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与生物技术

搜索文档
全球创新指数公布:中国跻身前十 这一指标超过瑞士
第一财经· 2025-09-17 00:47
除了总指数排名比去年跃升一位外,中国拥有最多跻身百强的集群(24个),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 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首次跃居榜首。 "2025年GII勾勒出全球创新版图,显示GII中进步最快的正是那些将创新视为韧性、增长和竞争力的根 本引擎的经济体。本年度GII既展现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也揭示出各国在充分释放其创新潜力方面仍需 应对的挑战。它提醒我们,创新生态系统需要通过深思熟虑的政策、有意义的投资和跨部门协作来获得 支持和培育。"WIPO总干事邓鸿森(Daren Tang)说。 | GII rank | | | Income | | | --- | --- | --- | --- | --- | | | Economy | Score | aroup Regi rank | rank | | 1 | Switzerland | 66.0 | 1 | | | 2 | Sweden | 62.6 | 2 | 2 | | 3 | United States | 61.7 | 3 | | | ব | Republic of Korea | 60.0 | 4 | | | ഗ | Singapore | 59.9 | ...
全球创新指数公布:中国首次跻身前十,这一指标超过瑞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22:00
作为评价各经济体创新能力的一个指标,全球创新指数是衡量各国创新的风向标,并成为各国政府制定 经济决策的参考。今年的创新指数有哪些具体变化? 9月16日,第一财经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获悉,最新发布的中,瑞士、瑞典、美国、韩国和 新加坡位居前五;随后是英国、芬兰、荷兰、丹麦,以及首次跻身前十的中国。 除了总指数排名比去年跃升一位外,中国拥有最多跻身百强的集群(24个),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 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首次跃居榜首。 "2025年GII勾勒出全球创新版图,显示GII中进步最快的正是那些将创新视为韧性、增长和竞争力的根 本引擎的经济体。本年度GII既展现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也揭示出各国在充分释放其创新潜力方面仍需 应对的挑战。它提醒我们,创新生态系统需要通过深思熟虑的政策、有意义的投资和跨部门协作来获得 支持和培育。"WIPO总干事邓鸿森(Daren Tang)说。 | GII rank | | | Income | | | --- | --- | --- | --- | --- | | | Economy | Score | aroup Regio rank | rank | | 1 | S ...
全球制药业洞察 | AI或可提升诊断水平,帮助实现肿瘤治疗个性化
彭博Bloomberg· 2025-04-10 11:15
AI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 AI近期主要影响体现在肿瘤诊断领域,尤其在组织病理学切片分析方面,医生已开始应用AI技术 [4] - 算力和数据传输速度的提升促进了AI在诊断领域的广泛应用,过去10年放射影像已采用机器学习算法 [4] - A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潜力,可减少多针穿刺活检的负担,该领域传统放射学检查具有挑战性 [4] AI与个性化癌症治疗 - AI下一个前沿是追踪肿瘤随时间变化,实现个性化治疗,Tempus和Flatiron Health等公司正在构建大型临床结果数据集 [7] - AI模型可基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复合物等新兴生物标志物制定治疗方案,预测患者对免疫疗法的敏感性 [7] - AI个性化治疗应用与美国"星际之门"基础设施计划相契合,医疗保健被列为数据中心扩容后的主要应用领域 [7] 循环肿瘤DNA(ctDNA)的应用 - ctDNA是一种新兴生物标志物,对治疗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潜在用途包括早期检测和治疗反应追踪 [9] - ctDNA可用于指导辅助治疗和免疫治疗,探究耐药机制并为下一线治疗提供指导 [9] - 临床实施ctDNA检测仍存在疑问,如筛查频率等操作细节尚未明确 [9] 行业数据与活动 - 彭博行业研究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举办年度网络研讨会,专家分享肿瘤治疗领域最新进展 [11] - Tempus数据集规模未披露具体数字,但被强调为AI模型训练的关键基础 [8] - 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病理学亚型分类AI模型数据来源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人工智能特刊 [5][6]
全球制药业洞察 | 医疗保健行业再现百亿级并购交易;不断上升的政治经济风险
彭博Bloomberg· 2025-03-27 18:43
2025年美国医疗保健行业政治经济风险 - 政治风险、监管风险和贸易关税措施带来的通胀压力可能威胁医疗保健和制药行业的防御性质 保持评级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定价能力和资产负债表灵活性 [3] 医疗保健行业并购动态 - 年初至今医疗保健行业并购交易规模达613亿美元 与去年同期583亿美元基本持平 [4] - 十大并购交易总额超过400亿美元 同比增加14% 若剔除最大单笔交易 增幅接近40% 反映行业整合模式可能在新政府下转变 [4] - 强生以140亿美元收购Intra-Cellular Therapies 诺和控股曾以160亿美元收购康泰伦特 两笔交易在50亿美元以下交易中尤为突出 [4] - 专利到期和药品定价监管可能成为制药公司并购活动的推动力 [4] 供应链与关税风险 - 2025年贸易紧张局势可能推高投入成本 依赖进口药物活性成分的药企面临更高风险 [6] - 仿制药企业比品牌药企面临更高关税风险 因其利润率较低 [6] - 医疗器械公司因在美国拥有较大制造业务 整体定价灵活性较好 [6] - 信用评级低端公司的下行风险更显著 维持投资级评级对其至关重要 [6] 政治与监管政策影响 - 新政府可能聚焦三大医疗政策领域:医保范围(《平价医疗法案》和联邦医疗补助)、药品定价(《降低通胀法案》)和药品福利管理机构改革 [8] - 多数药企不会面临实质性评级压力 因其具备财务灵活性 重大政策调整可能延迟落地 [8] - 潜在调整包括药品定价下调和强制剥离药品福利管理机构旗下药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