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封闭的水”能促进分子间“联姻”
科技日报· 2025-11-12 08:22
研究核心发现 - 德国科学家首次证实被限制在特定结构中的"封闭的水"具有能量活性 这种高能水能促进分子之间的结合 [1] - 高能水的能量状态高于普通水 其行为类似电梯里拥挤的人 当有新分子进入腔体时会迅速被排出 从而驱动新分子与腔体结合 [1] - 研究选用结构高度对称的葫芦脲作为宿主分子 计算机模拟显示高能水是分子结合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力 且水的能量越高越有利于客体分子与宿主结合 [2] 行业应用前景 - 在药物设计领域 识别靶蛋白中的高能水有助于系统设计活性分子 通过置换高能水并利用其结合力使药物更牢固地锚定于蛋白质上 从而提升药效 [2] - 在材料科学领域 设计能排出或置换高能水的腔体有望增强材料的传感与存储性能 [2]
贝特瑞发布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期增速重回两位数
新京报· 2025-10-31 23:32
公司业绩表现 - 截至9月末公司实现总营收约123.84亿元,同比增长20.60% [1] - 归母净利润约7.68亿元,同比增长14.37%,为近三年来首次重回两位数增速水平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09%至6.44亿元,净利润增长主要依赖非经常性收益 [1] 公司市场表现与地位 - 公司总市值重回北交所“一哥”位置 [1] - 截至10月31日收盘,公司每股收于36.45元,当日上涨4.71% [1] - 公司是首批登陆北交所市场的81家公司之一,于2021年11月15日上市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隶属于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 公司是全球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新型材料 [1] - 公司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交易 [1]
ST华西:新型材料目前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6:24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多年前提出的新型材料目前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 [2] - 新型材料研发受资金等条件限制 [2] - 公司尚未建立新型材料的生产线 [2]
整车厂& Tier1 &汽车电子产业链1v1创新产品技术对接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5 11:28
活动概况 - 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2025年11月21-24日举行,其中“汽车产业链及汽车文化展区”在广州广交会展馆D区一楼举办 [2] - 展会总规模达24万平方米,汇聚主流车企90余家,中外记者12000名,预计观众将超过80万人次 [2] - 活动由广州展联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及深圳市汽车电子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联合主办 [2] 活动模式与目标 - 活动采用“整车厂&Tier1&汽车电子产业链1v1创新产品技术对接会”形式,旨在进行精准高效的匹配 [2] - 核心目标包括帮助整车厂与Tier1企业获取最新产品技术信息、拓展优质供应商、降本增效并提高整车核心竞争力 [2] - 同时帮助汽车电子产业链上游企业了解主机厂需求与趋势,合理布局产品方向,寻求突破和渠道 [2] 展品与技术范围 - 展品范围涵盖动力底盘、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车联网、新能源三电、车规芯片、传感器、软件系统等汽车电子全产业链领域 [3][4] - 具体对接技术领域包括智能底盘、域控制器、HUD、雷达、摄像头、V2X、数字钥匙、测试认证等前沿方向 [4] 参与企业 - 活动拟邀请众多知名Tier1供应商参与,包括航盛电子、华为、德赛西威、中兴通讯、百度、四维图新、立讯精密、法雷奥等 [7] - 参与企业覆盖从电子部件、通讯模组到软件系统、整车制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7]
中国南玻集团拟在阿布扎比建设节能玻璃工厂
商务部网站· 2025-10-11 02:02
投资计划 - 中国南玻集团计划在阿布扎比穆萨法工业区投资3亿迪拉姆建设首个海外智能制造工厂 [1] 生产与产能 - 工厂预计年产超过500万平方米的镀膜玻璃、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 [1] 市场覆盖 - 工厂产品将覆盖阿联酋、海湾国家、欧洲、非洲及美国等市场 [1] 运营时间表 - 新厂计划于2026年底投产 [1] 经济与社会影响 - 该项目预计将创造400个专业及技术岗位 [1] - 项目有效支持阿布扎比工业增长和经济多元化战略目标 [1]
长盈通(688143):主营业绩表现亮眼 收购开拓新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02 12:38
财务业绩表现 - 25H1实现营收1.92亿元 同比增长40.4% 归母净利0.29亿元 同比增长91.8% [1] - 25Q2单季营收1.27亿元 同比增长58.7% 环比增长93.5% 归母净利0.21亿元 同比增长140.9% 环比增长151.7% [1] - 综合毛利率达52.7% 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光纤环器件毛利率56.6% 同比大幅提升15.9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分析 - 光纤环器件收入1.11亿元 同比增长207.4% 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2] - 特种光纤收入0.37亿元 同比下降20.9% 新型材料收入0.14亿元 同比增长10.8% [2] - 特种光纤毛利率73.9% 保持稳定 新型材料毛利率24.1% 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 [2] 运营效率与资金状况 - 期间费用率32.1% 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17.7% 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4.4%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0.29亿元 同比负值收窄 应收票据及账款4.6亿元 较年初增长13.3% [2] - 存货1.0亿元 较期初增长31% 原材料增长19.8% 在产品增长95.9% 反映主动备货 [2] 战略布局与发展前景 - 拟收购生一升公司 获取光纤陀螺光子芯片工艺能力 实现业务战略升级 [3] - 切入光通信领域 拓宽特种光纤下游市场 生一升承诺25-27年净利不低于1120/1800/2250万元 [3] - 布局第三代光纤陀螺光子芯片业务 延展光通信光器件业务 开拓非军用市场 [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0.69/1.11/1.50亿元 EPS 0.56/0.91/1.22元 [4]
长盈通(688143):业绩快速修复,拟收购生一升打开成长空间
国投证券· 2025-09-01 20: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5][8] - 12个月目标价57.80元,较当前股价52.45元存在10.2%上行空间 [5][8] - 基于2026年65倍PE估值,高于可比公司平均61倍PE,反映其成长溢价 [5][10]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40.4%;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1.8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203%,盈利能力快速修复 [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0.68/1.14/1.66亿元,增速达281%/66.46%/45.85% [5] - 每股收益预测从2025年0.56元升至2027年1.36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5][11]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光纤环器件收入1.11亿元(同比+207%),毛利率56.63%(同比+15.91pct),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2] - 特种光纤收入0.37亿元(同比-20.85%),但毛利率维持73.88%高位 [2] - 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44.6%提升至2025E的48.9%,净利润率从5.4%升至14.1% [6][11] 研发与产业链布局 - 研发费用0.18亿元(同比+41.44%),研发费用率9.5%,持续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3] - 构建"纤-胶-环-模块-设备"自主可控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 [3] - 在6G通讯、AI算力领域打破国外垄断,为大算力发展提供光纤解决方案 [4] 成长驱动与战略拓展 - 拟收购生一升(已过会),拓展光通信/AI光模块等高景气领域,布局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4] - 业务延伸至激光、新能源存储、医疗等光纤传能应用领域 [4] - 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从2024年5.4%升至2027E的17.0%,反映外延扩张效率 [11] 行业地位与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芯动联科、长飞光纤2026年平均PE为61倍,公司享有估值溢价 [5][10] - 当前市值64.18亿元,2026年预测PE为56.4倍,低于自身历史水平但高于行业均值 [6][10] - 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年1.5%快速提升至2027E的11.2%,成长性突出 [6][11]
长盈通(688143):2025年半年报点评:1H25净利润同比大增92%,布局空芯光纤拓展AI大数据领域
民生证券· 2025-08-28 11:25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业绩表现亮眼 营收同比增长40.4%至1.9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8%至0.29亿元 [1] - 光纤环器件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 营收同比大增207.4%至1.1亿元 [2] - 公司布局三大增长曲线 巩固传感业务 开拓传能业务 发展下一代光通信与热管理业务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1.26亿元/2.00亿元 对应PE为90x/48x/30x [4][5] 财务表现 - 2Q25单季度营收1.27亿元(YOY +58.7%) 归母净利润0.21亿元(YOY +140.9%) [1] - 1H25毛利率提升5.6个百分点至52.7% 净利率提升4.3个百分点至15.3% [1] - 期间费用率下降3.2个百分点至32.1% 其中销售费用率降1.4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降2.5个百分点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3亿元 较去年同期-0.4亿元有所改善 [3] 业务分析 - 特种光纤业务营收0.4亿元(YOY -20.9%) 新型材料业务营收0.1亿元(YOY +10.8%) [2] - 应收账款及票据4.6亿元较年初增13.3% 存货1.0亿元较年初增31.0% [3] - 合同负债0.03亿元较年初增135.6% 显示订单需求旺盛 [3] 增长前景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27亿元/7.95亿元/10.90亿元 增长率59.3%/51.0%/37.0% [5][11]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44.62%提升至2027年47.31% [11] - 净利润率预计从2024年5.42%提升至2027年18.33% [11] - ROE预计从2024年1.53%大幅提升至2027年12.78% [11]
容百科技上半年营收62.48亿元,下半年起钠电材料产销规模预计快速提升
巨潮资讯· 2025-08-02 12:08
核心观点 - 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多元化布局稳步推进,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全球化布局取得显著进展,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 - 短期业绩承压,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净利润由盈转亏至-6839.46万元,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产业投入及研发增加影响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净流入8.92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出8.4亿元),得益于银行承兑汇票回款及应收票据贴现管理优化 [3][4]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研发费用2.19亿元同比增长22.44%,占营收比例提升至3.5%,专利布局覆盖主流技术路线 [5][7]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利润总额-2.27亿元同比下降135.47%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9.46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03亿元),扣非净利润-7930.53万元(上年同期-380.90万元) [3][4] - 总资产236.7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84%,净资产83.0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64% [3][4] - 基本每股收益-0.10元(上年同期0.0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1%减少0.93个百分点 [5] 业务进展 三元材料 - 上半年销量5万吨,扣除新产业投入后实际盈利约7700万元 [6] - 高镍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小批量出货,覆盖多家知名主机厂 [6] - 海外市场受益关税政策明朗及电芯新工厂投产,外销潜力待释放 [6] 钠电材料 - 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占据头部电池厂商领先位置 [6] - 启动仙桃年产6000吨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产线建设,预计2025-2026年产销快速提升 [6] 磷酸锰铁锂 - 上半年出货量达2024年全年总量,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 [6] - 二代产品通过稳定性测试,有望年内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 [6] 新型材料 - 富锂锰基材料在全固态领域实现百公斤级出货并获批量订单 [7] - 尖晶石镍锰正极材料上半年吨级出货,预计2026年量产 [7] - 固态电池材料行业领先,高镍全固态正极实现吨级出货 [7] 研发创新 - 研发人员增至681人(含博士34人、硕士328人),较上年增加28人 [7] - 上半年完成93项专利申请,累计授权专利达679项,覆盖主流技术路线 [7] - 通过ISO56005知识产权体系国际标准3级认证,管理能力接轨国际 [7]
长盈通: 关于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申请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09
交易背景与目的 - 本次交易是上市公司为获取标的公司光子芯片工艺处理能力而进行的战略布局,旨在加快光纤陀螺光子芯片器件产业化并拓展光通信市场应用[2] - 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在业务、产品、核心技术、市场及客户等方面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上市公司在光纤陀螺领域的综合竞争力[2][3] - 上市公司主营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及其综合解决方案,标的公司主营无源光器件产品,双方业务具有互补性[1][3] 业务协同效应 - 上市公司通过交易获取光子芯片加工和耦合技术能力,弥补自身技术短板[3][5] - 标的公司在光芯片切割、保偏光纤FA制备、光芯片与保偏光纤FA耦合等方面具备批量工艺处理能力[3][6] - 双方合作已完成60μm高应力双折射保偏光纤FA研磨工艺处理,解决行业难题[3][6] 产品与技术协同 - 上市公司特种光纤光缆和新型材料产品可与标的公司无源光器件形成协同[4] - 标的公司具备光学芯片冷加工技术、高精度光学芯片耦合技术等核心技术[5][6] - 双方将构建集光芯片设计、加工、耦合和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完整技术体系[7] 市场与客户协同 - 上市公司主要客户为军工企业,标的公司客户为光模块厂商,具有互补性[7][8] - 上市公司将借助标的公司渠道拓展特种光纤光缆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4][8] - 标的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光迅科技等头部厂商,具有行业影响力[14][15] 交易必要性 - 光子芯片光纤陀螺可解决传统产品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市场前景广阔[8][10] - 标的公司在无源光器件领域具有技术先进性和行业竞争力[12][13] - 交易有助于上市公司增强"硬科技"属性,拓展自动驾驶、无人机等新兴市场[8][11] 研发进展与产业化 - 上市公司已完成光子芯片设计、封装线建设和MPW流片验证[2][9] - 预计2025年三季度完成晶圆级流片,2026年有望实现产品销售[9][16] - 国内尚无同类产品研发成功报道,上市公司处于领先地位[17][18] 财务影响 - 标的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6,165.75万元,同比增长177.30%[20] - 2025年1-6月标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18.56万元,持续增长[20] - 交易后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备考数)较交易前增长3.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