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调解

搜索文档
全市14支队伍开展婚调技能大比武
杭州日报· 2025-07-17 11:12
"小夫妻样样都好,就是对伢儿的教育意见不同。"一天,饱受困扰的吴阿姨带着"儿子""儿媳"找到 了两名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希望帮忙介入小家,解决教育矛盾。 一边是焦虑小孩输在起跑线的全职妈妈,一边是主张快乐教育的松弛爸爸,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互相 配合迅速找准切入点,在稳住双方情绪的同时,给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择优报班的方案,平息了争 吵。 据市妇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次的技能比武对参赛者的理论储备和实操成效都十分重视。其中理 论储备主要考查参赛者对民法典、反家暴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相关条款等法律知识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掌 握程度;而实操成效则更聚焦恋爱同居、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财产继承等常见的具体的婚姻家庭纠纷 场景,考查参赛者在矛盾捕捉、情绪引导、法律政策运用等方面的技巧,以及快速针对现场情况提供切 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万千小家是和谐社会的基石。近年来,在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政法委、法院、公安、民政等部门 的支持下,杭州各级妇联坚持以市、区两级婚调委为牵引,创新推出"杭向幸福""尚家和""钱塘湾 嫂""山花帮帮团""富春娘家人""新安婆婆"等一系列集专业与暖心于一体的婚调工作品牌,并培育了"律 英工作站""家和 ...
北京发布96项地方标准 首次制定69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0 08:22
京津冀协同发展 - 京津冀三地协同制定首个健康体检领域标准《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规范了区域内医疗机构健康体检服务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1] - 标准强调"检前-检中-检后"全流程质控覆盖,对场地、人员、设备配置及质控体系运行原则提出明确要求 [1] - 实施后将实现三地同质同标,提高京津冀区域健康体检服务质量与安全性,增强健康体检与管理产业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1]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修订《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要求新建住宅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电力线缆入固定车位 [2] - 优化办公、商业、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分类配建要求,更新直接建设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促进停车资源和充电设施高效利用 [2] - 标准将为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2] 大型活动保障 - 制定《大型活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明确主办单位、食品供应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分工 [2] - 标准将为北京市大型活动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指导,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2] 保障和改善民生 - 制定全国首个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地方标准《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规范市场监管领域》,规范调解服务流程和要求 [3] - 标准将提升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性,提高调解服务效率,优化北京市消费环境 [3] 韧性城市建设 - 制定《室内型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技术要求中小学校》,明确中小学校在不影响日常教学功能前提下优先改造成室内型避难场所 [3] - 标准将推动中小学校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3]
北京市集中发布96项地方标准
北京青年报· 2025-07-03 09:10
自动驾驶行业 - 发布《自动驾驶地图数据交换及服务接口规范》填补国内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服务共享标准空白 [1] - 标准规定自动驾驶地图数据交换基本要求、主体和模式、数据交换要求 [1] - 助力构建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标准体系 实现不同图商、车企、用户间数据高效共享 [1]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 - 修订《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优化办公、商业、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配建需求 [1] - 落实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电力线缆入固定车位纳入新建住宅配建要求 [2] - 更新直接建设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比例 使充电特征与出行特征在时空维度匹配 [2] 信息安全行业 - 发布《信息安全技术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与评估要求》 系该领域首个地方标准 [1] - 标准从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等方面提出增强型安全保护要求 [1] - 要求采用加密、脱敏、去标识化等技术手段保护个人敏感信息安全 [1] 物业管理行业 - 新修订《住宅物业服务标准》创新设置刚性指标不分级 柔性指标分三级方式 [2] - 业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服务标准 实现服务差异化和个性化 [2] - 从效果和频次两个方向设置要求 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 [2] 其他行业标准 - 发布京津冀三地协同制定首个健康体检领域标准《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 [3] - 发布全国首个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地方标准《大型活动医疗保障通用要求》 [3] - 发布全国首个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地方标准《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规范市场监管领域》 [3]
中证投服中心持续打造 畅通高效纠纷调解渠道
搜狐财经· 2025-05-15 06:19
金融纠纷调解机制建设 - 中国证监会联合多部门发布《意见》,要求加强金融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推动建立专业高效的调解机制 [1] - 中证投服中心作为主导调解组织,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全市场纠纷调解网络,形成"1+35"全国布局 [3] - 截至2025年4月累计为2万余名投资者挽回损失42亿元,调解成功案件占资本市场总量超50% [2][3] 调解网络与业务覆盖 - 调解范围扩展至上市公司、证券、期货、基金等全领域,成为唯一能受理跨区域全类型纠纷的机构 [3] - 建立500余人公益调解员队伍,包含行业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力量 [3] - 累计受理案件28590件,调解成功21694件,投资者获赔42.28亿元 [3] 诉调对接创新机制 - 与101家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接收案件近1万件,调解成功率76%,获赔金额9亿元 [4] - 首创"示范判决+损失测算+调解"机制,在某虚假陈述案中为2000多名投资者挽回1亿元损失 [4] - 推动调解驿站建设,首家法院调解驿站在南京挂牌,实现调解资源下沉 [4] 投诉与调解联动 - 建立12386投诉直转调解机制,2024年该渠道案件占比达30%(1478件),成为第二大案件来源 [5][6] - 协助4100余名投资者完成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获偿金额21亿元 [4] 标准化与制度建设 - 执行统一调解标准,制定16项工作制度,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7] - 建立调解员选定与回避制度,按纠纷复杂度分级采用简易/普通/复杂调解程序 [7] - 形成现场/在线/电话多途径调解体系,采用单独调解与联合调解相结合模式 [7] 政策导向与未来规划 - 中证投服中心将落实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完善线上线下联动网络 [8] - 重点优化公益调解员队伍,强化行业调解在资本市场矛盾化解中的作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