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

搜索文档
消费科技+室内设计!“设计深圳”2025将于9月18日开展
搜狐财经· 2025-08-06 04:11
展会概况 - "设计深圳"2025将于2025年9月18日至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涵盖消费科技 室内设计 工业设计等领域 [1] - 展会推出全新消费科技馆和豪宅设计馆 包含消费科技 豪宅设计 商用设计三大板块 [1] - 预计吸引逾4万名观众 聚集近120位科技 设计 商业领域行业人士 [1] 特别策划 - 推出六大特别策划:电竞巢 Re:Materialize材料美学趋势展 WELLFORM 制造编辑 GOOD DESIGN SELECT WellConnect [1][6][8][9] - "电竞巢"联合AS STUDIO及科技娱乐品牌打造风格多样的电竞空间 开拓家居设计新赛道 [6] - Re:Materialize材料美学趋势展首次发布住宅材料与消费科技材料两大趋势展 融合传统手工艺与AI技术 [8] - GOOD DESIGN SELECT将展出G Mark设计大奖"BEST 100"作品 科技品牌Nothing首次参展 [9] 论坛活动 - 全球豪宅设计大会聚焦四大主题:全球豪宅市场纵览 健康人居体系 中国本土美学 科技应用 [3][4] - 科技创新大会围绕科技与设计融合 数字可持续性 多元美学 人机创造力四大主题展开 [5] - 豪宅设计大会邀请CCD郑中设计 SCDA事务所等顶尖设计机构分享全球豪宅区域差异与投资机会 [3] - 科技创新大会汇聚NewDealDesign 佳简几何 TCL 阿里巴巴等企业探讨科技与设计融合实践 [5] 行业趋势 - 展会将深度探索健康(Wellness)与空间形态(Form)的融合路径 推动健康人居设计 [8] - "制造编辑"策划聚焦中国制造业创新 展示家具 五金 智能硬件等领域企业转型实践 [8] - 材料美学趋势展联结传统手工艺人 设计师 科技材料生产者 推动跨界材料创作 [8]
“本升专”的年轻人,比你想象中清醒
虎嗅APP· 2025-07-26 16:50
学历倒挂现象分析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出现多个专业仅招收本科毕业生的情况,被戏称为"本升专",2022年试招30名本科毕业生,2025年计划扩招至135人[3][4]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市技师学院、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等机构已专门开设大学生回炉课程,甚至出现高考生以远超本科分数线报考职校的现象[4] - 智联招聘2024年报告显示本科生在就业市场面临高不成低不就困境:学历要求高的岗位竞争不过硕博,实操要求高的岗位技能不如大专生对口[4] 职业教育订单班模式 - 青岛技师学院2009年首创大学生技师班,采取"订单班"形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2024年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招收40人,汽车维修专业招收20名本科生[10][12] - 订单班宣传"免学费+包就业"吸引生源,实际执行中存在课程设计割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部分学生最终仅获劳务外包岗位[13][14][15] - 文化创意与旅游管理学院多媒体制作订单班实际仅招到6人,与中专生合并上课,最终分配的实习岗位与宣传严重不符(游轮服务员2400元/月)[22][24][25] 职业转型案例研究 - 案例1:英语专业本科生刘明通过汽车维修订单班转型蓝领,月薪4000-5000元,计划三年后考取高级技师证衔接家族模具厂业务[7][8][16] - 案例2:环境设计专业长河经历室内设计行业裁员后,通过校招进入杜蕾斯工厂,底薪4000+元,选择外企看重其福利保障[18][26][27] - 案例3:日语专业婉辞赴日学习管乐器修造技术,两年学费15万元,该行业在国内存在人才缺口但发展不规范,日本已形成成熟定价体系[30][31][32] 就业市场趋势变化 - 2024年蓝领月均收入达6150元,较2012年增长2.3倍,与白领8400元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6][27] - 35岁+就业焦虑推动部分人群选择"越老越吃香"的技术工种,如乐器修造等需要经验积累的领域[31][33] - 就业倾向从"兴趣导向"转向"稳定优先",大型外企和国企因福利保障成为热门选择[27][28]
让中国元素熠熠生辉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15
公司背景与业务发展 - 公司创始人利旭恒为北京台资企业协会理事,2005年在北京创办古鲁奇建筑咨询有限公司,专注于餐饮酒店板块的建筑与室内设计 [1] - 公司初期业务面向房地产开发商,2008年后重心转向餐饮空间设计,因后者艺术生命更持久且受众更广 [2] - 设计团队从最初2-3人扩展至20多人,计划推动中国风格设计作品在全球更多城市落地 [3] 设计理念与案例 - 设计核心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天坛、活字印刷、江南园林)与西方审美标准结合,强调“一看就是中国的”视觉表达 [1][2] - 典型案例包括:加拿大温哥华全聚德店(吊顶展现北京天际线)、北京南锣鼓巷“京扇子”店(借光增色)、台湾面馆(曲水流觞意象)、德国餐馆(凭窗造景) [1][2] - 设计作品覆盖欧美、亚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并获德国IF设计奖、意大利A设计奖等国际奖项 [2]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大陆餐饮行业对空间设计需求提升,消费者对就餐环境要求日益“挑剔”,推动公司订单增长 [3] - 即使当前餐饮行业面临压力,公司业务仍呈现韧性增长,反映大陆经济长期发展潜力 [3] 文化融合与创意来源 - 设计灵感源自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特质,具体元素包括北京胡同、敦煌壁画、江南园林等 [3] - 通过倒装、借景等手法,将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空间设计语言,增强互动性(如“触摸”活字印刷展示) [1][2]
设计壮游.福州站 | 形入山海,设计为骨
搜狐网· 2025-07-04 18:27
设计理念与趋势 - 设计应扎根地域文化,回归中国设计本源,避免过度追逐外来潮流 [6] - 商业设计需平衡成本与形式,实现高效商业回报与美学表达的和谐 [13] - 未来设计将呈现"回归自然"与"科技简化应用"的双核驱动模式 [48] 设计方法论 - 反差感设计分为微反差、中度反差和高烈度反差三个层级,通过认知冲突、情感唤醒和记忆锚点释放商业价值 [8][9] - 商业设计需注入在地生命力,扎根当地土壤的项目才能焕发生机 [11] - 设计需在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之间编织打动人心的空间叙事 [46] 技术与未来 - AI可作为创意赋能工具,但设计师需主导技术应用而非追随 [48] - 设计师应预见未来社会变革,生物科技可能催生更具生命力的智能形态 [53] - AI能站在人的角度思考,但人性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依然珍贵 [51] 品牌与活动 - "发现中国好设计"活动旨在发现和传播中国优秀室内设计,为设计师提供展示平台 [58][60] - 活动由安德马丁文化传播主办,多家国际品牌和机构提供战略支持 [60] - 巴斯曼浴室空间、西班牙德赛斯岩板等品牌参与活动,展示前沿设计解决方案 [67][69][71] 设计师观点 - 设计师需保持空杯心态,剥离经验、习惯和关系的束缚 [31] - 设计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螺旋式回溯是深刻诠释 [33] - 设计师需在商业框架中植入自己的观念内核,找到最具生命力的表达方式 [42]
设计壮游.宁波站 “老外滩” 遇见 “新设计”
搜狐网· 2025-07-04 18:25
设计理念与创新 - "发现中国好设计"活动旨在发掘有思想、有观点、有本土文化情怀的优秀设计者,已助推二十余位设计师入选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奖 [4][5] - "反着做设计"是一种反向逻辑思维,通过突破行业常规路径实现创新,如运用黑色基调打破色彩禁区、将西方咖啡文化融入东方亭台美学 [9][10] - 设计应从功能出发、经逻辑推演达成美学结果,本质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 [16] - 空间活化与地域再生设计应尊重原有肌理,激发空间活力与互动,实现地域的有机再生 [18][19] - 策展思维是一种工作方式,设计师需与居住者深度共创,将业主的故事与情感需求转化为具象空间 [31][32] 传统与现代融合 - "与古为新"理念指引设计将传统美学融入当代生活,如将宋式美学、非遗工艺融入现代空间 [47][48] - 文化基因的当代化是"与古为新"的本质,如将慈湖山水历练为空间重要元素 [52] - 对传统的创新演绎虽可能脱离真实建构逻辑,却营造出承载心灵栖居的审美意境 [54] 行业活动与平台 - "发现中国好设计"设计壮游为优秀设计师提供展示作品、分享思想的舞台,见证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 [57] - 活动由安德马丁文化传播主办,多家国际品牌和机构提供战略支持与合作 [59] - 活动邀请杰出设计师分享观点和理念,并进行现场交流讨论 [59] 设计品牌与产品 - EMPIRE地王国际地板聚焦三层实木地板创新研发,以手工仿古技法和独幅大板设计为特色 [70] - SLEEK专注于极简门窗研发,遵循"少即是多"理念,构建通透空间 [71][72] - BATHMAN巴斯曼提供个性化浴室解决方案,拥有多项国际设计奖项和专利 [74][75] - 德赛斯岩板定义"岩板"细分品类,为空间提供独特、实用、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76] - 者尼智能影音是中国私人影院及全宅智能定制安装行业先行者,累计完成15000多个别墅影音室项目 [77][78]
梁志天设计集团盘中最高价触及1.3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6-06 16:55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6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 310港元 较上个交易日平盘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1 320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流入3 555万港元 流出40 257万港元 净流出36 70万港元 [1] 公司背景 - 公司由国际著名设计师梁志天于1997年成立 2000年进入国内市场 2018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 - 公司是香港首家提供纯设计服务的上市公司 双总部位于香港及上海 在北京及广州设有分公司 [2] - 公司团队规模超过500人 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室内设计公司之一 [2] 业务范围 - 公司设计项目遍布全球超过130个城市 获得逾210项国际设计及企业奖项 [2] - 2016年起四次获得《室内设计》杂志「住宅范畴」全球第一 2021年全球总排名第21位 [2] - 公司通过旗下12个品牌提供多元化设计服务 包括样板房 酒店 商业空间等 [2] 代表作品 - 国际项目包括伦敦香格里拉大酒店 东京Park Mansion 迪拜棕榈岛亚特兰蒂斯度假酒店等 [2] - 国内项目包括北京长安太和 上海古北壹号 广州尚东柏悦府 深圳深圳湾1号等 [2] - 其他项目包括澳门伦敦人酒店 香港渣甸山皇第等 [2] 产品设计 - 业务延伸至产品设计 与多个国际家居品牌合作 [2] - 产品类型包括家具 灯具 洁具 厨柜 门把手及瓷砖等 [2]
郑中设计(002811) - 郑中设计: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8:06
业务应对措施 - 公司将原创设计业务作为核心战略,室内设计与文化消费和房地产行业相关,文化消费行业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大,室内设计前景广阔;国家出台房地产融资制度和增量政策,室内设计随行业高质量发展进步 [2][3] - 公司通过科技和多层次市场布局应对市场变化,构建数字化解决方案革新设计工作模式,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 [3] 盈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加8.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42.1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70亿元,同比增加19.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8.62万元,同比减少40.25% [3] - 2024年度设计业务收入7.21亿元,同比增长9.51%;软装业务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16.23% [3] 盈利增长点 - 设计与AI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解决方案革新设计工作模式 [4] - 加强海外业务发展,在新加坡、日本设立全资子公司整合吸纳资源 [4] - 进军高端私人艺术中心,为私人豪宅业主提供个性化服务 [4] - 加强软装业务拓展及团队建设,推动硬装客户转化,提供配套软装服务 [4] 订单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设计业务新签订单3.15亿元,软装业务新签订单1.16亿元,合计新签订单4.31亿元 [4] - 截止2025年第一季度末,设计业务存量订单28.57亿元,软装业务存量订单4.89亿元,工程业务存量订单2.04亿元,合计存量订单35.50亿元 [4][5] 政策应对 - 公司会密切关注国家城市更新政策及相关项目进展,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5]
研判2025!中国室内设计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及未来市场空间预测:家装设计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6 09:13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743.9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2130.3亿元,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1][9] - 城市化进程推进和房地产市场的成熟是主要驱动力,新建建筑和二手房改造需求释放成为新增长点 [1][9] - 住宅领域占下游应用主导地位(58%),商业领域占比27%,文化/教育/医疗等其他领域占15% [10] 行业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设计教育、软件工具开发及原材料供应,中游以设计公司和独立设计师为核心,下游为住宅/商业用户及房地产开发商 [4] - 家装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4.28万亿元,2024年约为3.56万亿元,直接带动室内设计需求增长 [13] 重点企业竞争格局 - 金螳螂:全产业链布局,覆盖高端酒店/商业空间/公共建筑/住宅设计,合作国际品牌如希尔顿、洲际 [15][17] - 郑中设计:专注高端商业和酒店设计,合作万豪/凯宾斯基等品牌,2023年设计业务营收6.58亿元 [15][17] - 矩阵股份:聚焦住宅和商业地产设计,2023年营收5.29亿元(同比减少33.38%),2024年1-9月营收3.83亿元(同比增长6.69%) [15][19] - 亚厦装饰:多元化布局公共建筑设计,如机场/剧院项目,注重地域文化融合 [15][17] - 广田集团:住宅全装修和商业项目设计为主,强调绿色与智能化 [15][17]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设计工具普及:BIM/VR/AR技术提升设计效率,AI技术将推动精细化发展 [21] - 健康与人性化设计:注重环保材料、采光通风及无障碍设施,融入健康养生理念 [22][23] - 多元文化融合:结合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满足个性化需求并促进跨国项目合作 [24] 行业发展历程 - 起步阶段(1980s-1990s):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外资引入推动初步发展 [6] - 发展阶段(1990s-2000s):经济提升推动设计多元化,本土设计师与国际接轨 [6] - 成熟阶段(2000s至今):技术智能化(BIM/VR应用)、绿色理念普及,部分企业国际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