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耳机
搜索文档
AI、3D打印,正重塑深圳智能耳机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08:53
行业转型趋势 - 深圳智能耳机产业正经历从OEM代工向高创新、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型 [1] - AI技术与3D打印工艺渗入声学设备领域,推动产业升级 [1] - 区域产业呈现“高端突破+专业深耕+大众覆盖”的差异化发展图景 [1] 冠旭电子技术突破 - 公司率先将AI能力深度融入硬件研发,开放式AI耳机ARC 5系列搭载6纳米6核带AI引擎的骁龙S7音频平台,AI性能较上一代提升100倍 [1] - 全球首款开放式头戴AI耳机Cleer Clip星弧将重量从240克降至不足40克,仅为行业均值的1/6,依赖于散热结构优化、AI算法本地化部署与6纳米神经网络处理器 [1] - 引入“可更换配饰系统”,将“可穿戴美学”纳入设计,形成“技术+美学”双轮驱动 [2] - 公司在智能耳机领域专利数量位列全球第7,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将产品附加值向研发设计环节转移 [2] AI耳机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AI耳机在电商市场销量达31.5万副,同比激增405.9% [2] - AI融合从功能叠加转向体验重构,AI降噪、实时语音翻译、健康监测等成为核心竞争力 [2] 微醺声学工艺创新 - 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使用液体树脂原材料制造个性化耳机外壳,打破传统材料可塑性低的局限 [3] - 经过两年自主研发实现从手工生产向3D打印智能化量产转型,用户可自主选择材质、配色和图案,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大幅提升 [3] - 公司深耕专业声学领域,监听耳机搭载12颗喇叭4组分频技术,能精准还原音符细节,产品用于明星演唱会并连续两年获日本VGP耳机大赏 [3] 悦尔实业主流市场覆盖 - 公司瞄准大众消费市场,产品矩阵覆盖TWS真无线蓝牙耳机、蓝牙音箱、有线耳机,远销全球多国 [4] - 明星产品TWS真无线蓝牙耳机支持主动降噪技术和高清音频解码,约6个月时间出货量超过100万 [4] - 公司拥有强大研发团队和现代化生产基地,建立严格品控标准确保产品可靠性 [5] 区域产业生态 - 深圳市龙岗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声学产业核心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从研发到市场的完整生态闭环 [5]
【行业分析】2025年中国智能耳机行业政策汇总、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27 14:23
智能耳机行业定义及分类 - 智能耳机通过内置电路传感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语音唤醒、识别及交互功能,可操控智能手机 [3] - 行业主要分为TWS耳机、开放式耳机、头戴式耳机、颈戴式耳机等类别 [3] 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融合音频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满足语音交互需求 [5] - 大健康战略推动运动类耳机研发,产品在微型化、无线化、智能化方面显著提升,新增心率监测、运动监测等功能 [5] - 2020年全球智能耳机出货量4.3亿台(同比+19.8%),其中TWS耳机2.33亿台;2024年全球智能耳机出货量达5.385亿台,TWS耳机占3.32亿台 [5] - 中国智能耳机出货量从2018年0.36亿台增长至2024年1.5亿台,成为市场主要推动力 [6] 技术升级与市场前景 - 未来技术升级方向包括语音控制、语义识别、主动降噪、健康监测、VR声学及设备互联 [2] - AIoT技术成熟及应用场景丰富推动终端应用爆发,市场前景广阔 [2][5] 主要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小米集团、科大讯飞、歌尔股份、安克创新等17家 [3] - 相关企业涵盖华为、苹果、三星、索尼等消费电子巨头 [3] 数据来源 - 行业数据引自智研咨询《中国智能耳机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9] - 报告涵盖2025年行业发展环境、运行态势、竞争格局及趋势预测 [9][11]
歌尔股份:AI/AR眼镜有望成为增长驱动-20250328
华泰证券· 2025-03-28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9.26元 [1][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报业绩符合预告,4Q24营收和归母净利有增长,声学等产品营收和盈利改善,但计提资产减值;25年VR/PS5行业出货下滑或拖累收入,AI眼镜/AR头显等产品或成增长驱动 [1] - 2H24各产品线盈利同比修复,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智能硬件产品收入和毛利率有不同表现,下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拖累利润率 [2] - 25年预计公司智能声学整机收入增长、毛利率改善,智能硬件产品收入受VR和PS5影响或下滑,AI眼镜和XR产品成新驱动,预计收入下滑、毛利率修复、归母净利润增长 [3] - 下调VR全球出货量,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给予25年31.13xPE估值,维持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4]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4年公司收入1009.5亿(yoy +2.41%),归母净利润26.7亿(yoy +144.93%),毛利率11.1%(yoy+2.1pp);4Q24营收313.1亿(yoy+27%/qoq+7%),归母净利3.2亿(yoy+63.2%/qoq-71.5%),毛利率10.3% [1] - 2H24精密零组件产品收入87.4亿(yoy-11.2%/hoh+38.6%),毛利率20.8%(yoy+0.4pp/hoh-1.6pp);智能声学整机产品收入135.1亿(yoy -9.5%/hoh+5.6%),毛利率9.1%(yoy+0.7pp/hoh-0.7pp);智能硬件产品收入373.5亿(yoy +27.1%/hoh+88.2%),毛利率9.1%(yoy+0.5pp/hoh-0.1pp) [2] 未来展望 - 25年预计智能声学整机收入同比增长6%,毛利率回到9.9%;全球VR出货量下滑12%至650万台,PS5进入产品周期末尾,拖累智能硬件产品收入,AI眼镜和XR产品成新驱动;预计公司25年收入同比下滑4%至969亿元,毛利率同比修复0.9p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至32.9亿元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VR全球出货量,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32.9/38.1/42.8亿元(较25/26年前值下调18/13%);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25年PE均值24.2x,给予25年31.13xPE估值,维持29.26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98,574|100,954|96,871|104,946|126,881| |+/-%|(6.03)|2.41|(4.04)|8.34|20.9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088|2,665|3,290|3,811|4,277| |+/-%|(37.80)|144.93|23.44|15.84|12.23|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31|0.76|0.94|1.09|1.23| |ROE (%)|3.45|7.83|8.79|9.22|9.37| |PE (倍)|85.72|35.00|28.35|24.48|21.81| |PB (倍)|3.03|2.81|2.56|2.32|2.09| |EV EBITDA (倍)|18.53|13.34|13.45|11.71|10.21|[6]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给出1Q24 - 4Q24及1Q25、2024A - 2027E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多项财务数据及同比变化 [12] 主要收入部门拆分 |部门|2024|2025E|2026E| |----|----|----|----| |精密零组件|收入87.42亿,同比15.8%,毛利率21.5%|收入15.05亿,同比7.5%,毛利率22.3%|收入16.18亿,同比8.3%,毛利率22.3%| |智能声学整机|收入26.30亿,同比8.7%,毛利率9.5%|收入27.91亿,同比6.2%,毛利率9.9%|收入28.54亿,同比2.3%,毛利率9.9%| |智能硬件|收入57.20亿,同比 -2.6%,毛利率10.1%|收入50.37亿,同比 -11.9%,毛利率10.0%|收入56.47亿,同比12.1%,毛利率10.3%|[13] 可比公司估值表 - 列出立讯精密、光弘科技等A股可比公司2024E、2025E的收盘价、总市值、PE、EPS、EPS增速、YTD股价跌幅等数据,2025E PE均值24.17x [14] 盈利预测相关报表 - 给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在2023 - 2027E的相关数据,以及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指标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