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路运输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换开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操作方法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30 23:58
电子发票换开流程 - 旅客需通过铁路12306移动客户端进入【我的】-【常用功能】-【电子发票】页面,选择【开具电子发票】并点击【已开票】选择所属期后完成换开操作 [3] - 换开成功后原电子发票自动冲红,新开电子发票作为报销入账凭证 [3] 电子发票红冲规则 - 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属于数电发票,开具后无法作废,开具有误需对蓝字发票进行红冲 [3] - 购买方信息填写有误需换开发票时,铁路运输企业需根据购买方确认状态处理: - 未确认用途或入账的:铁路企业直接填开《红字发票信息确认单》并开具红字发票 [3] - 已确认用途或入账的:需经购买方确认《确认单》后开具红字发票,若已用于增值税抵扣需暂转出进项税额 [4] 税务处理要求 - 购买方已抵扣增值税的,需将红字电子发票与《确认单》一并作为原始凭证 [4]
包银高铁500米长钢轨全部焊接完毕
人民网· 2025-05-30 23:30
当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焊轨段,随着最后一根500米长钢轨焊接完毕,包银高铁所需500米长钢轨全部焊接 生产完毕。自2023年9月以来,该部门承接了包银高铁816公里的钢轨焊接、转运任务,累计为包银高铁建设焊接500米长钢轨约3390根,总重量达 10.25万吨。 5月30日,工作人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焊轨段打磨钢轨焊接处。 当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焊轨段,包银高铁所需500米长钢轨全部焊接生产完毕。自2023年9月以来,该部门 承接了包银高铁816公里的钢轨焊接、转运任务,累计为包银高铁建设焊接500米长钢轨约3390根,总重量达10.25万吨。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5月30日,工作人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焊轨段作业。 当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焊轨段,随着最后一根500米长钢轨焊接完毕,包银高铁所需500米长钢轨全部焊接 生产完毕。自2023年9月以来,该部门承接了包银高铁816公里的钢轨焊接、转运任务,累计为包银高铁建设焊接500米长钢 ...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启动 今日预计发送旅客1600万人次
快讯· 2025-05-30 19:14
智通财经5月30日电,5天的铁路端午假期运输,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050万人次,今天,全国铁路预 计发送旅客1600万人次,加开列车1201列。今年端午假期,铁路客流主要由探亲流、旅游流等构成,预 计总体保持高位运行。今年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家庭亲子出游有望成为客流增长亮点。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启动 今日预计发送旅客1600万人次 ...
印度确认,首颗芯片要来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5-30 18:08
印度半导体产业发展 - 印度首款采用28-90纳米技术的半导体芯片将于2024年推出,2022年已开始生产[1] - 该技术针对占据60%市场份额的特定领域,目前有6个生产单元正在建设中[1] - 28-90纳米芯片主要应用于汽车、电信、电力和列车等领域[1] 制造业发展战略 - 印度政府强调制造业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同等重要,应抓住机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设计[1] - 需要建立符合印度文化、语言和社会规范的人工智能模型,Sarvam公司正在开发首批此类模型[2] 铁路运输成就 - 印度铁路货运量达16.12亿吨,成为全球第二大货运铁路系统,超过美国和俄罗斯[2] - 客运能力显著提升,正在推行新政策测试和推广铁路行业创新理念[2] 人工智能发展 - 人工智能将带来类似互联网的革命性变化,各行业需为此做好准备[2] - 印度正经历人工智能带来的重大变革,这种趋势将持续发展[1]
国铁济南局端午运输今日启动预计发送旅客390万人次
齐鲁晚报· 2025-05-30 16:56
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计划 - 2025年端午小长假运输期为5月30日至6月3日共5天 预计发送旅客390万人次 日均78万人次 同比增长2.1% [3] - 客流高峰日为5月31日 预计发送90万人次 客流以中短途探亲旅游为主 家庭亲子出游成为增长亮点 [3] - 省内客流集中在济南 青岛 烟台等大城市及淄博 泰安等旅游城市 省外客流集中于北京 上海 郑州等方向 [3] 运力调配措施 - 启动高峰线运输模式 实施"一日一图" 加开旅客列车58对(含动车组47对 普速11对) 其中跨省14对 省内44对 [4] - 对北京 上海等热门方向57.5对动车组重联或长编运行 加挂普速列车车厢73辆 [4]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 推出"济铁研学"线路 包括"铁路工业""百年胶济"等主题 6月1日开行"齐鲁1号"研学游列车 [5] - 6-7月计划开行"齐鲁之星"银发旅游专列 含"向往的东北""新疆丝路"等线路 [5] 车站服务优化 - 加密运输信息发布 增开进出站通道 加强公交接驳 淄博站优化电梯乘降分流 临沂北站设置重点旅客服务岗 [7] - 济南车辆段提前1小时预冷车厢 聊城西站等开展"粽享端午"民俗活动 [7]
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率团访问拉美,推动铁路国际交流合作
快讯· 2025-05-30 15:13
中拉铁路合作 - 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率团访问巴西、智利、秘鲁三国,与各国交通部长及经济财政部长举行会谈 [1] - 会议通过《北京宣言》,明确深化中拉互联互通领域合作,推进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水平提升 [1] - 国家铁路局计划与三国交通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化铁路政府部门间交流,推动中国铁路经验与三国需求对接 [1] - 中国企业将按市场化原则参与三国铁路市场,目标实现项目所在国政府满意、就业增加和经济发展 [1] - 合作旨在促进三国铁路高质量发展和地区互联互通 [1]
预计发送旅客8050万人次!铁路端午假期运输今日启动|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5-30 11:44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数据 -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050万人次 [2] - 客流最高峰为5月31日 预计发送旅客1830万人次 [2] - 客流主要由探亲流 旅游流构成 总体保持高位运行 [2] -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地区及热门旅游城市客流集中 [2] 热门城市及车票预售情况 - 热门出发城市包括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杭州 南京 郑州 深圳 武汉 西安 [2] - 热门到达城市包括北京 成都 上海 杭州 广州 南京 武汉 郑州 西安 长沙 [2] 运力保障措施 - 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 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超1 1万列 [2] - 动态跟踪客流变化 优化列车开行方案 [2] - 通过加开临时列车 动车组重联 夜间高铁 普速列车加挂等方式增加运力 [2] 旅游列车及特色服务 - 设计精品旅游线路 开行"熊猫专列""齐鲁1号"等特色旅游列车 [3] - 串联自然风光和人文名胜 推动"火车向着景区开" [3] - 开行银发旅游列车 满足不同旅客需求 [3] 跨境及接驳服务 - 开行广深港高铁跨境列车及中老 中蒙 中俄 中越国际旅客列车 [3] - 协调地方交通部门增加公共交通接驳班次 延长运营时间 [3] - 安排备用客车和乘务人员应对突发大客流 [3]
天津站端午假期预计发送旅客87.8万人次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11:37
天津火车站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充分应对端午小长假大客流,天津站增派人员力量加强现场组织, 开启各站全部进出站通道,根据客流情况,随时加开人工安检、验证、检票、出站通道,并动态各站客 运组织模式和旅客走行流线,确保旅客快速出行。紧盯旅客乘降组织,重点关注客流量大、同站台作 业、停站时间短的重点车次,及时采取预检票、双侧检票、临调检票口等策略,缓解客流压力。天津站 和天津西站进站口安检处设置急客通道,方便临近开车前15分钟的急客进站和安检。 记者从铁路天津站获悉,2025年端午小长假铁路运输期限为5月30日至6月3日,共计5天。今年端午小长 假与周末相连,天津站及管辖各站预计发送旅客87.8万人,日均发送17.56万人,增幅4%。其中,天津 站本站预计发送42万人,天津西站预计发送30万人。6月2日为高峰日,全站预计发送19.8万人。 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中短途客流集中,以旅游、探亲流为主,中长途集中在西安、太原、沈阳、青岛、 杭州、南京等城市;短途集中在北京、邯郸、唐山、秦皇岛、保定等城市。端午期间,天津站安排加开 临时旅客列车运行线36对。主要方向为北京大兴、北京南站、北京丰台、吉林、邯郸、德州。 天津火车站 ...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今天启动 5天预计发送旅客8050万人次
快讯· 2025-05-30 11:23
5天的铁路端午运输假期,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050万人次,客流最高峰为明天5月31日,预计发送旅 客1830万人。今年端午假期,铁路客流主要由探亲流、旅游流等构成,预计总体保持高位运行。(央视 新闻) ...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启动 5月31日为客流最高峰
央视网· 2025-05-30 11:21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概况 -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050万人次,客流最高峰为5月31日,预计发送旅客1830万人次 [1] - 客流主要由探亲流、旅游流构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及热门旅游城市客流集中 [3] - 热门出发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郑州、深圳、武汉、西安 [3] - 热门到达城市包括北京、成都、上海、杭州、广州、南京、武汉、郑州、西安、长沙 [4] - 热门区间包括北京至上海、上海至北京、北京至济南、北京至郑州、北京至沈阳、郑州至北京、北京至太原、济南至北京、北京至南京、深圳至香港等 [4] 运力投放策略 - 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超1.1万列 [6] - 通过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开行夜间高铁、普速列车加挂车辆等方式增加运力 [6] - 保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持续开行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 [6] 旅游列车服务 - 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开行"熊猫专列""齐鲁1号"等特色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 [8] - 与沿线酒店、景区、餐饮企业联动提供"一条龙"服务,拓展消费新场景 [8] - 组织跨境旅客运输,开行广深港高铁跨境列车和中老、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 [8] 旅客服务优化 - 运用12306候补购票、在线选座、铁路畅行码、老年常旅客积分优惠等功能提升购票体验 [10] - 优化进出站换乘流线,增加关键处所引导力量,加强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 [10] - 提供地域特色端午美食,协调地方交通增加接驳班次,延长运营时间 [10] - 举办"美好旅途 粽享端午"文化互动活动,营造文明旅行环境 [10] 运输安全保障 - 加强节日值班值守,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12] - 与气象部门联动掌握天气变化,严格落实汛期行车安全措施 [12] - 安排备用客车和乘务人员应对突发大客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