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叶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抹茶短缺,贵州小城能否成为下一个「宇治」?
36氪· 2025-07-17 08:00
全球抹茶供需格局 - 日本抹茶因旅游热潮和社交媒体追捧导致供不应求 2024年赴日游客达3687万(同比+47%) 抹茶搜索热度2025年较2019年峰值增长33% [5] - 日本2025年1-5月抹茶粉出口金额占比80% 同比+68% 供应缺口持续扩大 [11]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抹茶生产消费国 贵州铜仁贡献全国25%产量 2023年贵茶集团产销量超1000吨(占日本总产量25%) 其中400吨出口 [8] 贵州铜仁产业崛起 - 铜仁2025年上半年首次向日本出口4吨抹茶 预计追加6吨 成为国内外连锁餐饮巨头供应商 [9] - 2025年中国抹茶总产量预计超5000吨 通过新茶饮品牌(喜茶/奈雪/古茗等)快速渗透市场 [17] - 盒马与贵茶合作建立全国首个"抹茶盒马村" 推出6款衍生商品 借助430家门店加速全国分销 [18][19] 产业生态发展现状 - 铜仁培育本地品牌如廿柒°葉/抹山集(3年扩张3店) 但影响力有限 贵阳品牌"去茶山"全国60家门店助推地域知名度 [14][16] - 梵净山文旅IP与抹茶结合 开发研学路线/体验宋代点茶 入驻高端酒店民宿 建设文化体验中心 [32] - 对比宇治茶乡20年发展经验 铜仁在品牌符号/美学体验/文化连贯性方面存在差距 未形成系统化旅游感知 [31] 历史与产能基础 - 抹茶起源于中国魏晋时期 唐宋鼎盛后传入日本 贵州通过差异化路径复兴抹茶产业 [8] - 铜仁江口县2017年引进贵茶集团 建成全球最大抹茶单体精制车间 产能规模优势显著 [8] - 云贵高原高海拔低纬度地理条件 为茶叶营养物质积累提供天然优势 [13]
沿着纬度听中国|寻味安化:薪火茶语 酿出时光沉香
央广网· 2025-07-11 20:58
行业概况 - 安化黑茶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2024年全县茶园基地面积达36万亩,年加工量8.4万吨,全年综合产值268亿元[9] - 安化黑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中国驰名商标,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9] - 产业坚持"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战略,从传统茶品拓展至速溶茶、袋泡茶、瓶装茶饮及跨界产品如黑茶牙膏、面膜等[9] 地理与自然条件 - 安化地处北纬30°黄金产茶带南端,拥有全球85%的冰碛岩地貌,土壤富含锌、硒等元素[2] - 茶树生长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间,一年只采一季春茶,因高山云雾环境形成内质丰厚、滋味甘甜清冽的特质[2] 生产工艺 - 独特渥堆发酵工序在湿热环境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醇厚滋味,需精准控制温度[7] - 采用七星灶隔年松柴明火烘焙干燥,使茶叶产生松烟香和柔和口感[7] - 传统工艺包括匀翻快炒、转滚闷炒、轻压慢揉等手法,由新一代茶人传承[4] 历史与文化 - 安化黑茶自明清起为皇家贡品,历史上通过茶马古道输送至边疆牧区,被称为"生命之饮"[9] - 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展现其千年技艺传承与创新活力,突出山水精华与时光沉淀的文化价值[10] 产品创新 - 从传统茯砖、千两茶扩展到荷香茯砖、桑香黑茶等创新品类[9] - 开发茶温泉、茶民宿等体验项目,推动茶旅融合[9]
千年茶韵遇上现代“链金术” ——建行乐山分行助力川茶“点绿成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17:10
乐山市茶产业概况 - 乐山市是四川千亿茶产业核心腹地,"峨眉山茶"产值超过150亿元,涉及15万茶农生计 [1] - 已建成两大产业带:峨眉-夹江50万亩高质高效茶叶产业带、犍为-沐川-马边80万亩绿色生态茶叶产业带 [1] - 产业链覆盖种植、加工、贸易等环节,培育出"竹叶青""峨眉雪芽"等全国知名品牌 [1] 建设银行创新融资模式 - 推出"产业客群善营贷",采用纯信用方式,无需抵押物,以经营流水佐证收入能力即可申请 [2] - 方案覆盖种植、加工、销售全环节,利率优惠且随借随还,已服务300户小微企业和个体茶农 [2][9] - 针对现金交易群体推出"建档立卡贷",通过实地采集茶园面积、产量等数据建立数字信用凭证,典型案例包括犍为茶农老李获批20万元贷款 [6]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 - 竹叶青茶业作为核心引擎,拥有国际领先生产线和"论道"等高端品牌 [7] - 470亩论道·竹叶青茶产业园项目启动,将整合研发检测、物流销售、文化体验等功能 [7] - 建行为其提供网络供应链"e信通"服务,供应商凭付款承诺可实现线上快速融资 [7] 全产业链金融支持成效 - 种植端:信贷资金用于引进良种茶苗、现代化设备,提升产量和品质 [9] - 加工端:支持工厂技改升级,应用先进制茶设备提高附加值 [9] - 销售端:为贸易企业提供结算融资服务,累计投放普惠贷款超2亿元 [9] - 配套活动包括"最美推介官"评选、茶产业微课堂等文化赋能举措 [9]
四川推进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四川省农业产业规划 - 四川省启动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双培"行动 储备465个项目 总投资达1994 1亿元 涵盖畜牧 粮油 经作 水产四大类全产业链 [1] - 重点推介329个项目 总投资1072 6亿元 聚焦"1+1+8"产业建圈强链模式 包括优质水稻 "天府菜油"等8条特色产业链 [1] - 政策支持包括专项建设资金 银行贷款贴息 链主企业上市辅导等组合措施 [1] 粮油产业发展目标 - 四川省粮食产量全国第九 油菜籽 薯类产量全国第一 计划打造"天府粮仓"核心区和4条粮食安全产业带 [1] - 力争粮油全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00亿元 重点发展优质水稻 "天府菜油"等产业链 [1] 畜牧产业集群建设 - 四川省生猪出栏量及兔 蜂养殖量全国第一 将以五大产业为重点建设24个畜牧产业集群 [2] - 目标3-5年内畜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万亿元 建成国家优质畜产品战略保障基地 [2] 特色经济作物布局 - 四川省茶叶面积 产量 综合产值全国第三 将建设5个茶产业生态圈 [2] - 作为全国最大优质蚕茧主产区 重点发展三大优势蚕区 完善四大产业链 [2]
日本抹茶短缺,贵州小城能否成为下一个“宇治”?
36氪· 2025-07-11 08:47
日本抹茶供需失衡 - 日本宇治抹茶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现象,知名店铺中村藤吉本店的抹茶粉在开业5分钟内售罄,部分品牌已开始限制游客购买量[1] - 2024年赴日游客达368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叠加全球社交媒体对抹茶的追捧,Google Trends显示2025年"抹茶"搜索热度较2019年峰值增长33.3%[3] - 2025年1-5月日本以抹茶粉为主的"粉末茶"出口金额占比达80%,同比增长68%,日本茶输出促进协会明确表示供应远跟不上需求[7] 中国抹茶产业崛起 - 贵州省铜仁市贡献全国1/4抹茶产量,贵茶集团2023年产销量超1000吨(相当于日本总产量25%),其中400吨出口海外,2025年上半年首次向日本出口4吨抹茶[4][5] - 中国抹茶预计2025年总产量超5000吨,铜仁抹茶已进入星巴克、泉盛集团、海底捞等国际餐饮巨头的供应链[5][7] - 新茶饮品牌加速采用贵州抹茶原料,喜茶、奈雪、古茗等推出多款抹茶新品,茶百道、一点点等全国连锁品牌也部分采购铜仁抹茶[11] 贵州抹茶产业生态 - 铜仁形成完整产业链,贵茶集团建成全球最大抹茶单体精制车间,并联合盒马打造全国首个"抹茶盒马村",产品覆盖430多家门店[5][12][13] - 本地涌现抹山集、抹香集等新兴品牌,其中抹山集3年拓展3家门店,去茶山等地域茶饮品牌将贵州抹茶推向全国[8][10] - 政府推动抹茶与梵净山文旅IP结合,开发研学路线、建设文化体验中心,纳入旅游推荐路线[24] 宇治抹茶发展模式 - 宇治通过20年系统建设形成"茶乡"品牌,设立5条历史街道、28处遗产景点,推动"日本茶800年历史散步"成为国家遗产[14][15] - 拥有丸久小山园、中村藤吉等百年老字号,通过茶道体验、景观设计(如和束町茶田)构建完整日式美学体系[17][15] - 城市细节全面植入抹茶元素,从车站抹茶壶邮筒到巴士采茶女图案,形成强烈的文化符号识别度[19][20]
(乡村行·看振兴)河源紫金县龙窝镇:蝉茶生“金”富农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0:04
茶产业发展现状 - 龙窝镇茶叶种植面积约3.5万亩,占紫金县的40%,年产值约5亿元人民币 [1] - 龙窝镇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镇、广东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镇、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茶叶)等荣誉称号 [1] 产业发展模式 - 龙窝镇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3000余亩零散茶山和闲置地块,19家茶叶企业和合作社连片扩张形成规模效应 [1] - 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推动金萱、翠玉等品种改良升级,提升茶叶品质和售价 [1] 市场拓展举措 - 龙窝镇建设河源市首家镇级茶文化展示中心,为散户拓宽茶叶销路 [2] - 6家茶企通过电商平台和流量资源拓展市场,扩大销售至大湾区 [2] 产业带动效应 - 合作社直接收购茶农茶叶,提升农户收入,茶农称"绿叶子"成了"金叶子" [1] - 龙窝镇通过墙体彩绘等文化宣传手段,打造"中国蝉茶之乡"品牌形象 [1]
黄山市徽州区:加快政策落地 助力企业转型加“数”跑
搜狐财经· 2025-07-08 12:11
政府奖补资金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 安徽新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政府奖补资金支持 引进先进数字化设备与前沿技术 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1] - 公司与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MES生产制造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四大板块开展深度合作 [1] - 徽州区为22家企业发放第二批数字化转型项目奖补资金6376万元 累计奖补金额达12752万元 [1] 徽州区数字化转型成果 - 徽州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建立"政策引导+资金撬动+样板引领"推进机制 [1] - 园区已建成12个省级数字化车间 3个省级智能工厂 [1] - 25家企业入选2025年黄山市基础级智能工厂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黄山赏友花业有限公司入选安徽省数字农业工厂 [1] 未来数字化转型计划 - 徽州区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力度 组织现场观摩、集中培训 展示样板企业降本增效、创新突破成效 [2]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以"真金白银"增强企业获得感 形成"改造一家、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 [2] - 通过政策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性 进一步提升园区数字化水平 [2]
扎根塞外,放眼俄蒙!英德红茶呼和浩特推广中心揭牌成立
南方农村报· 2025-07-05 22:05
英德红茶呼和浩特推广中心成立 - 英德红茶在呼和浩特设立全国第五个营销战略"根据地",也是品牌价值登顶中国红茶第一后建立的第二个省外"大本营" [4][5] - 该中心旨在深耕华北、东北及俄罗斯、蒙古("三北俄蒙")市场,加速区域品牌扩张 [7][8][9] - 由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领衔运营,内蒙古茶济商贸负责在地推广 [34][42][43]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清远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32.67%,其中英德红茶产值达90.45亿元,接近百亿目标 [12][13] - 2024年首次在呼和浩特参展即实现24.78万元销售额及116.5万元意向订单,市场潜力显著 [14][15] - 获俄罗斯采购商高度认可,被认为"适合欧洲人口味,可能引领新时尚" [19][20][24] 市场拓展策略 - 推广中心计划通过品鉴会、渠道对接会等活动辐射三北地区,并借内蒙古特色"防暑降温茶"采购进入当地民生市场 [45][47][48] - 将结合内蒙古乳制品开发奶茶等创新产品,提升消费场景适应性 [42][44] - 此前已在广州、北京、西安、济南建立四大销区基地,形成全国性网络布局 [29][30] 政策与行业支持 - 英德红茶产业是清远市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核心项目,以工业思维推动农业现代化 [10][11]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明确将该中心作为突破百亿产值的关键战略举措 [26][27][31] - 品牌建设获"世界高香红茶"定位,持续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48][49]
湖北省恩施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5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4 16:24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恩施州市场监管局在2025年5月21日至6月10日期间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26批次 其中检验合格220批次 不合格6批次 [2] 茶叶行业抽检情况 - 抽检涉及多家茶叶生产企业 包括利川市焱鑫茶业 利川市溪月茶叶专业合作社 利川市锦发茶叶专业合作社等 [3][4][5] - 抽检茶叶品种包括利川红(红茶) 绿茶 恩施玉露 乌龙茶等 [3][4][5][6][7][8][9][10][11][12][13] - 茶叶包装形式主要为散装称重 部分为100g/袋 250g/袋等规格 [3][4][5][6][7][8][9][10][11][12][13] 其他食品抽检情况 - 抽检涉及餐饮食品 包括馒头 菜肉包子等 [10][11] - 抽检涉及粮食加工品 如土家手工米酒 苞谷醪糟等 [12][13] - 抽检涉及食用农产品 包括土豆 茄子 油麦菜 白菜等 [11]
澜沧古茶一举亏掉前三年利润总和:渠道失守、存货逐年增加、偿债压力剧增
新浪证券· 2025-07-03 18:2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6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1.48%,亏损3.08亿元,相当于亏掉前三年的利润总和 [1][2] - 毛利率从67%降至52%,主要因折价销售及搭配赠品促销 [4] 渠道困境 - 公司以线下经销渠道为主(占比72%),但2024年经销商收入减少52.3%,直营客户收入减少18.1% [3][4] - 线上渠道收入7910万元,同比增长11.4%,但无法弥补线下缺口 [4] - 线上推广费用达3770万元,同比增加67.7%,但存在未经授权商家低价销售乱象 [5] 存货与财务风险 - 存货从2020年4.7亿元增至2024年9.03亿元,占总资产67%,周转天数从1326天增至1811天 [7] - 应收款项从1905.6万元增至9023万元,回款放缓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8亿元,账面现金仅6537万元,短期有息负债达2.31亿元 [7] 管理层变动 - 股东以"经营管理理念偏差"为由罢免原总经理王娟,新任总经理周信忠曾通过基金入股公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