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工园区
icon
搜索文档
化工园区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11-27 08:43
"十四五"期间,我国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当前,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基本完成,正从规范建设迈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今,化工园区在产业引领、安全管控、绿色发展方面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石油 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压舱石"。 承载能力迭代升级,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所做的全 国性调研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2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公布(不含公示)已通过 认定的化工园区数量为729家。同时,各省也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园区管理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该省 园区数量从最初的190多家优化到现在的84家,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24年园区产值占 全行业产值比重超过69%,其中,产值超千亿元的超大型化工园区22家,产值在500亿~1000亿元的大型 园区38家,产值在100亿~500亿元的中型化工园区182家。 创新链条加速贯通,中试平台瓶颈破解。"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一批高水平化工中试平台,其中国科 控股上虞新材料中试平台等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石化化工中试平台名单。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创 新"政府投资+研究院管理+企业化运作"模式,打造 ...
化工园区:从规范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11-26 10:05
智慧赋能精准管控,技术体系日趋成熟。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截至2025 年10月,全国共有63家园区成为智慧化工园区,其中55家列入"十四五"智慧化工园区典型案例名单。这 些园区在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应急响应、封闭管理等领域建成了各具特色且实用的智慧化管理系统, 对各地化工园区的规范化建设与系统科学管理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标准建设方面,目前已有113项技 术入选"智慧化工园区适用技术目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导则》《智慧化工园区评价导则》已发布实 施,智慧园区建设进入标准化、规范化新阶段。 "十四五"期间,我国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当前,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基本完成,正从规范建设迈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今,化工园区在产业引领、安全管控、绿色发展方面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石油 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压舱石"。 承载能力迭代升级,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所做的全 国性调研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2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公布(不含公示)已通过 认定的化工园区数量为729家。同时,各省也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园区管理体系。以山 ...
城市24小时 | 这个东北省份,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0:50
海上风电产业(辽宁) - 2025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在大连举办,期间大连市与三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并成立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联盟[1][2] - 2024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0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4127万千瓦,连续四年全球第一,辽宁与山东、浙江、福建同处百万千瓦级装机规模的第二梯队[3] - 国家能源局已批复辽宁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20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310万千瓦,目标形成渤海湾和北黄海两个超500万千瓦规模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5] - 辽宁拥有2177公里海岸线,年均风速7.5米/秒以上,可开发风能资源超5000万千瓦,被誉为“海上风电黄金带”,计划打造产值超千亿级的装备制造集群[5]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指导意见,明确将科学布局海上风电,继续推动近海开发并有序建设深远海风电基地[6] 化工园区竞争力榜单 -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发布“十四五”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名单,包含4家竞争力卓越园区和70家优势园区[14][15][16] - 竞争力卓越化工园区包括: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卓越)、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产业卓越)、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卓越)、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卓越)[15] - 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有39家园区入选,占比52%,其园区行业分布呈现明显区域特征,华东、华中与西南地区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为主,华北、西北等地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为主导[19] - 辽宁省有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及精细化工园区、大连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等多家园区入选优势化工园区名单[18] 其他区域产业动态 - 安徽省推动实施量子信息“千家场景”行动,计划到2027年落地1000个量子科技应用场景,2024年底前将落地近300个应用场景[12] - 西藏自治区2024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124.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4%,增速位列全国第一,其中第一、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分别达20.05%和18.36%[13] - 山东省发布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力争到2028年建设成为全国机器人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未来产业先行地[10] - 青岛市发布邮轮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目标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旅游目的地,构建“文旅商产”四位一体的现代化邮轮经济体系[11] - 北京市发布实施意见,目标建设国家数据管理中心、资源中心及流通交易中心,打造国家数据科技创新策源地,到2029年使数据要素成为城市竞争新优势[9]
“十四五”中国化工园区 竞争力榜单出炉
南京日报· 2025-11-06 07:56
评选活动概况 -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发布"十四五"中国化工园区竞争力研究成果 [1] - 评选依据行业标准《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全、环保、创新等多维度全面衡量园区发展质量 [1] 卓越化工园区表现 -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以"创新卓越"优势入选"十四五"竞争力卓越化工园区 [1] - 园区2025年累计完成签约项目4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推动新能源材料、特种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优质项目落地 [1] - "十五五"期间园区目标建设"世界一流新材料园区",加快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园区 -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入选优势榜单第10位,依托区位、港口、石化物流优势构建烯烃、芳烃深度耦合产业链 [1][2] -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位列第21位,定位电子化学品和功能高分子材料两大产业链,吸引129家企业入驻形成高端产业集群 [1][2] - 江苏淮安工业园区位列第63位,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制造业,依托岩盐资源重点发展功能性新材料、氟硅新材料、电子化学品、新医药4大产业集群 [1][2]
议程更新!“2025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即将召开!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8:29
大会核心信息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定于2025年10月29-31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2025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 [1] - 大会将重点围绕“十四五”化工园区成就总结与“十五五”发展展望展开研讨 [1] - 同期将召开跨国公司与重点园区领导圆桌会 [1] 大会核心议程 - 全体大会将进行领导致辞并发布全国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情况 [1][3] - 媒体发布会将集中发布园区产业招商规划、企业创新技术及绿色低碳技术 [3] - AICM专题会将发布《2025年AICM可持续发展报告》并探讨跨国化工企业机遇挑战 [3] 专题研讨会重点 - 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题会探讨构建风控量化管理、智慧化提升路径及气体泄漏监测技术 [4] - 环境管理专题会聚焦VOCs治理实践、化工废水协同处理与资源回收及大气精细化管控技术 [4][5][6] - 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涵盖低碳策略、绿氢转型、α-烯烃及POE产业链、稀土顺丁橡胶等前沿领域 [7] - 智慧化工园区专题会讨论数字孪生技术、AI大模型重塑管理范式及数据驱动智能监管 [8] - 低碳与新能源专题会分析零碳园区政策、绿氢绿氨降碳应用及核能耦合经济性 [9][10] - 物流与储运管理专题会研究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趋势、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及供应链优化 [11] 重点园区发展现状 -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69.5亿元,同比增长5.5% [13] - 浙江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石化产业园2024年实现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511.18亿元,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基地 [14]
赛迪顾问发布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东部地区占比进一步提升
新浪财经· 2025-10-11 11:28
报告核心观点 - 赛迪顾问发布《2025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及综合竞争力百强评价结果 上海化学工业区位居榜首 [1] 百强园区区域分布 - 东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 共55家 占比进一步提升 主要由于广东和上海新增认定一批化工园区 [1] - 西部地区上榜21家 中部地区上榜16家 东北地区上榜8家 [1] - 山东省在东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 占据16家 [1] - 内蒙古自治区在西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 占据4家 [1] - 湖北省在中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 占据5家 [1] - 辽宁省在东北地区上榜数量最多 占据6家 [1] 全国化工园区认定情况 - 截至2024年7月31日 全国30个省(区、市)共认定化工园区745家 [1] - 山东省认定化工园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共84家 [1]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部分) - 排名前十的园区包括: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3]、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广东)[3]、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3]、齐鲁化学工业区(山东)[3]、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夏)[3]、烟台化学工业园(山东)[3]、东营港化工产业园(山东)[3]、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江苏)[3]、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江苏)[3]、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福建)[3]
城市24小时 | 坐标中国最南端,这条跨海高铁又动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00:05
湛江至海口高速铁路项目 - 新建湛江至海口高速铁路项目召开可研行业评审会,该项目是“八纵八横”之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1] - 项目建设对提升海南岛对外铁路通道能力、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 项目将采用轮渡过海方案,跨海轮渡工程航距长达23公里,将新建南北轮渡站,采用“人乘船过海”方式,并预留桥隧过海通道建设条件[3] - 2024年琼州海峡运输旅客1914万人次、车辆552万辆次,运送物资1亿多吨,凸显其作为交通咽喉的重要性[3] - 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广东省行动方案均提出在2025年推动湛海高铁项目开工[2] 化工园区发展格局 - 截至2024年7月31日,全国共认定化工园区745家[10] - 2025年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中,东部地区上榜55家,西部地区21家,中部地区16家,东北地区8家[11] - 山东省在百强榜单中上榜数量最多,占据16家[11] - 从产业分布看,石油化工园区占据主导,共50家,精细化工园区40家,煤化工园区10家[14] - 东部地区园区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各占比约50%,高端化发展程度较高;中部地区精细化工园区占比超40%[14] 区域产业政策与规划 - 上海市原则同意《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4] - 《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提出逐步放宽或取消外商投资旅游业在准入资格、投资占比等方面的限制[5] - 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建设,旨在打造高能级、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7]
淄博3家上榜!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发布
齐鲁晚报网· 2025-10-09 21:26
化工园区总体认定情况 - 截至2024年7月31日,全国30个省(区、市)共认定化工园区745家 [1] - 山东省以84家认定化工园区位居全国首位 [1] - 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的认定化工园区数量均在40家以上 [1] 2025年百强榜单区域分布 - 山东省共有16家化工园区入围百强榜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1] - 在山东省内,东营市有5家园区入围,淄博市有3家,潍坊市和青岛市各有2家,烟台市、济宁市、滨州市、菏泽市各入围1家 [1] - 上海化学工业区位列百强榜单第一,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列第二和第三 [2] 淄博市化工园区表现 - 淄博市有3家园区入围百强,分别是位列第3的齐鲁化学工业区、第31的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和第39的桓台马桥化工产业园 [2] - 与2024年相比,齐鲁化学工业区排名下降2位,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排名下降10位,桓台马桥化工产业园排名下降2位 [3] - 齐鲁化学工业区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催化剂生产基地,其甲乙酮、塑胶手套等产品位列全国第一 [3] - 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已形成氟、硅、膜、氢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4] - 桓台马桥化工产业园正依托核心企业打造高端炼化产业和精细化工新材料创新基地 [4] 百强评价体系 - 评价体系从产业基础、产业创新、产业潜力和产业转型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4] - 体系包含规模实力、企业实力、创新平台等13项二级指标和28项三级指标 [4]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发布,山东入选数量全国第一
齐鲁晚报网· 2025-10-09 15:42
报告核心观点 - 赛迪顾问发布《2025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及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评价结果 [1] - 山东省共有16家化工园区入选百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1] - 评价体系从产业基础、产业创新、产业潜力和产业转型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4] 百强园区区域分布 - 山东省入选百强园区数量最多,共16家,其中东营市有5家,淄博市有3家,潍坊市和青岛市各有2家 [1] - 从省份分布看,山东、浙江两个化工大省在绿色工业园区名单中分布数量最多,均为16家 [4] - 全国共有九批491家绿色工业园区,其中165家园区在化工园区认定名单中,占比超20% [4] 山东省化工产业现状 - 山东是化工大省,拥有85家化工园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2] - 山东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完善化工园区基础设施 [2] - 着力打造化工产业高能级载体平台,积极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化工企业,打造现代精细化工产业体系 [2] 行业发展趋势 - 园区绿色化发展进程加快,未来预计将有更多的化工园区加入到绿色园区的行列中 [4] - 共同推动中国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4] - 加快培育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 [2]
第二批“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工作启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23:10
政策发布与试点名单 - 生态环境部确定天津南港工业区等46个化工园区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第二批试点园区 [1] - 试点园区需遵循"以空间换时间"环境应急理念,建立健全三级防控体系并编制"一园一策一图",探索地方特色应急防控模式 [1] - 政策要求做好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与流域"一河一策一图"有效衔接,构建园区与河流相互支撑的应急准备体系 [1] 区域实施时间表 - 要求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加快推动化工园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于2025年底实现全覆盖 [1] - 长江、黄河、大运河流域相关省(区、市)需加快完成干流岸线3千米范围内化工园区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力争2026年基本完成 [1] 政策目标与规划 - 生态环境部自2023年启动试点工作,旨在总结推广经验,为"十五五"期间实现全国重点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全覆盖奠定基础 [2] - 下一步将适时开展试点工作成效评估,总结先进经验并向全国推广,持续提升化工园区环境应急准备能力 [2] 试点园区分布 - 第二批试点园区共46个,广泛分布于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