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种植

搜索文档
山东济南探索“小果子”撬动“大产业” 促农文旅融合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21:52
品牌与产业战略 - 济南市创新打造“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旨在凝聚林果经营主体、增强产业竞争力并提升产品附加值 [1] - 该市明确鼓励各区县依托文旅资源打造提升平阴玫瑰、张夏玉杏等特色农文旅融合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4] - 济南市基本形成大樱桃、桃、苹果、核桃、板栗、花椒六大特色产区,累计成立林果类合作社276个,培育企业及家庭农场457家 [7] 业务模式与收入构成 - 济南市整合11个区县的130个优质采摘园区,打造十大特色果品采摘季,鲜果采摘直接收入达4.4亿元 [3] - 通过创新推出林间露营、自然研学等十大“采摘+”特色项目,带动采摘园区周边综合收入8.1亿元 [3] - 全市上半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6.3亿元,占山东省的12.1%,通过12个特产馆上线展销产品669款 [3] 活动运营与游客参与 - 商河县今年已举办10场主题采摘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并计划持续推出特色林果嘉年华活动 [7] - 济南市通过农业嘉年华、第一书记助农大集等活动,参与人数达8万余人次,带动乡村消费1300余万元 [3] - 商河县制定全年特色林果嘉年华活动计划,打造“多种果品、依季采摘”主题活动,实现“月月有鲜果、全城可采摘” [7] 产业规模与资源基础 - 截至2024年底,济南市经济林面积达114.3万亩,年产量73.6万吨 [7] - 济南市开展文旅资源普查,全面掌握具有开发价值的林果品种信息,涵盖长清马山雪桃、商河李桂芬梨等30多种特色林果 [5] - 在业态打造上,深度融合“林果+民宿”和“林果+文创”,开发伴手礼、果汁酿造等旅游商品以提升产业附加值 [5]
河南郏县:特色“小林果”链出富民大产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8-12 13:45
合作社经营情况 - 郏县睿合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从2015年50亩发展到2024年380亩,种植30余个品种,实现5月至10月鲜果持续供应 [1] - 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投资近300万元,2017年首次盈利70万元,2024年盈利突破200万元 [1] - 合作社亩产突破4000斤,市场批发价稳定在5元以上 [1] - 合作社带动村民就业,如68岁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年租金3000元,务工日薪80元,年增收两万余元 [1] - 销售旺季30余家商超集中采购,用工高峰超80人,年均用工超5000人次,年发放工资近40万元 [2] - 合作社注册"睿合"品牌,统一包装设计,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销往20多座城市 [2] 无花果种植基地发展 - 九谷仙人无花果种植基地面积突破560亩,配套建成11个冷棚、4个日光温室及现代化仓储设施 [2] - 基地实行"当日采摘、当日分拣、当日冷链运输"模式,冷链车直通商超与电商平台 [2] - 基地成功将鲜果采摘期延长至4个月 [2] - 注册"九谷仙人"品牌,通过短视频、直播等线上推广,与连锁超市、高端水果店建立稳定供货渠道 [3] - 开发无花果干、饮品、酒、精油等深加工产品,年营收较纯种植时期增长80% [3] - 带动250余人就业,为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 [3] 县域产业发展 - 郏县构建"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品牌引领、三产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框架 [3] - 林果产业融入"三色经济"发展战略,与红牛、烟叶产业三产齐驱 [3] - 建成林果技术推广专家工作站1处,培育乡土专家5人 [4] - 实施中央财政推广项目,建成猕猴桃、大樱桃及中油蟠九号桃示范基地,带动千余户林农增收 [4] - 新增特色林果种植面积2500余亩 [4] - 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建成市级林果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专家工作站3个 [4] - 引进28个优质品种,推广15项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每亩用水量30%,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40% [4] - 林果平均亩产提升15%以上 [4] 品牌与产业链建设 - 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注册3件地理标志商标 [4] - 产品打入一线城市商超,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 [4] - 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家,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1个 [4] - 打造"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8个,18个农产品入选国家级名特优新名录 [4] - 郏县农村合作组织突破千家,吸引2.2万户农民加入,创造就业岗位超10万个 [5] - 特色林果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余亩,年产量达8万吨以上 [5] - 带动1.2万余名村民投身全产业链 [5][6]
月月有鲜果、全城可采摘,济南推出“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3:19
济南市"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 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推出"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作为林果产业统一标识 [1] - 品牌整合11个区县130个优质采摘园区打造十大特色果品采摘季 [1] - 创新推出鲜果品鉴会、自然教育研学等十大"采摘+"特色项目 [1] 活动开展情况 - 已举办樱桃、桃、杏等采摘旅游季主题活动80余场次 [2] - 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0万人次 [2] - 智慧林果服务系统接入"爱山东·泉城办"实现130个园区导航一键直达 [1] 未来工作计划 -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采摘园区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等服务 [2] - 陆续推出葡萄、苹果、猕猴桃等采摘季活动 [2] - 依托济南园·林市集平台举办"鲜果季"专场展销活动 [2] - 深化品牌打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1][2]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一个村庄的生态逆袭与共富密码
央广网· 2025-05-08 10:04
林果产业园发展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塔汉其嘎查林果产业园占地800亩,种植契丹香果、契丹红等优质抗寒苹果 [4] - 2024年首批果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并与鲜榨企业达成订单回收合作,销售渠道稳定 [4] - 2020年先流转800亩沙荒地种植苹果树,2023年又流转2560亩,扩大产业规模 [8] 经济效益 - 村民高忠标在产业园打工五六年,月收入达5000-6000元 [2] - 2023年800亩苹果首次分红,158名村民共分得331800元,预计6年后分红将增至1327200元 [8] - 园区探索"林下经济"模式,种植二月兰和芍药,形成"树上硕果盈枝、林下药材生金"的生态经济格局 [10] 产业链规划 - 预计2026年乌拉特前旗将建厂发展果品深加工,实现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 [12] - 林果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参与修剪、施肥等管理环节,提升农户经济收入 [7] 生态效益 - 林果产业将沙荒地转化为绿洲,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7] - 项目属于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的涉林项目,设计初衷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价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