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草莓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从太空看“十四五”丨乡村振兴万象新
新华社· 2025-08-10 09:59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 - "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路网加密延伸 连片农田温室铺展 生态旅游激活山水资源 [1] - 浙江安吉余村从2003年关停污染企业转向生态旅游 建成4A级景区 2021年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4] - 余村2022年改造废弃厂房为"余村印象"项目 集图书馆 文创中心 研学基地于一体 同年建成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7] 生态旅游产业升级 - 安吉余村通过"余村印象"项目实现旧厂房改造 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形成完整旅游服务链条 [4][7] - 广东信宜马安村依托3万亩毛竹林推进竹海文旅项目 建成酒店民宿 游客中心 咖啡馆等配套设施 [18] - 马安村因云茂高速开通打破交通闭塞 文旅建筑群规模显现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18]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 河北隆化七家镇发展"四季草莓"生产基地 形成种植 加工 文旅一体化产业链 [13] - 七家镇草莓基地配套建设观光体验区 打造"生态+草莓"产业模式 卫星图显示温室大棚面积显著增加 [13][16] - 隆化草莓谷配备物流中心 草莓主题体验区 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15] 渔业基础设施升级 - 江苏盐城黄沙港建成国内首座全自动化渔业码头 包含2022米顺岸码头和16座突堤码头 [8] - 渔港二期工程配备智能卸货系统 水产品交易区 冷冻仓储等设施 2024年9月试运营 [8][10] -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全自动智能卸货 配套完善渔需物资仓储 制冰加水等功能区 [10]
“宝珠”诞生记
内蒙古日报· 2025-07-02 15:27
新品种研发 - "宝珠"草莓由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历经10年选育成功,2023年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3] - 品种特性包括抗逆性强(耐盐碱)、高产稳产(平均株产651.4克,较传统品种提升30%)、品质卓越(硬度2.45千克力/平方厘米,运输损耗率降低50%)[3] - 高抗白粉病、炭疽病、红蜘蛛,早熟且管理简便,2025年入选国际草莓大会"中国十二大新优品种"[3] 产业化进展 - 2024年内蒙古中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技术授权,推动实验室成果产业化[6] - 采用高架扦插育苗模式,繁苗量达普通方法的2倍,当前培育500万株秧苗作为产业核心资源[6] - 准格尔旗示范基地占地1000亩,含30万平方米设施棚,规划三大功能区:技术创新中心、联农富农基地、5000万株种苗繁育中心[7] 市场与渠道 - 品种匹配高端市场需求,计划通过京东、盒马鲜生等渠道全国销售,订单收购价高于市场5%[7] - 实施"科研+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提供种苗、农资、植保技术及销售全链条服务[7] - 目标实现"宝珠"草莓单品精品化、品牌化,推动内蒙古设施农业升级[7] 产品特性 - 单果平均重95克,糖度14.5%,色泽红润,商品性突出[1][3] - 长圆锥形外观,口感与耐储运性能兼具,适合长途分销[3][6]
丹东三产协同激发经济新活力
辽宁日报· 2025-06-06 09:16
经济增长 -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1] - 1月至4月全省监测的14项主要经济运行指标中9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 - 前5个月全市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268个,到位内资增长43.8% [1] 招商引资 - 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开展推介洽谈活动330余批次,与近百家500强民企及央企国企达成合作意向 [1] - 推动曙光股份与吉利远程集团签约合作,订单增长2.8倍 [1] - 组织华洋纺织等30余家企业赴福建、广东等地拓展业务,举办多场产需对接会达成意向订单3亿元 [1] 农业发展 -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14万亩,一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2] - 重点打造"丹东草莓"产业,组建种苗攻关联盟并计划举办首届产业博览会 [2] 文旅产业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首次突破400万人次,同比增长31.1%,旅游收入增长22.1% [2] - 举办近300场文旅活动,包括"冰雪温泉莓好欢乐季"等,安东老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2] - 将2025年定为"红色旅游年",推进核心景区提质工程 [2] 对外贸易 - 出台67项外贸提振措施,边境小额贸易增长144%、互市贸易额增长40% [2] - 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1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9.4%居全省第二 [2] 未来规划 - 加快推动海上风电、新能源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 [3] - 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强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驱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