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招聘
搜索文档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
36氪· 2025-11-14 16:41
小红书招聘业务的现象与规模 - 2025年秋招相关笔记发布数超过205.2万,较去年几乎翻倍 [1] - 2025年有10225家企业入驻小红书招聘,包括京东、米哈游、花西子等知名企业 [1] - 平台上有高达640万以上职场前辈分享校招经验和实用技巧 [1] - 具体笔记分类中,“岗位解读”相关笔记超107,900篇,“简历修改”相关笔记超157,800篇,“面试技巧”相关笔记超480,400篇,“秋招心态”相关笔记超1,261篇 [2] - 平台已有3000多个校招交流群,6.8万个专属内推码被使用 [2] 小红书拓展招聘业务的用户与平台基础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平台月活跃用户突破3亿,内容分享者超1亿,搜索渗透率达70% [3] - 平台用户年轻化特征显著:00后占比35%,95后合计占比50%,Z世代和都市白领是六大主要人群标签中的两个 [3] - 用户存在自然衍生的职场需求,脉脉数据研究院调查显示25-30岁年轻人是职场压力敏感群体,2020年职场人平均压力值达6.9 [5] 小红书布局招聘的商业化动机 - 平台主要变现方式(广告和电商)面临压力,2024年电商GMV增速降至15%,远低于2023年的32% [6] - 广告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65%跃升至2024年的72% [6] - 全球在线招聘行业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级别,预计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5% [6] - 竞争对手BOSS直聘2024年全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增长23.6%,付费企业客户数达610万,同比上涨17.3% [6] - 入局招聘被视为一种可观的流量变现方式,能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 [7] 小红书招聘业务的优势与适用场景 - 平台生态与年轻人求职需求天然契合,用户已形成从考研到租房再到职场的“熟人式分享”信任基础 [12] - 更适用于通用型、兴趣驱动型岗位或具有特定圈层属性(如海外招聘)的职位 [8] - 61.7%的“00后”求职者在投递简历前会系统调查企业背景,小红书等平台成为其反向背调公司的渠道 [13] - 企业如京东在平台主动展示职场信息(如127万平方米职场面积、福利待遇等)进行“职场种草” [14] 招聘市场的宏观环境与挑战 -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1222万,就业市场压力巨大 [2] - 自2024年1月以来,全球初级职位招聘量下滑29个百分点,54%的Z世代正在积极求职,仅11%计划长期留任现有岗位 [14] - 岗位供需错配尖锐,63%的中小企业表示“招聘难度加大”,同时近半数Z世代从事着与理想相去甚远的工作 [17] - 40%的Z世代表示个人背景阻碍其追求理想事业,该比例是婴儿潮一代(24%)的近两倍 [18] - AI发展削弱了通用型岗位需求,写作、绘画、设计等兴趣就业岗位首当其冲,而工业机器人操作员、数字孪生工程师的需求增长30%以上 [9] 内容平台招聘的替代路径与局限 - 部分年轻人转向“国际打工人”路径,小红书“出国打工”话题浏览量达3.2亿,相关笔记形成完整经验分享链条 [18] - 2025年三季度中企出海职位同比增长34.19%,电商、智能制造、游戏等行业出海招聘需求旺盛 [18] - 内容平台面临信任与安全短板,用户发布的求职信息易被他人获取,存在风险 [9] - 对于高精尖技术岗或需要复杂专业背景的职位,传统招聘平台和猎头仍是更高效渠道 [8] - 其他内容平台如抖音、快手也已入局招聘,但各自聚焦不同细分人群(如快手服务蓝领与下沉市场) [24]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523
华泰证券· 2025-05-23 13:50
核心观点 - 海外超长期国债利率上行,日债收益率短期或震荡回落,美债收益率中期或维持偏高位置;人民币有升值动力;港股重估蓄势待发,产业债可结合负债端选择配置;多家公司业绩表现各异,部分公司发展前景被看好 [2][3][9] 宏观 - 近期海外超长期国债利率普遍上行,5月21日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3.15%创历史新高,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5.08%为2023年10月以来最高,主要因期限溢价回升,对超长期日债收益率上行触发套息交易反转担忧过度,日债收益率短期或震荡回落,美债收益率中期或维持偏高位置 [2] - 4月2日后美国“对等”关税调整,5月12日中美达成协议降低对中国加征关税水平,美元指数小幅反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0.5%左右,升值幅度未完全反映基本面变化,去美元化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或消弭,甚至有升值动力 [3] - 5月初港币兑美元汇率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卖出1294亿港币投放流动性,银行体系总结余急增近3倍,HIBOR利率大幅下行,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募资超350亿港币,香港市场流动性改善、吸引力上升,去美元化背景下香港市场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6] 固定收益 - 近日全球债券利率普遍上行,日债、美债表现明显,截至5月21日,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上行至1.53%,30年日债收益率触及2.98%,10年美债收益率上行至4.58%,30年美债收益率突破5.0% [4] - 24年产业债主体盈利承压,25Q1盈利同比上行,行业间盈利分化,25Q1多数行业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杠杆率整体稳定但短期偿债能力下滑,2024年以来产业债是信用供给主力,25年增速放缓,利率震荡市和存款利率下调利好信用配置,产业债建议结合负债端选择配置 [12] 房地产 - 境外国家和地区房地产市场采用“预定+现房销售”模式,购房者选定房源签合同付不超10%定金存入第三方托管账户,可同步申请按揭贷款,项目竣工后支付剩余首付并完成贷款放款和产权过户,该模式保障购房者资金安全 [5] 石油天然气 - 4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OPEC+上调产量目标及部分成员国减产意愿趋弱致国际油价跌至近四年最低,5月中美关税降级带动石油需求预期修正,油价反弹,5月21日WTI/Brent期货价格较4月末上涨5.8%/2.8%,制裁和关税等是短期重要边际影响因素,长期油价中枢有底部支撑,高分红能源龙头企业有配置机遇 [6] 策略 - 5月20日宁德时代在港上市获大量投资且较A股大幅溢价,体现港股市场结构性变化,港股重估蓄势待发 [9] - 除公募基金外的四类基金25Q1持股变化显示,中长线资金持股市值占比环比基本持平,资金加仓A股高股息资产减持周期能源股,配置思路分化,对港股弹性资产关注度回升,借道ETF入市加快 [10] 银行 - 中国经济修复预期改善,人民币或升值,有望催化中国资产重估,香港是全球金融网络重要节点,看好港股收益表现,港银市值占比高、基本面韧性强、股息可托底,有望吸引增量资金,推荐农行H、交行H等银行H股及渣打集团、汇丰控股等香港银行 [13] 重点公司 - 首次覆盖黑芝麻智能,给予目标价24.04港币,基于16.8倍2025年P/S,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智能驾驶和机器人芯片供应商,有望受益于高阶智驾需求增长和机器人大模型对端侧AI芯片需求潜力 [14] - BOSS直聘25Q1收入19.23亿元略超预测,经调整净利润6.92亿元超预测,春节后招聘需求稳步修复,若宏观情况稳定公司有望受益,维持“买入”评级 [15] - 美图公司5月20日宣布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拟向阿里发行2.5亿美元三年期可转债,承诺采购5.6亿元云服务,共同开发AI技术,阿里将推广美图AI工具,看好合作打开增长前景,给予“买入”评级 [16] - 香港交易所因中美关税降级、人民币有升值空间,人民币升值带动香港流动性和资产价格上涨,大型内地企业赴港IPO提升交易兴趣,成交额提升利好港交所盈利和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17] - 中通快递一季度收入108.9亿元,归母净利19.9亿元,调整后归母净利22.1亿元,快递件量同比增长19.1%,市场份额同比下降0.4pct至18.9%,单票收入下降,25年业务量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是首要目标,维持“买入”评级 [18] - 乐信1Q25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13%/19%,净利润take rate提升至1.59%,信用成本降低,首日逾期率环比降11%,轻资本放款量占比升至28%,新增放款量环比略降0.8%,2H25分红比例将提升至30%,预计2025年盈利明显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9] - 高鑫零售2025财年营收715.5亿,归母净利4.1亿元扭亏为盈,宣派股息共0.34港元/股,股息率约16.6%,计划推动一店一策改造,盈利能力有望改善,维持“增持”评级 [20] - 特海国际1Q25收入1.98亿美元,经营利润0.08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0.12亿美元同比扭亏,25年做优顾客体验,同店翻台稳中有升,开店同比有望提速,中长期成长潜力可观,维持“买入”评级 [20] - 百度集团1Q25总收入325亿元,非GAAP净利润65亿元,AI云收入增长强劲,占核心收入比例同比提升6.5pp,广告收入占比下滑8.7pp,搜索龙头或向AI云厂商转型,给予“买入”评级 [23] - 满帮集团1Q25收入27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4亿元,履约订单增长23%,2Q收入指引中值略低于预期,对智驾科技追加投资,预计今年增加AI投入,看好货运线上化和变现能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24] - 小鹏汽车一季度收入158亿元,归母净利润-6.6亿元亏损收窄,看好新车热销带动销量和盈利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25] 评级变动 - 2025年5月22日首次覆盖黑芝麻智能,目标价24.04港币,给予“买入”评级,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45、-0.76、0.01元 [26] - 2025年5月20日首次覆盖南极电商,目标价6.00元,给予“买入”评级,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13、0.23、0.32元 [26] - 2025年5月19日首次覆盖远大医药,目标价10.15元,给予“买入”评级,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60、0.66、0.76元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