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刘非赴淳安县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7-07 10:46
城乡融合发展 - 强调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 缩小"三大差距" 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 [1] - 完善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机制 全面激活淳安县高质量发展动能 推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 特色产业发展 - 发展综合种养 农产品加工等生态农业 多路径促进农民增收 [2] - 推进"一镇一产业""一村一品"建设 实现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 [2] - 明康汇现代化标准智慧蛋鸡养殖项目发挥技术和渠道优势 推进特色农产品开发与推广 [2] - 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 推出更多特色产品 拓展国内外市场 探索工旅融合发展路径 [2] 公共服务提升 - 推动农村高中整体搬迁入城 提升县域高中办学水平 [3] - 聚焦教育 医疗 养老等重点领域 探索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路径 [3] - 千岛湖镇曙光社区建成集养老 托育 就业等场景为一体的共富工坊综合体 [3] 政策支持与协作 - 市直有关部门要谋深谋实支持淳安县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3] - 区县协作和联乡结村帮扶相关成员单位要帮助淳安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3]
小食材拓大市场:吉林敦化煎饼里藏着“致富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16:50
公司发展 - 公司创始人陈长有专注于煎饼口味、质量和保存时间的提升,工厂车间四季恒温并投资智能化生产线以严控品质[1] - 公司从传统煎饼摊起家,逐步研发出大枣、红豆、南瓜、枸杞、人参、菠菜等多种口味,并建起现代化工厂[2] - 公司产品已销往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收入占比约20%[1] - 公司将煎饼做成小包装以适应零食化趋势,并开发巧克力等新口味满足海外市场需求[5] 行业现状 - 煎饼是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的特色产业,全市煎饼年产量约4000吨,产业年收入突破1亿元[5] - 敦化煎饼凭借交通便利优势,历史上常被游客和司机选为伴手礼,行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2] - 煎饼从主食向零食转型,口味多元化趋势明显,并开始进入航空配餐等新渠道[5] 市场拓展 - 公司通过煎饼文化体验展厅吸引游客现场品尝,结合延边文旅旺季推广产品[1] - 海外市场拓展注重本地化,如韩国消费者偏好卷蔬菜食用,美国市场接受巧克力口味[5] - 公司雇佣200多位附近村屯工人,带动当地就业[2]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万年“杨梅”吐气结硕果 特色产业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23:30
行业分析 -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湖云乡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水果种植 目前已建成4处规模化杨梅采摘基地 [2] - 当地杨梅产业形成"生态果园旅游+采摘"一体化发展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新格局 [2] - 杨梅品种多样化 包括荸荠杨梅、东魁杨梅、黑炭杨梅等 当前全部进入最佳采摘期 [1] 公司运营 - 邱家村杨梅基地总面积达260亩 属于湖云乡规模较大的种植园之一 [1] - 基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销售模式 当前订单充足 销路稳定 [1] - 2023年预计鲜果总产量20万斤 按市价计算总产值超100万元 [1] 经济效益 - 产业带动本地就业 高峰期吸纳"银发族"灵活就业 日均工资超100元 [1][2] - 目前固定雇佣十余名村民参与种植管理、采摘分拣、销售全流程 [2] - 相比外出务工 本地就业实现"村美民富业兴"的协同效益 [2] 产品优势 - 因当地优越生态环境 产出杨梅具有"个大味甜"的差异化品质 [1] - 2023年因温湿度适宜且管理得当 迎来丰产年 [1] - 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形成区域性品牌效应 [2]
新华视点 | 特色产业领航 绘就外贸发展新画卷
新华社· 2025-06-10 15:49
鱼子酱产业 - 中国生产全球60%的鱼子酱 [1] - 江西上饶鲟鱼养殖基地首次出口鱼子酱至阿联酋迪拜 [1] - 中国鱼子酱出口量从2006年到2024年达322吨 年均增长率38% [1] - 技术革新和规模化养殖推动高品质鱼子酱出口增长 [1] 提琴制造业 - 全球90%小提琴产自中国 其中80%中高端手工提琴来自河南确山 [3] - 确山县年产提琴40万把 形成完整产业链 [3][5] - 全县144家提琴生产企业 年产值突破6亿元 [5] - 带动2600余人就业 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 [5] 化妆刷产业 - 河北沧州青县年产上亿支化妆刷 年产值达30亿元 [6] - 青县化妆刷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 [7] - 国外高档化妆刷80%以上产自青县 [7]
这些好吃的,中国都能产(经济新方位·特产背后的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10 06:27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 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新特产、新品牌、新技术涌现,丰富了消费市场并增加农民收入 [1] - 云南咖啡、黑龙江蔓越莓、四川鱼子酱、重庆淡水澳洲龙虾、甘肃南美对虾等"洋美味"成为"中国新特产",发展为带富一方的特色产业 [2] 安徽霍邱县朗德鹅产业 - 安徽霍邱县聚集140多家鹅肝生产企业,年出栏朗德鹅500万只以上,生产鹅肝超5000吨 [3] - 六安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建远是第一批引进朗德鹅养殖的企业家,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养鹅行列 [4] - 霍邱县出台用地、财政、金融服务等帮扶政策,每年统筹财政资金对朗德鹅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养殖基地建设等给予奖补 [4] - 安徽仁俊禽业养殖有限公司计划投资数百万元改造生产车间,包括安装实时监控系统、升级保鲜库和冷藏库,以进军实体商超市场 [5] 四川雅安鱼子酱产业 - 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在雅安天全县建立鲟鱼养殖基地,利用当地冷水资源优势发展鱼子酱产业 [6] - 鲟鱼养殖周期长,从鱼苗到成鱼需8年,鱼子酱加工需17道工序并在15分钟内完成 [6] - 荥经县成立冷水鱼产业化联合体,为成员提供技术支持并以高出市场价5%的保底价收购达标产品 [7] - 雅安鱼子酱已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7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正申报"天府鱼子酱"区域公用品牌 [8] 甘肃临泽县南美白对虾产业 - 甘肃临泽县丰森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盐碱地和地下水资源优势,建设陆基循环水智慧养殖基地 [9][10] - 公司采用八角池设计,空间利用率达70%,并实现零排放生态养殖 [11][12] - 公司新增数字化设备,包括水质监测传感器、投喂机和智能监测与控制平台,逐步推进自动化管理 [12] - 目前建成8座养殖大棚,年产南美白对虾12万斤,其他高价值水产品2万余斤,实现经济效益400万元 [12]
河南封丘: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7:05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 惠寨村合作社采用"双蔓整枝"技术种植牛奶小西瓜 亩产达8000斤 糖度高且皮薄肉嫩 同时种植羊角蜜和小番茄等特色果蔬 [1] - 2021年投资300万元建设7座瓜果大棚 采用全生育大棚覆盖和滴灌施肥技术 种植周期缩短至90天 显著提升效益 [1] - 大棚经济带动20余个就业岗位 村民日收入可达80-100元 实现土地和务工双重收益 [1] 中药材种植模式 - 佩兰种植具有省时省力特点 一次种植可多年采收 机械化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与安徽亳州药商建立稳定供销关系 [2] - 金银花基地规模达50亩 高峰期需近百人采摘 配备烘干设备实现当天加工 保持药性和品质 [3] - 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 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 产业带动机制 - 通过示范户提供种源和技术指导 降低村民种植风险 形成佩兰种植扩散效应 [2] - 政府引导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推动金银花规模化种植 [2] - 计划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结合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