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

搜索文档
赛迪顾问发布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东部地区占比进一步提升
新浪财经· 2025-10-11 11:28
近日,赛迪顾问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发布《2025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及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 争力百强评价结果。上海化学工业区位居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首。 从百强园区区域分布来看,与2024年相比,东部地区在百强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主要由于广东和上海 新增认定一批化工园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上榜数量分别为55家、21家、16家 和8家,其中东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占据16家;西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 区,占据4家;中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的是湖北省,占据5家;东北地区上榜数量最多的是辽宁省,占据 6家。 | 排名 | 园区名称 | 省(市、 | 城市 | 排名 | 国区名称 | 省 (市、 | 域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 | | | | 2) | | | 1 | 上海优学工业区 | 上海 | 上海 | 51 | ■流化工安补图 | 山东 | 演州 | | 2 | 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 | 广东 | 惠州 | 52 | 辽阳重要芳经及化纤原料基地 | 辽宁 | ...
城市24小时 | 坐标中国最南端,这条跨海高铁又动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00:05
湛江至海口高速铁路为"八纵八横"之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设本项目对提升海南岛对 外铁路通道能力,加快推进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评审会 上,专家组在听取设计单位汇报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经深入讨论形成了专家组意见。 规划标准院针对本项目特点,将在评审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项目的功能定位、建设方案、技术标准、工程投资、经济效益 等内容,尽快编制完成评审报告,为国家铁路局出具行业意见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项目建设落地实施。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996178 据湛江市交通运输局消息,近日,受国家铁路局科法司委托,规划与标准研究院(以下简称"规划标准院")组织成立涵盖铁路、水 运、海事、港口等领域的权威专家组,从海口经琼州海峡现场踏勘,并在湛江召开新建湛江至海口高速铁路可研行业评审会。会议 结合项目特点从依法合规、技术标准、安全质量、生态环保等方面提出做好行业评审的意见要求。 解读:一直以来,海南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往来交流主要通过海、空两种方式,直到2003年1月,海南首条跨海铁路 ...
淄博3家上榜!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发布
齐鲁晚报网· 2025-10-09 21:2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文珂 根据赛迪顾问统计,截至2024年7月31日,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发布化工园区认定名单,共认定化工园区745家。其中,山东 以84家位居首位,浙江、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均在40家以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梳理发现,山东共有16家化工园区入围该项榜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东营、淄博、潍坊、青岛4市分别 入围5家、3家、2家、2家,烟台、济宁、滨州、菏泽4市各入围1家。 | 排名 | 园区名称 | 省 (市、 | 城市 | 排名 | 园区名称 | 省 (市) | 城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 | | | | 区) | | | 1 | 上海化学工业区 | 上海 | 上海 | 51 | 博兴化工产业园 | 山东 | 滨州 | | 2 | 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 | 广东 | 惠州 | 52 | 辽阳重要芳烃及化纤原料基地 | 辽宁 | 辽阳 | | 3 |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 浙江 | 宁波 | 53 | 茂名茂南石化工业园 | 广东 | 茂名 | | ব | 齐鲁化学工业区 ...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发布,山东入选数量全国第一
齐鲁晚报网· 2025-10-09 15:42
报告核心观点 - 赛迪顾问发布《2025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及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评价结果 [1] - 山东省共有16家化工园区入选百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1] - 评价体系从产业基础、产业创新、产业潜力和产业转型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4] 百强园区区域分布 - 山东省入选百强园区数量最多,共16家,其中东营市有5家,淄博市有3家,潍坊市和青岛市各有2家 [1] - 从省份分布看,山东、浙江两个化工大省在绿色工业园区名单中分布数量最多,均为16家 [4] - 全国共有九批491家绿色工业园区,其中165家园区在化工园区认定名单中,占比超20% [4] 山东省化工产业现状 - 山东是化工大省,拥有85家化工园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2] - 山东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完善化工园区基础设施 [2] - 着力打造化工产业高能级载体平台,积极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化工企业,打造现代精细化工产业体系 [2] 行业发展趋势 - 园区绿色化发展进程加快,未来预计将有更多的化工园区加入到绿色园区的行列中 [4] - 共同推动中国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4] - 加快培育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 [2]
第二批“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工作启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23:10
中化新网讯 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公布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 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第二批)名单的通知》(下称《通知》),确定天津南港工业区等46个化 工园区为第二批试点园区。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部自2023年起启动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 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 各地因地因园制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样板,为"十五五"期间实现全国重点化工园区"一园一 策一图"全覆盖奠定基础。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适时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成效评估,总结先进经验做法 并向全国推广,持续提升化工园区环境应急准备能力。 46家化工园区入选"一园一策一图"试点 入选第二批试点的46个化工园区分别为天津南港工业区、河北唐山南堡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原平经 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鄂尔多斯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蒙西产业园、鄂尔多斯鄂托克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棋盘井产业园、盘锦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片 区、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兴化园区、上海石化(600688)园区、上海 ...
数字化转型驱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智慧化工园区“十四五”实践与“十五五”前瞻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1:25
当前,数字化转型正深刻重塑化工产业发展格局。作为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成 为落实"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政策指引下,中国石油和化学 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下称园区委)围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进"十四 五"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和《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的深入实施,智慧化管理不仅成为化工 园区高效运行的核心支撑,更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十四五"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十 五五"发展路径的前瞻性思考,将推动智慧化工园区向更高水平迈进。 "十四五"建设成绩斐然 "十四五"期间,园区委通过系统推进理论体系研究、建设和经验推广,标准体系构建,适用技术发布, 书籍出版等系列工作,在我国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是"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理论日臻成熟。基于国内外化工园区先进实践的系统总结,笔者创新提出化 工园区"六个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其中"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理论成为行业智慧化转型的核心指导框 架。 构建智能智慧 ...
中国持续推进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9:17
政策推进 - 生态环境部确定天津南港工业区等46个化工园区为第二批试点园区 推进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1] - 试点工作遵循"以空间换时间"环境应急理念 要求建立健全三级防控体系并编制"一园一策一图"实施方案[1] - 要求实现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与流域"一河一策一图"有效衔接 构建相互支撑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准备体系[1] 区域实施要求 - 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需发挥先行先试优势 在2025年底前实现行政区域内化工园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全覆盖[1] - 长江、黄河、大运河流域相关省区市需加快完成干流岸线3公里范围内化工园区三级防控体系建设 力争2026年基本完成[1] 试点工作规划 - 生态环境部自2023年起启动试点工作 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2] - 通过因地因园制宜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案例样板 为"十五五"期间实现全国重点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全覆盖奠定基础[2]
五部门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分级评价!具体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抓手?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17:44
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进展 - 全国已认定化工园区723家 其中国家级园区71家 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21家 500-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52家 [1] - 自《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园区规范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安全环境风险显著降低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2] - 各省需对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复核 确保符合《管理办法》要求 避免缺项漏项问题 [2] 园区评价体系构建 - 发布《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和《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为分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3] - 已搭建竞争力与智慧化评价系统 可自动生成评分评级 问题清单和改进建议报告 [4] - 要求各省组织已认定园区对照导则开展竞争力与智慧化分级评价 [3] 行业发展目标与现状 - 目标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 [3] - 当前全国超半数化工园区产值不足100亿元 在公用工程和智慧建设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3] 行业协会支持措施 - 开展标准宣贯和评价系统应用培训 已组织江苏等地培训 计划覆盖所有园区 [6] - 提供专家复核 问题诊断和改进咨询服务 确保评价真实准确 [7] - 持续完善标准体系 围绕绿色低碳和智慧化建设研制新标准 适时启动现有标准修订 [7] 经验推广与技术支持 - 总结产业耦合 科技创新等领域典型经验 发布竞争力园区和智慧园区优秀案例 [8] - 每年发布《智慧化工园区适用技术汇编》 遴选各园区成熟适用技术 [8] - 引导园区按"六个一体化"理念发展 解决中小园区顶层设计不足和重硬件轻应用问题 [8]
规范建设化工园区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14:32
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与认定管理 - 化工园区是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已成为化工行业发展的主战场 [1] - 自《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以来 各地积极推进化工园区认定工作 截至2025年6月底 各省公布的已认定化工园区数量达723家 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71家 [1] - 全国工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有21家 500亿至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有52家 [1] 化工园区复核与整改要求 - 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要求对各省级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复核 并对已认定化工园区进行复核 [2] - 工信部早在2023年便展开"回头看"现场核查工作 对已认定化工园区对照《管理办法》进行现场核查 [2] - 《通知》对整改提出明确要求 是国家推动化工园区进一步规范建设的重要举措 [2] 化工园区评价体系与改造提升 - 根据《"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 [3] - 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化工园区产值不足100亿元 在公用工程 智慧建设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3] - 2024年底发布《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和《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为化工园区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 - 已搭建化工园区竞争力 智慧化评价系统 系统将自动生成包括评分评级 问题清单 提升建议等内容的报告 [4][5] 行业协会服务与支持措施 - 园区委将完善化工园区竞争力 智慧化评价系统 并做好标准宣贯和评价系统应用培训工作 [6] - 组织专家对完成自评价的园区提供专家复核 问题诊断 改进咨询建议等服务 [7] - 持续完善化工园区建设和智慧化标准体系 围绕绿色低碳 智慧化建设 公用工程研究可立项的新标准计划 [7] - 总结化工园区在产业耦合 科技创新 智慧化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 组织发布优秀案例研究报告 [8] - 每年发布《智慧化工园区适用技术汇编》 为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提供助力 [8] - 引导全国化工园区按照"六个一体化"的理念建设发展 解决中小型园区顶层规划设计系统性不足等问题 [8]
以四大抓手推进规范化建设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14:31
产业协同发展 - 化工园区需围绕区域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产业发展规划 沿海园区可依托港口物流优势发展高端石化新材料 内陆园区可立足煤炭天然气资源发展新型煤化工[1] - 推动跨区域产业协同 通过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长三角化工园区联盟已通过此方式提升整体竞争力[1] - 重点发展高性能聚烯烃 电子化学品 生物基化学品等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型产业 破解当前存在的企业布局无序和产业链断层问题[1] 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公用设施一体化建设 建设共享型公用工程岛集中供应蒸汽 冷却水 工业气体等 打破企业各自为政模式[2] - 完善环保设施建设专业化化工废水集中处理厂 配备深度处理系统确保园区废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2] - 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实现危险废物园内无害化处理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98%以上[2] 安全环保管理 - 构建园区企业班组三级防控体系 推动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3] - 搭建园区级环境监测网络在大气水体土壤布设监测点位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 对超标排放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整改[3] - 建立安全环保数据共享机制 将企业环保违规行为与安全风险等级挂钩实施更严格管控措施[3] 智慧管理升级 - 建设智慧园区大脑整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安全环保能源等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和预警[4] -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系统可将应急响应时间缩短到15分钟内 管理效率提升40%[4] - 建立园区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园区管理机构企业间数据互通 江苏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精准管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