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

搜索文档
上海乐高乐园7月开园
第一财经· 2025-04-15 10:45
据上观新闻,今天上午,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参加2025上 海"民生访谈"时表示,金山乐高乐园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试运行,7月正式开园,项目建成后将拥有 八大主题区,超75个互动骑乘设施、表演和玩乐景点,以及由超8500万块乐高积木拼搭的2889个乐 高模型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体验。 2025年3月17日早,建设中的上海乐高乐园。吴军/摄影 ...
本土主题公园劲吹“国潮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11 06:4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22日至5月18日欢乐谷集团旗下11个主题公园在10个城市举办国潮文化节,文化赋能与体验创新激发主题公园潜能,清明节假期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同比增长13%,构建起“文化+科技+体验”的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 [4][6][11] 联动国漫焕新体验 - 国潮文化节要求以旅游搭台讲好中国故事激发消费活力,欢乐谷集团携手上影元旗下《大闹天宫》《葫芦兄弟》《中国奇谭》等动画IP,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 [7] - 上海欢乐谷联动《大闹天宫》《葫芦兄弟》打造“葫芦山有间画廊”,深圳欢乐谷联动《巴啦啦小魔仙》《葫芦兄弟》等IP推出魔法课堂等活动,北京欢乐谷在清明节推出《葫芦兄弟》儿童舞台剧 [7] 国潮演艺精彩亮相 - 各主题公园国潮演艺轮番上演,北京欢乐谷推出《绮梦青花大巡游》等非遗演艺,上海欢乐谷首创《梦·千年玄幻潮》剧本游和《天宫落花》无人机演出,成都欢乐谷以全天候国风演艺吸引游客 [8] -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推出《锦绣霓裳·盛世巡游》,深圳世界之窗举办《梦华风雅汉服巡游》,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开展《AIBOT天团巡游》 [8][9] 消费场景创意十足 - 主题公园新玩法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人距离,国潮文化节推出多台花车巡游,如北京欢乐谷国潮空中大巡游、重庆欢乐谷非遗时装大巡游等 [10] - 各主题公园创新市集玩法,北京欢乐谷打造古风市集,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按《大闹天宫》场景搭建集市摊位 [11] - 国潮文化节是城市文化基因创造性转化,南京欢乐谷提取《红楼梦》元素,武汉欢乐谷打造“穿越楚次元”主题游园,成都欢乐谷推出《大唐盛世》演出 [11]
失业年轻人的新标配:一周三刷迪士尼
后浪研究所· 2025-04-10 17:31
迪士尼乐园的吸引力 - 迪士尼乐园具有独特的魔力,能够将现实世界的焦虑隔离在外,让年轻人感受到快乐和放松 [1] - 园内互动角色如"迪士尼七宝"和表演活动成为年轻人频繁造访的核心吸引力 [1] - 年卡制度(如幻彩珍珠卡1399元/年)降低了高频入园门槛,部分用户每周到访2-3次 [2][5] 失业群体的行为模式 - 社交媒体显示近2000条"失业+迪士尼"相关笔记,反映该群体将迪士尼作为情绪避风港 [2] - 典型用户行为包括:工作日错峰入园(占比100%)、开发非传统玩法(划船/骑行/露营)、日均停留5-7小时 [8][16][18] - 成本控制策略显著:停车费2元/5小时(对比市区15元/小时)、自带饮食实现日均消费<15元 [3] 年卡用户画像 - 钻石年卡用户享有12张早享卡(价值约480元),促使7:30入园行为提升300%(Renee3个月使用5张) [13][14] - 高频用户特征:居住半径20分钟内(翟十五)、通勤时间≤1小时(Renee)、年卡利用率达80%以上 [2][4][5] - 消费分级明显:幻彩珍珠卡(1399元)与钻石卡(未披露价格)形成差异化客群覆盖 [2][3] 场景化需求创新 - 帐篷休息区演变为多功能空间:自习/化妆/英语朗读等行为占比超60% [11][13] - 冷门项目流量增长:晶彩奇航(划船)、索道探险(2小时动线)成为新宠 [16] - 衍生内容生产:用户原创视频平均点赞量提升10倍(居土土单条3500赞),形成"迪士尼新赛道"标签 [23] 情绪价值转化 - 互动体验带来即时愉悦:6小时排队换1分钟拥抱可使焦虑感下降70% [20][22] - 环境设计产生心理暗示:每月园艺调整带来32%的用户新鲜感(翟十五案例) [22] - 社交裂变效应:减肥搭子组合实现月减10斤效果,露营等群聚活动增加150% [7][18] 商业模式启示 - 非高峰时段利用率提升:工作日客流量中失业群体占比达40%(估算) [2][10] - 二次消费转化路径:商店浏览行为带来情绪满足,间接刺激周边销售 [16] -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年卡到期后的情感联结促使复购意愿增强(告别互动案例) [24]
失业年轻人的新标配:一周三刷迪士尼
后浪研究所· 2025-04-10 17:31
迪士尼乐园的吸引力 - 迪士尼乐园具有独特的魔力,能够将现实世界的焦虑隔离在外,让游客感受到快乐和放松 [2][3] - 失业年轻人将迪士尼视为"避风港",在这里可以自由活动而不受社会压力影响 [4][23] - 迪士尼的环境设计(如BGM、园艺调整)和角色互动(如玲娜贝儿、唐老鸭)能有效缓解负面情绪 [23][24] 年卡经济与用户行为 - 迪士尼年卡(幻彩珍珠卡1399元/年、钻石年卡)成为失业人群的高性价比消费选择,提供高频入园机会 [4][6] - 年卡用户平均每周到访2-3次,部分用户因居住近(20分钟车程)将迪士尼替代城市公园 [4][9] - 用户开发低成本玩法:2元/5小时停车、自带饮食、利用早享卡(钻石年卡赠送12张/年)实现日均消费低于15元 [4][14] 非传统乐园功能开发 - 失业群体将迪士尼转化为多功能空间:自习室(帐篷休息区)、健身场所(快走1小时减重10斤)、创作基地(剪辑视频/写脚本) [8][12][14] - 冷门项目受青睐,如晶彩奇航划船、索道探险,用户成为"角落观察家"记录特殊现象(阿姨收集贴纸、比基尼日光浴) [16][17] - 社交功能凸显:失业者组建减肥搭子、共享露营区,形成新型社区互动 [8][19] 内容创作与IP价值延伸 - 用户自发创作迪士尼探索内容(如居土土视频获3500点赞,2个月积累2万互动),开辟"迪士尼新赛道" [24] - 角色IP(玲娜贝儿、迪士尼七宝)的情感价值被强化,6小时排队互动成为心理疗愈手段 [21][23] - 园艺更新(每月调整)和限定活动(奇奇蒂蒂生日会)持续制造新鲜感,维持用户黏性 [23][25] 用户画像与行为转变 - 核心用户从节假日游客转变为工作日高频到访者(占比近2000条失业相关笔记),职业背景涵盖律师、互联网从业者等 [4][20] - 行为模式从"特种兵式刷项目"转为松弛体验:20分钟为排队容忍阈值,重视早操表演等非热门内容 [8][14][19] - 心理需求变化:从逃避周一焦虑的短暂狂欢,升级为长期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11][24]
「又不是拿唐老鸭炖的」,为啥68元一只老鸭腿在迪士尼被捧成高性价比穷鬼套餐?
36氪· 2025-04-04 21:57
文章核心观点 迪士尼美食原本以贵且难吃著称,但如今成为必打卡项目,其通过多样美食、营销手段、文化塑造等吸引游客,虽价格仍受质疑,但餐饮业务发展良好且不断创新[3][5][33] 分组1:迪士尼美食现状 - 迪士尼美食成必打卡项目,游客热衷做攻略、开发必吃和穷鬼套餐 [3][10][21] - 酸萝卜鸭腿出圈,引发复刻热潮,官方推出制作视频,年卡和米饭加持后更具性价比 [15][17][19] - 自带周边食物受青睐,被认为比单买周边更值,迪士尼借此开启周边销售计划 [24][26] 分组2:迪士尼美食成为打卡点原因 - 园区餐饮场所多,食物香气诱惑游客,游玩时易产生饮食需求 [36][38] - 打卡迪士尼美食成为显学,美食博主有新选题,在日本形成拍照文化 [39] - 迪士尼餐饮文化多样促进销售,2018年上海迪士尼餐饮收入近10亿元 [42] 分组3:迪士尼餐饮业务策略 - 餐饮券拆分细化,有生日蛋糕套餐、美食创造服务、优惠一券通和餐饮抵扣券等 [43] - 园区菜单70%为中国美食,20%为亚洲美食,10%为西方美食,有中央厨房并挑选供应商 [44] - 迪士尼内食物和餐厅融入景点,营造沉浸式体验,食物有迪士尼风格 [47] 分组4:迪士尼美食价格争议 - 上海迪士尼物价受质疑,与日本迪士尼相比价格较高 [49][51]
入园人次增长16%难掩盈利困境,海昌海洋公园2024年净亏损同比扩大275%至7.4亿元|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 2025-04-03 18:1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营收微增但亏损大幅扩大,公园运营收入与入园人次背离,OAAS模式有优势但也存在问题,公司面临较大流动性风险 [1] 客流增长与收入背离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8.18亿元,同比增长约0.1%,旗下公园入园人次约1079万人,同比增长16.1%,但公园运营收入同比微降0.13%至16.85亿元 [1][2] - 公园运营收入下降而入园人次增长,可能是因过度依赖低价促销,二次消费未能有效提升 [2] - 2024年门票销售、食品及饮品销售等收入下滑,唯有园内游乐收费收入同比上升 [2] - 游客消费意愿和能力未充分激发,二次消费提升未能弥补门票收入下降,整体运营收入受影响 [4] - 整体收入增长约0.1%得益于郑州公园全年运营贡献业绩,抵消部分外部环境导致的收入下降 [4] - 公司经调整后EBITDA盈利为1.66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67.3%,主要因部分公园收入下降及其他收入及收益显著减少 [4] - 公司行政费用从2023年的4.70亿元增至2024年的7.19亿元,增幅达53.1%,或反映成本控制存在结构性难题 [5] - 公司年内亏损约7.40亿元,较2023年大幅增加,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275%,2024年度未进行股息分配、股份回购及股权激励 [5] OAAS模式能否扛起增长大旗 - 公司推进轻资产模式转型并落实IP战略,2024年上海公园奥特曼主题酒店入住率超70% [6] - 公司认为推动IP落地可拓展公园收入并优化结构,将拓展IP酒店业务线,引入更多国际知名IP [7] - 2024年公司OAAS收入同比增长2.8%至1.33亿元,收入占比仅7.3%,北京项目预计2027年上半年试运营 [7] - 轻资产模式优势是降低资本支出和运营风险,缺陷是依赖合作方、收益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弱 [9] - 2025 - 2026年轻资产模式实质性改善现金流可能性较小,因项目回报周期长、运营分成模式有局限 [9] 1亿美元可转债和29亿元流动负债压力 - 2024年市场传言公司出售资产等,公司回应无相关计划,控股股东将考虑优化股东及资本结构 [10] - 2024年11月子公司贷款到期,公司与贷款人磋商,正筹措资金结清款项并寻求再融资 [10][11] - 公司与产业基金订立1亿美元可转债认购示意性条款,资金用于一般性公司资本开支和流动资金 [11] - 截至2024年底流动负债净额达29.53亿元,4.97亿元借款逾期未还,后续偿还6672万元 [11] - 公司将优化财务结构,加强现金流管理,积极与潜在投资者磋商,必要时进一步融资 [11]
成人最低价319元!上海乐高乐园票价公布
新浪财经· 2025-04-03 09:05
票价体系 - 上海乐高乐园采用六级票价体系,基于季节性客流预测,儿童一日票255元起,成人一日票319元起 [1] - 平季日儿童票255元,成人票319元,涵盖大部分周中(节假日除外) [5] - 高峰日儿童票439元,成人票549元,适用于重大节假日期间的旺季时段 [5] - 特别高峰日儿童票479元,成人票599元,适用于国庆节、春节和劳动节等出行需求旺盛的日期 [5] 建设进展 - 上海乐高乐园八大主题片区已全部公开,80%的骑乘设备安装完毕,部分骑乘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1] - 飞龙过山车已开跑,属于乐高®城堡主题区的五大骑乘项目之一 [3][12] 目标客群与定位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位于金山区北部,专为2岁至12岁亲子家庭打造,包含乐高主题乐园和酒店综合度假区 [4] 主题片区亮点 - 乐高®悟空小侠主题区为全球首发,将中国传统文化热门IP实景化,包含花果山神秘船游、悟空小侠云霄历险等项目 [9] - 乐高乐园创想世界设有26米巨型"搭搭"(世界最大乐高人仔)和60米观光塔,迷你天地展示上海地标建筑群 [9] - 乐高®城堡主题区包含飞龙过山车、小龙飞车(全球乐高乐园人气项目)等五大骑乘项目 [12] - 乐高®幻影忍者主题区提供乐高幻影忍者之旅等三大骑乘项目,专为小小探险家打造 [12] - 积木街道和奇趣积木城主题区为入园首站,包含乐高模型、演出及大型剧场演出 [12] - 乐高®好朋友主题区为水上派对胜地,提供摩托艇、拼搭竞赛等项目 [12] 运营提示 - 目前仅公布一日票票价,开售日期、售票渠道及开园日期待后续公告 [7] - 公司提醒游客勿轻信非官方授权渠道的预售信息 [7] 版权信息 - 上海乐高乐园隶属默林娱乐集团,乐高集团持有著作权 [6]
海昌海洋公园去年亏损扩至7.5亿,负债高企下计划控成本找融资
新京报· 2025-04-01 19:31
财务表现 - 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收入约18.18亿元,与2023年的18.17亿元基本持平,增长仅0.1% [2] - 净亏损从2023年的1.82亿元扩大至7.5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扩大275%至7.4亿元 [2] - 2024年销售成本13.9亿元,毛利4.1亿元,行政费用7.1亿元,财务成本3.4亿元,除税前亏损7.6亿元 [3] - 流动负债净额达29.53亿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68.98亿元,非流动负债总额50.83亿元 [8][9] 运营数据 - 2024年旗下公园入园人次约1079万,同比增长16.1%,公园板块收入16.85亿元 [3] - 全国范围内自持并运营7家大中型文旅项目 [3] - 文旅服务板块(OAAS)收入增长2.8%至1.33亿元 [4] - 上海奥特曼主题酒店2024年入住率超70%,节假日达100%;郑州奥特曼主题酒店开业首周满房 [4] 业务拓展 - 推进轻资产项目包括上海二期、北京、福州、宁波及沙特阿拉伯项目,上海二期预计2026年开业 [4] - 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计划2027年上半年试运营,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2亿元 [5] - 未来重点拓展IP酒店、主题馆、快闪店等IP衍生业务线 [4] - 采用国资合作方负责土地与建设、海昌负责运营的轻资产模式加速扩张 [5] 融资与负债 - 2024年11月因5000万元本金及1380万元利息逾期收到银行催收通知,已与贷款方达成风险化解共识 [7] - 已偿还0.67亿元到期借款,1.04亿元成功续期,正寻求新融资改善现金流 [9] - 与产业基金订立1亿美元可转债意向,用于资本开支和流动资金 [6] - 公司计划通过股本融资、供股及发行可转债等方式缓解流动性压力 [9]
民营经济促进法提交二审,爱奇艺新剧“锁V”引争议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2-26 23:43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稿提交审议 新增禁止违规收费、罚款和摊派等规定 [1] - 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破除市场准入障碍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 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中表现突出 但政策落地效果存在偏差 [1] - 立法从法律层面认可民营经济地位 但需更多实质性规定提振信心 [2] 杭州土拍市场 - 杭州第三次土拍3宗宅地总成交67.98亿元 平均溢价率45.6% [3] - 华润置地26.18亿元竞得上城区地块 溢价率72.48% [3] - 中天美好联合体18.83亿元竞得拱墅区地块 溢价率50.29% [3] - 杭州二手住宅成交量连续3周上升 第8周创2025年新高 [3] - 新房市场稳步复苏 第8周成交589套环比涨4.25% [3] - 核心优质地块吸引房企储备 联合体拿地方式增加 [3] - 产业和人才政策支撑楼市 改善型住房价格回升 [4] 百度收购YY直播 - 百度21亿美元收购YY直播 较原价36亿美元折价41.7% [5] - 百度将释放的16亿美元资金投入云和AI基础设施 [5] - YY直播模式单一 近年逐渐走下坡路 [6] - 收购曾因浑水做空报告和反垄断审查受阻 [6] 爱奇艺业绩 - 爱奇艺新剧《爱你》上线即"锁V"引争议 [7] - 2024Q4营收66.1亿元同比下滑14% 净亏损1.894亿元 [7] - 2024全年营收292.3亿元同比下滑8% 净利润7.641亿元 [7] - 缺少爆款内容 微短剧赛道入局较晚 [8] 苹果高管薪酬 - 库克2024年薪酬7461万美元 较2023年涨18% [9] - 薪酬包含300万美元基本工资和5810万美元股票奖励 [9] - 苹果股价近一年涨35% 市值超3.7万亿美元 [9] - 库克推动自研芯片和全球供应链布局 [10] 香港迪士尼业绩 - 2024财年净利润8.38亿港元 为2005年来最高 [11] - EBITDA约23亿港元 收入88亿港元 [11] - 总入场人次770万创纪录 人均消费增28% [11] - 自2015年以来首次盈利 [11] - 内地游客回流和新IP活动带动复苏 [12] 南航物流上市 - 南航物流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13] - 2022-2024H1净利润分别为46.54亿/24.29亿/17.12亿元 [13] - 撤回因市场环境变化和资本运作规划调整 [13] - 存在"清仓式分红"嫌疑 [13] A股市场 - 2月26日沪指涨1.02% 深成指涨0.93% 创业板指涨1.23% [15] - 两市成交额1.94万亿元 超4200只个股上涨 [15] - 钢铁、券商、机器人、光伏等板块走强 [15] - 市场热点轮动 风格切换迹象初现 [16]
香港迪士尼终于盈利,还创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2-26 11:29
业绩表现 - 香港迪士尼乐园2024财年实现8.38亿港元盈利 上一财年亏损3.56亿港元 为10年来首次盈利 [1] - 营业收入达88亿港元 同比增长54% 入园游客770万人 同比增长20% 创2005年开园以来最高纪录 [1] - 门票销售和餐饮收入增长 附属酒店入住率大幅改善 超过70% [1] 增长驱动因素 - 《冰雪奇缘》主题区域于2023年11月开放 作为全球首个该主题区域 行政总裁称其"将香港迪士尼提升到全新层次" [1] - 新冠疫情后通行恢复带动大陆游客回流 同时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中产阶级游客数量增加 [2] 竞争与挑战 - 香港迪士尼面积约为东京迪士尼一半 长期依赖大陆和本地游客 近年面临上海迪士尼等中国大陆主题公园的竞争 [1][2] 未来规划 - 公司正与股东(包括政府)协商获取新用地 以扩大园区规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