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清算
搜索文档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将开展收单外包服务评价工作
北京商报· 2025-09-23 10:35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9月2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开展收单外包服务评价工作的通知, 为持续加强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自律管理,促进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规范发展,按照《收单外包服务自律评 价管理规范》(中支协发〔2025〕64号)相关要求,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拟于近期组织开展2024年度收单 外包服务自律评价工作。 ...
中国银联参与建设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助力构建支付互联互通新生态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8:39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 - 统一网关于7月底正式上线试运行,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 [1] - 统一网关提供统一技术接口、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交易监测与分析等服务 [1] - 中国占全球二维码支付市场份额超70%,统一网关旨在解决标准不一、多头对接的行业痛点 [1] 中国银联在统一网关中的角色 - 中国银联作为重要参与方,为境内外机构提供完整的接入服务,支持外包内用、内包外用等业务 [1] - 在境内段,机构通过银联标准化接口即可完成接入;在境外段,合作机构可借助银联国际接入统一网关 [1] - 银联通过统一网关触达其全球二维码受理网络 [1] 境内支付生态建设 - 中国银联推进“锦绣行动”以优化境外人士来华支付服务,截至8月已覆盖重点场景商户135万户 [2] - 232款聚合码牌支持境外钱包直接使用,168家线上重点商户开通银联外卡受理服务 [2] - 银联外卡/外包内用消费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11%、29% [2] 境外市场拓展与合作模式 - 银联采用“政府对政府(G2G)”和“网络对网络(N2N)”的双轨合作模式,在越南、印尼、柬埔寨、阿根廷等国家推进19个互联互通项目 [3] - 境外二维码受理商户突破1000万家,年内将达到数千万;纳入银联网络的境外二维码支付钱包累计超170个,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 [3] - 印尼、越南等项目创新采用“网络互通+本币结算”模式,成为中资支付企业“抱团出海”的重要实践 [3]
国庆中秋假期临近 使用银行卡要注意这三点
央视新闻· 2025-09-19 14:12
银联假期安全用卡提示 - 警惕短信链接风险 不泄露银行卡号 有效期 后三码和短信动态验证码 高度警惕退款退费或冻结账户等可疑短信 需通过官方客服核实[1] - 防范非法App风险 警惕客服以取消扣费或取消百万保险为由要求操作 拒绝下载非官方应用市场App 异常情况下立即断开网络并送修[1] - 开通余额动账提醒 及时核对交易信息 发现非本人交易立即挂失止付并报案[2] 银联支付安全成果 - 2021年至今累计拦截可疑涉赌涉诈交易超过2亿笔 实时阻断数万张银行卡的高危跨境可疑交易[2] - 银联受理网络覆盖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技术手段与协同机制建立跨境支付安全防护体系[2]
全国县域商业消费季活动(东部)启动
新华日报· 2025-09-19 07:15
现场,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发布"百县万店惠民生"活动,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发布《消费促进 金 融惠民》相关举措活动。"全城寻味·蟹逅姜湖——全城寻找最会吃蟹的你"活动发布,200名市民组成的 吃蟹队伍现场展开限时竞吃和创意摆盘趣味大比拼。同步举行的"姜湖大集"是此次活动的配套子活动, 老字号、外贸优品、非遗文创、特医食品、区域公共品牌超百家商户进行促消费展销,为广大市民及游 客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近年来,江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推动县域振兴,产城融合、城乡共进,消费活力如春潮般涌 动。启动仪式上,视频《县域振兴新引擎消费升级新样板——又见姜湖鲜》展现姜堰区打造"姜湖宴"消 费热点的有力探索。9月17日—20日,"姜湖宴"全面焕新,美食品鉴荟、文化生活荟、互动体验荟等多 元消费场景持续点亮姜堰之夜。 9月17日晚,全国县域商业消费季活动(东部)启动仪式暨"泰享消费·游购姜城"系列促消费活动在 泰州姜堰举行。本次活动由商务部主办,江苏省商务厅、泰州市政府承办,姜堰区政府协办,以"新大 集 新服务 新消费"为主题,开启融合传统与创新、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县域消费嘉年华。 ...
跨境支付互联互通重大突破 多家市场机构接入二维码统一网关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01:08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首次透露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进展 [1] - 该网关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建设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合作 [2] - 统一网关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为境内外参与机构提供统一技术接口、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等服务 [3] 市场参与机构 - 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银联国际、支付宝、财付通等多家境内外市场机构已首批接入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 [1][4] - 蚂蚁集团支付宝和蚂蚁国际作为第一批参与试点,其外包内用业务随统一网关成功上线试运行 [5] - 腾讯旗下WeChat港币钱包以及PayPal、Venmo等多家海外钱包近期将陆续接入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 [5] 业务模式与规模 - 统一网关支持境内外机构接入后开展外包内用、内包外用业务,可处理二维码主扫和被扫模式下的交易 [6] - 截至9月11日,相关业务量达到198.1万笔,金额为4.27亿元 [3] - 外包内用是指持有国内支付机构境外合作电子钱包的用户入境后,可直接使用自己熟悉的钱包APP进行支付 [5] 行业意义与价值 - 统一网关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是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重要探索 [1] - 该基础设施有助于降低机构间系统对接成本,减少多次改造的资源浪费,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1][3] - 从长远看,加快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对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促进国家与地区经贸合作将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6] 市场背景与现状 - 二维码支付近年来在跨境支付中份额逐步提升,中国作为全球二维码应用第一大市场,在全球二维码支付市场占比70%以上 [2] - 此前境内市场主体采用两两对接模式与境外机构合作,存在标准不一、各合作链路间兼容性较差等问题 [2] - 支付宝平台已支持7大品牌国际银行卡以及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电子钱包在华使用 [5]
“银联模式”出海有术 推动二维码互联互通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3:28
公司战略与模式 - 公司创新推出“网络互联互通”解决方案 构建G2G(政府对政府)和N2N(网络对网络)双轨并行的“银联模式” [2] - G2G模式由两国央行牵头制定合作框架 公司作为对外窗口与境外网络对接 可实现快速、大规模拓展全球二维码受理网络 [3] - N2N模式基于商业合作 由公司与当地二维码网络直接对接 已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市场落地实践 [3] - 公司正与产业各方探索共筑支付产业高质量互信互联新生态 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将支付产品、品牌、技术标准、合作模式推向全球 [3] 业务进展与覆盖 - 公司已在19个国家和地区推进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合作 [2] - 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于2024年9月启动双向试点运行 预计于2025年内全面正式投产 [2][3] - 公司在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近30个市场推出百余款银联标准电子钱包 [3] 合作成效与影响 - 中国印尼合作项目下 中国境内受邀用户可使用银联云闪付App及支付宝钱包在印尼超过3900万家QRIS受理商户扫码支付 [2] - 项目同时支持MyBCA、ShopeePay、DANA、Mandiri、GOPAY等33款印尼主流电子钱包用户在中国境内银联及支付宝二维码试点商户直接扫码消费 [2] - 合作落地后将显著提升两国居民跨境移动支付体验 助力商家拓宽客源 促进两国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 [3] - 公司电子钱包已开通零售、教育缴费、数字娱乐、本地生活、外卖打车等高频消费场景的线上支付功能 [3]
统一网关上线月余,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将“起飞”?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21:20
支付互联互通政策导向 -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支付互联互通以实现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 [1][2] 统一网关功能与定位 - 网关属于国家层面统一搭建的金融基础设施,核心作用是为境内外机构提供统一接口 [4] - 网关仅负责清算信息流转,不涉及资金实际划转,旨在提升跨境二维码支付的效率与安全性 [1][4] - 网关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基本做到用户端无感 [2] 业务模式与参与机构 - 网关支持"外包内用"和"内包外用"业务,涵盖二维码主扫和被扫四种交易模式 [3] - 已与中国银联、网联、支付宝、财付通等多家境内外机构合作,业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2] - 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和蚂蚁国际成为第一批参与业务试点的机构 [3] 对行业生态的影响 - 解决过去"两两对接"模式带来的标准不一、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1][4] - 降低境外钱包进入中国市场的技术对接门槛和成本,提升引入效率 [5] - 促进公平竞争与开放合作,推动从封闭生态向互联互通的转型 [6] - 为支付机构提供扩展市场的机会,助力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 [7]
互联互通更进一步!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试点正式启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0:17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2025年7月底上线试运行 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 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198.1万笔 金额4.27亿元人民币 [1] - 统一网关有效解决"外包内用"多头连接问题 降低机构系统对接成本 减少多次改造资源浪费 [1][3] - 统一网关推动形成境外钱包机构合作统一标准 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 促进跨境二维码支付市场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3] 跨境支付业务规模增长 - 2024年"外包内用"和"内包外用"交易规模达1626.4亿元 同比增长30.4% [6] -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金额90.19万亿元 覆盖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 [6] - 跨境移动支付累计服务人次超6亿 2025年交易笔数较去年增长1.8倍 金额增长1.6倍 单日交易量突破190万笔 [6] 境内外机构接入情况 - 统一网关已接入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支付宝、财付通、Alipay Connect、Tenpay Global、DBS PayLah!、Touch'n Go、Kbank等境内外机构 [4] - 业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钱包到中国内地商户受理使用 [5] - 蚂蚁集团通过支付宝支持7大品牌国际银行卡及12个国家和地区31个电子钱包在华使用 Alipay+连接全球36个电子钱包和8个国家级二维码网络 覆盖超1亿商户与18亿消费者 [5] 支付便利化推进 - 中国银联和网联清算公司积极推进与东南亚国家二维码网络互联 已实现与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双向支付合作 [6] - 微信支付通过统一网关支持更多境外钱包在中国境内使用 用户无需额外注册即可通过微信支付二维码支付 [5] - 反向代购等新型跨境消费业态应运而生 进一步丰富消费市场内涵 [6] 产业生态发展 - 支付产业向更加开放、协同方向演进 不同支付网络间壁垒逐步削弱 业务规则持续完善 [7] - 中国银联引领"新四方模式"生态建设 建议明确各方角色定位 重塑公平透明可持续的价值分配机制 [7] - 统一网关促进境内支付机构"抱团出海" 减少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分散浪费 增强中国支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8]
央行副行长陆磊:支付产业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0:42
支付行业发展成效 - 支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且行业治理持续深入 [1] - 金融基础设施支撑有力且高水平开放不断推进 [1] - 现代支付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1] 支付互联互通进展 - 推动支付互联互通是实现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 [1] - 2024年6月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1] - 2024年7月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并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 [1] 未来发展方向与监管重点 - 人民银行将指导产业各方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以畅通全球资金网络 [1] - 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安全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 [1] - 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化手段促进形成多元发展、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1] - 支付产业需加快科技创新以全面提升支付数字化水平并巩固领先优势 [1] - 产业各方应统筹安全与发展并坚持守正创新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1]
人民银行陆磊:将推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
新京报· 2025-09-17 10:3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支付产业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持续转变的关键阶段,存在结构性、机制性问题 [1] - 境内二维码支付市场集中度高,存在平台闭环体系、自我优待、交叉性补贴等问题,产业协同发展不足 [2] - 二维码支付市场形成多套标准和网络,互联互通不充分,业务规则和标准兼容性不足,不利于行业资源高效使用 [2] - 支付市场同质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部分机构短期生存压倒长期发展,制约行业创新动力和发展潜力 [2] - 跨境支付采用两两对接模式,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合作链路互不兼容,影响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 [2] 解决方案与路径 - 互联互通是解决支付领域问题的必要路径,推动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是重要突破口 [1][3] - 需构建推动支付互联互通的制度性框架,从规则、价格、网络连通、基础设施互联、监管治理等关键环节推进 [3] - 通过行业自律和市场化方式稳妥渐进推进互联互通,尊重市场主体意见,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 [3] - 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业务规则、支付标准、基础设施以及政府合作等多层次的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4] 已取得的进展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于今年6月实现互联互通,业务运行平稳 [4]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达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 [5] - 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积极推进与泰国、越南、印尼等多国的二维码互联互通,通过双向开放二维码受理网络推动跨境支付合作 [6] - 境内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有序推进,不同支付网络间的壁垒逐步削弱,业务规则持续完善 [6] 未来工作方向 - 继续推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深化政府、基础设施、市场主体协同的机制,完善多层次、广覆盖、高韧性的跨境支付体系 [7] - 推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境内二维码支付网络,鼓励市场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7] - 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完善配套制度,强化监管、自律、产业等层面规则协同 [8] - 清算机构需构建兼容各类支付方式的网络系统、业务规则和标准,成为广泛互联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