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搜索文档
四川这座村落何以吸引全球目光?打卡“最佳旅游乡村”
搜狐财经· 2025-10-20 18:46
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省湖州市公布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四川甘孜的基卡依村,成为本次入选的4个中国乡村之一。基卡依村位于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是嘉绒东女文化重要发源地,将川西高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在藏语中,"基卡依"的意思 是"幸福美丽的地方"。 总台记者 姜鹏翔:基卡依村坐落于丹巴县高山峡谷的怀抱之中,平均海拔达2300米,有着"云端藏寨"的美誉。 基卡依村背倚墨尔多山,俯瞰小金河,是川滇生态功能区的关键节点。从空中看,一幢幢藏式建筑点缀在山脉之上,红白的墙体与周围的绿色 植被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立体画卷。 村落的整体风貌都延续了传统格局,藏式民居巧妙融于自然环境中,道路依山就势,梯田也散落其间,一派和谐景象。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村接待游客超过1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22%。 基卡依村所在的丹巴县中路片区还是全世界古石碉楼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在过去,这些碉楼是抵御来犯敌人的"堡 垒",如今,它们成了游客触摸历史的窗口。 基卡依村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嘉绒藏族。近年来,基卡依村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 ...
以“农家乐”为载体、跟着赛事去旅行、“桥旅融合”……万千气象点亮乡村振兴
央视网· 2025-10-20 12:16
除了厨艺比拼,这场活动还通过农村产权项目发布、乡村旅游推介等形式,全面展示成都都市圈的乡村魅力。现场发布了涵盖乡村文旅、 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农村产权项目机会清单676个,交易总规模达86.08亿元。 跟着赛事去旅行 中国10公里精英赛在广东揭西开跑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分作物看,中稻过七成、玉米过六成、大豆过八成。分区域看,西南过八 成,西北过七成,黄淮海过七成,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六成半,华南近三成。经过连日抢收抢烘,黄淮海地区秋收进度偏慢幅度正进一步缩窄。 河北秋收进度已过八成半。 2025成都都市圈"农家乐乐万家"厨艺大赛决赛在京举行 2025成都都市圈"农家乐乐万家"活动近日在北京举行。比赛在烟火和锅气中开启,以"农家乐"为载体,以精品旅游线路为纽带,构建乡村 新场景样态。 作为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涵盖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座城市。厨艺大赛现场,来自四城的12支队伍同台竞技。经 典菜"宫保鸡丁"展现传统功底,当家菜如眉山"老坛泡菜烧翘壳"、德阳"广汉大刀回锅肉"则凸显地方特色。创意菜环节,"橘香脆皮牛肉"等创 新菜品令人眼前一亮,展现了川菜的传承与活力。 ...
兴化东罗蝶变:昔日“锅底洼”如今“全球最佳”
人民网· 2025-10-19 18:00
在东罗村的实践中,对土地、农房等集体资产的创新利用尤为关键。村集体以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 价入股平台公司,村民通过土地、房屋入股,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村民不仅可以在村里就 业、创业,获得劳务性收入,还可以通过村集体持股享受经营性分红。 "坐稳、扶好,出发咯!"在江苏泰州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56岁的船娘卢宝芳站在船头,撑开木桨,载着一 众游客穿行于垛田水网之间。 10月17日,东罗村获评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个坐落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垛田核心区域的传统村落。 水乡兴化,地处里下河腹地,因地势低洼,河港湖荡,纵横交错,为周边四邻之壑,成众水汇注之地,俗 称"锅底洼"。镶嵌其间的东罗村,水网密布,湖荡纵横,垛田星罗棋布,行船到此,仿佛闯进了一座水上迷宫。 "游客来体验垛田行船,没有半个钟头都舍不得走!"特殊的乡村地理环境,造就了卢宝芳水网行舟的本领。 如今,这一技能成为了她的谋生手段,"一个菜花旅游季就能有万把块钱的收入,比以前干活轻松多了。" 漫步东罗村,青石板铺成的巷子两侧,昔日闲置的校舍变身民宿,老庙改造成可举办演出的村民大礼堂,破 ...
边生活、边创业、边致富!千年水乡焕发蓬勃生机 古老智慧释放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 2025-10-19 11:35
央视网消息:秋韵悠悠、层林尽染,正是出游好时节。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有 4个乡村入选,浙江湖州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鱼塘系统",建立的桑基鱼塘全村共 保机制,不仅造福村民,也构建了桑鱼共生的特色景观。 沉浸式感受渔家乐表演 浙江湖州南浔区的荻港村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上演了一场特别的打击乐表演,这段打击乐的名字叫渔家乐,表现的 是渔民喜悦丰收的场景,大家打击的乐器也非常特别,都是木质的工具,有大大小小的木桶,有小的木船,一些捕鱼的工具。表演 者是荻港村的村民,也是渔民。这样一种特殊的民俗源于当地千年来的生产生活方式。 桑基鱼塘系统 解码传承千年的智慧 通过空中视角可以看到荻港村周边有很多的鱼塘,这种鱼塘很特别叫桑基鱼塘,在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鱼塘系统"。在 古代,这里洪涝灾害频发,勤劳的先民当时在低洼的地方挖出了很多鱼塘,泥土沿着鱼塘四周堆砌成塘基。他们在塘基种桑树,桑 叶养蚕,然后蚕沙来喂鱼,鱼粪用来滋养鱼塘里的淤泥,淤泥再用来种桑树,形成了这样一种可循环的农业种养殖模式,并一直持 续到了现在,这里 ...
四川这座千年村落何以吸引世界目光?
四川日报· 2025-10-19 09:26
基卡依村的一处"碉连楼"。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蕖 摄 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卡依 村入选。这是甘孜州首个、四川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村落。消息传到村落,基卡依村党支部副书记然布既惊喜又自 豪:"20多年前,我们这里就有很多外国背包客,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自然更受大家喜欢。" 这座深藏于横断山脉深处的古村落,何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这些碉楼建造技艺独特,墙体采用"错缝砌筑法":上下石块严丝合缝,缝隙以黏土填充,转角处嵌入厚重 的"过江石"加固。这一技艺使碉楼兼具抗震性与保温性,冬暖夏凉,风雨不侵。 基卡依村获评"最佳旅游乡村"后,返乡创业的民宿老板二西且容成了热门采访对象。 数十座古碉楼屹立千年 基卡依村地处藏羌彝文化走廊核心区,是嘉绒文化、东女文化遗存地。"文化"二字,在这里可感可及。 "5000年前,我们这里就有古人类居住。"10月17日,然布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虽然历史悠久,但村落 的整体风貌、格局依然延续传统——道路依山就势,梯田零星分布,最独特的是点缀其间的数十座千年古碉。 曾经,这些碉楼"身负重任"——建于关隘的用于瞭望 ...
粤桂协作助力苗乡渔旅融合发展
人民网· 2025-10-18 22:59
粤桂协作与乡村振兴模式 - 广东廉江市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自2017年9月签订协作框架协议,开展粤桂东西部协作 [4][7][9] - 两地发挥各自优势,在茶业、文旅、电商、农林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合作 [4][7][9] 产业发展与经济活动 - 融水县充分利用当地淡水资源和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2][4][7] - 通过举办第七届广西稻渔丰收节、烹饪大赛、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推动渔旅融合发展 [11][13][17] - 当地村民通过抓鱼比赛、展示稻渔文化和烧鱼文化等活动,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升温 [2][4][15] 基础设施建设与成效 - 协作举措包括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旨在带动村民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 [2][4][7]
一起来打卡!带你走遍中国4个新增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新华社· 2025-10-18 15:50
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会上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 游乡村"名单,中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等 4个乡村入选。 ■江苏东罗村 江苏省泰州兴化市东罗村位于江苏省里下河腹地,处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兴化垛田的核心区域。东罗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与生态本底,在发展进程中,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 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宝贵路径。 ■浙江荻港村 浙江荻港村位于长三角腹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荻港村始终坚守"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 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耕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与农文旅产业融合发 展,通过"生态构建产业根基、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旅游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发展模型,实现了"生态 美村、文化兴村、产业富村"的美好愿景。 截至目前,中国入选"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9个。 ■贵州黄岗村 贵州省黎平县双江镇黄岗侗寨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黄岗侗寨侗族风情浓郁、民俗循 古、民 ...
“文化+创新+沉浸体验”,新名片!透视具象化成功案例 看农文旅发展多彩新图景
央视网· 2025-10-18 14:33
央视网消息: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湖州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我国有4个乡村入选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目 前,我国获得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了19个,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新增入选的4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分别是: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鱼塘系统",孕育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浙江荻港村;嘉绒东女 文化重要发源地,将川西高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的四川基卡依村;坐落于水上森林与千垛菜花景区之间,身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 化垛田核心区域的江苏东罗村;侗族古老"稻鱼鸭"生物工程农耕文化保留地,至今保存和延续着上千年的侗族传统生产生活习俗的贵州黄岗 村。 这4个乡村在自然地貌、文化形态与发展路径上各具特色,共同呈现了中国乡村旅游丰富多元的发展图景。它们以具象化的成功案例,为持续 释放乡村旅游消费潜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提供了示范,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入选2025年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之一的贵州省黎平县的黄岗村是中国传统村落。这段时间,进入秋收时节,传统民居、传统生活方 式、传统农耕文化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这座侗族村寨,文旅融合发展让传统村落焕发新 ...
丹巴基卡依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四川日报· 2025-10-18 09:41
2024年,基卡依村涉旅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92%,全村年人均收入达34290元,旅游收入较全县平均水平高出 26%,率先在川西高原走出一条"文化与旅游共生、传统与现代共融"的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卡依村是四川第二个"最佳旅游乡村"。去年,阿坝州理县桃坪村获此殊荣。(记者 吴梦琳) 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公布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 单,我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 卡依村、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等4个乡村入选。截至目前,我国 入选"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9个。 基卡依村位于甘孜州丹巴县中路藏寨,是嘉绒东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川滇生态功能区的关键节点,更是集 嘉绒藏族传统民俗体验、藏乡田园度假、非遗手工实践、"农文旅+"研学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是川西高 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的缩影。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卡依村以生态保护为发展根基,于2015年建成藏地首座森 林学校,打造低碳生态研学空间;联动村民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发 ...
兴化东罗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碧水东罗:“乡愁”是一份甜蜜的事业
新华日报· 2025-10-18 07:15
合作模式与治理结构 - 采用“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的创新合作模式,由兴化市政府、东罗村集体和南京万科三方携手 [1] - 共同成立平台公司兴化市万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与运营,其中万科负责经营性载体的投资与整体运营,兴化市文旅公司负责基建与房屋收储,村集体以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4] - 村民可通过就业创业以及集体持股享受分红 [4] 乡村规划与改造策略 - 改造采用“针灸式改造”而非简单拆旧建新,最大限度保留村庄原有的社会网络、空间格局和近150套老庄台及百年老宅等传统风貌 [2] - 村庄整体规划策略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建筑点式改造,以景观线路串联公共建筑,带动村民房屋自发更新 [2] - 村庄布局呈现“南旧北新”特点,九栋泰州传统民居风格民宿沿湖岸线展开,巧妙平衡现代设施与传统风貌 [3]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特色农业品牌“八十八仓”已形成多条产品线,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与文旅IP“碧水东罗”互为依托,销售收益反哺文旅并带动农民增收 [5] - 旅游旺季民宿日日满房,带动村民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文旅产业增收可观 [5] - 2024年东罗村实现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85万元,同比增长5%,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66元,同比增长8.1% [5] 社会影响与人才回流 - 文旅发展吸引村民返乡,例如56岁村民返乡经营小卖部、小饭馆并改造民宿,其子辈在村就业,孙辈就近上学,有效缓解留守问题 [3] - 年轻人回流使“空心村”热闹起来,不少青年从事农产品直播,将特产卖向全国 [5] - 保留村民原有生活方式与农村生活气息,使游客体验更贴近真实,村民幸福感被视为乡村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