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
搜索文档
澜沧古茶(06911)预期中期收入约1.17亿元至1.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22:37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17亿元至1.2亿元,同比下降38.5%至40.0%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2024年同期的510万元转为净亏损2800万元至3200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入下降主要由于终端消费市场复苏缓慢持续影响线下实体门店经营和销售 [1] - 管理层调整导致工作交接耗时,同时公司投入资源对经营及管理策略进行评估调整,影响业务发展 [1]
澜沧古茶(06911.HK)盈警:预期中期收入同比减少约38.5%至40.0%
格隆汇· 2025-08-08 22:09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收入预计为人民币1.17亿元至1.20亿元,同比下降38.5%至40.0%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去年同期盈利人民币510万元转为净亏损人民币2800万元至3200万元 [1] - 收入下降主要由于终端消费市场复苏缓慢影响线下门店经营和销售 [1] 经营状况 - 管理层调整导致工作交接需时,对业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 - 公司投入资源对经营及管理策略进行评估和调整 [1] - 线下实体门店的经营和销售持续受到消费市场复苏缓慢的冲击 [1]
双江县元娜茶叶厂(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99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8 10:14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双江县元娜茶叶厂(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罗元汉,注册资本99万 人民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茶叶制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 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一般项目:茶叶种植;农副产品销售;食用 农产品批发;食用农产品零售;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销售 (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初级农产品收购(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 动)。 ...
【老徐谈茶】第426期:现今“好茶也怕巷子深”的局势下,该如何找到突破口呢?
搜狐财经· 2025-08-07 22:12
普洱茶市场分化 - 普洱茶市场正面临消费降级趋势 中高端产品销售额占比从30%以上逐渐萎缩 行业需向普通消费市场转型 [1] - 传统中高端玩家和藏家市场收缩导致行业经营压力增大 部分厂商面临生存挑战 [1] 市场萎缩原因 -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整体消费需求 [3] - 历史乱象冲击市场信心 以次充好、假冒名山古树茶现象普遍 导致中高端客户流失 [3] - 金融茶爆雷事件多次发生 对行业信誉造成持续性伤害 [3] - 直播电商冲击传统销售渠道 但实际运营成本被低估 [3] 直播电商现状 - 直播带货隐性成本高企 包含流量采购(投流)、平台抽成、高退货率(超50%)及物流费用 [5] - 典型案例显示 日均销售额5000元、客单价200元的直播间 年投流费用达60万元 扣除成本后基本无盈利 [7] - 有效成交1单需承担3单运费 物流成本显著高于表面数据 [5] 产品真实性困境 - 优质普洱茶在直播渠道难以维持合理利润 低价促销策略与产品真实性存在矛盾 [9] - 传统优质茶商营销能力薄弱 依赖"好酒不怕巷子深"理念 客户群体持续流失 [9] - 保守商业模式导致市场份额被压缩 无法有效触达新消费群体 [9] 行业转型建议 - 厂商需联合建立新型营销体系 通过增加曝光率展示产品真实品质 [11] - 建立对比消费场景 帮助消费者识别台地茶与优质茶的差异 [11] - 主动适应"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市场环境 突破传统口碑传播限制 [11]
安徽祁门:百年红茶香飘四海
经济日报· 2025-08-07 15:45
行业概况 - 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 与印度大吉岭红茶 斯里兰卡乌瓦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其香气被命名为"祁门香" 是茶叶界唯一以地名命名的香型 [1] - 2022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4年祁门县茶叶产量7800吨 综合产值70亿元 公共品牌价值46.6亿元 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前十 [1] - 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9万亩 茶叶初制 精制厂家及经营主体600余家 包括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6] 产业模式 -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从种苗管护到采摘包装提供持续大半年的务工周期 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例如湘东村茶农户均收入达3万元 带动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2][3] - 生态茶园用工需求大 村民采摘茶叶日收入可达100-300元 除草 采摘等环节创造大量劳务收入 [2] - 村经济股份合作社成立秋挖队 茶园修剪队开展社会化服务20余次 惠及200余户茶农 [3] 产品与品牌 - 开发祁红香螺 祁红金针 祁红毛峰 祁红粽茶 祁红花茶 祁红饼茶 祁红中药茶饮包等新品类 适应市场需求 [4] - 茶叶类商标注册总数超1300件 包括驰名商标1件 安徽省著名商标18件 安徽省名牌产品5个 安徽省老字号6个 [4] - 2024年发布"祁门红茶协会"集体商标与年份祁门红茶标准 要求原产地在祁门 持有相关许可证 产品质量合格 以维护品牌独特性 [4][5] 科技创新 - 推广智慧茶园管理 使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温湿度 光照 无人机巡查病虫害 实现精准施药 例如西塘智慧茶园通过虫情测报灯和实时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 实现"一屏观茶园 一键管生产" [7] - 研建首条祁门红茶初制 精制一体化5G智能化生产线 加工时间从传统工艺50天压缩至13小时 日加工鲜叶约2万斤 年精制加工能力达1000吨 [7][8] - 槠叶种茶籽完成空间诱变育种实验 已长出近百株苗 未来将作为槠叶种的太空改良版推广种植 [8] 文化传承与国际化 - 策划"就到徽州过大年 祁门红茶去邀约"主题活动 冠名高铁专列 举办送"茶"礼等活动12场 拍摄微短剧2部 设计虚拟人"群芳最"作为品牌代言人 [9] - 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串联6个重点产区 100余家主题民宿 形成"春采茶 夏避暑 秋制瓷 冬品宴"全季旅游模式 [9] - 在英国布里斯托开设首家海外体验店 采用"茶咖联名"模式 举办非遗茶艺表演 并在英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尼泊尔开展推介会 参与国际展会 [10]
丝路数字资产与大宗商品供应链大会在德阳开幕
中证网· 2025-08-06 15:15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8月5日,丝路数字资产与大宗商品供应链大会在四川德阳开幕,共商数字技术重 塑全球大宗贸易新路径,会上发布了《产业生态共建倡议》,并现场签约了超十亿元的合作项目。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李后强表示,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本质是以安全托底发展、以开放激活 创新、以绿色重塑价值,是"国之大者"与"省之要事"的深度融合。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新机遇,集 中于政策、产业、科研、就业、公共服务等机遇,主要在粮食、能源、材料、交通等关键产业备份。德 阳作为四川装备制造产业的"脊梁",正以三大定位服务国家战略,即打造高端装备科技城、建设成渝产 业协同"核心引擎"、探索"一带一路"装备出海新模式。 会上,云南滇红茶、联合龙润茶、川茶集团等20家龙头企业成立"中国茶联会",构建茶叶从种植到跨境 销售的"区块链+物联网"全链溯源平台;天府商品交易所、中国欧盟商会、四川省川联零售业商会、四 川省供应链服务行业协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院执行院、法国中小协会等30家机构发布《产业生 态共建倡议》,明确共建"数字仓单跨域互认"标准、开发"丝路链上征信平台"、设立"数字供应链创新 基金"三大行动。 本次会议由中国 ...
达成2.55亿元采购协议!第三届来凤国际藤茶大会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13:29
大会概况 - 第三届来凤国际藤茶大会主题为"来凤藤茶 茶引未来",吸引1200人参会 [1] - 大会通过成果发布、国际授牌、产业签约等环节展示藤茶产业创新与全球发展 [1] - 现场举办全国藤茶系列产品展销展览,100家企业参展 [1] 签约与采购 - 现场集中签约22个项目,包括藤茶合作项目2个、招商引资项目10个、采购协议10个 [1] - 采购协议签约金额达2.55亿元 [1] 研究成果发布 - 发布《来凤藤茶品牌营销传播研究报告(2025)》,提出品牌升级战略 [1] - 采用"茶叶品牌创新六力模型"提升产品力、叙事力、资源力、生产力、营销传播力和贡献力 [1] - 目标将藤茶从传统保健茶转变为"苦尽甘来"的身心疗愈东方文化IP [1] - 恩施州农科院发布地标修订标准,为全球藤茶产业提供"中国方案" [1] 产学研讨论 - 各界代表探讨藤茶产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径 [2] - 建议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协同发力推动标准制定、技术升级、业态创新和品牌国际化 [2] 国际认可与授牌 - 国际慢茶联盟授予来凤"世界藤茶之乡"称号 [2] - "酉水酉味"品牌入选2025"民族品牌 国货好茶"甄选计划 [2] - 来凤县获颁"藤茶高质量发展践行县" [2] - 武汉、墨尔本分会场同步连线,体现藤茶产业全球化格局 [2] 产业规模与效益 - 来凤县藤茶种植面积达10.2万亩,开发7大系列238个产品 [3] - 年产值达22.53亿元,带动2万余户农户增收 [3] - 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藤茶全产业链 [3] 大会主办与目标 - 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中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来凤藤茶集团联合主办 [3] - 通过"一会多地"模式搭建全球藤茶产业共同体,推动武陵山珍品走向世界 [3]
孝文家茶首创桐木白茶:以世界级生态,重新定义白茶高度
搜狐网· 2025-08-06 13:14
2025年7月1日,中国高端茶品牌孝文家茶正式发布行业首创武夷桐木白茶。 桐木白茶由孝文家茶联合金骏眉创始成员温永胜,以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关1530米高海拔生态茶园为根 基,匠心研制。这一创新之作,不仅填补了桐木关白茶的市场空白,更以"六边形战士"级的生态风土, 重新定义了高山白茶的品质标准,为茶客带来白茶品饮的全新篇章。 世界红茶发源地的白茶突破 温永胜大师作为世代深耕桐木关的制茶传人,曾参与金骏眉研发并推动红茶产业升级。此次操刀桐木白 茶制作,他将百年传统工艺与现代品饮需求相结合:用品质上乘的鲜叶原料,历经无数次试验与打磨, 首次将桐木关茶树的鲜叶特性通过白茶工艺完美结合,为广大茶友呈现"海拔更高、茶味更甜"的桐木关 白茶。 满足高端茶客的品饮升级需求 桐木关作为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其生态价值早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 区"认证。 此次首创桐木白茶,既是对传统产茶区潜力的深度挖掘,也是对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积极回应。近年 来,白茶因健康属性与收藏价值备受青睐,但市场上同质化产品较多。孝文家茶凭借对山场的深刻理解 与工艺创新,让桐木白茶以 "海拔更高、茶味更甜" 的独特气质突围,填补了 ...
父亲卖茶叶年入16亿,子女在福建豪门联姻
盐财经· 2025-08-04 17:53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王文礼1993年创办安溪西坪溪源茶厂并注册"八马茶"商标 从记者转型为茶商 因深圳咖啡高价与家乡铁观音低价差异触发创业灵感[2] - 1997年成立深圳市溪源茶业有限公司 主打铁观音产品 以"铁观音世家"为品牌背书 开发出标志性单品赛珍珠系列(单价1000-10000元/斤)[10][12] - 2009年进行品牌战略升级 定位"商政礼节茶" 瞄准商务送礼场景 提供包厢服务增强客户体验[15][17] - 截至2025年拥有近3500家门店 广东福建为核心市场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达16.47亿元[4][18]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19-2023年营收持续增长:10.2亿→12.6亿→17.4亿→18.18亿→21.22亿元 净利润从9087.6万元增至2.06亿元 4年增长120%[13][14] - 产品结构中乌龙茶占比最高(2022Q1达38.35%) 其中铁观音占20.79% 岩茶15.94% 黑茶9.48% 红茶16.85%[8]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算 在中国高端茶叶/乌龙茶/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 但整体市场份额仅1.7%(高端茶市场CR5为6.2%)[7][42] 上市进程与挑战 - 经历四次上市尝试:2015年新三板挂牌(2018年终止)→2019年创业板IPO(2022年撤回)→2023年转战主板(再度撤回)→2025年转港股并获备案[21][22] - 受阻原因包括:茶行业重资产/周期长特性(土地气候依赖度高 机械化率不足) 家族化治理结构(王氏家族持股55.9% 董事会6席为亲属)[24][26][27][29] - 关联交易受监管关注 与七匹狼/安踏等关联企业2018-2020年累计交易额仅14.46万元[36][38] 商业网络与战略 - 构建福建豪门联姻网:王文彬子女分别联姻七匹狼副总裁周士渊/安踏丁世忠/高力集团继承人 形成商业共同体[34][36] - 通过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运作突破行业"强品类弱品牌"困局 赛珍珠系列成为大单品 采用"三香非遗原产"三重认证体系[10][12] - 门店提供增值服务(商务包厢)强化高端定位 客单价达500元/礼盒 老客户复购率较高[6][15][17]
八马茶业赴港IPO,仍有三大悬念待解
搜狐财经· 2025-08-04 13:01
八马茶业赴港IPO进展 - 公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具备进入港交所聆讯环节资格 [2] - 计划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106名股东4398.69万股内资股将转为H股流通 [2] - 招股书失效属正常程序,需在3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重新提交以延续审核流程 [3] 关联交易问题 - 2020年关联交易金额达3亿元,其中2.2亿元由实控人王文彬家族担保 [6] - 60%以上重大关联交易方与控股股东家族成员相关,包括亲属控制的加盟商及员工配偶客户 [6] - 前员工加盟商贡献收入占比稳定在5%左右(2022年0.93亿元/5.1%,2023年1.05亿元/5.0%) [8] - 证监会曾质疑关联交易存在利益输送和专设销售平台嫌疑 [8] 姻亲资本网络 - 实控人王文彬家族与七匹狼、安踏、高力控股等企业通过联姻形成商业网络 [10] - 2018-2020年向七匹狼、安踏系销售金额仅十余万元,但复杂关系引发监管关注 [10] 上市合规条件 - 2022-2023年累计归母净利3.7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盈利2.08亿元,远超港交所盈利测试标准 [12] - 2023年营收21.2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6.47亿元,预计市值满足5亿港元门槛 [12] - 公众持股比例预计达25.1%,符合港交所要求 [13] 后续上市流程 - 需完成招股书更新、聆讯问询、路演配售、公开招股四道关卡 [15][16][17] - 聆讯环节需重点回应关联交易、业务可持续性等核心问题 [15] 行业挑战与市场表现 - 中国茶叶市场规模达3400亿元(内销)和1.1万亿元(全产业链),但资本化程度低 [19][20] - 港股现有茶企天福茗茶和澜沧古茶股价表现低迷,2024年分别下跌超18%和67.72% [21][22] - 行业存在产品标准化难、渠道传统、线上渗透率低等结构性矛盾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