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冷压缩机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从 “跟随者”到“定义者” 头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证券日报· 2025-07-24 01:13
分布式光伏国际标准发布 - 我国牵头制定的IEC国际标准《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低压直流系统及用例》正式发布 这是光伏直流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 为分布式光伏开发与新型配电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为全球分布式光伏产业提供指南 [1] - 该标准聚焦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直流系统的典型场景与关键技术 系统梳理全球相关工程案例 总结光伏直流接口装备技术演化规则 明确低压直流系统在系统控制 故障响应及稳定运行等方面的技术指标要求 [1] - 标准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华能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牵头 与德国 美国等14国专家组成工作组 历经4年协同合作完成 [2] 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进展 - 中国提出的IEC国际标准提案《光伏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第1部分:光伏组件》正式立项 这是全球光伏领域首个聚焦碳足迹核算的国际标准 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 通威股份等行业龙头企业参与 [2] - 格力电器联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主导制定两项制冷压缩机ISO国际标准《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 这是ISO制冷压缩机领域20年来首次成功立项并发布的标准提案 [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金信诺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并已发布的IEC标准共25项 公司正积极从"跟随者"向"定义者"转型 [3]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 格力电器拥有近1000名标准技术专家 在ISO和IEC等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37个专家职位 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内外标准超900项 [3] - 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并在制定过程中积极把握主导权 从"标准跟随者"向"标准制定者"转变 [3][4] - 我国是全球光伏制造和装机应用第一大国 技术水平 产业规模均全球领先 研究院和头部企业积极为国际标准制定贡献力量 [2]
以标准为桥 格力让“中国智慧”闪耀世界舞台
新华网· 2025-06-25 21:03
国际标准发布 - 格力电器主导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501:2025)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483:2025)正式发布 [1] - 这是ISO制冷压缩机领域过去20年来首次成功立项的标准 [4] - 两项标准为全球压缩机行业设定了全生命周期能效评价体系 [6] 标准制定过程 - 2020年底董明珠担任ISO/TC 86/SC 4制冷压缩机分委会主席 [4] - 2022年2月格力首次提出两项国际标准提案 经过7个月投票协调后高票通过立项 [4] - 标准制定过程中召开18场国际专家组会议 输出117份英文材料 处理数百条专家意见 [6] - 标准草案跳过FDIS环节直接进入发布程序 展现对国际规则的精准理解 [6] 标准技术内容 - ISO 18501评价容积压缩机的额定性能能效 适用于家用空调热泵机组等产品 [7] - ISO 18483评价离心压缩机的额定性能能效 适用于数据中心离心冷水机组等场景 [7] - 两项标准均包含额定评价工况 允差要求 运行可靠性等关键条款 [7] 行业影响 - 中国首次在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层面获得主导权 [3] - 2029年全球制冷压缩机市场规模预计达1772亿元 [8] - 格力将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等核心技术转化为国际规则 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标准出海" [8] 公司实力 - 格力拥有近1000名标准技术专家 加入44个国际国外标准组织 [8] - 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37个专家职位 牵头或参与制定超900项标准 [8] - 2024年再次牵头主导《压缩机振动和噪声的评价》国际标准提案 [8]
从“产品出口”到“标准出海”,绿色创新为我们赢得主动权
中国环境报· 2025-06-20 08:19
行业标准与话语权 - 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志着中国从"产品输出"到"标准引领"的跨越 [1] - 两项标准通过限定能耗、噪声等指标融入"绿色基因",彰显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话语权提升 [1] - 中国制冷压缩机企业已拥有覆盖全品类、贯穿全产业链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全球市场份额突破82%并持续攀升 [1] - 制冷设备用电量占全球用电量高达17%,中国标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表现成为赢得国际信任的"活广告" [1] 企业实践与技术优势 - 格力电器"零碳源"技术已为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项工程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2] - 在沙特达曼医科大学项目中,格力光伏直驱空调系统实现高效节能,验证中国制造的可靠性 [2] - 中国已成为制冷压缩机行业未来发展的引领者,贡献全球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中国方案" [2] 政策支持与绿色转型 - 中国出台《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政策,为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 目前中国已培育绿色工厂超5000家、绿色工业园区近40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0余家、绿色产品近3.5万个 [2] - "十四五"前三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绿色低碳专利有效量达24.3万件 [2] 挑战与未来方向 - 制造业绿色化程度不均衡,部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全球绿色贸易壁垒构成挑战 [3] -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3] - 传统产业需通过技术改造和能效提升加速转型,新兴产业需突破高效节能、清洁能源等技术瓶颈 [3] 宏观竞争与战略 - 制造业竞争不仅是产品竞争,更是话语权竞争,需将绿色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 [4] - 中国制造业正经历从"产品出海"到"标准出海"的深刻转变,绿色发展是未来竞争的新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