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乐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天气热,快乐经济更“热”!——暑期主题乐园热度持续攀升
新华网· 2025-07-17 19:54
主题乐园行业暑期热度 - 全国暑期主题乐园订单同比增长70% 显示"快乐经济"持续升温 [1]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后日均接待数千名游客 外地游客占比达70% 客源覆盖长三角及北京成都等远程城市 [3] - 高温天气下乐园普遍实施限流措施 增设喷雾系统/遮阳设施/室内项目优化体验 [3] 防暑降温创新举措 - 上海迪士尼推出"船奇戏水滩"等亲水项目 配合夏日限定巡游活动 [3]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新增雾森系统 提供免费冰袋酸梅汤 举办"虎鲸造浪节" [5] - 玛雅水公园打造"泰浪狂欢节" 融合泰国风情与嬉水体验 [5] 跨区域客源结构变化 - 主题乐园客群突破传统1小时车程辐射圈 依托高铁网络吸引跨区域游客 [7] - 上海乐高乐园吸引印尼等国际游客 成为其中国行"最后一站" [7] - 行业形成"本地+跨区域+国际"多层次客源结构 [7] 产品跨界与文创联动 - 常州中华恐龙园结合"苏超"足球热点 带动"恐龙+足球"主题游览及线上文创销售 [5] - 迪士尼"爪爪棒冰"、海昌虎鲸玩具等文创产品成为网红打卡道具 [5] - 游客通过交换乐高人仔、佩戴恐龙头套等行为增强交互体验 [5]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被国际协会认定为全球景点市场发展引擎 未来三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8] - 行业发展趋势向提升幸福感、建立情感联结转型 [7]
上海乐高乐园,黄牛都不愿炒
36氪· 2025-07-07 22:03
暑期主题乐园市场动态 - 2025年暑期国内至少8家主题乐园开业或焕新升级 包括上海乐高乐园 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 青岛东方伊甸园等 [5][15] - 上海乐高乐园为全球最大乐高乐园 拥有8大主题区 75个互动设施 8500万块积木模型 高峰日成人票价549元 [6][9] - 乐高乐园开园首日热门项目排队60分钟 但整体较试运营期间改善 多数项目仅需5-10分钟 [7] 主题乐园竞争格局 - 上海乐高乐园热度不及迪士尼环球影城 开园首日门票未现黄牛炒作 近半月有余票 [9] - 主题乐园集中暑期开业因筹备周期3-5年 且暑期为客流黄金档 能快速实现收益 [17] - 全国至少20个大型主题乐园待建 面积多在600亩以上 地方政府视其为城市名片 [18] 市场表现与消费趋势 - 2025年暑期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70% 本土乐园如常州中华恐龙园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表现亮眼 [22] - 上海乐高乐园带动周边经济 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5倍 外省游客占比达70% [18] - 乐园周边民宿数量增长2.8倍 部分房源价格达700元/晚且提前售罄 [19][20] 重点项目进展 - 深圳乐高乐园81个单体建筑中57个在建 最大建筑"乐高乐园创想世界"已封顶 总投资69.45亿元 [12] - 青岛东方伊甸园历经10年蹉跎 从2015年签约到最终落地 [16] - 上海航海王冒险嘉年华为国内首个《航海王》主题游乐项目 [15][16]
当体育激情邂逅电力护航——
南京日报· 2025-07-07 10:35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提前两周启动电力保障工作,重点维护奥体中心照明、大屏和音响设备等"电力命脉"[2] - 部署4台发电车作为"双保险",包括2台0.4千伏低压发电车和2台10千伏中压发电车[2] - 7月4日开展大负荷测试,模拟赛事用电高峰情况,全面检验电力系统承载能力[2] - 比赛当天安排专人值守关键配电房,实时监控电网负荷曲线,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3] 赛事用电数据 - 奥体中心赛事当日用电量达13.87万千瓦时,最高负荷10142.4千瓦,较上周显著增长[1] - 负荷峰值突破10000千瓦,相当于9000台1.5匹家用空调全速运行的功率[3] - 百家湖商圈用电量增长21%,增加约11000千瓦时[4] - 银杏里街区用电量增长69%,增加约2680千瓦时[5] - 奥体中心周边酒店用电量较上周末增长23.7%,较去年同期增长8%[5] 赛事经济效应 - 啤酒节、商场促销等活动带动消费,奶茶店订单量达平时五倍,烧烤店客流达平时周末三倍[5] - 华采天地商圈用电量增加约17000千瓦时,百家湖商圈用电量增长18%[6] - 电力数据反映"消费涟漪"效应,赛场高光时刻与周边餐饮区电量负荷增加同步[7] - 夏日夜经济活动将赛事与在地文化融合,吸引游客体验美食、非遗等多元消费[6] 行业观察 - 电力数据成为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精准反映"快乐经济"的热度[1][7] - 大型文体活动对城市夜间经济具有显著拉动作用,形成消费连锁反应[4][5][6] - 电力保障是大型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需要提前规划和多层级应急预案[2][3] - 体育赛事与商业、文化活动的结合,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6][7]
上海乐高乐园,黄牛都不愿炒
凤凰网财经· 2025-07-06 20:39
主题乐园暑期市场动态 - 2025年暑期国内至少8家主题乐园新开或升级 包括上海乐高乐园 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 青岛东方伊甸园等 [1][8] - 上海乐高乐园为全球最大乐高乐园 含8大主题区 75个互动设施 8500万块积木模型 开园首日热门项目排队达60分钟 [3] - 暑期乐园集中开业主因:疫情后建设恢复 3-5年筹备周期集中释放 暑期黄金档对客流和营收至关重要 [9] 上海乐高乐园运营细节 - 票价体系分6档 高峰日成人票549元 儿童票255-479元 低于上海迪士尼(719元)和北京环球影城(638元) [5] - 开园首日门票售罄但二手市场无溢价 与高温天气和部分未开放项目有关 搜索量环比增5倍 门票预订跻身上海景区TOP5 [5][7] - 乐园规划持续扩展 西侧预留发展用地 深圳乐高乐园57/81个单体在建 最大建筑已封顶 总投资69.45亿元 [7] 行业趋势与经济效益 - 全国至少20个大型主题乐园待建 多地政府视其为城市名片 600亩以上项目居多 [10] - 上海乐高乐园带动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5倍 外地游客占比从50%提升至70% 周边民宿数量增长2.8倍 [11][12] - 2025年暑期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70% 本土IP如常州中华恐龙园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6月预订量增6倍)表现亮眼 [16] 游客行为变化 - 上半年行业游客量回升但消费谨慎 二次消费增长不明显 乐园通过优惠和新内容吸引客流 [16] - 青岛东方伊甸园历经10年波折终落地 上海航海王冒险嘉年华成国内首个《航海王》主题项目 [8]
上海乐高乐园,黄牛都不愿炒
创业邦· 2025-07-06 11:08
主题乐园行业动态 - 2025年暑期国内至少8家主题乐园开业或焕新升级,包括上海乐高乐园、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青岛东方伊甸园等 [5][14] - 上海乐高乐园为全球最大乐高乐园,拥有75个互动设施及8500万块积木拼搭模型,开园首日热门项目"乐高大飞车"排队达60分钟 [8][9] - 暑期乐园混战白热化,新建项目如上海航海王冒险嘉年华(国内首个航海王主题)和青岛东方伊甸园(亚洲首个伊甸园项目)受市场关注 [14] 上海乐高乐园运营表现 - 高峰日成人票价549元,低于上海迪士尼(719元)和北京环球影城(638元),开园首日门票售罄但二手市场无高价黄牛票 [10] - 6月搜索量环比增长5倍,7月门票预订量跻身上海景区TOP5,带动周边3公里民宿数量增长2.8倍 [12][18] - 乐园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5倍,外省游客占比达70%(2024年仅50%),民宿房价达700元/晚且房源紧张 [17][19]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 疫情后乐园建设恢复,全国至少20个大型主题乐园待建,单个项目投资额达69.45亿元(如深圳乐高乐园) [16][12] - 主题乐园拉动地方经济效应显著:上海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增3.5倍,常州中华恐龙园、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等本土IP借热点翻红 [17][22] - 2025年暑期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70%,但游客二次消费增长不明显,行业竞争加剧 [20][22]
泡泡玛特开始找回最初的“快乐”
财富FORTUNE· 2025-06-21 21:03
泡泡玛特珠宝品牌POPOP开业 - 泡泡玛特旗下独立珠宝品牌POPOP全球首店于6月13日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业,次日北京国贸店开业 [1] - POPOP产品覆盖泡泡玛特旗下热门IP包括MOLLY、SKULL PANDA、Hirono及LABUBU等 [1] - 公司创始人王宁表示珠宝是公司一直在尝试的重要品类 [2] 公司全球化与集团化战略进展 - 2023年公司海外及港澳台营收10.66亿元,占总营收16.9% [3] - 2024年海外营收升至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占总营收38.9% [3] - 公司目标2025年海外业务突破100亿元 [3] - 推出珠宝品牌是集团化战略的一部分,围绕IP拓展更丰富业务 [4] 珠宝业务发展情况 - 2023年和2024年与周生生合作推出联名金饰,DIMOO足金吊坠平均克价1700元,是当时金价两倍多 [6] - POPOP门店部分款式已断货,最贵产品为纯金项链售价1.98万元,平均克价是金价两倍以上 [6] - 首家POPOP快闪店于2024年1月在上海ifc商场揭幕 [5] LABUBU IP市场表现 - 83%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购买LABUBU联名产品,45%会因LABUBU非常可能购买某产品 [7] - 全球唯一薄荷色LABUBU拍卖价108万元,限量15版棕色LABUBU拍出82万元 [7] - 东南亚多国出现排队购买热潮,韩国因安全担忧暂停线下销售 [7] - 杭州新店因黄牛"端盒"引发混乱,营业2小时后闭店 [7] 资本市场反应 - 2024年初至今公司港股股价涨幅超11倍 [7] - 6月17日股价下跌6.04%,市值蒸发约223亿港元 [8] - 过去两月做空规模翻倍,创始股东蜂巧资本抛售1191万股套现超22亿港元 [8] 公司业务拓展战略 - 公司发展分阶段:从潮流圈扩展到时尚圈,再到"快乐"圈 [9] - 围绕"快乐"构建业务板块,包括游戏、乐园、珠宝首饰等 [10] 市场乱象与应对措施 - 黄牛扫货影响消费者体验,高溢价导致盗版问题严重 [7] - 6月18日LABUBU首次开启线上预售,补货以改善购买体验 [11] - 预售开启后二手市场价格开始下探 [11] 监管环境变化 - 人民日报发文建议细化盲盒监管规则,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11] - 6月20日公司股价盘中最大跌幅超6%,当周累计跌超12% [12]
全球最大、中国首座乐高乐园开业在即,亮点抢先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5 19:58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及市场反应 - 全球第11座、中国首座乐高乐园——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于7月5日正式开园,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 [1] - 预售套餐被一抢而空,游客热情高涨,主题公园"快乐经济"备受关注 [1] - 园区内测阶段吸引大量亲子游客,乐高创想世界和悟空小侠主题区为全球首发,成为热门打卡点 [1][2] - 核心景点"迷你天地"展示乐高积木搭建的中国地标建筑,如故宫太和殿、东方明珠等 [2] 乐园规模及选址策略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专为2-12岁亲子家庭打造,包含八大主题区,超75个互动设施,8500万块乐高积木拼搭而成 [6] - 选址上海金山区,因长三角地区拥有5500万潜在消费者,交通便利(高铁18分钟可达) [6] - 由全球娱乐景点运营商默林娱乐集团运营,乐高视中国市场为重要增长点 [6] 中国主题公园行业现状 - 2023年全国86家重点主题公园接待游客1.3亿人次,营收303.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84%和97.86% [8] - 全球顶流IP主题公园加速布局中国:上海将新增小猪佩奇、哈利·波特主题乐园,北京环球度假区扩建二期、三期(三期年客流量预计达3000万) [8] - 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持续加码:上海迪士尼新增漫威主题景点和酒店,香港迪士尼扩建漫威和皮克斯主题区 [8] 本土品牌发展及行业影响 - 本土品牌如方特、华侨城、长隆、海昌快速扩张,探索IP开发(如"熊出没"、奥特曼、航海王等) [9] - 主题公园经济效应显著:1元收入可带动城市3.8元收入,整体撬动18.8元其他收入 [9] - 上海乐高乐园预计年客流量300-500万人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9] - 行业挑战:二次消费占比低、复游率低,超二成本土主题公园亏损,需加强IP塑造和技术赋能 [10]
泡泡玛特王宁:快乐会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无用」的东西才是永恒的
Founder Park· 2025-06-15 15:12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从潮玩起家发展至原创IP生态,成为港股消费类明星企业,创始人王宁分享了对"无用经济"、行业门槛及全球化战略的思考 [3][4][72] - 公司通过重新定义"满足感"与"存在感"的消费逻辑,验证非功能型产品的长期价值,其商业模式从渠道集合店转型为IP产业公司 [5][19][52] - 艺术家资源与经营沉淀构成双重竞争壁垒,海外业务连续三年三位数增长,预计未来海外收入占比将达50% [26][35][75][76] 商业模式演进 - 早期定位为年轻消费品集合渠道(POP MART),2015年战略聚焦潮玩品类,实施"减宽加深"策略 [42][47][48] - 发展路径经历"乐高式语言体系构建"到"迪士尼式IP生态"转型,形成盲盒、隐藏款等行业标准玩法 [51][52][56] - 当前业务覆盖IP孵化、游戏、电影、衍生品及乐园,成为国内仅次于迪士尼的IP授权输出商 [54][57][69] 行业认知框架 - 提出"水龙头与喷泉"理论:功能性产品引发焦虑感,艺术性消费满足情感需求,后者具备更长生命周期 [18][19][22] - 消费行为本质是解决"满足感"(物质需求)与"存在感"(身份标识)的双重诉求 [9][10][11] - 艺术IP的商业价值在于时间沉淀而非故事性,需通过持续投入维持生命力,如《西游记》《星球大战》案例 [78][79][80] 核心竞争壁垒 - 软性门槛:稀缺艺术家资源形成虹吸效应,平台规模可反向培育新兴IP,类比唱片公司与音乐家关系 [27][30][34][35] - 硬性门槛:13年零售运营积累的供应链管理、库存周转等细节能力,遵循"尊重时间、尊重经营"原则 [37][38][39][41] - 独创行业标准体系(尺寸、材质、隐藏概率等),主导百度百科"潮流玩具"词条定义 [4][51][52] 全球化进展 - 海外门店从50家扩展至年底100家,直营模式保证20%净利率,美国市场为重点拓展区域 [76] - 2023年海外收入预计超10亿元(占总收入10%+),连续三年实现100%+增长 [75][76] - 产品完成在地化适配,区别于"出口转内销"策略,实现真实海外盈利 [74][76][77] 市场扩容逻辑 - 用户圈层从潮流小众(优越感驱动)→时尚大众(ZARA式覆盖)→快乐经济(迪士尼式陪伴)逐步扩张 [61][63][67][68] - 验证成人玩具市场潜力,女性用户贡献主要购买力,颠覆传统玩具行业性别结构 [88] - 提出"celebrate your life"营销理念升级,突破传统消费升级的"enjoy"框架 [86][87]
泡泡玛特王宁:快乐会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无用」的东西才是永恒的
Founder Park· 2025-06-15 15:11
公司发展历程与商业模式 - 泡泡玛特成立于2008年,从零售渠道转型为以原创IP为核心的潮玩公司,目前成立15年[3][43] - 公司早期借鉴乐高模式建立标准化体系,后期转向迪士尼模式构建IP生态,形成"语言体系+IP孵化"双轮驱动[50][51][52][56] - 2023年海外门店达50多家,预计年底扩展至近100家,海外收入占比将达50%,美国市场表现突出[72][73][75][76] 核心竞争优势 - 软门槛:构建艺术家资源网络,通过"唱片公司"模式实现艺术IP商业化,形成平台虹吸效应[26][27][28][34][35] - 硬门槛:13年积累的供应链管理、门店运营等细节能力,强调"尊重时间、尊重经营"的经营哲学[37][38][39][40][41] - 独创潮玩行业标准体系,定义"盲盒"等玩法,5年内推动小众概念成为大众文化现象[51][52] 市场定位与战略演进 - 从满足"潮流优越感"转向提供"快乐陪伴",市场边界从潮流圈扩展到时尚圈再到泛娱乐领域[59][60][61][63][67][68] - 2023年海外业务实现近20%净利率,全年海外收入预计超10亿元,占总收入15%左右[75][76] - 布局IP全产业链,涉足游戏、电影、乐园等业务,成为国内仅次于迪士尼的IP授权输出商[54][57][69] 行业洞察与商业思考 - 提出"有用与无用"的消费哲学,认为非功能性产品具有更长生命周期,类比艺术品的永恒价值[22][23] - 消费行为本质是满足"存在感"与"满足感",通过喷泉与水龙头的比喻阐释感性消费逻辑[9][10][11][17][18][19] - IP培育需要持续投入而非依赖单一故事,时间陪伴比内容形式更重要,碎片化时代需创新IP养成路径[78][79][80]
主题公园矩阵扩容升级 上海“快乐经济”新添“乐高积木”
上海证券报· 2025-05-30 02:59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进展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从建设阶段正式迈入试运营筹备阶段,历时近1300天,将于7月5日开园 [2] - 乐园占地31.8万平方米,从虹桥站或上海南站出发高铁最快仅需18分钟直达 [3] - 全球首发项目包括骑乘项目"乐高大飞车"、乐高悟空小侠现场秀《花果山降魔》和朱大厨美食城 [3] - 迷你天地项目用2000万块积木搭建中国标志性建筑与风景,如东方明珠、陆家嘴等 [3] 上海主题公园矩阵扩容升级 - 上海耀雪水世界将于5月31日开业,早鸟门票销量已突破8万张,配套酒店预订量接近满房 [4] - 端午假期耀雪冰雪世界度假区日均游客接待量预估将首次突破2万人次 [4] - 上海迪士尼乐园蜘蛛侠主题园区已启动施工,将成为乐园第九个主题园区 [4] - 在水一方科幻馆预计6月底开业,打造全国首座沉浸体验型大国科幻展馆 [5] - 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人民币,预计2027年下半年开业,年接待游客量200万人次 [5] - 亚洲首个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项目预计2027年建成开业 [5] 主题公园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后预计年客流总量达240万人次,工作日平均客流量约0.8万人次,周末及节假日有望达2万人次 [6] - 主题公园每1元经营收入可带动城市3.8元经济收入,带来6元至15元上下游产业链收入 [6] - 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首年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2011-2016年建设期间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对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动0.44% [6] - 2024年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客流达2588万人次 [6]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划 - 上海印发《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