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13部门联手推动承接制造业转移
承接制造业转移政策 - 13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积极有序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实施意见》推动承接制造业转移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政策目标包括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 重点产业承接方向 - 能源材料产业推动能源与制造业融合协调发展并支持精细化工及高端日用化工产品发展 [1] - 装备制造业以智能煤机、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为重点承接关联产业 [1] - 电子信息产业以半导体、信创、算力、光伏为重点承接关联配套产业 [1] 产业布局策略 - 强调集中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并引导产业向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集聚 [1] - 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并鼓励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特色产业 [1] 产业转移合作模式 - 创新跨区域制造业转移利益分享机制和"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促进产业升级 [2] - 加快申建自贸试验区并通过国际合作产业园等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2] - 主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合作并承接日韩、东南亚地区产业转移 [2] 实施保障措施 - 从健全服务体系、强化要素保障和完善工作机制3方面形成工作合力 [2] - 优化产业承接政策环境推动承接制造业转移取得实效 [2]
历次港股占优行情是何驱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2 13:12
报告核心观点 - 2005 年来有三轮典型港股占优行情,分别是 2011 - 2014 年海外充裕流动性叠加移动互联催化;2016 - 2018 年供改棚改促基本面向好与南下涌入推升估值;2019 - 2021 年中概回港吸引资金流入,叠加海外流动性充裕和疫后国内经济修复 [1] 2011 - 2014 年:海外流动性充裕 + 移动互联浪潮催化 - 2011 年底至 2014 年年中,港股显著跑赢 A 股,持续 33 个月,恒生指数相对沪深 300 超额收益达 62 个百分点,且港股先于 A 股启动 [9] - 海外充裕流动性及人民币渐进式升值是核心原因,宏观上欧美央行长期低利率,微观上外资净流入,2011/10 - 2014/07 外资累计流入 10 亿美元,2012 - 2014 年港元汇率偏强 [10] - 国内政策发力下基本面弱修复提供支撑,2011 年“十二五”规划后基本面好转,全 A 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从 2012Q3 的 -2.1% 升至 2013Q4 的 13.9% [11] - 2010 - 2015 年移动互联网浪潮驱动行情从硬件到软件扩散,2010 - 2012 年 3G 商用和 iPhone 4 发布推动硬件板块上涨,港股涨幅更大;2013 - 2015 年 4G 商用和智能机平价推动行情向软件应用扩散 [22][23] 2016 - 2018 年:供改棚改 + 南下资金大举流入 - 2016/01 - 2018/07 期间,恒生指数跑赢沪深 300 指数 38 个百分点 [29] - 2016 年初港股低估,PB 处于历史最低分位,AH 股溢价指数分位数为 90%,配置价值凸显 [30] - 供给侧改革推动基本面向好,2016 - 2017 年改革和棚改使实际 GDP 增速和港股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上升;2016 年美联储未加息,海外流动性相对宽松 [35] - 南下资金流入是重要支撑,2016、2017 年累计净流入分别达 2112、2943 亿元,内地投资者成交占比从 2013 年的 13% 增长到 2018 年的 28% [36] - 2016 年受益于供改棚改的能源材料率先上涨,能源和材料板块企业盈利修复,周期板块领涨;2017 年南下资金和外资加持下,互联网消费龙头崛起,软件服务、医疗和可选消费行业涨幅居前 [50][51] 2019 - 2021 年:基本面快速修复 + 流动性宽松 - 2019/09 - 2021/02 期间,恒生科技指数涨 187%,较沪深 300 指数超额收益达 137 个百分点 [60] - 外部海外流动性宽松,2019 年美联储降息,2020 年两次降息并重启量化宽松;内部疫情后我国经济更快复苏,港股企业盈利快速改善,恒生科技盈利回升更快、幅度更大 [61][62] - 中概股回港上市潮吸引内外资流入,2019、2020 年多个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2020/01 - 2021/02 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超 9000 亿元,2020/05 - 2021/05 外资持续流入 [63] - 2019 年中美摩擦催生科技国产替代行情,港股半导体等板块股价上涨;2020 年新冠疫情催化数字化转型,港股互联网龙头引领上涨 [68][69]
上海闵行这里曾诞生“五朵金花”,12个重点项目今签约
澎湃新闻· 2025-03-24 22:29
历史工业基础 - 吴泾镇沿龙吴路黄浦江侧曾集中上海碳素厂 上海焦化厂 吴泾化工厂 上海电化厂(后氯碱化工) 吴泾热电厂五大工业设施 被誉为五朵金花[3] - 五朵金花在超过50年时间内为上海工业生产和市民生活作出巨大贡献[3] 招商引资签约 - 1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涵盖民用航空 能源材料 生物医药 养老科技 人工智能行业[4] - 签约企业包括中航机载科技(上海) 上海烯晞科技 上海德康温养材料科技等[4] - 总投资额达28.7亿元人民币[4] 产业政策支持 - 发布《吴泾镇优化投资促进机制推进招商和服务一体化实施方案》 涉及创新招服模式 引进增量 安商稳商 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招商服务支撑保障 激励监督机制[4] - 推出《天生能才·泾十条产业政策》 支持产业科技创新 企业竞争力能级提升 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综合支持产业集聚发展[4] 重点产业布局 - 正式启动民用航空(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养老科技) 能源材料三大产业专班[4] - 依托大零号湾区域科创资源和产业配套设施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