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执行器

搜索文档
奥迪威(832491):2025H1收入增长16% 医疗、消费电子、机器人等新领域多元布局展开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30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5047万元,同比增长8%,扣非归母净利润4666万元,同比增长1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446万元,同比增长7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8%且环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2746万元,同比增长4%且环比增长1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847万元,同比增长182% [1] - 销售费用率3.95%,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7.38%,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3.54%,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6.99%,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 [1] 业务表现 - 传感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77%,主要因产品升级及在智能汽车、智能仪表和工业控制领域应用提升,执行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16%,主要因电声器件销量减少及海外安防消费市场订单下降 [1] - 境内收入增长30%,境外收入维持稳定,公司加大对国内市场开拓力度 [1]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研发费用率达8.1%,创新驱动业务及产业合作拓展 [2] - 精密超声换能器技术推动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参与制定《超声软组织手术设备换能器团体标准》并获发布实施 [2] - 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设立创新实验室,并于2025年3月入围"2024广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榜单" [2] 新产品与布局 - 推出割草机器人超声波测距避障方案,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并融合地形梯度识别算法与回波解析技术 [2] - 推出压电敲击开关适配智能触控场景,发布无铅微型压电射流风扇为智能终端提供散热,无铅触觉反馈执行器增强屏幕交互体验 [2] - 多元化品类布局在消费电子、机器人和医疗领域落地,有望带动业绩增量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8亿元、1.24亿元和1.4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7.8倍、37.8倍和31.8倍 [3] - 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把握汽车智能化、消费电子、机器人和医疗领域机遇,促进业绩稳步增长 [3]
奥迪威20250827
2025-08-27 23:19
**奥迪威 2025 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分析** **一、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3亿元 同比增长16.26% 归母净利润5046.86万元 同比增长7.81% 扣非后净利润增长12% [4] * 毛利率为35.42% 经营活动现金流4446.04万元 同比增长73.07% 资产负债率11.28% 同比下降23.22% [4] * 净资产收益率4.93% 每股收益0.36元 同比增长5.88% [4] **二、业务构成与表现** * 传感器业务是核心增长驱动力 实现收入2.76亿元 占总收入83.51% 同比增长29% [2][7][23] * 执行器业务收入0.44亿元 占总收入13.26% 同比下滑 主要受电声器件和海外安防订单减少影响 [2][26] * 公司约40%至50%的业务来自出口市场 [9] **三、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667.36万元 同比增长12.29% 占营收比重8.08% [2][5] * 研发聚焦敏感材料、换能芯片、微电子结构、信号处理、智能算法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8] * 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及低功耗、高精度方向升级 [10] **四、新兴应用与产品突破** * **AI服务器液冷散热系统**:采用动态管理和涡接技术 实现毫秒级响应和3%以内测量精度 目标毛利率40%-50%以上 [2][28][32] * **机器人领域**:传感器应用于水下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 水下通讯模块和测距传感器已批量出货 [17][34][35] * **工业控制**:推出压电叠堆、点胶阀、柔爪、电子皮肤等设备 [16] * **智能终端**:推出微型射流风扇和微型气泵 为电子穿戴设备提供散热方案 [14] * **智慧安防**:开发全铜电极压电报警器 解决行业瓶颈 [13] * **消费电子**:技术转向汽车应用(如方向盘触控) 笔记本鼠标控键批量生产 与国产驱动芯片厂商合作提供综合方案 [36] **五、客户与市场拓展** * 智能驾驶领域为国内主流车厂及系统集成商供货 作为一级半或二级供应商 [24][25] * 液冷传感器主要对接数据中心产业中的大型企业 如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和数据中心运营商 [27] * 新品从立项到工程化需2-3年 形成规模化收入需1-2年 [26] **六、未来战略与展望** * 未来五年战略目标是从国内领先者成为国际市场主要参与者 [3][22] * 通过技术迭代赋能人工智能 在感知层和执行层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3][21][22] * 未来快速增长品类预计包括智能舱支架、服务机器人(园区清洁、物业管理)及智能家居海外市场 [37] * 行业趋势要求传感器具备计算、自我判断、自我补偿及双向通讯功能 公司推动硬件集成化发展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