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服务

搜索文档
应建立带“病”闯关企业IPO“隔离期”制度
国际金融报· 2025-06-17 15:36
IPO撤单处罚情况 - 截至6月11日年内已有19单IPO撤单项目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处罚对象包括发行人及中介机构 均存在带"病"闯关嫌疑 [1] - IPO撤单分为三类:企业主动撤回 被动撤单(被现场检查后撤回) 混合型案例(如H公司) [1] H公司案例分析 - H公司首次申请上交所科创板 2021年12月受理 2022年1月被列入现场检查名单(共抽查9家) 当月21日撤回 从受理到撤回不足两个月 [1] - 2023年5月转战深交所创业板再获受理 2024年1月再次主动撤回 结束第二次IPO尝试 [1] - 从"一查就撤"到主动撤回 显示公司可能不符合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标准 但仍两次提交申请 存在明显带"病"闯关嫌疑 [2] 带"病"闯关现象分析 - 拟上市企业撤回IPO通常意味着存在严重问题或合规缺陷 属于带"病"闯关行为 [2] - 带"病"闯关企业普遍对IPO审核抱有侥幸心理 失败属情理之中 成功则带来巨大利益回报 [2] - 带"病"闯关行为会引发市场效仿 增加监管成本 挤占合规企业上市资源 影响市场秩序 [2] 历史教训与制度建议 - 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存在财务粉饰 造假上市及欺诈发行案例 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巨大伤害 [3] - 建议建立IPO隔离期制度:对"一查就撤"或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 沪深北交易所三年内不受理其IPO申请 [3] - 同时需从严处罚未尽勤勉之责的中介机构及相关责任人 [3]
齐成石化取得抽提精馏装置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14
山东厚惟化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东营市,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 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75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山东厚惟化学有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 57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4条,专利信息25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38个。 天眼查资料显示,齐成(山东)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东营市,是一家以从事石油、 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668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齐成(山 东)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5次,专利信息3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 行政许可9个。 来源:金融界 齐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东营市,是一家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企业。企业注 册资本2051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齐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0家企业,参与 招投标项目3次,专利信息2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4个。 金融界2025年6月1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齐成(山东)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齐成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山东齐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广饶齐成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营齐成 ...
“并购六条”以来深圳上市公司公布重组预案215笔
快讯· 2025-06-10 15:33
智通财经6月10日电,据深圳证监局消息,随着系列促进并购重组政策措施的出台,深圳上市公司并购 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特别是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转型的趋势日益显现。"并购六 条"发布以来,深圳上市公司公布并购重组预案215笔,160笔重组事项披露交易金额,合计超过450亿 元。(智通财经记者 王晨) "并购六条"以来深圳上市公司公布重组预案215笔 ...
湖北鼎龙控股等取得一种研磨布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6-10 14:41
专利授权 - 湖北鼎龙汇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鼎汇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研磨布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8721015B 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 [1] 湖北鼎龙汇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位于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主营业务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0000万人民币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9次 拥有专利信息25条 行政许可65个 [1] 湖北鼎汇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位于武汉市 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0947.3684万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4次 拥有商标5条 专利74条 行政许可23个 [1]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位于武汉市 主营业务为资本市场服务 [2] - 注册资本93828.2591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2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36次 拥有商标34条 专利234条 行政许可58个 [2]
解码监管新规,东莞辖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举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20:18
监管政策解读与培训 - 广东证监局公司监管处负责人系统解读新"国九条"及配套"1+N"政策体系 强调一年内证监会已推出50多项制度规则覆盖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全链条环节 [2] - 会议重点剖析信息披露新规 包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改要点和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 突出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要求 [2] - 明确募集资金监管规则 要求上市公司合理使用资金防范风险 同时解读"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内容 [2] 监管与企业互动机制 - 60余家东莞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参与培训 通过双向交流探讨信息披露实操难点、并购重组新规应用细节等热点问题 [1][3] - 广东证监局与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2024年已针对财务、法务等群体开展10余场政策培训活动 [3] - 监管函件数量同比下降25% 2024年东莞A股上市公司仅收到13件关注/警示函和5件监管措施 [5]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成效 - 东莞A股上市公司分红表现亮眼 2024年47家分红总额达50.90亿元 家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7.5%和18.34% [5] - ESG披露率显著提升 超90%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 20%披露ESG或社会责任报告 [5] - 29家上市公司公告增持回购计划 金额超21.2亿元 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支柱产业 [5][6] 高质量发展规划 -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年 监管部门将强化严监管态势 推动新一轮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 [4] - 协会将持续深化政策培训 引导企业将监管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助力东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4]
东北证券:上市公司并购重组2024年度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6 10:26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方向,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随着相 关文件精神落实持续深入,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日趋活跃。本报告从首次披露、受理、交易所审核、不需上会项目情况以及已完成并购重组五个阶段对 202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进行分析。 一、首次披露情况 1、交易金额 | 排名 | 上市公司 | 交易标的 | 上市板块 | 交易金额(亿元) | 重组形式 | | --- | --- | --- | --- | --- | --- | | 1 | 中国船舶 | 中国重工100%股权 | 上交所主板 | 1151.50 | 吸收合并 | | 2 | 国泰君安 | 海通证券100%股权 | 上交所主板 | 976.15 | 吸收合并 | | 3 | 国联证券 | 民生证券99.26%股权 | 上交所主板 | 294.92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 | ব | 紫米股份 | 新华三30%股权 | 深交所主板 | 151.77 | 协议收购 | | 5 | 塞力斯 | 深圳引望10%股权 | 上交所主板 | 115.00 | 协议收购 | | ...
成功重整助力企业重生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2
上市公司摘星脱帽现象 - 今年以来超过30家上市公司成功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1] - 破产重整是这些公司起死回生的主要路径 例如某生物公司通过重整化解债务风险 引入增量资金 剥离低效资产 实现全年营利并在今年5月摘星脱帽[1] 破产重整机制 - 监管部门近年来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对重大违法或持续经营无望公司坚决退市 对具有挽救价值的公司支持其通过破产重整重生[1] - 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 加强破产重整监管 为风险化解提供明确指引[1] - 破产重整为阶段性困难企业提供规范重生路径 通过债务调整 业务重组 资金注入等方式实现价值重构[2] 重整后表现差异 - 重整后公司表现分化 部分成功脱胎换骨 部分再次陷入困境或反复在摘帽与戴帽间徘徊[2] - 部分企业仅靠外部输血暂时摆脱退市危机 未实现经营能力实质性蜕变[2] 重整后发展重点 - 上市公司应关注重整后价值再造 提升经营能力 恢复造血功能 精耕主业 优化治理 专心研发[3] - 重整涉及主体众多 利益复杂 需科学评估可行性 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避免借重整之名行内幕交易之实[3] 监管目标 - 强制退市与重整优化旨在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保护投资者利益 完善市场生态[3]
中小股东临时提案频现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生变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02:30
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热潮 - A股掀起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热潮,多家公司持股1%以上的股东提交临时提案,包括东华能源(2.01%)、恒立钻具(1.45%)、*ST景峰(1.26%)等[1] - 8家上市公司持股3%以上(低于5%)的股东也提交了临时提案,显示中小股东参与度提升[1] - 部分提案未获通过,如华特达因、银禧科技董事会否决持股3%以上股东的提案[3] 驱动因素分析 - 法律保障增强:新公司法将临时提案权股东持股比例从3%降至1%,且禁止公司提高该比例[1] - 股东权利意识增强:中小股东将临时提案作为表达诉求、维护权益的重要工具[1] - 公司治理内在需求:部分公司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问题,中小股东希望通过提案改善治理[1] 典型案例 - *ST景峰:持股1.26%的平江国资提交选举董事的临时提案并获董事会通过[1] - 恒立钻具:持股1.45%的股东胡汐斐提交权益分配预案临时提案并获通过[2] - 东华能源:持股2.01%的马森能源提交关联交易担保提案并获通过[2] - ST凯利:持股3.51%的股东提交补选独立董事提案并获通过[3] 规则修订情况 - 沪深北交易所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至1%,与新公司法保持一致[5] - 云赛智联、铁建重工等公司修订章程,将提案股东持股比例下调至1%[5][6] - 4月25日以来172家公司完成修订,远超去年7月至今年4月的143家[6] 积极意义 - 完善治理结构:中小股东带来多元化视角,弥补大股东决策局限性[7] - 权力制衡:防止大股东和管理层滥用权力,保障决策公平性[7] - 提升决策质量:中小股东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有助于提高决策科学性[7] - 权益保护:临时提案成为中小股东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7] - 资本市场影响:增强公司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促进市场健康发展[8]
突然爆雷,总部被封!有人全家被套超1200万元,前员工哭诉“所有钱都投进去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22:49
公司经营异常 - 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出现兑付异常,无法兑付也无法退款 [1] - 公司黄金买卖业务采用"黄金托管模式",存在"一金多卖"风险,易爆发挤兑或资金挪用问题 [1] - 5月23日公司和旗下永坤黄金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13] - 5月27日杭州上城区经侦队已立案调查此事 [13] 投资者受损情况 - 线上投资者李女士投入近40万元,提货和退款申请均处于"待审核"状态 [3][5] - 线下投资者陆女士全家投入70-80万元,购买的是"黄金转租合同",承诺年化收益率7% [8] - 有投资者和家人合计投入1230万元购买黄金理财投资产品 [8] - 公司前员工表示不仅失业,家庭全部资金投入公司还欠款 [10] 业务模式问题 - 线上业务需等待28-365天才能提货/卖出/退款,平台宣传"稳赚不赔" [3] - 线下业务实质是"黄金转租合同"附带黄金保单,承诺年化收益7% [8] - 法律人士指出非金机构不得开展黄金投资业务,不得作保本承诺,高收益承诺多为骗局 [15] 公司资产状况 - 公司出具保单显示在保黄金资产至少有41亿元 [15] - 但保单仅承保火灾等客观事件造成的损失,不保证黄金实际存在 [15] - 保险公司在承保时不必实地核查财产 [15]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实控人为汪国海,注册资本10230万元 [10][11] - 对外投资8家黄金相关公司,其中4家已注销 [13] - 总部7楼货梯通道已被封锁并贴有封条 [9]
2025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 2025-05-31 09:30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与上月基本持平。 表1 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7.5%,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 为49.3%,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位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 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回升。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有所收窄。 从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