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复护理
icon
搜索文档
【环时深度】APEC为何首次将“应对人口结构变化”设为全面议题?
环球时报· 2025-10-30 07:25
会议核心议题 - 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次将“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工智能”纳入全面议题,旨在通过区域合作将“人口机会”转化为“人口红利”[1][2][9] 韩国人口现状 - 韩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0.2%,超过1000万,正式进入“超老龄社会”[2] - 韩国总和生育率仅为0.72-0.75,全年新生儿数量降至约23.8万,为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2] - 韩国20-29岁人口降至630.2万名,少于70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导致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攀升[2] - 韩国今年上半年出生人口超12万人,同比增加7.4%,为历史同期最高增幅,与政策“组合拳”相关[6] 亚太地区人口趋势 - 过去30年亚太地区人口增长持续放缓,预计自2035年起整体人口将进入减少阶段[3] - 亚太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5.1%,预计到2050年将达约1/4[1][3] - 不同经济体处于不同人口阶段,如日本、韩国老龄化严重,而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但生育率开始下降[10] 人口结构变化的内涵与影响 - 人口结构变化内涵涵盖生育率下行、老龄化加深、人均寿命延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及受教育年限提升等多重长期趋势[3] -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转型压力,母婴产品、教育培训等行业市场增长空间收窄[4] - 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康复护理、老年旅游、养老金融、智能家居、辅助机器人等领域迎来广阔发展前景[4] - 劳动力结构变化激发企业对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刚性需求,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及相关自动化流程的广泛应用[4] 国际应对措施与案例 - 联合国将2021年至2030年定为“健康老龄化十年”,旨在通过全球协作实现更长寿、更健康的生活[5][6] - 西班牙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0.4%,达32.2万人,实现十年来首次正增长,与家庭支持政策相关[7] - 欧盟65岁以上人口比例在2019年为20.6%,分析认为到2050年将超过30%[7] - 欧盟通过政策研究、扶持跨境项目及提供资金支持(如复兴与韧性计划基金)等方式发展银发经济[8] 人工智能与人口结构的协同 - 人工智能技术为缓解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提供解决方案,而人口结构变化为人工智能应用创造广阔场景[9] - 将人工智能与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共同纳入区域对话框架,有助于推动亚太各国形成利用科技手段应对挑战的合作共识[9] 中国的实践与区域合作潜力 - 中国通过发展老年教育、探索渐进式延迟退休、培育银发经济等实践为亚太国家提供参考[9] - 亚太各国在人口结构上的差异可转化为优势互补,通过劳动力流动、资本协作、技术交流与经验共享共同缓解冲击[10]
优化银发经济发展路径 破解“政策热、市场难”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0
我国银发经济的发展态势 - 养老服务相关企业数量达16万家,同比增长24.36%,其中康复护理、老年教育、医疗疗养行业增速分别为36.05%、34.15%、31.26% [1] - 养老相关社会组织1.65万家,同比增长2.12%,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银发文旅需求加速释放 [1] - 2019-2023年全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加装电梯10.8万部,增设社区服务设施6.8万个,银发旅游人数占全国旅游总人数20% [1] 政策与市场挑战 - 银发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产能过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供需结构性失衡矛盾长期存在 [2] - "未富先老"国情导致老年人"买不起服务"与"有钱买不到称心服务"现象并存 [2] - 跨境电商进口以保健品为主(占比超30%),出口以康复设备、适老化家居为主,智能陪伴产品需求崛起 [4][5] 银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 - 轻度老龄化阶段需求集中于生活照料,中度老龄化阶段长期照护与多元发展需求凸显,重度老龄化阶段金融投资需求释放 [3] - 中国银发需求呈现多层次性,12个省份进入重度老龄化,超大城市消费向多领域扩散 [3] - 预计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经济银发化趋势不可避免 [3] 国际经验与市场布局 - 欧盟银发经济2015年贡献4.2万亿欧元GDP,预计2025年占GVA的31.5%和就业的37.8% [6] - 中国需激活私人消费与社会资本,公共部门投入占比过高,私人消费潜力尚未释放 [6] - 银发经济需融入双循环,布局跨境电商进口(保健品、美妆)与出口(康复设备、智能家居) [4][5] 优化发展路径 - "十五五"时期需转向"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养老、为老、享老、备老多业态格局 [7] - 银发产业链条长,基础性行业(养老服务)微利但稳定,补充性行业(享老、备老)价格弹性大且高回报 [8] - 重点突破互联健康(移动医疗设备)、人工智能养老(护理减负)、银发旅游(高铁文旅)、适老化智能家居四大领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