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搜索文档
LUMA AI完成由HUMAIN领投的9亿美元C轮融资,并将在沙特阿拉伯合作建设2吉瓦AI超级集群
机器之心· 2025-11-24 17:30
新的资金和算力基础设施将加速 Luma AI 通往多模态 AGI 的路径 —— 即能够模拟现实并在物理世界中帮助人类的 AI。 HUMAIN 将建设 「光环项 目」(Projec t Halo)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 AI 计算集群之一,将涵盖世界模型的训练。这是继大语言模型(LLMs)之后的下一个 AI 阶段,蕴含着跨越娱乐、营销 / 品牌、教育、世界理解和机器人行业的潜在万亿美元机遇。 合作伙伴关系包括 HUMAIN Create,这是一项旨在构建基于阿拉伯语和区域数据训练的 AI 模型的计划,帮助中东和北非地区(MENA)的企业和政府采用符合文 化背景的 AI。 致力于构建多模态 AGI 的前沿人工智能公司 Luma AI 11 月 19 日宣布, 已筹集 9 亿美 元 C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 PIF 旗下提供全球全栈 AI 解决方案的公司 HUMAIN 领投,AMD Ventures 深度参与,过往投资者 Andreessen Horowitz、Amplify Partners 和 Matrix Partners 也参与其中。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Luma AI 的旗舰模型 Ray3 已经展 ...
Nano Banana,OpenAI 你学不会
36氪· 2025-11-24 17:14
奥特曼向OpenAI的全体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他坦言道,虽然OpenAI仍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谷歌正在缩短差距。并 奥特曼也承认,正是由于谷歌最近一系列的产品发布,为OpenAI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事实也正如奥特曼所言,谷歌这次带来的,除了赢得满堂彩的Gemini 3 Pro,还有让整个AIGC圈震撼的Nano Banana Pro。在此之前,所有生图模型的底层逻辑都是临摹世界。通过海量的数据库,寻找最接近描述的图,将其拼凑给 你。 而Nano Banana Pro的出现,则彻底打破了这个规则。它并不是在"画图",而是在"模拟物理世界"。其最大的突破在 于,引入了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推理机制,先让模型进行思考,再去画图。 在落下第一个像素之前,模型会先在潜空间内进行逻辑推演,计算物体的数量、确定光影的投射角度、规划空间嵌套 关系。它不再依赖文本作为中转站,推理结果直接以高维向量的形式指导像素生成。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OpenAI开发不出Nano Banana Pro? 01 在回答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Nano Banana Pro,它和OpenAI现在生图主要使用的GPT-4o到底有何区 ...
百度智能云「君云计划」南阳站成功举办,携手君云时代共推AI产业落地
江南时报· 2025-11-24 17:00
活动概况 - 2025年11月18日百度智能云「君云计划」技术沙龙在南阳卧龙区举办聚焦大模型技术商业化浪潮[1] - 活动通过产品推广案例分享模式探讨助力区域伙伴与客户实现业务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升级[1] - 活动成功举办离不开生态伙伴的深度参与[1] 合作伙伴 - 北京君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是百度智能云重要合作伙伴自2015年成立以来专注于云计算解决方案[1] - 君云时代已为全球超过20万家企业提供云端一站式服务其服务理念为现场技术探讨提供实践参考[1] - 君云时代代表表示公司将依托在云计算服务与大数据运营方面的积累与百度智能云共同推动AI技术在南阳本地产业的创新应用[2] 专题分享内容 - 百度智能云渠道方案总监王俊翔分享《云智一体共赢"人工智能+"时代》从认知传播方法革新实践落地三大维度解析大模型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逻辑[1] - 作为百度认证AI大模型高级工程师王俊翔还分享了地方产业AI赋能和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前沿见解[1] - 百度智能云AI应用专家王中正分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创新实践》聚焦技术落地与业务增值阐述大模型在智能营销智能视觉等场景的应用逻辑[2] - 王中正通过具体案例展示AI工具如何帮助企业实现降本提效与营销转化升级[2] 与会嘉宾与讨论 - 沙龙邀请了鑫宇产业园代表参与交流与会嘉宾围绕大模型商业化模式区域产业AI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2] 未来计划 - 百度智能云「君云计划」将持续落地更多区域以技术赋能为核心与包括君云时代在内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AI商业化新路径[2] - 计划旨在助力各地区企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时代[2]
“阿里系”双线出击,“灵光”“千问”能否后发制胜?
36氪· 2025-11-24 16:44
11月,AI两大行业事件密集落地,一场来自"阿里系"的协同攻势悄然上演。 01 实干型AI助手"灵光"炸现 11月18日,蚂蚁集团正式推出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在30秒内生成可交互、可分享的轻应用(如健身计划器、旅行规划工具 等),并实现3D模型、动态图表等多模态内容的代码级生成。此举标志着蚂蚁在AGI场景化落地方面取得关键突破。 2025 年末的AI赛道上,"灵光"以一匹黑马之姿完成了一场惊艳奇袭,不仅强势跻身App Store总榜第七位,更直接登顶工具类免费榜榜首。 数据可以完美支撑。灵光上线首日的下载量即突破20万;次日,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50万;第四天,下载量冲破100万大关,冲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 第六,App Store中国区免费工具榜第一。 这种增长速度在纵向维度上甚至超越了ChatGPT和Sora等全球AI标杆产品的早期表现,而据公开数据显示,ChatGPT上线首周下载量为60.6万,Sora2破 百万用了5天。"灵光"将这一进程一举刷新,显示出中国市场对于"能办事"的AI产品的极度饥渴。 "灵光"的首发表现堪称亮眼,来源于同步上线"灵光对话""灵光闪应用 ...
AI sell-off not over, NVIDIA could be 'next shoe to drop': Strategist
Youtube· 2025-11-24 16:28
市场情绪与方向 - 亚洲市场今日开盘走高 但这是在科技股上周遭遇大幅抛售之后出现的 [1] - 观点认为当前的上涨可能是死猫反弹而非真正的企稳 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抛售可能尚未结束 [1] 科技股与人工智能领域 - 主要科技投资者如软银CEO和Peter Thiel已开始清算英伟达持仓 [2] - 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将其美国股票持仓削减至20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 - 科技股“七巨头”目前已跌破50日移动平均线 比特币也跌破200日移动平均线 [2] - 人工智能领域的抛售可能还有10%的下行空间 此前已下跌约10% [3][4] - 抛售压力目前集中在甲骨文和Meta等相对外围的公司 英伟达受损较小但可能成为下一轮下跌的对象 [4][5] OpenAI的挑战与行业影响 - OpenAI被认为是过去两个月市场上涨的关键驱动力 该公司承诺在未来几年投入14万亿美元资本开支 [5] - 但OpenAI承诺的资本开支缺乏资金支持 其实现依赖于营收的爆炸式增长 [6] - OpenAI内部备忘录显示公司面临困难 特别是在发布Gemini后 [6] - 行业竞争激烈 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不明确 OpenAI甚至考虑涉足色情行业以寻求盈利 [7] - OpenAI的困境引发市场对整个人工智能商业模式及其巨额资本开支投资回报率的质疑 [7]
AI安全破局:深知发布智能体专用安全模型,实现对话风险近100%防御,破解AGI应用合规难题
36氪· 2025-11-24 16:21
随着大模型应用越来越多的深入到日常工作生活场景:从AI教育、客户服务、商机互动、文旅推荐、医疗导办到保险咨询,也随着智能体交互日益成为社 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环节,一场隐蔽的安全危机正悄然而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话互动时普遍面临着恶意诱导、隐藏条件等各类风险,对话风险正成为行业 AI落地中的"致命暗礁"。 2025年8月27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数据安全技术研发中心依据GB/T45654-2025《网络安全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对国内主流大模型商业 化版本开展安全测试,并发布了测试结果[1]。如图一结果显示8类安全维度的不合规率整体分布在28%至51%之间,其中涉黑灰产、谣言和诈骗类均超过 40%。不难看出,智能体所"仰仗"的各通用大模型本身的安全防护能力普遍不足。 | 模型名称 | 国家安全类 | 涉暴恐炎 | | --- | --- | --- | | DeepSeek-R1 | 28.08% | 29.73% | | Doubao-1.5-Pro-256K | 22.60% | 29.73% | | Doubao-Seed-1.6-Thinking | 32.19% | 24.32% | | E ...
通用人工智能元年,新品竞争白热化,谁能成用户首选?
搜狐财经· 2025-11-24 16:13
蚂蚁集团近日发布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同步登陆安卓与苹果应用商店。上线首日,下载量突破20 万;上线4天,下载量超100万。有人说,这款主打"自然语言30秒生成可运行小应用"的AI产品,打破了 当下AI to C市场扎堆对话交互的同质化困局。 图源:蚂蚁集团微信公众号 就在灵光上线前24小时,阿里刚推出基于Qwen3开源模型的"千问"App,主打免费策略与生活服务整 合。有人说,这种作战策略,让阿里系在AI to C市场形成了覆盖全用户层级矩阵。 图源:阿里巴巴微信公众号 对于行业而言,这意味着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的比拼,而是集团资源整合能力的较量,字节 (ByteDance)有抖音流量,腾讯(Tencent)有社交生态,阿里(Alibaba)则试图用"通用+垂直"组合 拳,在混战中撕开缺口,新BAT在AI to C领域展开新的鏖战。 分头行动但共享成果 上线2天,下载量超50万,"灵光"在应用市场中势头正盛。 这款蚂蚁集团于11月18日发布的全模态通用AI助手,最大的亮点是可在移动端实现"自然语言30秒生成 小应用",并且可编辑可交互可分享。 对此何征宇表示,蚂蚁集团2025年以来加速AGI布局,已发布 ...
AI公司,怎么越来越像NBA了
36氪· 2025-11-24 16:08
硅谷,正在经历一场"人才大爆炸"。 过去一年,科技巨头们关注的焦点已从数千亿美金的显卡战争,悄然转移到了少数顶尖人才的脑力竞赛 上这种转变太过戏剧性,以至于硅谷投资大佬David Cahn不得不援引体育界的规则来解读正在发生的疯 狂。他一针见血地指出,AI实验室正越来越像"球星战队"核心原因很简单:随着基础算力的趋同,人类 的突破性智慧成为了最稀缺的瓶颈。 这场人才资本战,已经彻底撕裂了传统硅谷的薪酬体系。我们正目睹顶尖AI科学家拿到与职业运动员 相媲美的天文数字:对于最顶尖的异类天才来说,薪酬方案甚至可能是数十亿美元。这已经不是慷慨的 奖励,而是对数万亿价值的"总冠军奖杯"所做的战略性、对冲不确定性的投资。 越来越像球星团队的AI公司 人才成本已成"天花板",AI巨头正在"球星化"最近,硅谷投资大佬David Cahn发了一篇文章,讨论了AI 公司高薪挖人的疯狂程度,很有趣地把AI公司对人才的执着和体育团队做类比。 他在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对人才的执着关注,人工智能实验室正越来越像体育团队:它们都 由一家超级富有的科技公司或个人提供支持。明星级人才可以获得数千万、数亿,对于最顶尖的异类天 才来说,甚 ...
微软AI CEO最新访谈:AI没有自我意识,不会成为新的物种
36氪· 2025-11-24 16:08
AI会不会"太快"?当技术真正学会理解人类,我们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微软AI CEO、DeepMind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近期做客《硅谷女孩》播客,谈了谈他眼中未来 二十年的世界,以及AI将如何悄悄改变我们每个人。 作为塑造了现代AI革命的核心人物,Mustafa如今正主导着数十亿人与AI的交互方式。在访谈中,他直 面"AI泡沫"的争议,坚定认同其作为"智能"的根本价值;而当话题转向AI意识时,他则表现出高度审 慎。 Mustafa告诉我们,尽管AI越来越拟人化,但它绝对没有意识、自我意识或主观体验。它的核心任务就 是为我们服务。 他预测,到2040年,AI将具备环境感知能力,通过可穿戴设备无缝融入生活,变得主动和预测性,如 主动订购食材、安排日程。家用机械臂将学习使用现有工具;自动驾驶将普及并处理日常任务。 医疗领域是最大机遇。每个人都将拥有医疗超级智能,每月只需20美元。 那到时候我们人类怎么办?大学学位之类的传统教育将过时,未来的关键技能不再是单一技术,而是综 合能力——结合用户体验、研究、产品和美学等多学科知识来塑造AI。 最后,AI的下一个突破点是"社交智能"。这意味着AI将 ...
最爱喝奶茶的AI科学家,要做最能懂你的“智能体”
36氪· 2025-11-24 16:02
文|富充 编辑|苏建勋 无论是在学校的科研中,还是在与蚂蚁集团这样大公司的合作项目里,吴翼都希望他的团队能保持创业心态:不怕踩坑,快速迭代。 作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助理教授,AReaL项目负责人,吴翼聚焦强化学习算法和AI应用创新。其清华团队和蚂蚁研究院一起于2025年5月开源了首个 异步强化学习训练框架AReaL-lite,能显著提升AI训练效率,减少GPU的浪费。 作为90后的技术负责人,吴翼要求团队"在试错中成长"。他现在最不喜欢的借口就是"没有资源,所以工作没法做",因为从0到1的本质,正是创造资源。 今年9月的外滩大会上,吴翼阐述的产品观也体现了这一点:做出来就赶紧发布,即使市场反馈不好,也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并做出相应改善,不要等待一 个完美开局。 这份对创新的体悟,源于吴翼此前的创业经历。2023年,他的团队创办了基于强化学习的AI Agent公司边塞科技,这也是AReaL的前身。 因在AI领域相似的背景与研究经历,吴翼与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千寻智能联创高阳、星海图首席科学家许华哲三位留美AI学者并称为"伯克利四子"。 鲜为人知的是,吴翼是四人中最早决定回国的,也正是他的建议与推动,促成了其他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