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下管网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15350亿元中央资金下达完毕,各地管网项目分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8-10 12:38
国家投资政策解读 - 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总规模达8000亿元,覆盖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等关键领域 [1][3] -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城镇化等八大领域,其中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燃气管网改造等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点落地项目 [4] - 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生命线"获得超14万公里改造指标,所有新建管网项目均要求配备物联网监测设备,地级以上城市100%纳入监测系统 [1] 资金分配与区域差异 - 西部及东北地区项目补助比例最高达60%,西藏地区可获全额补助,四省涉藏州县和南疆四地州补助比例不高于80% [1][8] - 排水设施建设专项中,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支持比例分别为45%、60%、60% [7] - 污染治理专项对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支持比例分别为40%、60%、70%、70%,单个项目支持资金原则上不超过1亿元 [9] 地方项目资金案例 - 云南"十四五"累计争取402.21亿元支持577个地下管网项目,重点改造燃气、排水、供水等老化管网 [11][12][13] - 广西2025年中央预算内基建提前批资金29.12亿元中,6.46亿元专项用于城市地下管网设施建设,重点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14][15] - 内蒙古获7500万元中央补助资金用于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要求资金于2025年8月20日前落实到具体项目 [16][17] 资金申报要求 - 项目需纳入地方《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未来5年拟实施项目需全部纳入方案作为资金安排依据 [21] - 优先支持已开工或年内可开工项目,不得用于主干道、综合管廊等与小区无关的基建 [21] - 资金申请报告需包含可研批复、前期手续证明、地方资金到位承诺等要件 [2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稳步扩大国内需求 持续增强经济韧性
央广网· 2025-07-23 10:29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 -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力度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1] - 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预计吸引区外游客超50万人次 带动旅游综合消费超3亿元 [1]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9%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 [2] 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 加快建设规模更大 质量更优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 - "两重""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国家已下达8000亿元资金支持"两重"项目建设 [2]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获得重点支持 南京市水务局已获得超20亿元资金支持 [2] 智能设备应用 - 南京市污水管网整治项目使用万余台机器人 配套建设智慧化管理平台 [3] - 深圳企业研发的隧洞巡检机器人 清淤专用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订单增长明显 [3] - 机器人产品在全国形成多点开花趋势 不限于长三角 珠三角 成渝地区 [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显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 [3] -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 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 [3] - 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 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3] 内需战略定位 - 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 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 需充分挖掘内需潜力 [4] - 消费市场潜力大 韧性强 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 将因时因势出台针对性措施 [4]
“两重”投资催生产业新机遇 打开增长新空间 | 上半年经济运行新趋势、新变化观察↓
央视网· 2025-07-19 11:37
宏观经济与政策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成为关键驱动力,涉及资金规模达8000亿元[1] - 国家累计安排超长期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3600亿元支持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总投资额近1万亿元,预计拉动投资约3万亿元[16][20] - 2025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覆盖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修复、城市地下管网等七大重点领域[17] 地下管网产业链发展 - 2024年以来全国累计完成各类管网改造2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7圈),南京荷花塘街区采用微型定制化设备解决文物密集区施工难题[3][4][5][7] - 产业链上游带动耐腐蚀新型材料、盾构机、管道检测机器人等需求,中游促进勘察探测及工程咨询服务,下游推动物联网传感器和智能监测设备发展[23] - 南京水务局获得超20亿元资金支持,部署3600余套物联感知设备,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加速[11] 智能化装备与技术创新 - 管网检测机器人需求激增,深圳企业仓库使用率一年内翻倍,研发隧洞巡检机器人等新产品应对订单增长[14][15] - 浙江台州企业新建智能化塑料管道车间,首条直径1.6米实壁管下线,承接长江沿线数十个污水管网项目[15] - 参与"两重"项目的企业重大工程数量增长30%,新获专利中超半数来自项目技术转化[16] 交通基建产业链延伸 - 长江经济带内河水运项目获88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涵盖24个"两重"项目[27] - 带动建筑工程、工程机械及钢铁/水泥原材料需求,促进数字化建造技术应用,下游延伸至交通运营服务领域[27] 区域项目案例与产业联动 - 南京城北污水管网整治项目采用机器人解决狭窄管道检测难题,覆盖40条道路[9] - 货运物流领域显现联动效应,长江沿线治理项目促使司机运输路线从本地小活转向跨区域大项目[15]
迷你施工设备发挥大能量 上半年国家下达资金变为民众的幸福生活→
搜狐财经· 2025-07-19 09:19
宏观经济与政策支持 - 上半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成为核心驱动力,涉及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 [1] - 国家已下达8000亿元资金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是重点任务之一 [1] - 近两年国家累计安排超长期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3600亿元支持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总投资近1万亿元 [30] 地下管网建设进展 - 南京荷花塘街区地下管网项目采用微型定制设备(如迷你版挖掘机、打桩机)以适应狭窄街巷,减少对1800户居民和19处文物的影响 [5][7][8] - 南京城北污水管网整治项目使用机器人检测狭窄管道,智慧平台已部署3600余套物联设备(摄像头、电子水尺等) [10][11][12][13] - 2024年以来全国累计完成管网改造2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7圈),预计拉动投资约3万亿元 [31] 产业链带动效应 - **上游材料与设备**:耐腐蚀新型材料加速迭代,盾构机、顶管机、管道检测机器人需求增长 [33] - **中游服务**:带动勘察、探测及工程咨询、监理等产业 [33] - **下游智能化**: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监测设备及智慧运维平台需求提升 [33] - 深圳某企业管网机器人订单激增,仓库使用率翻倍,计划扩大产能;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订单多点开花 [18][20][21] - 浙江某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生产直径1.6米实壁管应用于市政管网,重大工程参与量增长30%,新专利中超半数来自"两重"项目技术转化 [23][25][30] 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链 - 长江经济带内河水运项目获88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带动建筑工程、工程服务及数字化建造 [35] - 拉动钢铁、水泥、沥青等原材料及工程机械、交通设备零部件制造 [35] - 下游促进交通基础设施运营与服务发展 [35] 居民与市场反馈 - 南京居民因管网改造取消卖房计划,生活便利性显著提升(如天然气替代煤气罐) [16][18] - 货运司机运输需求从"小活儿"转向长江沿线治理等大项目,业务量增加 [27][28]
800亿元!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城市更新
证券时报· 2025-06-15 20:44
城市更新专项投资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城市更新专项800亿元 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危旧房改造等项目 涉及居民户数约550万户 受益人数约1700万人 [1] - 通过"两重"建设安排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1350亿元 支持建设改造城市燃气 排水 供水 供热等地下管网约14.8万公里 [1] 城市更新政策规划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要求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重要进展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相关渠道资金 积极支持城市更新有关项目建设 [1] 城市更新重点工程 - 优先实施城市地下管网安全提升 老旧居住区宜居改造 城中村综合改造 市政设施安全改造等基础类工程 [2] 中央投资支持 -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 支持城市更新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 投融资模式创新 - 城市更新项目需建立多元化 多层级的资金投入机制 对创新性强 示范性好的项目中央投资将优先支持 [3] 金融支持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正在制定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 [4] - 金融机构将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丰富多样 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满足不同主体和项目的金融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