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新闻网】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研讨会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0:19
研讨会上,签署专利 " 先使用后付费 " 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协议。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供图 圆桌对话环节多角度探讨创新融合方式、制度机制以及融合发展生态的问题,碰撞出多项具有前瞻 性的思想火花。 信息发布环节签署一系列"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协议,发布一套面向科研机构、企业和 投资机构的"融合实践工具箱"——"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业务服务体系",为融合创新实践提供 系统性支持。 生命健康领域专题对接环节,来自科研机构、企业界和投资界的代表还围绕骨质材料、生物育种、 疫苗研发、核酸药物、干细胞、脑机接口、人工智能(AI)制药等前沿技术方向展开深度交流,围绕 技术落地路径与场景融合模式进行对接,促成一批初步合作意向。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研讨会会场。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供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获悉,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重点活动之一,由该中心主办 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研讨会"7月16日在北京举行,通过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议 题,探路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新实践。 本次研讨会汇聚政府部门代表、科学家、企业家及智库学者,发布融合发展的平台新工具,试 ...
城市24小时 | 西部唯一沿海省份,瞄准一个“关键”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7-04 23:11
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 -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多种关键金属资源保有量居全国前列,中重离子型稀土已探明储量250万吨,占全国23% [2][3] - 广西将聚焦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链,涵盖机械、汽车、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存在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生态环保压力大等结构性矛盾 [4] - 广西计划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道路,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并招引有色金属行业头部企业布局 [3][4] - 广西将发挥面向东盟的独特优势,加强对东盟国家矿产原材料、市场销售及政策研究,形成服务东盟的工作格局 [5] 人工智能赋能医药产业 - 北京市计划加速人工智能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应用,支持药物研发模型开发,涵盖分子生成、药效预测、临床试验等环节 [7] - 人工智能将应用于智能诊疗产品研发,包括口腔、骨科植入耗材定制、辅助诊断、手术规划等,并提升医疗设备智能化水平 [7] - 推动医药生产企业数智化转型,打造智能工厂,应用垂类模型于药械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流通追溯等环节 [7] 绿氢管道与氢能产业 - 内蒙古至京津冀绿氢管道项目获批,是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将降低运输成本并促进绿氢消纳 [8] - 该项目是国家级试验示范项目,助力内蒙古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建设 [8] 低空经济与新兴产业 - 浙江成立空港低空经济投资合伙企业,出资额10亿元,由多家国资背景企业共同出资,聚焦股权投资 [9] - 四川计划到2027年培育30家以上行业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10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15个新兴产业领域 [10] 数字经济产业创新 - 北京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指数居全国首位,得益于科技资源和创新企业集中,数字政务和数据开放政策优势显著 [13][14] - 珠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创新指数领先,长三角经济基础雄厚,京津冀科研资源丰富但发展不均衡,川渝地区潜力大 [14] 其他行业动态 - 山东鼓励外资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组织上市公司与境外基金对接,支持优质外资长期投资 [11] - 深圳离境退税商店突破1000家,电子退付渠道上线,离境退税口岸数量和集中退付点居全国之首 [12]
2025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大会成功举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6-15 18:13
本报讯(记者冷翠华)6月14日,2025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大会在上海市普陀区举行。本次大会以"聚合力 汇众智共建科技金融新高地"为主题,共商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之道,共话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升级 之策。 当前,各地密集出台举措,深入推进"双链"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正聚焦科技创新中心 等"五个中心"建设,积极做好以科技金融为首的金融"五篇大文章"。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顾军表示,此次活动在上海市普陀区举办,是市区 联动推进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具体行动。普陀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在科技 创新领域成效显著,希望普陀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作为,在发挥优势上展现特色, 在服务保障上体现水平,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让更多企业引得来、发展好。 "普陀区将做好三篇'融'字大文章。"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表示,一是全力融入发展大局。加快打 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场、智汇源、创芯孵化器和服务中心"。二是全力融合创新生态。做实资 源、需求、合作"三张清单",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三是全力 融通企业服务。推动沿沪宁科创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