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ances
搜索文档
Jakks Pacific (JAKK) Surpasses Q2 Earnings Estimates
ZACKS· 2025-07-25 06:41
业绩表现 - 公司季度每股收益为0 03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亏损0 38美元 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0 65美元下降[1] - 本季度盈利超出预期107 89% 上一季度实际亏损0 03美元 较预期亏损0 72美元改善95 83%[1] - 过去四个季度中 公司三次超出每股收益预期 但季度收入1 1909亿美元 低于预期7 8% 同比去年1 4862亿美元下降[2] 市场反应与展望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下跌26 2%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8 1%[3] - 当前市场对下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为3 52美元 收入预期3 1572亿美元 本财年每股收益预期2 34美元 收入预期6 9125亿美元[7] - 业绩电话会中管理层评论将影响股价短期走势[3] 行业对比 - 所属玩具游戏爱好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处于后6% 研究显示排名前50%行业表现是后50%的两倍以上[8] - 同属消费 discretionary板块的惠而浦预计季度每股收益1 54美元 同比下降35 6% 收入预期37 7亿美元 同比降5 5%[9][10]
美国关税推高物价,消费者消费如常-US Economics Weekly-Tariffs hit prices, consumers carried on
2025-07-19 22:5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美国经济相关行业,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通胀情况** - 6月通胀加速,核心CPI环比从0.13%升至0.23%,核心PCE预计环比达0.29%,核心商品PCE预计环比0.39%,连续三个月高环比读数 [7][8] - 本周CPI是今年首个有明确关税推动迹象的,家电、家具等重关税类别价格加速上涨 [9] - 预计未来核心商品通胀更强,新车等类别预计夏季开始加速,基线预测2025年关税对核心PCE推动约60bp,目前仅10 - 15bp [11] 2. **消费情况** - 零售销售表现稳健,6月控制组销售环比升0.5%,各品类大多环比增长,餐厅销售反弹 [16] - 预计6月实际消费环比增0.3%,二季度环比折年率增1.6%,过去四个季度平均消费增速2.5%,虽慢于前一年但仍稳健,6月消费增速较4、5月加快 [17] - 虽目前无消费突然疲软迹象,但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消费增长将显著放缓,因高价影响实际收入 [18] 3. **就业情况** - 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一年前水平以下,续请失业金人数上升表明再就业速度放缓 [16][45] - 预计下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小幅增至230k,续请失业金人数变化不大 [43][45] 4. **经济增长和政策展望** - 预计三季度和四季度经济增长显著放缓,通胀比就业更偏离目标,美联储今年维持利率不变,2026年降息7次至2.50% - 2.75% [23] - 关税公告增加下行风险,财政政策明年是上行风险,提出需求上行、轻度衰退、供应上行三种情景 [24] 5. **贸易情况** - 美中关税缓和降低贸易长期停滞风险,但当前关税税率仍高,本周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船数量和使用容量基本不变 [27] - 预计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2.2%,消费估计从1.5%升至1.6%,亚特兰大联储预测从2.6%降至2.4%,纽约联储预测维持1.6% [3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数据回顾与预览** - 回顾上周多项经济数据,包括零售销售、通胀、就业等数据的预测值、共识值和实际值 [38] - 预览未来一周经济数据,如领先指数、费城联储非制造业活动指数等,对部分数据给出预测 [40][43][49] 2. **经济指标预测** - 给出2023 - 2026年各季度经济指标预测,包括实际GDP、消费、投资、进出口等 [52] - 给出月度通胀预测,包括同比和环比变化及相关指数值 [54] 3. **研究报告相关说明** - 说明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的编制、发布、使用等相关政策和注意事项,包括利益冲突管理、投资建议适用性等 [56][59][60] - 介绍报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主体及监管情况 [66][68]
高盛:中国消费背景平淡,2025 年第二季度盈利风险上升
高盛· 2025-07-15 0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将行业分为首选、中性和最不首选三类,首选行业为运动品牌、多元化零售商、宠物食品、饮料和餐饮;中性行业为调味品、化妆品、零食、啤酒、乳制品、主要/小型厨房电器、扫地机器人、超高端白酒、预制食品、体育零售商和领先的白色家电;最不首选行业为家具、投影仪、非必需小型厨房电器、珠宝、非超高端白酒和服装/鞋类代工 [87][8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整体平淡,多个行业销售疲软,价格竞争风险显现,但平台对食品配送补贴和即时购物的投资为相关行业带来了销量增长 [1] - 市场对股票的偏好仍存在分歧,投资者青睐能够在整体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独特增长的新消费股,但对其2026年的增长前景存在争议 [2] - 结构性增长机会将推动股票表现,建议关注具有品类扩张、海外扩张、体验式消费和下沉市场渗透等机会的公司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行业发展情况 - **可选消费和耐用品行业**:运动品牌、多元化零售商、餐饮等行业2025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表现较好,但部分行业面临价格压力和库存问题;纺织/鞋类代工、家具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弱 [9] - **必需消费行业**:宠物食品、饮料等行业2025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表现较好,白酒、啤酒等行业面临需求疲软和政策压力 [11]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表现差异 - 年初至今,新消费股股价表现强劲,盈利增长和增长可见性较好,预计2025 - 2027年新消费股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将超过传统消费股 [12][23] 结构性增长机会 - 公司在空白领域的扩张将继续产生独特的表现,机会来自品类扩张/渗透、海外扩张、体验式消费和下沉市场渗透 [21] 2021年四大主题表现 - 2021年提出的四大主题(中国品牌崛起、“小确幸”消费、单身经济、对美的追求)在近年来表现良好,预计将保持势头 [27] 与2021年观点的差异 - 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更加理性,注重性价比,但海外增长带来了惊喜,预计全球扩张将是未来的关键主题 [30][31] 2025年第二季度关键发现 - **需求方面**:尽管整体零售销售和618购物节GMV增长稳定,但多个消费子类别趋势疲软,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各异 [35][37] - **价格方面**:第二季度多个行业出现价格竞争风险,如汽车、餐饮、运动服装、白酒和乳制品等,但宠物/IP产品价格趋势稳定 [43][44] - **渠道转移方面**:线上渠道继续表现优于线下渠道,平台对食品配送和即时购物的投资增加,为相关行业带来了增量销量 [48][50] - **海外需求方面**:海外需求对中国消费企业仍有支撑,但第二季度整体增长温和,各子行业表现差异较大 [53] 各行业展望 - **运动服装**:第二季度表现平淡,折扣和渠道转移对利润率构成压力,第三季度投资者关注增长加速、全年指引更新和耐克去库存进展 [58][59] - **代工**:第二季度因关税上涨而恶化,预计第三季度和下半年仍面临订单和利润率风险 [60][61] - **耐用品**:主要家电预计营收和利润增长具有韧性,但房地产相关行业面临压力,第三季度投资者关注国内增长和补贴可持续性以及海外需求和出口订单 [62][65] - **餐饮**:第二季度需求波动,食品配送补贴对行业有利,但需关注价格竞争和促销趋势 [66][67] - **多元化零售商**:第二季度IP相关需求强劲,下半年关注新产品线/品类的表现 [68][69] - **化妆品**:第二季度美容需求弱于预期,第三季度投资者关注月度GMV跟踪、双11折扣/产品退货政策和全年指引更新 [70][71] - **珠宝**:第二季度同店销售有所改善,但利润率可能面临压力,第三季度投资者关注同店销售增长趋势、利润率变化和品牌转型进展 [72] - **白酒**:近期反奢侈政策导致白酒销售下滑,飞天茅台批发价出现波动 [73] - **饮料**:整体增长势头持续,成本优势支持再投资,但竞争仍然激烈 [74] - **啤酒**:6月消费 volume 疲软,政策和天气是第三季度的关键因素 [75] - **宠物食品**:国内表现有望令人鼓舞,但海外出口可能受到关税影响 [77] - **调味品**:6月销售实现正增长,渠道库存水平降低,期待第三季度旺季新产品推出带动需求 [78] - **猪肉**:双汇中国业务第二季度包装肉 volume 增长平稳,美国业务预计实现更好的周期性复苏 [79] - **乳制品**:供需平衡延迟,原奶价格下降趋势开始稳定,企业增加基础牛奶的增值产品并可能加大高端产品的促销力度 [80] 行业和股票偏好 - 行业偏好方面,将乳制品评级下调至中性,将宠物食品评级上调至首选;最不首选行业仍为服装代工、家具、投影仪、非必需小型厨房电器、珠宝和非超高端白酒 [87] - 股票方面,推荐买入安踏、美的、东鹏饮料、老铺黄金、百胜中国、万洲国际、青岛啤酒股份、古井贡酒、统一企业中国、巨星农牧、名创优品、甘源食品和华润饮料等公司 [3][89] 估值方法和风险 - 报告对各推荐公司给出了估值方法和目标价格,并提示了相关风险,如宏观经济、原材料成本、竞争、政策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91]
花旗:中国经济-CPI 回暖与‘供给侧改革 2.0’能否推动通胀重现?
花旗· 2025-07-11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通胀走势保持谨慎,需更多政策行动和数据点来改变通胀预期 [1][3][19] - 维持通胀预测不变,等待政策行动落实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PI情况 - 6月CPI同比转正(花旗/市场预期:0.0%/-0.1%,前值:-0.1%),此前7月有关于反内卷政策讨论或为供给侧改革2.0前奏 [3] - 环比变化不大,6月环比-0.1%,与2017 - 2019年6月均值及预测一致,累计四舍五入可能导致同比数据预测误差 [5] - 部分小项价格快速上涨贡献显著,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环比+0.5%、同比+8.1%,黄金价格有影响,该类别权重约1.7% [5] - 大类价格潜在动能变化不大,食品价格同比-0.3%、环比-0.4%,猪肉价格下行周期加深拖累CPI,其他部分商品价格有一定抵消作用;核心通胀同比+0.7%,环比0.0%,大宗商品价格受其他商品潜在提振,大件商品有基数效应但动量减弱,服务价格变化小 [5] - 油价有一定帮助,但不足以抵消上游国内价格疲软 [5] PPI情况 - PPI通缩加深,6月同比-3.6%,与市场对油价缩窄预期相反,环比-0.4%不变,与CPI改善形成对比 [4] - 6月钢铁和汽车出现分化,凸显需求侧作用,PPI细分中汽车稳定,太阳能和锂电池价格收缩收窄但仍为负,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在建筑淡季呈负环比和扩大收缩 [5] GDP平减指数情况 - 25Q2E GDP平减指数预计仍为负,连续第9个季度为负,季度来看,25Q2 CPI平均同比0.0%(25Q1为-0.1%),PPI收缩扩大至-3.2%(25Q1为-2.3%),GDP平减指数可能在25Q2E进一步下降 [18] 通胀展望 - 对CPI而言,猪肉下行周期仍影响整体数据,基数效应可能先变差后变好,夏季整体数据可能再次小幅回落至负值 [19] - PPI前景取决于供给侧改革2.0和需求侧,6月钢铁和汽车的分化进一步凸显需求侧作用 [19]
Why Whirlpool Stock Surged 14% Higher This Week
The Motley Fool· 2025-07-05 06:57
股价表现 - 惠而浦股价在过去一周上涨略超14% [1] 分析师观点 - Longbow Research分析师David MacGregor将惠而浦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定为每股145美元 较最近收盘价有32%上行空间 [4] - CNBC评论员Jim Cramer两次在节目中看涨惠而浦 预测股价可快速涨至120美元 指出公司远期市盈率低于10倍 [5] 竞争优势 - 惠而浦是美国本土唯一大规模生产家电的企业 将受益于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钢铁征收的50%关税 [5] 行业挑战 - 家电行业竞争激烈 惠而浦长期缺乏亮点 [6] - 钢铁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特朗普曾表现出撤销部分关税的倾向 [6]
高盛:中国出口追踪Ⅲ-企业反馈
高盛· 2025-05-31 0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于5月12日达成临时协议,关税从145%降至30%,虽不足以扭转4月供应链重组方向,但使美国订单适度改善,加速生产商与客户定价协议达成,中国对美贸易活动和发货部分恢复,美国库存补货增加,但变化幅度较小,关税绝对值和地区间相对差异将继续影响中国供应链及其长期全球重组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出口订单 - 关税调整后,中国企业收到的美国订单逐步增加,但增幅低于预期,平均达到关税前水平的95%,而4月为90 - 92%,变化幅度分散 [3] - 近四分之一企业的美国订单较4月底增长2 - 13%,涉及家居纺织、白色家电等产品,其中近三分之一企业提到有紧急订单,多为消费品;少数产品订单下降4 - 15%,如化学中间体、先进工业组件;约60%企业订单无变化 [4][12] 2. 供应链调整 - 约三分之一产品的对美发货量较前期有所改善,受影响较大的中国发货情况在部分产品上得到缓解,如生活方式产品、家居纺织等 [17] - 中国企业的海外工厂仍是中国供应链的延伸,尽管关税大幅削减,仍仅有约2%企业打算将海外生产迁回中国 [18] - 截至5月26日当周,中国企业的美国订单中,47%由中国发货完成(前期为35%),50%由海外工厂完成(前期为57%),中国发货量增加主要因美国额外订单,而非替代海外生产 [19] 3. 美国库存情况 - 美国预存商品库存为1 - 4.5个月,较前期略有下降,42%企业表示其美国产品库存有补货趋势(前期为8%),部分消费相关商品出现补货,工业制造产品则出现去库存 [27] - 国内成品库存大多保持不变 [28] 4. 与客户的定价讨论 - 关税为30%时,企业与客户的价格谈判取得进展,17家企业(35%)已达成价格协议,超半数情况下终端客户承担了大部分关税影响 [32] - 若关税控制在40%以下,供应链仍可正常运作,超出该水平则难以管理 [33] 5. 海外工厂扩产空间 - 超60%企业致力于建设或扩大海外产能,年底前不同产品海外生产扩产幅度不同,如部分家电为100%,鞋类OEM为5 - 10%等,但电池、太阳能组件等产品扩产幅度为0% [34] 6. 高频集装箱航运数据 - 集装箱运输和物流服务的运输服务订单增量持平或上升,航空货运订单下降 [40] - 5月大部分时间中国至美国的高频航运数据下降,现开始出现改善迹象;3月下旬以来,中国至东南亚港口的周集装箱船发货量呈上升趋势,5月4 - 25日平均货运量较2024年平均水平增长26% [41]
摩根大通:中国峰会要点
摩根· 2025-05-29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对关税情况担忧较小,政府注重刺激需求,消费情绪愈发重要 [1][4] - 房地产市场虽稳定但仍脆弱,出口商向东南亚和墨西哥转移生产,工业技术持续发展,技术渗透加速,数据中心建设因AI应用将在2025年起飞 [1][5][6] - 住房市场可能继续萎缩,若缺乏政策支持,一线城市房价可能下跌,政府或采取更多政策稳定市场 [7][10][11] - 家电市场因补贴而增长,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但在欧盟热泵市场面临障碍 [5] - 自动化市场离散自动化市场有所回升,过程市场较弱,相关公司技术接近西方供应商,有望在海外市场获得份额 [5] - 科技领域AI应用加速,百度、Pony.ai等公司在AI技术应用上取得进展 [49][50][54] - 消费领域JD.com等公司受益于政府刺激消费政策,销售情况改善 [6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 - 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对关税情况担忧较小,政府注重刺激需求,消费情绪愈发重要 [1][4] - 4月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工业生产稳定但需求放缓,通缩压力持续,房地产投资仍是拖累因素 [83][84][87] - 关税战在4月升级带来短期压力,日内瓦会谈降低关税带来缓解,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放缓但不会崩溃 [84][85]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市场稳定但脆弱,需求侧政策使其稳定,但改善趋势减弱,贸易战使其进一步下滑 [5][7] - 高端住宅表现较好,普通住宅表现较弱,二手房市场优于新房市场,交易量下降主要由低线城市驱动 [7] - 政府可能进一步放松一线城市购房限制、降低交易税费,预计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 - 8% [7] 家电行业 - 家电市场因补贴而增长,预计补贴将持续到年底,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5][13][16] - Midea国内销售上半年强劲,全年有望实现个位数增长,海外销售乐观,预计实现两位数增长 [13][16] - Haier海外销售稳定增长,希望在中端市场夺回份额,在欧盟市场面临安装成本高的障碍 [19][20][23] - Hisense受益于补贴政策,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计划在海外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价格 [24][25] 自动化行业 - 离散自动化市场从低位有所回升,价格压力缓解,过程市场较弱,相关公司技术接近西方供应商 [5] - Shenzhen Inovance订单4月实现高个位数同比增长,市场份额目标为30 - 40%,计划拓展海外市场 [29][30][33] - Supcon收入今年下降8%,订单在Q4改善,AI软件受中东市场关注,市场份额在中国排名第一 [38][39][41] - OPT Machine Vision预计2025年营收反弹20%以上,与苹果公司合作开展AI相关项目 [44][45] 科技行业 - 百度1Q25业绩超预期,AI云业务增长42%,优先发展多模式内容搜索,计算成本将增加 [48][49][50] - Pony.ai技术领先,是中国首家获得全部十二项安全许可证的机器人出租车公司,预计逐步扩大规模 [54] - Didi Global网约车业务稳定增长,机器人出租车业务处于早期阶段,预计逐步发展 [57][61] 消费行业 - JD.com受益于政府刺激消费政策,1Q销售加速增长,开展食品配送业务,订单量远超预期 [62][63] 其他行业 - Huaming Power Equipment Company是变压器分接开关和电机驱动单元的领先企业,预计2025年实现低两位数增长,计划拓展海外市场 [64] - StarPower Semiconductor 4Q24和1Q25净利润未达预期,近期订单增加,预计价格下降约10% [71] - PetroChina下游市场面临挑战,转向化工和特种化工以及天然气生产,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下降约15% [72] - BMW中国市场表现平淡,欧洲和美国市场表现良好,计划通过调整产能和投资应对关税和政策变化 [77][78][79] - Great Wall Motor Q1销售下降,4月反弹,海外销售目标为52万辆,计划加强营销和客户界面 [82]
United States Wine Cooler Market Forecast Report and Company Analysis 2025-2033 Featuring Whirlpool, Danby, Frigidaire, Haier, NewAir, Kalamera, Robert Bosch, EdgeStar, Avanti Products, and Vinotemp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5-15 22:08
美国葡萄酒冷却器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4年美国葡萄酒冷却器市场规模约为3.32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增长至5.223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17% [1][12]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美国家庭葡萄酒消费量上升、高端储存需求增加及家庭娱乐场景扩展 [1][3] - 人均葡萄酒消费量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人均消费2.86加仑,总消费量9.64亿加仑,均为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 [4] 行业增长动力 - 葡萄酒文化普及推动便捷时尚储存方案需求,家庭品酒会等社交活动刺激市场 [3][4] - 高端智能设备受青睐,具备温湿度控制、数字显示及手机远程监控功能的智能酒柜需求上升 [5] - 高端厨房装修趋势及极简设计需求促进高科技酒柜销售,如三星2023年推出的Bespoke Infinite Line系列可存放101瓶酒 [6] 销售渠道演变 - 电商平台通过产品多样化、价格竞争和用户评价体系提升购买便利性,直接to C销售模式加速市场扩张 [7] - 三星旗下Dacor品牌2024年推出嵌入式高端酒柜系列,配备双温区及橡木导轨系统 [8] 行业挑战 - 高端机型初始购置及维护成本高昂(如冷却系统更换),抑制部分消费者购买意愿 [9] - 城市公寓空间限制导致大容量酒柜需求下降,厂商转向开发紧凑型(台下式/台面式)产品 [10] 市场竞争格局 - 主要参与者包括惠而浦、Danby、海尔、博世等13家厂商 [13] - 市场细分维度涵盖产品类型(嵌入式/独立式/台面式)、技术类型(热电式/压缩式)、价格区间(<500美元至>1500美元)及区域分布(东西南北部) [14][15] 报告结构 - 分析框架包含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及200页详细数据 [12][15] - 覆盖分销渠道(商超/电子商店/品牌专卖店/线上)及产品技术参数 [14]
Meet the 9.1%-Yielding Dividend Stock That's a Potential Winner From President Trump's Tariffs
The Motley Fool· 2025-05-07 15:55
公司前景 - 公司CEO认为公司将受益于新关税政策成为"净赢家" [1] - 长期来看公司前景改善主要基于两个关键因素:80%美国销售产品为本土生产(行业平均仅25%)以及仅5%产品从中国采购 [10] - 若特朗普政府关闭232条款漏洞,亚洲竞争对手每件产品的70美元成本优势将消失,零售价差可缩小150美元 [11][12] 短期挑战 - 北美大家电销售额一季度同比下滑0.1%(剔除汇率影响) [5] - 亚洲竞争对手在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向美国市场激进投放产品,导致进口量1-2月同比激增30% [6][8] - 公司面临48亿美元长期债务和18.5亿美元年内到期债务压力 [13] 财务与运营 - 预计2025年将产生5-6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计划偿还7亿美元债务并再融资11-12亿美元 [14] - 美国工厂存在闲置产能,若销量回升可快速扩产实现规模效益 [12] - 当前股息收益率达9.2%,但3.8亿美元年度股息支出可能被削减以应对短期挑战 [14][15] 行业竞争 - 亚洲厂商利用中国廉价钢铁(比美国钢便宜)制造的组件获得成本优势 [11] - 现有房屋销售低迷导致高利润品类(如整体厨房/卫浴)销售占比下降 [4][5] - 贸易战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持续破坏需求,影响利率和房地产市场 [6]
高盛:中国出口追踪Ⅱ--企业反馈受到的影响任然很大!
高盛·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中美关税升级背景下中国对美出口动态变化,通过对48家企业的研究,分析中国对美贸易变化幅度和节奏,涵盖出口订单、供应链调整、库存、定价讨论和资本配置等方面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口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8日当周,中国企业来自美国的出口订单与关税前水平相比基本持平,平均为92%,较4月中旬的90%略有上升,订单簿有边际复苏,出现少量紧急订单 [3] - 中国企业对其他非美国地区的出口订单大多不变,但近20%的企业在非美出口方面有所改善,涉及宠物零食、家具等产品 [4] 中国发货和生产情况 - 截至4月28日当周,中国企业的美国订单中,35%由中国发货,57%由中国以外的工厂提供,无有意义的转运/再出口情况 [11] - 40%的产品对美发货仍受较大影响(降幅超50%),较4月中旬的41%略有下降;近2/3的产品发货水平与两周前持平,近20%的产品发货降幅加深 [12] - 短期内,中国以外的工厂因产能灵活性和部分地区关税暂停,缓解了关税影响;国内生产也随发货趋势变化,但幅度较小 [13] 库存情况 - 近半数企业表示美国库存为1.5 - 5个月,生产者在库存耗尽前谨慎提价;库存变化方向不一,38%去库存,42%稳定,8%补库存 [21] - 国内库存大多保持不变 [22] 定价讨论情况 - 近60%的企业参与了价格谈判,部分有进展(限于中国以外地区关税);6家企业(12%)已达成价格谈判,终端客户承担部分产品关税 [25] - 超半数企业期望终端用户承担主要关税责任;供应链在关税低于30 - 40%时可能可控,超过该水平则难以承受 [26] 企业资本扩张计划 - 近60%的企业有中国以外的生产设施,其中20%用海外工厂替代对美发货;63%的企业正在或计划扩大/建立海外产能,虽有关税不确定性,但资本支出计划未改变,不过对墨西哥和美国项目有犹豫 [32] 集装箱运输数据 - 截至3月,美国从中国的集装箱进口量为76万标准箱(TEU),一季度同比增长9%;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预计,2025年一季度进口量同比增长10%,二季度下降15%,三季度下降27% [33] 企业反馈情况 新出口订单和中国发货 - 部分企业订单可见度到2025年7 - 8月,4季度订单受越南关税影响;部分企业订单无变化,部分有增长;部分企业对美发货停止或减少 [45] - 东南亚发货因关税暂停恢复,但未达全年预期;北美工厂订单强劲;部分企业出口欧洲可能增加 [45] 中国以外供应链 - 东南亚是企业转移生产的首选;部分企业直接采购比例上升;部分企业计划将产能从对美出口转向欧洲和东盟 [50] 库存缓冲 - 部分企业美国有一定库存,计划等待关税明确;部分企业客户先销售库存;部分企业库存可支撑到9月 [54] 定价讨论和客户 - 部分企业希望客户承担全部关税;部分企业计划承担关税或与客户协商分担;部分企业在库存耗尽前谨慎提价 [54][55] 未来资本支出和资本配置 - 部分企业计划加速在印尼投资,部分计划在印度扩张;部分企业继续扩大在越南、美国、东南亚和印度的产能 [59] - 部分企业谨慎对待未来资本支出计划,关注墨西哥和泰国的贸易协定;部分企业计划扩大马来西亚工厂产能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