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nium芯片
搜索文档
OpenAI与亚马逊达成380亿美元算力合作协议,首次携手云服务领域领导者!从使用英伟达芯片起步,亚马逊股价收盘上涨 4%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23
OpenAI 已签署协议,将从亚马逊云服务(AWS)采购价值 380 亿美元的算力资源。这是 OpenAI 首次 与云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导者达成合作,也进一步表明这家估值 5000 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不再依 赖微软。 在今年之前,OpenAI 与微软一直保持着独家云服务合作关系 —— 微软于 2019 年首次对 OpenAI 进行 投资,累计投资额达 130 亿美元。今年 1 月,微软表示将不再担任 OpenAI 的独家云服务提供商,转而 调整合作模式,仅保留对 OpenAI 新算力需求的 "优先认购权"。 上周,根据微软与 OpenAI 新谈判的商业条款,微软的 "优先合作地位" 正式到期。这使得 ChatGPT 的 母公司得以更广泛地与其他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 hyperscalers )建立合作。事实上,在此之前, OpenAI 已与甲骨文和谷歌达成云服务合作,但亚马逊云服务仍是目前市场份额最高的云服务提供商。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周一的声明中表示:"扩展前沿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庞大且可靠的算力 支撑。我们与 AWS 的合作将强化广泛的算力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将为下一个人工智能时代 ...
OpenAI与亚马逊达成380亿美元算力合作,后者股价大涨
36氪· 2025-11-04 07:21
11月3日消息,OpenAI与亚马逊旗下云计算服务AWS签署价值380亿美元的算力协议,将立即启用英伟达的GPU资源。这是OpenAI自今 年初终止与微软的独家云合作后,首次与亚马逊建立重要合作关系。 此次合作不仅为OpenAI提供了可灵活扩展至2026年及以后的算力基础设施,也标志着这家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AI初创企业正加速摆脱 对微软的依赖。 根据最新公布的协议,OpenAI将开始把部分计算任务迁移至AWS的基础设施上,首阶段将调用位于美国境内的数十万个英伟达GPU,并 计划在未来数年持续扩大算力规模。这项为期七年的协议是OpenAI耗资1.4万亿美元建设和支持其AI模型基础设施计划的一部分,亚马 逊的基础设施将作为OpenAI实现其AI宏伟目标的支柱。 消息传出后,亚马逊盘前股价一度上涨超6%。周一开盘后,股价一度涨5.9%至258.60美元,随后下落。 该交易的第一阶段将使用现有的AWS数据中心,亚马逊最终将为OpenAI构建额外的基础设施。 AWS计算与机器学习服务副总裁戴夫·布朗透露:"我们为此部署了独立的算力资源。部分资源已准备就绪,OpenAI正在投入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OpenAI近 ...
计算机行业周报:高通发布AI推理芯片,英伟达GTC大会揭晓战略核心-20251103
华鑫证券· 2025-11-03 22:4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计算机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AI应用已发展出落地能力并实现商业变现,企业级应用需求正在爆发 [7] - 亚马逊AWS季度业绩强劲,AI相关业务是核心增长引擎,印证AI应用落地潜力 [7] - 高通发布AI推理芯片挑战英伟达生态,有望重构数据中心算力竞争格局 [4] - 英伟达GTC大会展示了其在AI芯片、6G通信、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战略布局,技术生态壁垒坚固 [5] - AI数据标注平台Mercor完成大额融资,反映AI产业链上游数据服务需求旺盛 [5] 算力动态 - 算力租赁价格保持平稳,例如腾讯云A100-40G配置价格为5.73元/时,阿里云同配置价格为31.58元/时,环比上周均无变化 [16][17] - 高通于2025年10月27日发布AI200和AI250推理芯片,主打低功耗、高性价比和模块化部署 [4][17] - AI200配置768GB LPDDR内存以控制成本;AI250采用近内存计算架构,内存带宽提升超10倍,适合生成式AI应用 [19] - 两款芯片均支持液冷散热,单机柜功耗约160千瓦,并配套AI软件栈,支持主流AI框架 [19][22] - 消息推动高通股价单日大涨11.09%,市值增长近200亿美元,沙特AI公司Humain已敲定合作,预计带来超30亿美元收入 [4][22] - 高通芯片预计在2026年(AI200)和2027年(AI250)开始大规模商用,面临英伟达CUDA生态壁垒和商用时间差挑战 [4][25] AI应用动态 - Perplexity AI搜索网站周访问量环比增长5.73% [26][28] - 访问量前三的AI应用为ChatGPT(1397.0M)、Bing(798.1M)和Gemini(275.6M) [26][28] - 英伟达GTC大会于2025年10月29日举行,黄仁勋阐述了下一代芯片架构、6G通信、量子计算、AI基础设施等战略规划 [5][27] - 英伟达以1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2.9%股份,合作开发AI原生的6G移动网络架构 [30] - 推出BlueField-4 DPU处理器,性能为前代6倍;展示下一代Vera Rubin超级芯片,采用Arm架构CPU与两颗Rubin GPU组合 [34][35] - Vera Rubin NVL144平台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发布,具备3.6 Exaflops的FP4推理能力,较当前旗舰产品提升3.3倍 [35] - 推出Omniverse DSX框架,用于设计和运营AI工厂,包含DSXFlex、DSXBoost、DSXExchange三大组件 [39] - 英伟达预计在2026年有望成为首家实现5000亿美元业务规模的企业 [40] - 在自动驾驶领域,与Uber建立战略合作,计划从2027年开始将全球自动驾驶车队规模扩大至10万辆 [43] AI融资动向 - AI数据标注平台Mercor于2025年10月28日完成3.5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达100亿美元,较上轮增长5倍 [5][46] - 本轮融资由Felicis Ventures领投,Benchmark、General Catalyst等参与 [5][46] - Mercor平台汇聚超过3万名领域专家,平均时薪超过85美元,专注于为AI实验室提供高价值专家资源 [46] - 融资将用于扩展人才网络、优化匹配机制、提升交付速度,并计划拓展至医疗保健和法律服务等专业领域 [5][48] 投资建议 - 亚马逊2025财年第三季度总净销售额180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21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8% [7] - AWS净销售额330.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创2022年以来最高增速;运营利润率34.6% [7] - AWS增长驱动力包括AI相关业务(推理、训练、定制芯片Trainium应用)、企业上云迁移项目、智能代理举措 [7] - AWS过去一年新增算力产能380吉瓦;Trainium2芯片订单已饱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50% [7] - Trainium3计划于2025年底发布预览版;AWS计划在2027年底实现总算力产能翻倍,并在韩国追加50亿美元投资建设AI数据中心 [7] - 报告建议中长期关注在AI应用、算力、工业AI等领域有业务布局的特定公司 [8][60]
亚马逊拿下OpenAI 380亿算力订单,将供应英伟达芯片提供的算力
金十数据· 2025-11-03 22:43
该消息公布后,亚马逊(AMZN)周一开涨约4.5%。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道指涨0.28%,标普500指数 涨0.53%,纳指涨0.96%。 协议第一阶段将使用AWS现有数据中心,亚马逊最终还将为OpenAI搭建额外基础设施。 "我们正在部署的是完全独立的算力资源,"AWS计算与机器学习服务副总裁戴夫·布朗(Dave Brown) 在采访中表示,"其中部分算力已投入使用,OpenAI正借助这些资源开展业务。" 与OpenAI此前与其他云巨头签署的合同相比,这笔交易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此次合作对亚马逊而言具 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其争取从这场"AI算力大战"中获益的关键第一步。 近期OpenAI频繁签署合作协议,已宣布与英伟达、博通(AVGO)、甲骨文(ORCL)、谷歌 (GOOG)等公司达成总价值约1.4万亿美元的扩建协议——这引发质疑者警告人工智能泡沫风险,并 质疑美国是否拥有将这些宏大承诺转化为现实所需的能源与资源。 截至今年前,OpenAI与微软一直保持独家云合作关系。微软于2019年首次投资OpenAI,累计投资额达 130亿美元。今年1月,微软表示将不再担任OpenAI的独家云服务提供商,转而采用"对新需求拥 ...
OpenAI与亚马逊签署380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减少对微软依赖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28
受此消息提振,亚马逊股价当日上涨约 5%。 该协议第一阶段将利用 AWS 现有的数据中心设施,未来亚马逊还将为 OpenAI 专门新建额外基础设施。AWS 计算与机器学习服务副总裁戴夫・布朗 (Dave Brow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部署的是完全独立的算力。其中一部分算力已经可用,OpenAI 正在使用这些算力。" 近期,OpenAI 掀起了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热潮,已宣布与英伟达、博通(Broadcom)、甲骨文(Oracle)和谷歌(Google)等公司达成总额约 1.4 万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9.97 万亿元人民币)的建设协议。此举引发部分市场人士担忧,认为可能存在人工智能泡沫,并质疑美国是否具备足够的电力与资源 来兑现这些雄心勃勃的承诺。 在此之前,OpenAI 与微软保持着独家云服务合作关系。微软自 2019 年起投资支持 OpenAI,累计投入达 13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926.18 亿元人民币)。今 年 1 月,微软宣布将不再作为 OpenAI 的独家云提供商,转而采取"优先拒绝权"(right of first refusal)模式 —— 即 OpenAI 在向其他云服务商提 ...
异动盘点1103 |小鹏汽车-W涨近5%,小米集团-W涨超3%;Illumina美股大涨超24%,亚马逊涨超9%
贝塔投资智库· 2025-11-03 12:3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日上午港股 1 .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00995)现涨超4% 。 消息面上,安徽皖通高速公路此前发布公告,2025年前三 季度,营业收入53.855亿元,同比下降2.07%;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增长5.43%。 2. 康耐特光学(02276)再涨超5% , 近六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22%。消息面上,近日,阿里巴巴旗下夸 克AI眼镜在天猫开启预售。据悉,康耐特光学是夸克AI眼镜的独家镜片供应商。 1. 特斯拉(TSLA.US)涨近4% 。消息面上,特斯拉将于2025年11月5日在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 次在亚太地区展示其Cybercab自动驾驶出租车。此前特斯拉招聘"Roadster制造工程师",暗示下一代 Roadster电动车可能进入量产阶段。 2. Roku(ROKU.US)涨超6% 。消息面上,Roku公布了强劲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这得益于其广告业务 的持续扩张以及在联网电视市场中地位的增强。公司收入为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调整后的息 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1.17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 3. 建设银行(00939)涨超3% 。消息面上,近日,建设银行发布2025年 ...
AWS增速被微软甩开一倍,亚马逊急了:1.4万人成AI转型祭品?
钛媒体APP· 2025-11-02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 亚马逊在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强劲增长(净销售额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营运利润192亿美元,同比激增31%)的背景下,宣布裁员1.4万人(占其35万企业员工总数的4%),这反映了全球科技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益增长”周期 [1] - 此次裁员是公司向AI时代战略转型的必然步骤,旨在进行资源重构,将人力成本从低效率业务转向AI、云计算等高增长核心赛道,而非简单的成本削减 [7][30] 科技行业效率重构与赛道分化 - 全球科技行业进入“降本增效”新阶段,后疫情时代需求回调、AI技术冲击及资本市场估值逻辑转变是主要驱动力,截至2025年10月底,全球216家科技公司累计裁员近10万人 [2][5] - 全球电商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8万亿美元,但增速从疫情期间的25%回落至8.7%,美国线上零售渗透率达18.3%,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低于10%,消费者转向理性比价 [2] - 行业竞争呈现“全域博弈”,亚马逊在高端市场面临Target、沃尔玛(2025年三季度美国市场份额合计27%)冲击,在中低端市场面临Temu(2025年上半年夺取3.2%美国市场份额)竞争 [2] - 成本压力成为全行业挑战,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亚马逊自营业务(35%商品成本来自中国)年化利润损失高达100亿美元,头部平台净利润率从2021年4.2%压缩至2025年2.8% [3] - 全球云计算市场2025年三季度规模达890亿美元,同比增长21%,但头部厂商增速分化,亚马逊AWS以29%市场份额领跑,但17.5%增速显著落后于微软Azure的39%和谷歌云的32% [3] - AI成为云计算竞争核心变量,企业客户需求转向AI训练与推理所需高性能算力,2025年三季度AWS的AI相关云服务收入占比仅18%,远低于Azure的32% [4] - 行业进入“算力军备竞赛”,2025年上半年亚马逊、微软、谷歌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合计达480亿美元,AWS还需修复10月20日持续15小时宕机(导致1.6亿美元直接损失,17%大客户启动多云迁移)带来的信任危机 [4] - 科技巨头裁员呈现“结构性裁员+战略性招聘”特征,传统职能部门和中层管理岗位是重灾区,而AI研发、云计算等核心领域扩招,资本市场估值逻辑从关注用户增长转向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 [5][6] 亚马逊战略重构与资源再分配 - 裁员具有高度结构性特征,超过80%被裁员工来自零售业务(在线商城、物流体系、生鲜杂货等),其中78%为L5-L7级别中层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约15%岗位被裁撤,AWS部分非核心技术岗位被优化,体现“保核心、砍冗余”思路 [7] - 裁员是对疫情期间过度扩张的纠正,2020-2022年员工总数从93万人扩张至160万人,随着电商增速回落,2025年二季度销售及管理费用占营收比例达19.7%,较2021年上升3.2个百分点,此次裁员预计每年节省人力成本超80亿美元,AWS利润率有望提升3-5个百分点 [8] - 与裁员形成反差的是在AI研发、云计算、自动化物流等“关键策略领域”持续扩招,并计划在假日购物季招聘25万名季节性员工,实现“腾笼换鸟”式资源再分配 [8] - AI技术应用是裁员根本驱动力,公司在仓储环节(智能机械臂使分拣效率提升40%)、HR领域(AI系统承担70%简历筛选和初面工作,年省成本超2亿美元)、物流调度(AI算法使运输成本降低12%,配送时效提升15%)实现AI替代人力 [9] - AWS的AI转型提速,2025年二季度资本支出达314亿美元,通过与Anthropic合作整合Claude大模型,截至三季度末Bedrock平台已有超12万家企业客户,较上季度增长60%,但收入贡献不足AWS总营收5% [9] - 零售业务数字化升级推进,自动化仓库使人力需求减少65%,到2027年预计扩展至近50个履约中心,可替代50万个蓝领岗位,前端AI推荐算法使商品点击率提升28%,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3% [10] - 对长期亏损业务采取收缩策略,设备与服务部门(包含Echo、Fire平板等产品线,自2017年以来累计亏损超250亿美元)成为裁员重点,推出月费10美元的AI订阅版Alexa尝试盈利 [10] - 公司聚焦电商、云计算、AI三大核心领域,关闭或缩减非核心业务如播客部门Audible、无人机配送项目PrimeAir等,任何连续三年亏损且看不到盈利前景的业务都将被重新评估 [11][12] 亚马逊财务状况与成本压力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总营收达1556.67亿美元,同比增长9%,分板块看,北美地区销售额929亿美元(同比增长8%),国际业务销售额335亿美元(同比增长5%),AWS营收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贡献了公司总营业利润的62% [13] - 一季度净利润171.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但若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速仅为12%,毛利率承压,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从16.5%上升至19.7%,反映出组织冗余带来的效率问题 [14] - 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8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6%,支撑公司每年约100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规模,主要用于AWS的AI基础设施和零售自动化升级 [14] - 履约成本是零售业务主要负担,2025年一季度达387亿美元,占零售业务营收的28%,较2021年上升4个百分点,加速推进自动化仓储建设,预计到2027年可节省40亿美元履约成本 [15] - 关税成本成为新增压力点,亚马逊自营业务中3C、家居等品类采购成本上升15%-20%,若无法有效转嫁,年化利润可能减少100亿美元,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17% [15] - 2025年公司计划资本开支提升至1000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20%,其中60%用于AWS的AI基础设施,一季度资本支出243亿美元,主要因芯片供应链瓶颈导致交付延迟 [16] 亚马逊核心优势与竞争力 - 公司成功构建“电商引流、云服务盈利”的协同生态,电商业务全球活跃用户超3亿,完善物流网络为AWS提供天然客户入口(超40% AWS中小企业客户同时是电商平台卖家),AWS技术能力又赋能电商业务数字化升级 [19] - 凭借庞大规模形成显著成本优势,全球仓储面积超4500万平方英尺,单仓出货量是行业平均水平3倍,单位履约成本比沃尔玛低18%,3C品类采购成本比中小零售商低12%-15% [19] - 在云计算领域,AWS在全球拥有31个地理区域、超100个可用区,服务器数量超400万台,单位算力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5%,2025年二季度对部分存储服务降价15%以打压竞争对手并提升客户粘性 [20] -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是关键,2024年研发支出达680亿美元,占营收11.8%,重点投向AI、云计算、自动化等领域,自主研发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并通过投资Anthropic获得前沿大模型技术 [20] - Prime会员体系是公司最具价值资产之一,全球会员数突破2.3亿,会员复购率达91%,年均消费额是非会员2.5倍,PrimeVideo付费用户达1.8亿,带动广告收入增长23%,形成良性循环 [21] AI时代转型挑战与风险 - AI基础设施高额投入与短期盈利压力矛盾突出,2025年计划1000亿美元资本开支中600亿用于AI投资,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100%,公司市盈率从2021年80倍降至2025年35倍,反映投资者对投入回报周期的担忧 [23] - AWS增长乏力成为隐忧,17.5%增速创下自2016年以来新低,面临微软Azure(通过与OpenAI绑定获得大量企业客户)和谷歌云(凭借与Anthropic合作在大模型训练领域抢占先机)激烈竞争,2025年二季度Azure新增企业合同中有22%明确提及“替代AWS”需求 [24] - 服务稳定性问题加剧客户流失风险,10月20日AWS重大故障后17%大客户启动多云迁移计划,6%客户明确表示将在12个月内离开US-East-1区域,谷歌云趁机拿下Spotify、Shopify灾备大单,抢走约3亿美元潜在收入 [24]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构成持续压力,若关税税率从当前25%升至35%,亚马逊零售业务利润率将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方卖家合规风险(如低报货值被追缴关税罚金)可能传导至平台,影响商品丰富度和佣金收入 [25] - 大规模裁员可能影响组织士气与创新能力,“90天内部转岗”政策实际转岗成功率仅23%,劳动力成本上升(仓储员工平均时薪三年间从15美元升至18美元)与工会化压力(2025年以来已有3家履约中心成立工会)并存 [25][26] - 公司面临全球范围内反垄断调查,在美国FTC调查电商业务,在欧盟监管机构审查AWS市场主导地位,2025年一季度合规支出达18亿美元,同比增长45%,若监管力度加大,业务策略可能受到更多限制 [26]
深夜,暴涨!科技巨头,突然引爆!
券商中国· 2025-11-01 07:31
亚马逊,业绩爆表! 周五,在美股市场上,亚马逊的股价一度暴涨超12%。截至收盘,亚马逊的涨幅仍高达9.58%,再创历史新 高。 稍早之前,亚马逊披露了一份强劲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21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8%; 每股摊薄收益为1.95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57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亚马逊的核心云业务AWS第三季度净销售额达到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增速为2022年以 来最快。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表示,公司在AI和核心基础设施领域看到持续的强劲需 求,并专注于产能扩张。 在财报披露后,投行纷纷上调亚马逊的目标价。其中,韦德布什将亚马逊目标股价从280美元/股上调至330美 元/股,摩根大通将亚马逊目标股价从265美元/股上调至305美元/股,汇丰银行将亚马逊目标价从260美元/股上 调至285美元/股,杰富瑞将亚马逊目标股价从265美元/股上调至275美元/股。 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涨0.09%,标普500指数涨0.2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61%。大 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特斯拉涨近4%,奈飞涨超2%;Meta跌近3%,微软跌超1. ...
美股异动 | 亚马逊(AMZN.US)AI芯片需求火爆 主要代工制造商迈威尔科技(MRVL.US)涨超8%
智通财经· 2025-10-31 23:22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五,迈威尔科技(MRVL.US)股价走高。截至发稿,该股涨超8%,报95.83美元。 此前亚马逊(AMZN.US)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其自研AI芯片Trainium需求强劲,已成为一家数十亿美元 规模、季度环比增长150%的核心业务,而迈威尔科技正是Trainium芯片的主要代工制造商。 此外,贾西强调,亚马逊仍与英伟达(NVDA.US)、美超微(AMD.US)及英特尔(INTC.US)保持紧密合作 关系,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扩大与这些芯片供应商的协作。他表示:"我们将继续积极投资扩充算力, 因为我们看到需求的爆发。尽管我们正迅速增加产能,产能一经投放即被消化。这仍是一个非常早期的 阶段,也为AWS客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Trainium2的采用率持续上升,目前产能已全部被 预订,这项业务的规模正在快速扩大。"他同时透露,虽然目前主要由少数大型客户在使用Trainium处 理器,预计新一代产品Trainium3推出后将吸引更多客户采用。 贾西指出,亚马逊正在构建的AI平台Bedrock,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推理引擎",其长期潜力可与 ...
亚马逊(AMZN.US)AI芯片需求火爆 主要代工制造商迈威尔科技(MRVL.US)涨超8%
智通财经· 2025-10-31 23:18
周五,迈威尔科技(MRVL.US)股价走高。截至发稿,该股涨超8%,报95.83美元。此前亚马逊 (AMZN.US)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其自研AI芯片Trainium需求强劲,已成为一家数十亿美元规模、季度 环比增长150%的核心业务,而迈威尔科技正是Trainium芯片的主要代工制造商。 贾西指出,亚马逊正在构建的AI平台Bedrock,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推理引擎",其长期潜力可与 AWS的核心计算服务EC2相媲美。"目前Bedrock上绝大多数的token使用量,已经运行在Trainium芯片 上,"贾西补充说。 根据计划,Trainium3将在2025年底向客户开放预览,2026年实现更大规模部署。 此外,贾西强调,亚马逊仍与英伟达(NVDA.US)、美超微(AMD.US)及英特尔(INTC.US)保持紧密合作 关系,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扩大与这些芯片供应商的协作。他表示:"我们将继续积极投资扩充算力, 因为我们看到需求的爆发。尽管我们正迅速增加产能,产能一经投放即被消化。这仍是一个非常早期的 阶段,也为AWS客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Trai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