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沙地甜果“撬动”大市场 特色产业富了百姓、美了乡村
央视网· 2025-10-30 17:23
央视网消息:新疆于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眼下,这里万亩沙漠红枣正式进入采收季。这里独特的沙质土壤、充足光热与 昼夜温差,孕育出了核小皮薄、果肉饱满的优质红枣。 从现在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这里将进入繁忙的红枣采收阶段。在和田,红枣并不是一成熟就采收的。由于当地气候干燥,种植户 会在红枣成熟后,让枣留在树上自然风干。这种"吊干"方式会让红枣的甜度高,同时也更便于储存和运输。这棵红枣树,部分红枣 的表皮已经出现自然褶皱,正在脱水变干,这个样子就是差不多风干好,可以采收。 敲枝落枣分拣忙 农民妙招保品质 和田红枣的采收方式与鲜枣不同,不是逐颗摘取,而是通过敲打枣树枝让枣脱落后再收集。由于枣园里的沙土松软细腻,即便红枣 掉落地面也不会破损,保障了果实品质。掉落的红枣和树叶、沙土混杂在一起,要如何处理?不用担心,村民有自己的妙招。 这些是在采收中会用到的工具,先用这种耙子将落地红枣拢在一起,掺杂其中的树叶,用棍子、耙子压碎后装进特制的筛子或是这 种有网孔的筐子,通过人工来筛除树叶和尘土。或者是用这样的吹风装置,过滤掉树叶和沙土,红枣就可以直接收拢装筐。这些红 枣会先送到晾晒场进行晾晒,再经过清洗、筛选、烘干后,一 ...
金秋中国丰收图景:山楂红、苹果甜、紫菜鲜,特色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
央视网· 2025-10-26 19:46
河北晋州山楂产业 - 核心观点:河北晋州市通过现代化农业模式实现山楂产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有效提升农户收入 [1][3][5] - 行业规模:晋州山楂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量超过3万吨 [1][5] - 商业模式: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优良品种和现代化种植技术,实现错峰上市以稳定价格 [3] - 产业链延伸:配套发展冷链加工和乡村旅游,推出山楂干、山楂酒、山楂酱等系列产品,举办山楂采摘节吸引游客 [5] - 经济效益:产业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5] 甘肃天水苹果产业 - 核心观点:甘肃天水市在不利天气条件下采用创新技术保障苹果采收,维护果农收益 [5][7][9] - 行业规模:天水市苹果种植面积达131万亩,年产量突破3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6亿元 [9] - 应对措施:降雨影响采收后,相关部门抽调农运车辆300多台,协调组建3个无人机吊运小分队进行抢运 [9] - 当前进展:已完成近50万吨苹果的吊运工作 [9] 福建福鼎紫菜产业 - 核心观点:福建福鼎市紫菜产业进入下苗关键期,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养殖精准度和抗风险能力 [10][12][14][16] - 行业规模:福鼎全市紫菜养殖面积约2.2万亩,预计全产业链产值24亿元 [16] - 生产周期:每年10月前后开始下苗,水温要求20至25摄氏度,下苗后最快45天可采摘第一茬,通常可采收五茬至次年2月 [14] - 技术应用:借助高频地波雷达实时监测海流、海风、海浪等数据,精准筛选适宜养殖区域以应对风浪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6]
特色产业闯“黔程” “叫得响”的经济新IP越擦越亮
央视网· 2025-10-03 16:30
央视网消息:榕江县的五年发展之变让人眼前一亮,它的发展历程也是贵州各地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发展定位、不断奋进突围的缩影。 贵州曾经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20年,贵州人民摆脱千年贫困,走向同步小康。贵州也是山地省份,县域人口占比高、县域经济占比 重。 "十四五"期间,贵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培育出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得响"的县域IP。 山乡发展新名片 特色产业闯"黔程" 这些特色品牌"口碑好,效益更好"。这些品牌都有哪些? 刺梨果富含维c、单宁、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林业和食品领域专家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这种深藏在山旮旯里的野果子,如今被开发出 了酵素饮品、刺梨果汁、果脯果干等丰富的营养品和休闲食品。包括压榨剩下的果肉果渣,还可以用于生产有机饲料、有机肥等。目前,刺梨 在贵州全省种植规模超150万亩,占全国九成以上,综合产值约100亿元,成为贵州特色优势产业中异军突起的"山野奇兵"。 这里是位于武陵山区的贵州遵义镇安县,每天音乐声都会在县城的各个角落响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30余支成熟的乐队,近6万名群众 都可以进行吉他演奏。 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枝繁叶茂,正安吉他这个全 ...
荆楚大地奏响特色产业大合唱
经济日报· 2025-09-14 06:10
核心观点 - 湖北省依托资源禀赋发展小龙虾、香菇、服装、茶叶等特色产业 构建全产业链集群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2][5] 小龙虾产业(潜江市) - 潜江市发展小龙虾全产业链 覆盖养殖、加工、物流、餐饮、电商、文旅等领域 [1] - 产业综合产值达870亿元 带动22万人就业 通过"一产提效、二产提质、三产提级、品牌提档"四大工程拓展发展路径 [2] 香菇产业(随州市随县) - 随县依托气候条件和种植传统发展香菇产业 实施"香菇种植工"劳务品牌三年行动累计培训菇农1.2万人次 [2][3] - 通过理论结合实操的培训方式推动传统经验型种植向现代科学型种植转变 提升种植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3] 服装产业(天门市) - 天门市吸引返乡创业就业 全市集聚服装类经营主体7000家 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3][4] - 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包括每年2亿元专项基金、"三年免租两年减半"租金优惠 近3年累计吸引约10万人返乡就业创业 [4] 茶产业(宜昌市五峰县) - 五峰县通过全自动生产线提升茶叶加工能力 日加工鲜叶达6000公斤 同时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模式 [5] - 创新"茶+研学+科技+文旅"多元融合模式 建设生态茶庄园和工业遗产展示馆 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5]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湖北省印发《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 目标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 [2] - 构建"县有集聚园、镇有孵化器、村有家庭坊"三级创业平台 系统解决创业所需资源支持 [4] - 计划通过3年建设增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5]
新华视点|“小特产”撬动“大产业”:特色产业激活经济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9-13 08:56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 各地通过合作社加农户模式推动规模化经营 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1] - 江苏泰州采用党支部加合作社加农户模式发展芡实产业 被当地称为强村富民致富果[4] - 新疆玛纳斯县发展香妃海棠果产业 3600亩果园迎来丰收并畅销国内外[6] 农产品产销渠道拓展 - 借助消费季平台联动电商和金融机构 搭建产销桥梁拓宽销售渠道[1]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杭州启动 持续举办至11月底[9] - 6家电商平台推出25项惠农措施 8家金融机构发布34项助农举措[11] 农业科技与智能化应用 - 通过优化种养模式和科技赋能 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提升产业质效[1] - 山西汾西县大阳山肉鸡养殖基地实现智能化管理 一人可管理5万只肉鸡[14] - 汾西县肉鸡产业带动100余家企业 直接就业1000余人 间接带动近万人增收[16] 特色农产品丰收情况 - 江苏泰州姜堰区芡实进入成熟期 种植户正抓紧采摘头茬芡实[2] - 新疆焉耆县14万亩工业辣椒进入采收季 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采摘[8] - 湖北鄂州梁子湖大闸蟹每日供应量达1000斤 呈现产销两旺局面[13]
“小特产”撬动“大产业”:特色产业激活经济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9-13 08:55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 各地采用合作社加农户模式推动规模化经营 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1] - 江苏泰州采用党支部加合作社加农户模式发展芡实产业 该产品营养丰富且市场价值高 被称作强村富民致富果 [2] - 新疆玛纳斯县3600亩香妃海棠果丰收 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3] - 新疆焉耆县14万亩工业辣椒进入采收季 种植户正进行集中采摘 [4] 产销渠道与产业协同 - 通过消费季平台联动电商和金融机构 搭建产销桥梁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1][5]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推出25项电商惠农措施和34项金融助农举措 包括消费补贴和专项贷款等支持 [5] - 湖北鄂州梁子湖大闸蟹每日供应量达1000斤 实现产销两旺 [6] 科技赋能与产业效益 - 通过优化种养模式和科技赋能实现全链条产业质效提升 [1] - 山西汾西采用智慧养殖技术 一人可管理5万只肉鸡 实现高效智能化生产 [7] - 肉鸡产业带动100余家企业及家庭农场发展 直接就业1000余人 间接带动近万人实现就业增收 [7]
从草根经济到特色产业 江西樟树金属家具俏销海外
中国新闻网· 2025-09-07 19:07
行业概况 - 樟树金属家具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手工作坊 现已发展为当地第四大特色产业 与药 酒 盐产业并列[1] - 行业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达45% 主要产品包括保险柜和密集架[1] - 产业获得"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金属家具)"双重荣誉称号[1] 市场转型 - 因产品多为政府采购且使用周期长 国内市场逐渐饱和 面临同质化和产能过剩问题[2] - 当地政府通过组织参加交易会和论坛引导企业转向民用和海外市场[2] - 目前已有40家企业完成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多家企业实现贸易出口[2] 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金属家具出口额达1341万美元 同比增长32.2%[2] - 产品远销美国 新加坡 沙特阿拉伯等多个国家[2] - 江西百钢公司自2023年起稳居新加坡钢制家具电商前三名[1] 产品策略 - 针对不同市场进行差异化开发 新加坡偏好节省空间型折叠家具 沙特阿拉伯青睐大气厚重风格 欧美市场将钢制家具视为快消品并注重安装简便[2] - 企业通过个性化定制匹配海外客户需求[2] - 公司将重心投入研发 以新产品吸引客户[2] 历史发展 - 技术传承采用亲戚相传模式 资金支持通过朋友互助 销售渠道通过父子相承[1] - 在老一辈开拓者建立的基础上 当地加大政策扶持引导行业转型升级[1] - 从背包销售传统模式转变为创新出海新模式[2]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湖北释放就业新机遇
新华网· 2025-09-01 16:11
小龙虾产业 - 潜江小龙虾综合产值超过870亿元 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3] - 通过水温调控和饲料研发实现四季养殖 2024年冬虾产量达2.4万吨[3] - 冬季供应使餐饮企业效益提升10%[4] 香菇产业 - 随县香菇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超30万个[4] - 发展电商直播从业者超3000人[4] - 典型种植户通过1万棒菌种实现6万多元收入[4] 服装电商产业 - 天门市服装电商日均发货量超过10万件[5] - 纺织服装产业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6] - 带动就业16万人 相关经营主体突破1.3万家[6] 吉他制造业 - 松滋市吉他产品销往近20个国家[8] - 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0亿元[8] 区域劳务品牌 - 湖北省培育224个区域特色劳务品牌[8] - 省级每年提供不少于500万元经费支持[8] - 从业人员超过450万人 形成一县一品格局[8]
活力中国调研行|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湖北释放就业新机遇
新华社· 2025-09-01 08:16
小龙虾产业 - 潜江小龙虾综合产值超过87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3] - 通过水温调控、耐寒水草种植和微生物发酵饲料研发实现四季养殖,2024年冬虾产量达2.4万吨[3] - 冬季供应使餐饮企业效益提升10%[4] 香菇产业 - 随县香菇产业提供超3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电商直播从业者超3000人[4] - 单个农户通过1万棒菌种实现4茬采收,获得6万多元收入[4] - 产业配套提供免费种植培训和专项考核体系[4] 服装电商产业 - 天门市纺织服装相关经营主体突破1.3万家,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6] - 日均服装发货量超过10万件,直接带动就业16万人[5][6] - 产业集聚区引进面辅料、电商营销企业,配备自动吊挂系统等智能设备[4] 吉他制造业 - 松滋市吉他产品销往近20个国家,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0亿元[8] - 生产环节包含抛光、涂漆、调音试奏等完整工艺流程[8] - 产业园模式带动当地特色制造业发展[8] 区域劳务品牌 - 湖北省培育224个区域特色劳务品牌,形成"一县一品、一县多品"格局[8] - 省级层面每年提供不少于500万元经费支持,从业人员超过450万人[8] - 创建主体下沉至区县,形成"小而精、小而强"的生态群[8]
从革命老区到塞上明珠 特色产业绘就经济蓬勃向上新画卷
央视网· 2025-08-28 11:21
历史经济贡献 - 抗战时期盐池县作为陕甘宁边区经济支柱 贡献食盐 皮毛 甘草三大资源[1][3] - 1941至1945年通过大生产运动发展畜牧业 纺织业 打盐运盐 有效缓解边区财政经济困难[3] 现代农业转型 - 滩羊养殖规模达330万只 品牌价值突破130亿元[7] - 创新盐碱地生态养殖模式 发展1.2万亩海蟹 南美白对虾 螺旋藻及三文鱼养殖[3][5] 产业体系升级 - 聚焦特色农业 新型材料 绿色食品 清洁能源 文化旅游 物流六大重点产业[9] -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绿色化 智能化 融合化方向发展[9] 经济发展成果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15.4亿元[9]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86元(同比+4.5%)农村居民19472元(同比+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