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润欣科技“买入”评级,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格隆汇APP· 2025-09-18 15:4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93.36万元 同比增长18.23% [1]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86.70% [1] - 下调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0.75/1.14/1.68亿元 原预期为1.54/2.16/2.82亿元 [1] 业务发展 - 在AIoT智能模组、汽车电子及音频传感器等新兴领域持续拓展 [1] - 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 有望实现收入与利润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1] 营收预期 - 预期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28.17/31.55/35.72亿元 [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个股异动 | 端侧算力龙头瑞芯微涨停 20家外资机构调研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14: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6亿元 同比增长64%创历史新高 [1] - 同期净利润达5.3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91% [1] - 旗舰产品RK3588及次新产品RK3576带动各产品线高速增长 [1] 业务领域拓展 - 在汽车电子 工业应用 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张 [1] - AIoT市场延续增长态势 公司依托长期战略布局优势 [1] - 因应AI在端侧应用发展需求 产品线保持高速增长 [1] 资本市场关注度 - 获得20家外资机构密集调研 [1] - 国际资本持续加仓中国资产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硬科技"产业 [1] - 半导体与人工智能领域被外资机构认为蕴含丰富投资机遇 [1] 行业技术动态 - Meta发布首款内置高清显示屏的消费级智能眼镜 [2] - 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出现新产品线更新 [2]
全球智能手机ODM龙头,拟“A+H”上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23:04
9月16日,全球智能手机ODM龙头华勤技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美银证券。 从研发力度来看,2022年至2024年,华勤技术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0.47亿元、45.48亿元、51.56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4%、5.3%、4.7%。 值得注意的是,华勤技术董事长邱文生,副董事长崔国鹏,董事吴振海等多名高管,均曾在中兴通讯任职。开源证券研报认为,华勤技术实控人行业经验 丰富,对于手机等终端研发生产制造具有深刻的行业理解,有助于公司发展。 尽管营收增长,华勤技术的毛利率却在近几年有所波动。招股书显示,2024年和今年上半年,华勤技术的移动终端业务毛利率、AIoT产品毛利率、整体 毛利率均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 华勤技术在上证e互动平台表示,此次冲击港股IPO,将有助于向国际资本市场传递公司核心价值,搭建国际资本运作平台促进公司实现快速扩张,助力 公司在后续再融资、海外收并购等项目上稳步推进。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华勤技术是中国ODM行业最早大规模引入智能制造体系的企业之一,其客户包括联想、OPPO、vivo、三星、小米等全球知名消费 电子龙头。 华勤技术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刚满两年,此次若顺利 ...
亿道信息(001314) - 2025年9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7 20:06
业务模式特点 - 公司以产品定义和研发设计为核心,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将主要生产环节委托外协厂商,但派驻专人监督质控和技术指导 [2] - 公司具备柔性化生产制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服务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2] - 自有工厂主要完成NPI中试工作,确保问题早期解决 [2] 战略规划方向 - 2024年5月正式将AI+战略上升为公司顶层战略,推动AI技术与智能硬件及垂直场景深度融合 [3] - 成立亿道数字研究院,专注于人工智能、感知技术、空间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探索 [3] - 加强XR及AIoT、自主可控国产化产品领域的适配研发,把握数字中国、新质生产力等发展机遇 [3] 发展目标 - 深挖现有客户需求,丰富产品序列,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3] - 发力人工智能在端侧的应用,培养研究加产品复合型创新人才 [3] - 为公司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3]
通富微电:超大尺寸FCBGA已预研完成并进入正式工程考核阶段
巨潮资讯· 2025-09-17 11:45
技术研发进展 - 大尺寸FCBGA开发进入量产阶段 超大尺寸FCBGA进入正式工程考核阶段[2] - 通过设计优化解决超大尺寸产品翘曲与散热问题[2] - 光电合封(CPO)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相关产品通过初步可靠性测试[2] - Power DFN-clip sourcedown双面散热产品研发完成 满足大电流/低功耗/高散热需求[2] - 建立Cu wafer封装工艺平台 解决切割/装片/打线技术难题[2] - 在PowerDFN全系列实现Cu wafer封装大批量生产[2]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AI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关键增长驱动力[3] - 存储/通信/汽车/工业等领域需求逐步复苏[3] - 5G/AIoT/智能汽车普及对封装技术提出更高要求[3] - 行业需突破高密度集成/低功耗设计/高散热性能等关键技术[3] - 中国封测行业有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3] 市场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与市场复苏叠加推动封测市场整体向好[3] - 封测企业需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发展[3] - 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形成多重行业驱动因素[3]
晶晨股份20250916
2025-09-17 08:50
**金辰股份收购芯脉微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金辰股份收购芯脉微 旨在增强无线通信领域实力 尤其在AIoT应用方面[2] * 芯脉微专注于4G/5G WiFi 蓝牙及卫星通信等全栈式无线通信芯片及解决方案[3] * 行业涉及物联网 车联网 移动智能终端 智慧城市 智慧工业 智慧农业等AIoT应用领域[2][12] **收购背景与标的公司核心情况** * 收购以现金方式进行 交易对价预计约3.16亿元 芯脉微将成为金辰全资子公司[3] * 芯脉微成立于2021年 总部上海 在杭州 西安 珠海和深圳设有研发中心 员工约70人[3] * 芯脉微核心团队拥有超过15年通信芯片研发与量产经验 大部分来自展讯[6] * 芯脉微CEO孙斌拥有超过22年研发与管理经验 曾在展讯担任高级职务[6] * 芯脉微已有6款产品完成流片 应用于物联网 车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领域[3] * 芯脉微2025年上半年收入68万元 净利润负4000万元 预计10月底完成交割[4][17] * 收购产生的商誉影响较小 约3000万元左右[17] **技术产品与市场应用** * 物联网产品有多个型号:4+2配置 4+4配置和8+8配置[5] * 8+8配置产品(7718P)已出货 用于物联网模组和智能玩具(如连接云端大模型的毛绒玩具)[5] * 另有专用于通话手表(7718S)的4+4配置芯片[5] * 支持功能手机和汽车电子TBOX的8+8配置芯片已进入量产或大规模导入阶段[5] * 公司主推高附加值 高毛利率的Cat 1产品 应用于云端豆包 AI智能以及学生卡等领域[9] * 学生卡产品支持电子围栏和WiFi扫描功能 可实现精确定位[9] * K4产品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流片 力争2026年底量产出货[9] * 公司同时开发4G/5G双模的5G ReCap产品[9] **战略整合与协同效应** * 收购旨在构建从蜂窝到光再到WiFi的完整无线通信能力 实现技术协同与互补[3][11] * 整合后将增强金辰在无线通信蜂窝技术上的实力 并增强WiFi通信技术能力和团队实力[11] * 公司将构建包含蜂窝通信 光通信和WiFi通信的多维完整底层通信技术栈[11] * 整合可拓展广域网AIoT应用 包括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公共安全) 智慧工业(能耗管理) 智慧农业(精准灌溉)等[12] * 通过全球250多家运营商渠道 结合通信技术的新型AIoT终端导入市场[12] * 在汽车领域 整合能满足软件定义汽车对蜂窝通信(远程联网) 光通信(车内主干网)和WiFi(短距离通信)的需求[12][14] * 光通信在汽车电子中具大带宽 高稳定性和强抗干扰能力 支持复杂数据交互[13] * WiFi主要用于车内短距离近场通信 满足多终端本地数据互联需求[14] * 整合将推动WiFi 7等高带宽技术发展 并增强在WiFi路由市场的竞争力[14][15] **市场前景与财务预测** * 全球蜂窝通信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全球芯片出货量约2.5亿颗 2025年预计达3亿颗 2026年预计达3.5亿颗[18] * 增长主要受益于2G/3G网络退网以及4G/5G时代的到来[18] * 若占据10%市场份额 芯脉微2026年收入将超3亿元 有望扭亏为盈[4][18] * 乐观估计可能拿到30%市场份额 相当于销售1亿颗芯片 实现10亿元收入[19] * 公司团队70人 每月总花费约300万元人民币 年支出约5000万元[20] * 按30%毛利率计算 实现盈亏平衡需达2亿元左右销售收入[20] * 公司产品集成度行业领先 外围器件数量最少 集成了射频 基带 CPU 电源和射频前端等多个模块[19] * 产品在高附加值智能玩具 学生卡和带通话功能的手表等领域受客户好评[19] **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 公司专注于高附加值 高毛利率产品 并积极拓展汽车电子市场(毛利率更高)[10] * 公司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实现第二个10亿美元收入目标[28] * 公司拥有现成客户群和产品叠加优势 通过配套新型芯片可迅速提升收入[28] * 公司计划进入显示器芯片市场 中国每年约1.5亿颗芯片依赖进口 市场巨大[27] * 公司在AIoT市场已有布局 如在机顶盒中应用AI技术(语言翻译) 并与谷歌Gemini后台打通实现家庭安防功能[23] * 公司对AR VR等新兴技术持谨慎乐观态度[26] * 公司坚持务实发展策略 有清晰长远战略规划[30]
智能机顶盒芯片龙头,重要收购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0:16
收购交易概述 - 晶晨股份拟以现金3.16亿元收购芯迈微半导体100%股权 [1][2] - 交易使用自有资金 芯迈微将成为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交易战略意义 - 收购助力构建"蜂窝通信+光通信+Wi-Fi"多维通信技术栈与产品矩阵 [2] - 形成以"端侧智能+算力+通信"为主干的泛AIoT解决方案 [2] - 推动公司从智能家居静态场景向物联网 车联网移动场景扩展 [4]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芯迈微2025年上半年营收67.93万元 净亏损4005.95万元 [2] - 资产总额4592.55万元 尚未实现盈利且经营规模较小 [2] - 属于轻资产高研发投入公司 核心能力为人才团队和技术专利等无形资源 [3] 技术整合与市场拓展 - 芯迈微在物联网 车联网领域拥有6个型号芯片完成流片 [4] - 已有芯片产品在物联网模组 智能学生卡等场景实现收入 [4] - 通过整合将拓展广域网AIoT应用场景 包括智慧城市 智能农业及公共安全领域 [4] - 多维通信技术栈可满足汽车领域高智能化 高数据量通信需求 [4]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3.30亿元 同比增长10.42% [5] - 归母净利润4.97亿元 同比增长37.12% [5] - 公司在端侧智能 高速连接 智能汽车等重点领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5]
龙旗科技(603341):25H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看好智能眼镜长期成长性
长城证券· 2025-09-15 21:2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15%之间 [4][9][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9.08亿元 同比-10.65% 归母净利润3.56亿元 同比+5.01% [1] - 单季度Q2营收105.29亿元 同比-11.85% 环比+12.27%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4.31% 环比+30.71% [1]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5H1毛利率8.14% 同比+1.64个百分点 净利率1.79% 同比+0.29个百分点 [2] - Q2毛利率达8.76% 同比+2.70个百分点 环比+1.31个百分点 净利率1.94% 同比+0.19个百分点 环比+0.33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手机业务营收140.22亿元 同比-22.28% 受海外市场需求放缓影响 [2][3] - AIoT业务营收33.21亿元 同比+45.26% 主要受益于智能眼镜高速增长 [2][8] - 平板业务营收19.00亿元 同比+14.57% 高端旗舰产品持续上市 [2][3] - 其他业务营收6.64亿元 同比+125.56% [2] 研发投入与新品布局 - 25H1研发费用率6.02% 同比+1.80个百分点 主要投入AIPC 汽车电子和智能眼镜等新品类 [2] - AIPC领域已获得四家头部客户量产订单 目标2030年收入占比达30% [3] - 汽车电子多个品类实现量产交付 客户包括小米 江淮 赛力斯 蔚来等 [3][8] - 智能眼镜深度切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 新增国内头部互联网客户量产项目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亿元 9.45亿元 13.10亿元 [9][10] - 对应EPS分别为1.39元 2.01元 2.79元 [9][10] - 预测PE倍数分别为32X 22X 16X [9][10] - 预计ROE从2025年11.0%提升至2027年16.6% [1][10] 成长驱动因素 - 智能手机业务受益于ODM渗透率提升和竞争格局改善 [9] - AI智能眼镜具备高成长性 持续拓展客户及产品品类 [8][9] - 汽车电子及AIPC等新业务处于培育期 未来有望贡献收入及利润增量 [3][9]
晶晨股份拟投资3.16亿元收购芯迈微半导体100%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21:16
收购交易概述 - 晶晨股份拟以现金3.16亿元收购芯迈微半导体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迈微将成为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收购战略意义 - 通过整合芯迈微技术资产与研发团队扩展公司在蜂窝通信上的技术能力并进一步增强Wi-Fi通信技术能力 助力构建"蜂窝通信+光通信+Wi-Fi"多维通信技术栈与产品矩阵 [1] - 实现双方技术能力深度协同与互补 芯迈微拥有无线通信领域优秀核心团队与成建制研发团队 在物联网、车联网、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拥有6个型号芯片完成流片 其中一款芯片已在物联网模组、智能学生卡、移动智能终端场景产生客户端收入 [1] - 拓展AIoT产品在广域网AIoT领域应用场景 将广域网通信技术与智能端侧通用平台型SoC技术深度结合 借助全球超过250家运营商渠道优势拓展AIoT智能终端覆盖智慧城市、智慧工农业、公共安全、老幼出行安全等领域 [2] - 在超低功耗、可穿戴领域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通过收购构建"蜂窝+光+Wi-Fi"完整技术栈 实现底层通信芯片与上层应用芯片技术商业协同 扩宽泛AIoT与连接领域技术护城河 [2] - 适应汽车领域高智能化、高数据量、高算力背景下"移动+大带宽+多连接"通信需求 实现车网、车间、车内高速稳定多连接通信 对标国际领先SoC方案 打造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局域网与广域网融合的世界级"智驾通"一体化SoC解决方案 [2] 财务与运营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33.30亿元 同比增长10.42% 创历史同期新高 净利润4.97亿元 同比增长37.12% [3] - 第二季度出货量接近5000万颗 创单季度出货量历史新高 其中系统级SoC芯片出货量将近4400万颗 Wi-Fi芯片出货量接近540万颗 [3] 未来展望 - 毛利率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持续在端侧智能、高速连接、无线路由、智能视觉、智能显示、智能汽车等重点领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推出更多高附加值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3] - 运营效率提升行动项持续落地 成本控制措施不断深化 规模效应随市场份额扩大和销售规模增长而更加显著 [3] - 在端侧智能等AI相关重点领域长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陆续推出更多具备AI功能的高性能新产品 智能家居类产品因AI技术渗透率提升已实现销量大增 其他产品线也将因AI技术赋能实现新突破成为业绩增长新动力 [3]
晶晨股份:拟3.16亿元收购芯迈微100%股权
格隆汇· 2025-09-15 19:47
收购交易概述 - 晶晨股份拟以现金31,611万元人民币收购芯迈微半导体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迈微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技术协同与互补 - 标的公司拥有无线通信领域优秀核心团队与成建制研发团队 在物联网、车联网、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具备6个型号芯片流片经验 其中一款芯片已在物联网模组、智能学生卡等场景实现客户端收入 [1] - 通过整合标的公司技术资产与研发团队 公司将扩展蜂窝通信技术能力并增强Wi-Fi通信技术 构建"蜂窝通信+光通信+Wi-Fi"多维通信技术栈与产品矩阵 [1] - 双方Wi-Fi与Bluetooth团队深度融合将增强W系列产品线实力 推动产品向Wi-Fi7高带宽、Wi-Fi1×1低功耗及Wi-Fi路由产品迭代演进 [1] 产品与应用场景拓展 - 结合公司全球超过250家运营商渠道优势 将广域网通信技术与智能端侧通用平台型SoC技术深度结合 拓展AIoT智能终端在移动场景和高数据量场景的应用 [1] - 多维通信技术栈可满足汽车领域高智能化、高数据量、高算力背景下的"移动+大带宽+多连接"需求 助力打造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智驾通"一体化SoC解决方案 [1] - 标的公司技术将助力公司在超低功耗可穿戴领域丰富产品矩阵 并拓展智慧城市、智慧工农业、公共安全等广域网AIoT领域覆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