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

搜索文档
武汉网红“异世界”大桥,也逃不过“夜店风灯光”
虎嗅· 2025-06-05 22:14
景区同质化与审美问题 - 国内景点同质化严重,出现"景区三件套"现象,包括轰炸大鱿鱼、拼多多同款手作小摊和"我在xxx很想你"路牌 [1] -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从典雅中式氛围变为"地府蹦迪"风格,增加"武汉"打卡字、五颜六色氛围灯和最低200元低消 [2][3] - 古镇夜间普遍变为夜店风格,配备大蓝大红氛围灯和流行音乐表演,如《跳楼机》成为各古镇金字招牌 [20][21] - 地下溶洞普遍采用超饱和彩色灯光,形成标准化"流水线"产品,被形容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歌舞厅" [34][36] - 江西滕王阁灯光秀从古风黄绿配色变为"发廊彩虹配色",被调侃为"五彩斑斓的黑" [44][45][47] 网红景点商业化运作 - 文旅界流行打造"完全意料之外"的野生景点,如郑州东站西广场的"霸总打卡机位"和北京国贸"颠倒世界"机位 [7][8][10] - 杨泗港长江大桥因1700米长度和下雨形成的"天降奇景"走红,被媒体称为"纯天然景点" [11][12][14] - 武汉城运集团对大桥进行商业化改造,增加灯光秀、音乐演奏和餐饮板块,称要"将工业美学与自然景观结合" [18] - 乌镇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772.07万人次,实现营收17.84亿元,净利润2.84亿元,成为古镇商业化成功案例 [26] - 国内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镇达2800多座,多数采用"仿古街+演艺+酒店"的模板化投资模式 [27][29] 夜间经济与灯光产业 - 夜间经济快速发展,约60%国内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2024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预计达1.91万亿元 [56][57] - 照明产业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从依托房地产转向大型市政照明工程,景观亮化市场占全球最大份额 [59][62] - 南昌一江两岸灯光秀曾创下全球"最多建筑参与固定性声光秀"吉尼斯纪录,摩天轮安装6.5万余个点光源 [60] - 灯光技术从LED发展到投影灯、射灯、雾森等,但80%项目被专业人士认为不符合审美标准 [63][64] - 石家庄正定夜市拥有600多家摊位,显示夜市经济规模扩大趋势 [54] 行业问题与案例 - 景区过度商业化现象普遍,如赛里木湖从免费变为三位数门票,杨泗港大桥最佳机位需交100元押金和200元低消 [17][15] - 古镇餐饮、审美和歌单高度同质化,标配包括大鱿鱼、大土豆、大豆腐和拼多多版手工小摊 [28] - 溶洞彩色灯光被专家指出会破坏生态系统和植物生长环境,但景区仍坚持使用 [39] - 部分景区保持审美克制,如浙江南浔古镇采用简单金色灯带和红灯笼,保留江南水乡特色 [32] - 北京天坛、西安大雁塔等建筑因简约打光获得好评,但多数景区选择"暴发户"式灯光效果 [48]
100元租“机械腿”,爬长城都能开外挂了?
虎嗅· 2025-06-05 08:13
行业应用 - 外骨骼机器人已在全国多个山岳景区推广,包括泰山、黄山、崂山、太姥山、武夷山、华山、恩施大峡谷等 [7][8] - 泰山景区五一期间单日租赁量达700台,福建景区以"科技登山"为卖点主推该设备 [13] - 景区推出中老年"助力爬山团"产品,如"爸妈轻松登十八盘",上海、香港旅行社参与合作 [14] 产品功能 - 设备穿戴简单,通过电控调节提供最大2公斤助力,辅助上下坡动作 [3][4] - 解决中老年游客膝盖损伤问题,同时满足年轻人减轻体力消耗需求 [15][30] - 相比传统缆车/电梯方案,保留登山全程体验感且不破坏自然景观 [26][27][29] 商业模式 - 设备售价几千至一两万元,500台成本仅为缆车项目的零头 [33] - 租赁模式定价100元/3小时,泰山单日700台次出租带来高ROI [33] - 采用设备商出货+景区分成模式,降低景区库存和维护压力 [33] 技术迭代方向 - 当前痛点包括设备重量(部分达1.8公斤)、透气性差、操作复杂 [38] - 未来研发重点为轻量化(目标1.5公斤内)、智能化(AI导航/语音讲解)、快拆续航优化 [48] - 泰山试点AI伴游项目,整合登山助力与文化讲解功能 [49][50] 消费市场表现 - 淘宝消费级设备价格下探至2500元以内,上新15秒售罄 [42][43] - 市场存在产品良莠不齐问题,包括助力效率低(仅省力10%)、算法不成熟等 [45][46][47]
揭秘涨停丨智能驾驶概念股5日4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8:55
涨停概况 - A股市场收盘共87股涨停,剔除ST板块后71股涨停,35股封板未遂,整体封板率为71.31% [1] 涨停战场 - ST联合封单量最高达35.17万手,中嘉博创、合兴股份、易明医药分别以33.54万手、22.75万手、19.99万手紧随其后 [2] - 合兴股份封单金额达5.5亿元居首,易明医药2.68亿元、ST联合2.02亿元分列二三位 [2] - 合兴股份具有智能驾驶概念,5日4板,产品适用于新能源、智能驾驶等汽车电子系统模块 [2] 龙头点睛 黄金珠宝 - 莱绅通灵一季度镶嵌黄金销售占比扩大推动利润增长 [3] - 潮宏基2024年珠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4%,四季度增速达21.58%,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36% [3] - 萃华珠宝作为百年老字号,以黄金饰品为核心涵盖多品类珠宝 [3] 算力 - 中电鑫龙苏州算力中心项目正常履行中 [4] - 禾盛新材子公司海曦技术将研发智算中心服务器和AI一体机 [4] - 顺钠股份提供数据中心全套配电设备解决方案 [4] 旅游 - 长白山野雪等产品与传统业务构建冰雪度假体系,带动雪季营收增长 [6] - 峨眉山A探索"低空+科创+旅游"模式,尝试无人机应用提升服务效率 [6] - 奥雅股份打造全国多地微度假目的地 [7] 龙虎看台 - 巨力索具、科恒股份、汇金股份位列龙虎榜净买入前三,金额分别为1.47亿元、8585.53万元、8307.71万元 [8] - 华森制药、汇金股份、恒宝股份获机构净买入前三,金额分别为4036.35万元、3827.86万元、3782.51万元 [8] - 深股通净买入乐普医疗3592.43万元,沪股通净买入翠微股份5155.73万元 [8]
端午假期江苏接待游客超1240万人次
江南时报· 2025-06-04 14:43
文旅消费数据 - 端午假期江苏省接待游客1241 55万人次 游客消费总额46 9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 15%和0 20% [1] - 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65 57亿元 同比增长1 5% 占全行业异地消费的35 10% 同比提高2 43个百分点 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 80% [1] - 体育赛事带动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 63% 形成"体育赛事引流 文旅消费变现"新模式 [1] 文化活动与演出 - 全省举办584场演出活动 包括14场大型演出 观演人次28 7万 同比增长352% 票房收入2 24亿元 同比增长574% [2] - 南京博物院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开展450余项活动 全省备案博物馆接待观众177 7万人次 同比增长19 8% 文创收入超800万元 [3] -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吸引超7万人次观展 "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送达45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2] 非遗与传统民俗 - "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活动在常州举办 包含非遗造物市集 端午童趣非遗游园等10余项配套活动 [2] - 2025"非遗生活荟"在南京举行 近万人参与 包含青年非遗群展 精品非遗市集 沉浸式演艺等内容 [3] - 赛龙舟 包粽子 射五毒 制香囊等端午传统民俗活动在无锡 徐州等地开展 南京 苏州等地再现龙舟竞渡场景 [3]
小屏如何撬动大“留量”
齐鲁晚报· 2025-06-04 10:14
微短剧与文旅融合政策 - 山东发布首批29家微短剧摄制地和拍摄取景地名单,包括红嫂家乡旅游区、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等知名景区[1] - 山东省广电局印发《山东省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联合17家省直部门推出《山东省推动"微短剧+"创作计划工作方案》[7] - 政策明确单部微短剧最多可获得100万资金奖励,并优化提升现有影视基地功能[7] 景区资源优势 - 红叶柿岩旅游区拥有山水、陶硫、长城等五大核心资源,2023年游客120万人次,2024年增至160万人次[2] - 灵岩寺景区拥有宋代彩塑罗汉像、辟支塔等文化瑰宝,2024年因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爆红[3] - 红嫂家乡旅游区拥有江北最大清末民国风貌山村民居,40人演艺团队每年演出超千场[3] 微短剧对文旅的带动作用 - 微短剧《当星光坠入花海》在烟台拍摄20天带动景区、餐厅消费超500万元[6] - 灵岩寺景区通过发放3万份"通关文牒"成功实现游戏粉丝向游客的转化[3] - 微短剧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大范围传播特点,能实现"IP—体验—消费"闭环[6] 景区差异化发展路径 - 红叶柿岩旅游区将开发"奇幻聊斋"和"跟着齐王巡长城"两个在地文化IP[4] - 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以泉文化为核心,计划推出微短剧主题旅游产品与线路[4] - 红嫂家乡旅游区将发挥实景优势,承接战争题材、年代题材微短剧[5] 行业合作与创新 - 多家景区计划与高校合作搭建实践基地,吸引学生与专业人才[5] - 景区将邀请主创团队合作开发IP,打造微短剧创客营地[4] - 灵岩寺景区将提供定制化取景服务,为不同类型微短剧提供多样化场景[5]
青岛崂山再掀山海文旅热潮
中国经济网· 2025-06-03 22:04
景区游客数据 - 端午节和儿童节期间崂山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 88万人次 同比增长9 4% [1] - 2024年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23 3万人次 入选全国首批"避暑消夏好去处"名录 [4] 文旅融合策略 - 非遗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 包括大崂樱桃酒 王哥庄大馒头 非遗剪纸 糖画 泥塑等展示 [1] - 设置国潮体验区 包含投壶 香囊DIY制作 幸运转盘等项目 游客可获得祈福牌 明信片等纪念品 [1] - 太清游览区开展"巧编五彩绳 会友投壶 共祝安康"活动 华严游览区推出非遗花样馒头展示和端午文化游戏 [2] - 九水游览区组织包粽子活动 融合劳动者互动与传统文化传承 [2] 生态与文化优势 - 景区拥有巨峰旭照 岩瀑潮音 太清水月等自然景观 坚持生态优先发展 获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 [3] -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创新沉浸式文旅产品 打造"文化崂山魅力山海"品牌 [4] - "1355"融合治理体系入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地方范例 [4] 游客反馈与教育价值 - 亲子游客通过互动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减少电子产品接触 实现自然教育与文化体验结合 [2] - 游客对《崂山道士》等文化IP表现出浓厚兴趣 增强景区文化吸引力 [2]
祥源22.95亿港元拿下海昌控股权,一场“山海联动”的资本实验
北京商报· 2025-06-03 20:15
并购交易概况 - 海昌海洋公园获祥源控股集团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交易完成后祥源将持有海昌38.6%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1] - 海昌当前负债29.53亿元,2024年亏损达7.5亿元,面临"客流增、收入降"困境(2024年入园人次1079万同比增16.1%,但公园运营收入同比下降0.13%) [1][9] - 祥源文旅2025年Q1营收2.12亿元同比增55.22%,净利润3119.48万元同比增158.67% [4] 资金用途与债务情况 - 22.95亿港元资金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占比未披露)、推动主题公园发展及偿还部分债务 [3] - 截至2024年底海昌流动负债净额29.53亿元,其中4.97亿元银行借款逾期未偿还(已偿还0.67亿元,1.04亿元续期) [3] 战略协同效应 - 祥源拥有40余个山岳型景区(含6处世界遗产、10处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海昌年入园人次超千万,累计接待游客3亿人次 [6][7] - 形成"山地+海洋"互补:祥源补足海洋主题IP短板,海昌获得自然景区客源导流 [6][7] - 区域布局互补:祥源覆盖大湘西/黄山/南岭,海昌覆盖环渤海/长三角/华中/成渝经济圈 [7] 运营整合规划 - 海昌品牌维持不变,继续使用"海昌海洋公园"名称 [9] - 中长期计划构建"山岳+海洋""IP+科技""重资产+轻运营"复合生态 [9] - 海昌OAAS轻资产模式(已落地北京/福州/宁波及沙特)与祥源"国内50+国际50目的地"战略协同 [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文旅市场呈现消费分层:观光景区追求性价比,休闲度假产品需求主题化/多元化 [6] - 全国3万余家景区中80%客源集中在20%头部景区 [7] - 海昌面临"客流增、收入降"结构性矛盾(2024年营收18.18亿元仅增0.1%) [9]
端午假期哈尔滨文旅市场“热”在哪里?
新浪财经· 2025-06-03 12:38
旅游市场表现 - 哈尔滨端午假期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50%,主要客源地为北京、长春、大庆、上海、长沙 [1] - 亲子订单占整体旅游订单的25%,哈药六版画博物馆、东北虎林园、融创乐园等成为热门目的地 [3] - 波塞冬旅游度假区端午假期首日客流同比增长30% [5] - 亚布力露营大会端午假期接待量较平日增长30%,主客群为亲子及年轻游客 [10] 景区活动亮点 - 哈尔滨极地公园推出极地白鲸水下表演及复刻意大利"蘑菇小镇"、摩洛哥"蓝色小镇"等景观 [3] - 波塞冬旅游度假区推出"海怪萌游记"主题活动,包括8米巨型恐龙互动和泡泡狂欢派对 [5] - 融创乐园每日上演三场"融创大马戏"高空特技秀及二次元主题活动 [5] - 亚布力星空露营地举办机车巡游、亲子寻宝、露天电影等活动,利用雪道改造近万平方米露营区 [10] - 太阳岛风景区露营区端午节当天近乎满员,提供免费电影放映和氛围灯体验 [12] 非遗文旅融合 - 哈尔滨极地公园、中央大街松雷商厦、太阳岛风景区举办非遗市集,展示200余件非遗文创品 [13] - 非遗体验区提供吹糖人、桦树皮画等互动项目,青少年可参与干炸丸子制作等实践活动 [15] - 太阳岛首届端午非遗市集推出漆扇、叶雕等工艺体验,结合现代科技与创意 [17] 游客反馈 - 长春游客张女士称赞极地公园复刻景观"逼真",孩子非常开心 [3] - 鸡西游客廖女士认为融创乐园亲子游"体验棒",孩子学到传统文化知识 [5] - 北京游客刘女士表示松花江索道夜景"非常美",值得再来 [7] - 露营爱好者由先生称亚布力活动让孩子和宠物都"玩得不想走" [10]
龙舟竞渡热 亲子同游欢 端午假期深圳接待游客416.14万人次,旅游收入22.91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6-03 06:36
旅游行业表现 - 2025年端午节假期深圳全市共接待游客416.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 [1] - 实现旅游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21.8% [1] - 锦绣中华民俗村端午假期首日游客量同比增长97%,入境游客同比增加166% [3] 景区活动与创新 - 小梅沙海洋世界推出水下舞龙表演和古风霓裳人鱼表演,吸引亲子家庭 [2] - 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举办"端午梦华游,盛市阖家欢"主题活动,包括非遗体验和亲子比赛 [3] - 深圳世界之窗推出"萌动世界儿童节",设置10米高巨型3D奶龙和奶龙舞台剧,吸引家庭游客 [3] 龙舟嘉年华活动 - 深圳龙舟文化嘉年华吸引29支龙舟队伍和3500多名国内外高手参与 [1] - 活动覆盖大鹏、宝安、龙岗等七大赛区,结合智能传感设备实现数据直播 [1] - 龙舟嘉年华联动酒店、商圈推出文旅消费券和主题游路线,促进经济转化 [2] 文化与科技融合 - 龙舟嘉年华融入国际歌舞、舞狮、无人机表演等元素,打造"赛事+科技+文旅"盛会 [2] - 传统龙舟搭载智能传感设备,实现全网多机位直播 [1] - 景区活动结合传统民俗与现代科技,如锦绣中华的北宋风雅与非遗体验 [3]
1511.6万人次、67.9亿元 “豫”游端午全景扫描
河南日报· 2025-06-02 23:45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端午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1511.6万人次 同比增长4.7% 旅游收入67.9亿元 同比增长5.3% 实现量质齐升 [1] - 接待游客人次前五景区:万岁山武侠城28.9万人次 清明上河园27.13万人次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15.8万人次 龙门石窟11.24万人次 郑州方特欢乐世界9.82万人次 [1] - 旅游收入前五景区: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0.42亿元 清明上河园0.35亿元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0.26亿元 万岁山武侠城0.22亿元 郑州方特欢乐世界0.2亿元 [1] 传统文化创新活化 - 云台山景区举办古法香囊DIY等民俗活动 洛阳王府竹海开展槲包制作 漯河商超展示沙河吊古琴等60余项非遗技艺 [3] - 龙门石窟夜游项目结合灯光技术与石窟艺术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推出光影秀与打铁花表演 清明上河园《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凸显宋韵 [15] 节庆活动与赛事 - 第十三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淅川站吸引省内外队伍 新乡宝泉大峡谷龙舟赛汇集15支国内劲旅190余名选手 [4] - 豫西大峡谷开展"漂流·萌宠奇遇记" 焦作怀府恐龙园推出泼水狂欢 登封大熊山仙人谷打造小黄鸭漂流活动 [10] 亲子游与微度假 - 安阳红旗渠风景区推出修渠铜人巡游与《红旗渠往事》实景演出 洛阳魏坡新序集结戏剧音乐体验 [6] - 新乡共渠生态长廊举办露营草坪音乐会 信阳大别山露营公园融合自然与非遗 鹤壁淇滨区民宿打造非遗主题空间 [13] 夜间经济与品牌效应 - "醉美·夜郑州""古都夜八点"等夜游品牌通过沉浸式体验激活消费 龙门石窟夜游项目成为洛阳必打卡项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