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装备等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大学科技园加码
新华日报· 2025-11-03 05:47
大学科技园的角色演变与运营模式 - 大学科技园正从单纯孵化项目转变为同时招引项目的资源整合者,构建专业服务平台并嵌入成果评价体系 [1] - 通过灵活运用资本力量,科技园融通政策、资金与技术,旨在加速前沿科技与产业力量的结合 [1] - 河海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激励成果转化,规定科研团队可获得80%至90%的收益分配,专兼职技术经理人可向成果完成方收取额外服务费 [1] - 西北工业大学对科技成果进行单列管理,已将知识产权职能纳入科技园,成功转化专利1896件,并有82家企业参与转化 [1] 资本支持与平台建设 - 在创投和资本市场支持下,大学科技园尝试直接投资,与孵化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关系 [2] - 上海交通大学打造一站式概念验证平台,已建6个分中心并筹措1.7亿元基金,聚焦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 [2] - 西安交通大学形成了高校、创新港、大学科技园联盟、校友会与科技园协同的成果转化体系 [2] - 江苏省强调大学科技园需一园一特色,与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协同,以服务成果转化、创新孵化和人才培养 [2] 具体合作与生态构建 - 河海大学与金坛区签署协议共建常州科技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制造领域 [3] - 合作旨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生态闭环 [3] - 河海大学与华能江苏新能源中心、长江电力等企业共建4个创新平台,涉及新能源、高坝深隧检测、新兴材料及低空技术 [3] - 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科技企业及创投资本正式入驻河海大学常州科技园 [3] 区域产业协同与成果 -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紧扣常州新能源、智能装备、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需求,已与近100家常州企业开展200余项科研合作 [2] - 常州市被描述为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基础扎实、资本市场活跃的科技成果转化沃土 [2] - 西北工业大学成果转化参与企业多集中于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1]
潍坊开辟海外市场,推动550家企业出海
齐鲁晚报网· 2025-10-10 22:16
10月10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胜"十四五" 谋篇"十五五"潍坊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 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潍坊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 开放、做强高质量对外贸易,构建起农贸、工贸、商贸、服贸"四贸联动"工作格局,贸促事业发展取得 新成效。 组织经贸代表团走进德国、塞尔维亚 聚力打造特色品牌,产业融通实现新突破。聚焦"9+3+N"现代产业体系,将贸易投资促进与产业发展深 度融合,实施品牌引领战略,编制海外招商图谱,精心打造中日韩食品、中柬纺织、中马跨境电商、中 乌智能装备等一批特色品牌,已连续举办11届的中日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推动日本源清田食品加工、 韩国智慧冷链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潍坊,在潍发展的日韩企业超过200家,人员互往、经贸互惠、产业 互融的发展合作日益密切。 聚力做优涉外活动,跨国合作交出新答卷。潍坊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国际经贸往来,近5年, 先后访问新加坡等11个国家,举办跨国经贸活动22场、潍坊城市推介会13次,促成一系列务实合作,落 地中日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红福锦鲤风筝、恐龙木雕灯等"潍有尚品"作为"中国好礼"赠与 国 ...
决胜“十四五”|潍坊开辟海外市场,推动550家企业出海
搜狐财经· 2025-10-10 20:54
组织经贸代表团走进德国、塞尔维亚 聚力打造特色品牌,产业融通实现新突破。聚焦"9+3+N"现代产业体系,将贸易投资促进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施品牌引领战略,编制海外招商图谱, 精心打造中日韩食品、中柬纺织、中马跨境电商、中乌智能装备等一批特色品牌,已连续举办11届的中日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推动日本源清田食品加 工、韩国智慧冷链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潍坊,在潍发展的日韩企业超过200家,人员互往、经贸互惠、产业互融的发展合作日益密切。 聚力提质商法服务,安全出海绘就新图景。设立中国贸促会FTA(潍坊)服务中心,建成潍坊RCEP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落实中国贸促会与最高法院在线 诉调对接机制,创新推出"企业境外投资一件事"模式,做强国际商会,"全链条"服务企业"走出去","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经贸预警3500期,调解涉外 商事纠纷23起,签发原产地证、ATA单证册等商事证书20万份、年均增长15%,为企业减免关税4亿元,2024年成功入选全国原产地证新系统、绿色低碳 贸易认证"双试点"。 展望"十五五",潍坊市将顺应时代大潮,把握开放大势,更大力度"走出去""引进来",系统推进潍企出海、潍品出海、外企入潍、商法服务"四 ...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广州南沙创新步步高
南沙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 - 2024年南沙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10家,创历史新高,增速居广州市第二 [1][2] - 南沙区在国家新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前三,实施"优企服务16条"提升服务效能 [1][3] - 区内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推动高企数量质量"双提升"和区企"双强"共发展 [1][13] 代表性高企及技术突破 - 中科宇航"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将于2024年9月首飞,定位为星座组网和空间站货运主力火箭 [2] - 深海智人研发国产首套机器人搭载海底管缆跟踪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 奕行智能3年内完成2款车规级芯片流片,正研发国际先进水平大算力芯片 [2] - 阿达半导体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健齿生物等12家单位获广东省科技奖11项 [4] - 27家企业入选广州市独角兽榜单,17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 - 冷泉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为首个海陆结合装置,聚焦深海生态与可燃冰开采研究 [8] - 2023年立项36项技术攻关,覆盖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0.35亿元财政经费带动1.2亿元研发投入,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 [10] - 组织80余家企业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机构对接合作,建设环港科大创新区 [10] - 香港科大(广州)科创基地入驻16个项目,设立10亿元成果转化母基金 [11]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发布"创新驱动27条",按企业研发投入5%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年度预算1亿元 [11] - "青出于南"计划提供最高200万元创业经费支持 [11] - 设立"一金一池"(科创母基金+信贷补偿池),健齿生物获母基金投资超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近10亿元 [12] - 将建"南沙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企业全周期培育体系 [12] 企业创新产品发布 - 司南技术推出"米粒天线",捷盟智能发布高精度隔膜涂布机,芬尼科技推出国内制热量最高空气能热水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