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学科研
icon
搜索文档
复旦大学宋振举教授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生物世界· 2025-07-02 16:03
宋振举教授简介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副院长 金山医院院长 上海市急危重症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1] - 上海市肺部炎症与损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双聘PI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 [1]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危重病学副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1] - 近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 省部级课题3项 通讯作者在Nature Immu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18篇 发表专家共识5项 申请专利27项 转化5项 [1] 研究方向 - ARDS的发病机制与干预 [6] - 脓毒症脏器损伤 [6] - 急性中毒发病机制与干预 [6] 招聘专业 - 临床医学 生命科学 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等相关专业 [3] 博士后招聘要求 - 遵纪守法 品学兼优 身心健康 能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4] -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应届博士毕业生或获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5] - 需发表一篇SCI论文 具备细胞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 生物信息学等学术背景 [5] 薪酬待遇 - 参照国家和复旦大学标准 享科研业绩奖励 表现优异者可获额外补助和津贴 [7] 应聘材料 - 需提交个人简历 教育经历 科研内容 论文专利清单 获奖情况 [8] - 博士论文及毕业证明材料 1-3篇代表性论文全文 [8] 联系方式 - 应聘邮件需注明"应聘博士后" 发送至linzhang0315@fudan.edu.cn 抄送song.zhenju@zs-hospital.sh.cn [9][10] 其他信息 - 公众号免费为科研机构发布博后招聘广告 材料需以Word形式发送至genecong@163.com [11] - 提供专业交流群入口 需备注学校/专业/姓名 PI或教授需额外注明 [14][16]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深圳必将不负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3:00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定位 - 深圳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 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制度性探索创新 [1][4] - 改革目标聚焦提升创新效率与发展新兴产业 提出更细致的制度性改革要求 尤其在产学研协同、新兴领域规则制定等方面 [1][3] 科技创新机制突破 - 强化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和"出题人"角色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 [2] - 深圳医学科学院作为改革范例 采用不定编制、不定级别的社会化用人制度 已吸引丹扬院士等国际顶尖人才加入 [2] - 试点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 赋予其在团队组建、经费支配等方面更大权限 要求兼具技术、管理、市场三重能力 [2] 产业与人才发展路径 - 推动工程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 探索职业技能培训链与先进制造业集群衔接模式 [3] - 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准入、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制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三大领域 深圳在场景应用和标准制定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3] 制度创新方向 - 遵循技术变革特征进行顶层设计 探索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路径 目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4] - 改革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 要求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教育体系改革 匹配新兴产业需求 [3]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深圳必将不负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1:09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与科技创新 - 《意见》鼓励深圳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方面继续探索 [1] - 新一轮改革试点目标更聚焦于创新,尤其在提升创新效率与发展新兴产业两大方面提出更细致的制度性改革要求 [1] - 深圳企业和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面临更多制度性与技术性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产学研高效协同问题 [1]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 《意见》强调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与"出题人"角色,因其处在技术与产业变革前线 [2] -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与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2] - 深圳医学科学院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已吸引丹扬、陆伟等国际顶尖学者加入 [2] 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提出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赋予其在项目甄选、团队组建、经费支配等方面更大权限 [2] - 该制度要求经理人兼具科研技术素质与项目管理能力,需"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 [2] 先进制造业与人才培养 - 深圳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需推动技术、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3] - 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探索职业技能培训链与产业链衔接模式 [3] 新兴产业制度突破 - 赋予深圳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任务 [3] - 三大产业因缺乏机制与标准阻碍产业化,深圳在技术应用与场景创造方面具有先行优势 [3]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 - 《意见》突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制度性探索 [4] - 遵循市场规律与技术变革特征,探索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路径 [4]
“全球医学顶尖科研成果高质量数据集索引”发布
环球网资讯· 2025-05-18 2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安全合规与隐私保护是开展大规模数据分析的前提。"深圳大学特聘 教授、东壁科技数据创始人吴登生在受访时说,可以通过差分隐私、同态加密等技术手段来确保研究者 不泄露个人隐私,最终助力医学数据的知识转化。 通过对数据集的15260篇文献深度解析,研究团队发现,美国以9719篇核心论文位居榜首,其后依次为 英国、德国和法国,中国位列第五。 进一步对中国和美国的细分领域发文以及数据集使用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吴登生说,在肿瘤发生与演进 机制及防治、疾病治疗和传染病防控等研究领域,美国的研究数量均高于中国。这表明美国在基础病理 机制与临床转化研究上具有更为深厚的积累与投入,中国在这些领域仍有提升空间。 但在新兴或高技术含量领域上,比如脑科学、放射治疗设备、基因疗法、医学影像等领域,中美差距相 对较小。"这意味着我国在精准医疗与先进技术应用方面有望迎头赶上。"吴登生说。 研究团队此番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凭借其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在数据集使用领域迅速崛起,不仅与 美、英、德等传统科研强国保持频繁的学术交流,也在与加拿大、意大利、荷兰、巴西和阿根廷等新兴 研究伙伴的合作中持 ...
75%美研究人员称“正在考虑离开美国”
日经中文网· 2025-04-04 15:34
研究人员外流趋势 - 75%的美国研究人员正考虑离开美国 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对研究活动的限制加强 [1] - 年轻研究人员迁移倾向更明显 博士研究员中79%考虑移居海外 [1] - 主要候选移居目的地为加拿大和欧洲国家 部分受访者表示"只要是支持科学的国家"都愿意前往 [1] 政府预算削减与合同解除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预算减少30亿美元 同比削减60% [1] - NIH和CDC的新冠病毒研究经费被冻结 HIV研究经费也遭冻结 [1] - NASA解除价值4.2亿美元的承包合同 NOAA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 [2] 高校与研究机构受影响 - 哈佛大学停止招聘新教职员工 宾夕法尼亚大学缩减研究生招生规模 [2] - 2021年美国研发支出占GDP的2.3% 但官民合作机制正受到破坏 [2]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显示 43%的博士级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外国出生 [3] 移民政策加剧人才流失 - 留学生因社交媒体发言被取消签证 案例包括塔夫茨大学土耳其籍研究生 [2] - 哈佛大学俄罗斯籍医学研究人员因未申报物品被取消签证 可能面临政治风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