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教育
搜索文档
混沌HDDI亮相2025云栖大会:以AI重构商业决策范式
混沌学园· 2025-09-26 20:0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混沌公司在2025云栖大会上发布全球首款战略咨询AI Agent产品HDDI,产品定位为“专精于战略咨询的专才”[2][5][25] - HDDI实现战略咨询行业五大革命性突破:智能革命(AI掌握混沌DIM战略智慧)、数据革命(整合十年案例库+权威行业数据)、速度革命(15分钟完成传统咨询4-8周工作)、成本革命(千元级价格享受百万级服务)、服务革命(从项目制到订阅制)[7][8] - 产品演示显示HDDI能在十余分钟内生成结构完整的战略分析报告,而传统咨询需要1-2个月且成本动辄百万[7] 传统咨询行业痛点 - 传统战略咨询存在三大结构性局限:覆盖局限(服务只能聚焦金字塔尖大型企业,超过99%中小企业被挡在专业服务门外)、时效局限(项目周期数周至数月难以跟上商业节奏)、更新局限(一次性服务难以满足动态战略调整需求)[11][12][13][14] - 三大局限共同构成不可能三角:规模化、个性化、专业化难以兼得[15] - 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大语言模型能力让打破这个三角成为可能[15][16] 产品开发与技术架构 - HDDI诞生于公司自我革新过程,通过用自身创新方法分析自身业务,发现并挑战“教育公司”的隐含假设,转向“咨询+教育”复合模式[18][20] - 公司建立双线AI团队(前沿研究+工程落地)、采用敏捷迭代机制(两周一个周期)、确立核心定位为AI应用公司[21][22] - 技术架构构建三重护城河:独特的分析框架与高质量数据资产(混沌深度创新DIM框架+十年结构化案例库)、真正的AI原生架构(自然语言交互+MCP协议)、对商业的深度理解与持续进化(用户意图行为数据反馈闭环)[26][27][28] 市场应用与用户反馈 - 内测用户覆盖创业公司、成长期科技企业和转型期传统企业三大类,核心痛点是负担不起的专业性[30] - 用户价值感知首要为洞察的意外性,HDDI能帮助用户问对问题而不仅仅是给答案,让用户从工具思维转变为伙伴思维[30] - 出现意外使用方式:团队共识建设(作为中立第三方主持人)、投资决策辅助(分析商业计划书)、战略培训工具(提升团队战略思维能力)[31][32][33] 商业模式与未来愿景 - HDDI的第一性原理是让优质资源的获取成本趋向于零,与公司“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大学”理念一脉相承[36] - 构建完整商业赋能闭环:知识输入(混沌App)→能力训练(混沌AI院)→实战决策(HDDI)[38] - AI咨询将重塑人类顾问角色:从信息处理者变为价值判断者、从专业垄断者变为人机协同者、从标准化服务者变为个性化陪伴者[37][40]
探秘数据内核,挖掘商业新机!中欧 EMBA 深圳开放日直击高质量信披与顶尖商学资源
搜狐财经· 2025-09-11 18:51
活动概况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9月3日在深圳校区成功举办EMBA校园开放日活动 吸引超过50位潜在申请人参与 [1] - 活动旨在让潜在申请人亲身体验EMBA课堂 感受学习环境与氛围 促进互动和了解 [9] 课程实力与历史 - 中欧EMBA课程为学院旗舰课程 拥有全球排名第一的实力 AACSB和EQUIS认证以及顶尖师资 [1] - 课程于1995年启动首批42名学员 2005年开设深圳班 目前校友网络已汇聚超过15000名企业家 覆盖全球 [3] 学术内容与价值 - 会计学教授程林以“信息披露质量”为题发表演讲 阐述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关键作用及信息不对称风险 [5] - 通过安然 瑞幸咖啡等案例剖析信息披露操纵手段 并介绍基于“本福特定律”的财报筛查工具 [5] - 课程价值在于帮助学员升级企业战略 突破发展瓶颈 尤其对快速增长期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5] 学员体验与收获 - 学生大使夏催伍分享其学习体验 因意识到认知局限而选择中欧EMBA寻求突破 [7] - 学习收获包括向国际名校教授学习 与各行业优秀同学深度交流 打破认知边界并拓宽商业视野 [7] - 公司在其带领下实现三亿营收 [7]
坚定不移 守正创新 把交大安泰建设成为扎根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
新华网· 2025-08-12 14:12
学院历史沿革 - 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901年南洋公学开设的经济特科班,开创中国大学商科教育先河 [2] - 1918年创办铁路管理科,标志着交通大学管理学科正式建立,形成工管结合教育特色 [2] - 1931年管理学院定名,下设铁路管理、实业管理、财务管理和公务管理等四科 [2] - 1984年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管理学院,为首批四所高校之一 [3] - 1993年率先在新加坡开办海外MBA项目,成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去"的商学院 [4] - 2006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形成"以管理支持经济、以经济滋养管理"新格局 [6] - 2011年通过AACSB认证,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同时获得三大国际权威认证最高级别认证的商学院 [7] 人才培养体系 - 已形成涵盖全日制本硕博和MBA、EMBA、MTT、高管教育等各级各类教学模式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10] - 本科生培养开设经济管理试验班,打造经济学-数学、金融学-计算机双学位项目 [10] - 硕士生培养开设金融、会计、审计专业型硕士和MIB全英文授课项目 [10] - 在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排名中,MBA、EMBA、高管教育、管理学硕士等核心教学项目长期领跑中国大陆商学院 [10] - 40年来为国计民生各领域培养输送了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10] 师资队伍建设 - 全院共有全职在岗教师17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97% [12] - 36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1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另有双聘院士2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12] - 10位学者连续入选爱思唯尔2022、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12] - 完善构建全光谱多元价值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12] 学科发展布局 - 逐步形成以"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三大学科和八个系科为主线的建设布局 [13] - "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四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3] - "商业与管理(工商管理)"入选首轮和第二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13] - 在2021-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三大学科连续4年均获评A+ [13] - 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商业与管理""会计与金融学""统计与运筹学"三个学科均连续稳居全球前50、中国大陆前3 [13] 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 - 承担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数屡创新高,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一等奖等多个科研奖项 [14] - 近5年学院教师共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采纳30余篇、上海市领导批示采纳80余篇 [15] - 4位教授同时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人数位居全市高校首位 [15] - 建立以金融科技、数字经济、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行业为主题的纵向研究模式,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 [14] 国际合作与交流 - 2006年创办"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累计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名知名商学院院长及嘉宾参会 [16] - 2021年创设"安泰国际企业日",促进国际校企合作 [16] - 2022年开办国内首个由高校研发的全英文线上学习平台"中国商务"(Doing Business in China) [16] - 2019年安泰亚太中心在新加坡成立,进一步拓展学院国际合作格局 [8] 未来发展战略 - 以"纵横交错、知行合一"为发展战略,以行业研究和科技金融为双轮驱动 [23] - 以上海、深圳、新加坡为三大支点,全面引领构建新时代新商学新生态 [23] - 主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深度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积极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20][21][22] - 持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重大问题研究 [24]
第六届国际商学院演讲挑战赛华北赛区总决赛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07
赛事概况 - 第六届国际商学院演讲挑战赛华北赛区总决赛于2025年7月13日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 [1] - 赛事吸引了来自华北赛区13所商学院的39名精英学子参与 [1] - 演讲主题为“讲述你的故事”,聚焦商业前沿 [1] 赛事规模与影响力 - 本届赛事在严格要求院校派出团队参赛的情况下,吸引了13所院校成功晋级,并迎来济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三所院校的首次参赛 [6] - 赛事影响力持续扩大,已连续两年覆盖华北地区近60%的MBA院校 [6] - 国演赛历经六年发展,已成为覆盖120多所院校的中国商学院顶级演讲赛事 [8] 参赛者表现与内容 - 39名选手紧扣主题,将职场转型、科技创业、可持续实践等真实经历升华为富有洞见的商业思考 [33] - 选手们通过创业路上的跌宕起伏、科技变革中的个体抉择等鲜活叙事,展现了从个人成长折射商业本质的独特视角 [33] 赛事创新与特色环节 - 赛事创新设置“观演人发言环节”,面向全体非参赛商学院学生,以“一分钟自我介绍”形式赋予参与者平等权利,体现“人人皆可发声”的包容性理念 [35] - 开放式观众发言环节反响热烈,来自各院校的MBA学生及家属主动分享内心触动,展现了赛事连接多元心灵、激发深度回响的独特魅力 [39] 评审与奖项 - 权威评委团由知名学者、企业高管及资深媒体人组成,从内容深度、逻辑结构、语言表达等多维度进行专业评审 [41] - 南开大学施琳、南开大学刘子琦获得本届华北赛区总决赛一等奖 [41] - 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分别获得本次赛事的团队第一、二、三名 [47] 赛事核心价值与展望 - 赛事核心价值为“绽放魅力、连接彼此”,旨在通过演讲淬炼个人能力,构建“一次国演,一生演友”的终身同行生态 [8][55] - 赛事致力于激发学子潜能,培养兼具卓越表达能力与深厚责任意识的商业领袖,为商界未来注入活力与智慧 [55]
百名精英企业家培育工程(五期)启动暨华商科技商学院成立仪式隆重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6-30 14:24
华商科技商学院成立背景与定位 - 华商科技商学院旨在解决企业家面临的"产品不好卖、利润薄、人才流失、重资产运营、商业模式失灵、现金流紧张、应收账款拖欠、税务风险、转型困难"等痛点 [3] - 公司整合20年商学教育、科技孵化、创业投资经验,构建一站式企业赋能平台,目标成为世界级科技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3] - 战略定位为"专精特新加速器、上市公司的摇篮",首创"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培育模式 [4] 历史成就与当前进展 - 华商科技投资集团已培育6万多名企业家,包括近万名高新技术企业家、600多名专精特新型企业家、200多名上市公司企业家 [4] - 投资97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15家在A股上市 [4] - 光谷上市加速器项目已吸引81家科技企业、23家专精特新企业入驻,武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即将落户 [4] 服务体系与培育模式 - 设立企业全生命周期九大服务中心,涵盖市场拓展、科技金融、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法律风险、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等领域 [7][9] - 采用"高端培训+标杆参访+高层交流+科技赋能+资本助力+顾问陪跑+服务增值"的培育模式 [9] - 计划成立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家联盟、光谷创投联盟、光谷天使会、光谷并购联盟、光谷上市服务机构联盟等合作平台 [4] 专家观点与课程内容 - 李培根院士强调企业家需培养数据洞察力、信号捕捉力、创新包容度和人际连接力,提出"目标悖论"理念 [13] - 童国华提出科创企业家需具备"五懂"素养(懂科技、懂产业、懂市场、懂资本、懂管理),指出76%硅谷企业失败源于管理而非技术 [15] - 戴亦一教授分析特朗普经济学对全球产业链影响,建议企业优化市场布局、强化产学研合作、加速数字化转型 [19] 学员案例与未来展望 - 学员代表张崇山分享在华商十年学习经历,实现管理理论系统化学习、思维边界突破、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17] - 长盈通董事长皮亚斌分享突破特种光纤"卡脖子"技术经验,强调研发投入与创新驱动 [20] - 华商平台通过生态构建、系统培育、全周期服务破解企业成长难题,助力企业家"抱团破局" [20]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512
天风证券· 2025-05-12 07:46
核心观点 - 市场在磨底期筛选出的行业或可作为新一轮主线的前瞻信号,在特朗普 2.0 时期,政策、地缘博弈格局和产业驱动逻辑可构成长期逻辑,消费和自主可控领域有投资机会,同时关注科技 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低估红利崛起等方向,部分行业和公司有业绩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 [32][33][48] 宏观策略 如何看待 4 月出口超预期以及后续高频跟踪 - 4 月出口、进口增速超预期,中国出口有韧性,分国别美国贡献度大幅下行,东盟回升,欧盟、日本基本持平,出口商品表现分化,贸易跟踪可关注航运期货指数,国内生产相关指数下行,4 月韩国出口有抢出口效应 [28] - 4 月 CPI 维持负值,PPI 同比降幅走阔,剪刀差走阔,央行关注物价回升和银行净息差问题,交运和工业生产部分指标有变化,国内有多项政策发布,国际上 5 月 FOMC 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29][30] - 行业配置建议重视恒生互联网,投资主线有 Deepseek 引领的科技 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复苏、低估红利崛起 [31] 策略专题:市场后续主线的进一步思考 - 市场磨底期筛选行业可作新一轮主线前瞻,特朗普 2.0 时期政策、地缘博弈格局和产业驱动逻辑构成长期逻辑,消费有政策加码重估预期且基本面拐点或现,自主可控有政策积累和国产替代逻辑 [32][33][34] - 内需消费配置思路为财报拐点+政策支持+纯内需板块,服务业有望成二季度主线;财报拐点+政策与产业逻辑通畅+排除基数效应&外需影响板块,必选和可选消费耐用消费品板块有望走出结构性行情 [33] - 自主可控配置关注国内供给能力提升领域,筛选对美进口依赖度高且国内有供给能力的板块;从产能周期视角看产能投放提速领域 [34] 周观 REITs - 中金唯品会奥特莱斯 REIT 已申报,原始权益人为杉杉商业集团 本周 REITs 市场上行,华安百联消费 REIT 领涨,流动性方面总体成交活跃度下降 [36][37] 投资策略专题:A股七大资金主体面面观 - 4 月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后市场反弹,不同资金主体表现不同,公募基金偏股新发份额上升,私募证券基金仓位由升转落,北向资金月度日均成交额下降,两融资金净流入转净流出,保险资金调降风险因子,银行理财发行 - 到期数量上涨,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收窄,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交易脉冲回落 [38][39][44] 多家发布新一代大模型,政策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产业赛道与主题投资风向标 - 政策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方案印发,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持续出台 产业上阿里腾讯等发布新模型,人形机器人赛事举行,新能源车、新消费有新动态 [46][47] - 投资建议关注 Deepseek 引领的科技 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复苏、低估红利崛起,重视恒生互联网 [48] 金融固收 金融工程:量化择时周报:重大事件落地前维持中性仓位 - 择时体系显示市场重回震荡格局,核心观测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受中美关税谈判和技术指标压制,短期风险偏好难快速提升,建议维持中性仓位 [50][51][52] - 行业配置中期推荐困境反转型板块,如恒生医疗和消费出口链相关行业,TWOBETA 模型推荐科技板块,银行与黄金板块值得关注,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至 60% [51][52] 金融工程:戴维斯双击本周超额基准 4.08% - 戴维斯双击策略今年以来累计绝对收益 12.54%,本周超额中证 500 指数 4.08% 净利润断层策略本年组合累计绝对收益 14.71%,本周超额收益 3.06% 沪深 300 增强组合本年相对沪深 300 指数超额收益 7.19%,本周超额收益 0.85% [54][55][56] 金融工程:因子跟踪周报:小市值、反转因子表现较好 - 20250510 - 不同时间维度下,小市值、反转等因子表现较好,一致预期 EPS 变动、高管平均薪酬等因子表现较差 [59][60] 行业公司 小米集团 - W(01810):手机中国出货量重回第一,汽车业务迎来关键节点 - 一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重返中国区第一,预计手机业务同比增长 8%至 504.2 亿元,毛利率提升至 12.5% 家电自研工厂提前落地,预计 25Q1AIoT 收入同比增长 52%至 309.25 亿元,毛利率上升至 24.1% [62][63] - 小米 YU7 预计 6 - 7 月上市,小米二期产能和扩产计划或推进,上调 2025 年小米汽车出货量为 40 万台 [63][64] - 看好小米未来发展,上调 2025 - 2026 年总收入和归母调后净利润预测,给予 2026 年估值 21X,对应目标市值 17955 亿元,目标价 71.53 元,维持“买入”评级 [65][66] 台华新材(603055):受益户外及锦纶需求景气 - 25 年一季报营收 15 亿,同比+0.4%,归母净利润 1.6 亿,同比+9%,主要产品锦纶长丝销售受原材料价格影响 受益户外及锦纶需求,江苏项目投产或推进,拟布局越南产能 [66][67]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上调,维持“买入”评级 [68] 三维化学(002469):高弹性建筑化工小巨人,业绩增长潜力可期 - 化工实业给业绩托底,公司是全国最大正丙醇生产企业,产线可灵活切换 化工工程有望进入收入确认高峰,承接业务量领先,多个项目有进展 [69][70] - 24 年高分红、高股息,财务安全边际高 高端新材料项目在建,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2][73] 康冠科技(001308):创新显示类延续高增 - 2025 年 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各类产品延续增长态势,创新类显示产品表现突出 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力,加快全球化布局推动自有品牌出海,积极应对关税挑战 [74][75][76]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上调,维持“增持”评级 [77] 三峡能源(600905):两个“风光三峡”如期建成,减值拖累年度业绩 - 2024 年和 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有不同表现 如期建成两个“风光三峡”,风光并网装机达 46.7GW,电量增长带动营收提高,但业绩受多重因素影响 [80][81]
行动教育(605098):大客户、品牌、科技三轮驱动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236工程”构建世界级实效商学教育平台
新浪财经· 2025-04-22 16:29
文章核心观点 行动教育2024年年报表现良好,大客户、品牌、人才三轮驱动营收增长,成功实施“236工程”,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2][3]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16.54%;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22.39%;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12.15% [1] - 分产品来看,管理培训收入6.33亿元,同比+6.31%;管理咨询收入1.46亿元,同比+97.38%;图书销售305.19万元,同比+47.07% [1] - 费用端,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11.61%/+20.45%/-25.55% [1] 增长驱动因素 - 大客户战略成果显著,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人才梯队建设卓有成效,培训和咨询业务订单量充裕,推动营业收入增加 [1] “236工程”成果 - 平台化建设,打造世界级老师、企业家、商学知识集群 [2] - 高质量发展,2024年开发新客户超1200家,新大客户达295家,客户转介绍率与复购率提升,净推荐值达76.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公域流量中百度指数六年持续增长,微信指数年均翻三倍 [2] - 科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新客户平均成单周期较上一年整体提升27.7%,利用智能招聘系统和数字化员工测评工具,业财板块通过数字化技术简化业务流程,推动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 [2] 分红情况 - 2024年拟分配现金红利总额为2.67亿元(含税),占2024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99.47%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充裕,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合计19.30亿元,占期末总资产的86.47%,未分配利润2.62亿元,未来有望持续高分红 [3] 投资评级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01/3.35/3.62亿元,对应15.4/13.9/12.8倍PE,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