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爱凑热闹”的中国人,给全球氪金13万亿
搜狐财经· 2025-11-24 19:59
短短几天时间,中国人退订50万张赴日机票。 突如其来的退票,直接让日本消费类股票一路走低。资生堂暴跌 11.4%,跌幅为今年4月以来最大。 日本服装巨头迅销股价大跌近7%,无印良品大跌超9%,日本航空一度大跌近6%。 有日本经济专家表示,如果中国游客数量出现锐减,日本将出现2万亿日元以上的损失。 因为日本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赴日游客累计达748.7万人次,同比增长42.7%,中国内地成为日本入境游最大客源地。 处于上海的"三小时圈"内的日本,甚至可以成为江浙沪的周末后花园。 不光是日本,中国人到底多爱旅游? 世界旅行及旅游理事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旅游业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3.7万亿元,占全球旅游GDP的10.3%,并创造8300万个就业岗位。 一生爱凑热闹的中国人,早就成了全球旅游的财神爷。 5个踏进日本的外国游客, 最有名的桥段,是有人在泰国掉海里,结果被一群东北人救了。 而中国游客对日本的重要性,恐怕日本比我们还要清楚。 过往几十年,日本执行"观光立国"战略,核心逻辑是通过放松签证政策,开发高承受力的旅游接待环境,最终大量吸引外国游客。 就有1个中国人 现在,在全世界 ...
中国游客对日本贡献究竟有多大?
36氪· 2025-11-19 18:49
事件影响 - 中国官方建议公民暂缓前往日本后,东京成田机场中国航线预订量单日下滑65% [3] - 京都、奈良等地依赖中国游客的旅馆空房率飙升至70% [3] - 从15日开始,中国航司记录的赴日机票取消量达到49.1万张,相当于原总预定量的32% [3] - 日经225指数在11月17号开盘一度跌超1%,跌破50000点 [4] 日本旅游市场反应 - 旅游和消费类股全面下跌,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均下跌超3%至4% [5] - 阪急阪神控股下跌超过2%,资生堂暴跌超11%,三越伊势丹跌超10% [5][7] - 东京迪士尼运营商Oriental Land下跌4.74%,迅销、无印良品等也出现大跌 [7] - 北京地区的赴日旅行取消率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 [3] 中国游客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 - 日本旅游业占日本整体GDP比重的7.5% [7]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赴日游客累计达748.7万人次,同比增长42.7%,成为日本入境游最大客源地 [7] - 2024年日本接待3687万外国游客,比2023年暴涨53.4%,比2019年高出69% [7] - 2024年中国游客同比增长187.9%,占日本总外国游客数量的18.9% [7] - 中国游客共计消费17335亿日元,占所有访日外国游客消费的21.3%,人均消费1.3万人民币 [8] -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指出,中国赴日游客数量大幅下滑将导致日本GDP减少0.36% [8] - 日本内阁府将2025财年GDP增长预期从1.2%大幅下调至0.7%,0.36%的损失相当于抹去新财年预期增幅的一半以上 [9] 中国游客消费转移 - 不去日本的游客将消费转移至其他目的地,韩国在11月15日-16日成为新晋TOP1出境游热门目的地 [3] - 飞往泰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的机票预订量靠前 [3] - 新加坡、悉尼、巴厘岛的搜索量环比上周增长均超过10% [3] 全球旅游业对中国游客的依赖 - 2020-2023年全球旅游业被动"去中国化",日本损失4.8万亿日元 [13] - 印度游客人均消费只有中国游客的三分之一 [14] - 2025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预计将超1.55亿人次 [18]
拉林铁路奏响加速发展新乐章
经济日报· 2025-11-16 06:07
铁路运营与服务 - 拉林铁路于2021年6月通车运营,是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线路全长435.5公里,桥隧比达74.7% [1][3] - 列车乘务团队具备丰富高原工作经验,服务理念强调“敏感、用心、用情”,并在节假日大客流期间加强车厢巡视频次以关注旅客身体状况 [1] - 运营初期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目前普通话和藏语交流能力均有提升,列车在节假日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2] 基础设施维护与安全 - 钢轨探伤工作每年需完成4遍全线检查和6遍全线道岔检查,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到发线,每月定标定量检测焊缝接头 [3] - 两个工区共12名职工负责400多公里线路,每晚仅有4小时作业“天窗期”,双轨探伤仪可完成约30公里检查任务 [3] - 藏木特大桥每月需结合无人机、望远镜和人工巡检对全桥约4.6万颗螺栓进行一遍全覆盖检查 [3] - 接触网检修是高原铁路“高空、高危、高精度”作业,检修人员需在5米多高作业平台上使用激光测量仪校准导高 [4] 区域经济影响 - 铁路开通显著改善了当地交通,从朗县到林芝的驾车时间从4小时以上缩短,使辣椒、核桃、苹果等特产得以通过火车外销 [5] - 山南火车站旁的特产店生意因火车站建设而好转,进货频率从每月一次增加 [5] - 加查县惹米产业园区已吸引7家龙头企业入驻,其中西藏安琪珠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原益生菌项目已投产,累计产值超2000万元,满产后预计可年产200吨高原益生菌冻干粉 [6] - 拉林铁路通车增强了加查区位优势,企业未来计划通过铁路运输降低产品成本 [6] - 林芝市旅游业飞速发展,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21年的超1000万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超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近84亿元增长至超138亿元 [6]
和若铁路串起南疆致富走廊
经济日报· 2025-11-04 06:30
项目概况 - 和若铁路于2022年6月16日开通运营,是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使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正式闭环 [1] - 该铁路全长超过825公里,是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结束了南疆多地不通火车的历史 [1] 出行便捷性提升 - 铁路开通显著缩短了旅行时间,例如从且末到和田的行程从大巴约12小时缩短至火车不到7小时 [2] - 乌鲁木齐至和田经若羌、且末等地实现22小时内通达,和田至若羌约9小时可达 [2] - 新疆铁路部门开行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专列,全程近4000公里,今年前10个月已开行旅游专列70列,旅客发送量达1.76万人,其中环塔旅游专列24列 [2][3] 物流效率与成本优化 - 和若铁路使南疆货物出疆路程缩短1000公里,部分货物如若羌红枣、且末硅石的物流成本降低40% [4] - 煤炭等货物运输时长比之前节省近一半,成本节约近三分之一 [4] - 货运列车实现规模化、常态化开行,运输货物品类从开通初期的10多种扩展至100多种 [4] - 化肥等物资通过铁路直接运达县里,省去中间环节,每吨节省成本约70元至80元 [4] - 铁路开通以来,共发送红枣、煤炭、粮油等地产货物超10万吨,到达民生、建材等各类物资逾50万吨 [5] 沿线产业发展 - 铁路拉动了沿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如洛浦的地毯、策勒的石榴、于田的大芸等,成为一条“致富走廊”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 - 铁路全线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的65% [6] - 建设期间修建固沙防沙草方格5000万平方米,栽植苗木1296.1万株,造林面积达11.4万亩 [6] - 铁路沿线挖设131口水井并配备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手机App操纵灌溉 [6] - 为应对植物死亡率,每年春秋两季对缺损地段进行补种,从建设之初至今已补种灌木近400万株、乔木36万株,植株存活率约为85% [6]
宝鸡至徽县首趟旅游专列开行 游客邂逅“陇上江南”秋日盛宴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8:24
旅游产品与服务 - 宝鸡至徽县首趟“宝之旅”旅游专列开通,搭载千名游客 [1] - 专列行程精心串联月亮峡与田河村千年古银杏树群落两大核心看点 [1] - 为游客量身定制融合自然、民俗与美食的三大核心体验 [1] - 提供“一站式”出行搭配全程贴心服务,得到游客广泛认可 [3] 目的地资源与体验 - 月亮峡景致包括层林尽染的山林、碧绿江水和原生态瀑布 [1] - 田河村拥有153株千年古银杏树,构成秋日金黄画卷 [2] - 当地特色风物包括罐罐茶、清甜软糯的银杏果以及醇厚绵长的金徽酒 [1] - 游客可打卡“燧云关·星野仙踪”露营地,品尝农家小吃并选购虞关特产,如腊肉腊肠、金丝皇菊等 [2] 运营与后勤保障 - 徽县文旅部门与景区、乡镇提前谋划,定制专属服务方案以保障千名游客的游览体验 [3] - 景区内增设临时休息点与咨询台,并安排专业讲解员全程陪同介绍自然与人文背景 [3] - 志愿者团队分散在各景点值守,为游客提供引导、解答疑问及协助拍照等服务 [1][3] 经济影响与市场反响 - 专列为徽县文旅经济注入活力,景区周边餐馆、摊位客流激增 [3] - 田河村的银杏主题手工艺品、新鲜银杏果、便携装罐罐茶及本地核桃、木耳等特产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 [3] - 旅游活动成功实现旅游流量向经济“留量”的转化 [3] - 游客对志愿者引导和欢迎仪式感到亲切,对体验千年古银杏和品尝罐罐茶充满期待 [1]
35.4亿人次,再创新高!透过铁路客流看“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
央视网· 2025-10-21 15:17
客运量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创历史同期新高 [1] 运输能力与效率 - 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087列,同比增长7.1% [4] - 新增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沈阳至长白山高铁、襄阳至荆门高铁等多条线路 [4] - 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实现高标运行,铁路12306动态分析需求以精准调配运力 [4] 旅游客运服务 - 1至9月全国铁路开行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1818列,包括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及银发专列 [7] - 旅游列车服务助力旅游经济和银发经济发展 [7] 跨境客运与特色服务 -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2330.9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9.7万人次,推动跨境游升温并助力人员交流和商贸往来 [9] - 高铁宠物托运和“轻装行”服务试点范围持续扩大,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9]
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新高!数览前三季度全国铁路“成绩单”
央视网· 2025-10-21 12:07
铁路客运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087列,同比增长7.1% [1] 运输能力与网络扩展 - 新增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沈阳至长白山高铁、襄阳至荆门高铁线路 [1] - 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实现高标运行 [1] - 铁路12306动态分析需求并精准调配运力 [1] 旅游列车服务发展 - 1-9月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1818列,提供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特色服务 [3] - 旅游列车服务推动旅游经济和银发经济发展 [3] 跨境客运与特色服务 -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2330.9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9.7万人次 [5] - 跨境客运推动跨境游升温并助力人员交流和商贸往来 [5] - 高铁宠物托运和"轻装行"服务试点范围持续扩大 [5]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
人民日报· 2025-10-20 15:39
铁路客运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创历史同期新高[2] - 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087列,同比增长7.1%[2] - 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2] 运输能力与资源优化 - 统筹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资源,利用新增线路如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沈阳至佳木斯高铁沈阳至白河段等提升能力[2] - 利用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高标运行成果,动态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2] - 千方百计挖潜运输能力[2] 旅游与主题列车发展 - 1至9月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1818列,助力旅游经济和银发经济发展[2] - 定制化开行“歌迷专列”、“球迷专列”,激活“主题列车+”经济,拓展消费新场景[2] 跨境客运与国际交流 - 适应过境免签政策,加强跨境客运组织,开好中越、中俄、中蒙等国际列车[2] -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2330.9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9.7万人次[2] - 推动跨境游升温,有效助力人员交流和商贸往来[2]
潮汕小城假期出行需求破纪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08:57
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旅游核心吸引力 - 中秋烧塔是潮汕地区一项起源于元末的典型民俗活动 从历史信号功能演变为祈福纳祥的仪式 活动期间伴有英歌舞 打铁花 炭火舞及灯光秀等表演[2] - 烧塔仪式具有复杂结构和完整流程 塔身由红砖按"品"字形垒砌 预留窗孔 仪式由长者点火 年轻人添柴 持续整晚并伴随文娱活动[3]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揭阳共推出89项非遗民俗活动 包括"看英歌到揭阳"活动和一系列非遗技艺展示体验 为游客打造深度沉浸式的"国潮"文化之旅[6] 旅游客流数据显著增长 - 10月1日至8日揭阳接待游客181.77万人次 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10.15% 其中外地入揭游客146.31万人次 增长15.59%[2] - 过夜游客达77.52万人次 增长33.66% 游客过夜率为42.64% 显示旅游消费深度提升[2] - "双节"前5天 揭阳古城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新修缮的历史文化街区迎来首秀[7] 年轻客群与社交媒体驱动旅游热潮 - 民俗游兴起源于年轻人更愿体验在地文化而非打卡热门景点 以及潮汕民俗在社交媒体上频繁破圈[6] - 现场吸引来自福建 广西等地的年轻游客 他们对盛大民俗活动感到震撼 认为潮汕传统文化保持较好[4][5] - 当地年轻人积极参与传统民俗文化建设与传播 英歌队 潮剧 舞龙舞狮队中年轻队员显著增加[6] 城市品牌与基础设施提升 - 揭阳通过传统民俗文化提升"软实力" 从以服装制鞋 五金机电为支柱的工业城市走向公众视野[7] - 揭阳是假期国内机票搜索热度增幅最大城市之一 机场航班起降和旅客服务人次打破历史纪录 出行需求上涨超100% 涨幅排名全国第5[7] - 当地持续推进古城保护与活化 双节前完成古城修缮改造项目 以连片拱廊 雕花灰塑的复古风貌开放[7]
潮汕小城假期出行需求破纪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08:52
民俗活动带动旅游热度 - 中秋烧塔是潮汕地区元末起源的祈福纳祥传统民俗仪式,活动期间伴有英歌舞、打铁花等多种表演[1][6] - 今年中秋节揭阳有十余座村落举行烧塔仪式,各村落通过引入多样民俗表演作为吸引游客的“杀手锏”[1] - 棉浦村是揭阳最具盛名的烧塔仪式举办地,随着社交媒体传播,活动从当地娱乐转变为吸引外地游客的热点[6] 双节旅游数据表现 - 10月1日至8日揭阳接待游客181.77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10.15%[2] - 双节期间外地入揭游客达146.31万人次、增长15.59%,过夜游客77.52万人次、增长33.66%,过夜率42.64%[2] - 双节前5天揭阳古城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古城修缮改造项目在节前完工并开放[10] 民俗旅游兴起动因 - 旅游趋势变化表现为年轻人更倾向体验在地文化,潮汕民俗活动在社交媒体频繁破圈吸引关注[9] - 当地年轻人积极参与英歌队、潮剧等传统文化建设与传播,推动民俗活动活力[9] - 双节期间揭阳推出89项非遗民俗活动及“看英歌 到揭阳”等深度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9] 城市影响力提升 - 揭阳通过传统民俗文化提升软实力,成为假期国内机票搜索热度增幅最大城市之一[10] - 双节期间机场航班起降和旅客服务人次破纪录,出行需求上涨超100%,涨幅排名全国第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