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

搜索文档
美联储巴尔:关税致供应链中断或推高通胀,中小企业生存风险加剧
智通财经网· 2025-05-16 07:49
供应链风险 - 美联储理事巴尔指出贸易政策调整可能引发供应链波动,带来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胀压力加剧的双重风险 [1] - 供应链扰动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以新冠疫情期间为例,部分行业停摆长达数月,物价波动持续近两年才平复 [1] - 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发酵,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动能削弱,物价上涨压力超出预期 [1] 中小企业影响 - 中小企业是供应链网络的重要节点,提供专业化生产要素,但抵御风险能力薄弱 [1] - 中小企业受限于信贷获取渠道单一、资金储备不足,供应链断裂时经营压力显著高于大型企业 [1] - 关税上调可能迫使中小企业缩减生产规模或提高终端售价,抑制消费需求并推高通胀水平 [1] 政策传导路径 - 关税上调首先推高进口商品成本,迫使企业调整采购策略 [1] - 关键环节企业倒闭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供应链网络造成更深层次冲击 [1] - 政策制定需为中小企业预留缓冲期和适应空间,避免"政策突变"加剧市场波动 [2] 经济前景 - 美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与增长放缓的双重考验 [2] - 贸易政策外溢效应可能通过"蝴蝶效应"放大经济风险,影响美联储后续货币政策路径 [2]
理论视野 | 统筹增进民生福祉与有效扩大内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5 08:52
旅游消费与文旅融合 - "五一"假期期间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带动旅游消费欣欣向荣 [1] - 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和冰雪经济,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与多元化的旅游服务,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消费提振与内需扩大 - 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促进消费,摆在突出位置,是应对当前风险挑战、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之举 [1] -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 [2] - 提振内需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核心环节,能够为国内企业提供巨大的需求支撑,消化外部需求波动带来的冲击 [5] - 创新消费场景,增加消费补贴,抓住重点节庆等消费旺季,加大消费补贴力度,简化补贴核验流程 [10] 收入分配与消费能力 - 解决居民增收难题需要以更大力度强化民生保障,释放消费潜力 [4] - 通过更大力度的稳岗扩岗政策、技能提升计划以及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支持,持续夯实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基础 [4] - 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是促进消费的重要保障,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8] - 通过税收调节和转移支付优化再分配过程,减少收入不平等 [8] 社会保障与消费预期 - 加快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提高劳动、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4] - 持续优化养老保障体系,动态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居民实际购买力 [9] - 健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个人储蓄共同构建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9] 企业活力与就业支持 - 拓展就业渠道,夯实民生根基,扩大就业机会是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手段 [7] - 优化政策工具箱,加快形成涵盖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政策体系 [7] - 增强企业活力,稳固民生基础,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设备更新与研发的财政补贴力度 [10] - 针对中小企业实施精准纾困,通过减税降费、提供专项补贴等政策组合拳降低运营成本 [10]
江苏出台“14条”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5:40
创新能力提升 - 江苏提出建立企业研发载体,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中试平台等各类企业研发载体,积极创建国家级研发载体 [1] -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省"1650"产业体系实施重大技术难题协同攻关项目,牵头或参与国家攻关任务 [1] -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牵头或参与起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1] - 推荐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首台(套)重大装备、首版(次)软件产品、首批(次)材料遴选认定 [1] -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首台(套)重大装备、首版(次)软件产品、首批(次)材料应用项目 [1] 融资支持措施 - 在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直报窗口",组织有关金融机构3个工作日内点对点对接 [2] - 引导银行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辟快速审批、快速办理的"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新客户自受理之日起原则上10个工作日完成审查审批 [2] - 存量客户贷款到期后原则上3个工作日完成续贷,提供无还本续贷服务 [2] - 扩大江苏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纳入贴息范围,不局限于制造业 [2] - 用好用足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产品"专精特新贷",新增100亿贷款规模 [2] - 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2] 数字化建设 - 以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方式推动数字化建设 [3] - 引导和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智能制造车间 [3] - 鼓励和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工厂 [3] - 对获批国家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3] 培育服务 - 深化投融资对接活动,助力加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进程 [3] - 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入板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及"公示审核"等机制作用,提高企业申报挂牌效率 [3]
从273家到829家!聊城持续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0:21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聊城市优质中小企业数量从2022年底273家增长到2024年底829家,实现显著增长[1] - 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中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和利润分别高于全部规上企业4.53和19.64个百分点[1] - 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1] 政策支持体系 - 出台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政策文件,构建梯度培育体系[3] - 深化科技成果赋智和质量标准品牌赋值行动[3] - 加强金融、人才、市场、用地等要素保障,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3] - 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席工作制度,完善培育机制[3] - 落实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和基地的认定管理办法[3] 公共服务体系 - 以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为骨干,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4] - 开展融链固链行动,计划举办市级以上对接活动20场,带动市县活动100场以上[4] - 深化政金企对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4] 梯度培育体系 - 健全选种、育苗、培优的全周期培育机制,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4] - 重点培育1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100余家小巨人种子企业[4] - 今年以来重点种子企业新增发明专利60项、参与制修订标准42项,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6.37%[4]
陕西府谷:“速度+温度”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发展网· 2025-05-07 19:20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建立立体化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家、青年代表、社区群众座谈会,梳理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并分类施策 [1] - 创新开展"万民千企"线上评议,818条建议直通部门整改,整改率95% [1] - 设立60处线下"营商环境会客厅",搭建"家门口"解难平台 [1] - 推行市场主体现场评议制度,组织国企、民企等代表对32个部门现场打分 [1]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 构建"任务形成—推进—督导—激励"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动态跟踪125项重点任务 [1] - 运用"码上监督·马上就办"平台,压缩政务服务时限,45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落地 [1] - 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暖联动过户2项改革入选省级试点 [1] - "十星服务""验登合一"等6项经验全省推广 [1] 项目推进保障机制 - 建立联审联批专班,全省首创28类项目免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 - 推行重点项目"一项目一档案"、"一对一"管家服务 [1] - 设立20个"护航警官工作室"化解问题 [1] 产业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 - 举办全球镁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12家企业完成改造 [2] -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8家 [2] - 建成民营企业人才库,入库1633人,选派21名科技特派员驻企服务 [2]
贵州黎平“三招”破局 为中小企业架起融资“连心桥”
搜狐财经· 2025-04-27 17:50
政策宣传与服务效能 - 构建"线上+线下"政策宣传矩阵 利用企业交流群和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宣传中小企业信贷通等融资政策 [1] - 累计派出工作组717个 走访1695人次 走访工业企业(项目)1717家次 [1] - 提供"远程+上门"双线服务 远程指导企业准备申报材料 对重点企业主动上门服务 [1] 融资支持成效 - 11家企业成功入选贵州省工业企业融资"白名单"(第二批) [1] - 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获批中小企业信贷通融资贷款7.21亿元 [2] - 2025年1-3月获批5700万元 排名全州第四位 [2] 银企合作机制 - 采用"政银企"结合方式 促成银企深度合作 减少信息不对称 [2] - 为企业后续获取金融支持搭建高效对接桥梁 [1] - 把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强化服务意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