会对个别行业机构从业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进行查处并通报三起情况,表示将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 [3]
“中国故事”火到全世界!国产电影海外票房破1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2:59
不仅海外放映的数量提升了,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也明显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国产电影的海外票房总计已超过10亿元。通过一 部部影片,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向全球。 从"可选"到"必选" (原标题:"中国故事"火到全世界!国产电影海外票房破10亿元) 去海外"放电影",正在成为我国电影产业的新潮流。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我国票房排名前10的国产电影,有9部实现了海外上映;票 房前20名的国产电影,有15部实现了海外上映。 在2025年春节档于国内影院公映的同时,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下称《封神第二部》)同步走向了海外市场。春节期间,全球有20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影院,同步放映了这部东方奇幻故事影片。 国内公映结束后,《封神第二部》的全球放映继续推进。从临近的泰国、马来西亚,到遥远的非洲国家加纳、尼日利亚的影院里,观众都可以看 到这部影片。 作为影片主出品方,A股公司北京文化很早就开始了中国电影出海探索。此前,公司出品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下称《封神第一部》) 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上映,主创团队甚至到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开创了中国电影全球路演的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