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草莓
icon
搜索文档
脱贫产业兴 日子有奔头——来自三省七县脱贫村的调研之一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6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在广大脱贫地区,脱贫攻坚成 果巩固拓展得怎样?乡村全面振兴衔接推进如何?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好吗?他们有哪些新期盼?带 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深入3省7县20多个脱贫村调研,用脚底板丈量新时代的山乡巨变,用心用情记录 脱贫地区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敬请关注。 产业联农带农更紧密 "尝尝我们的罗汉笋,又嫩又脆!"刚进厂区,王先忠就笑吟吟地递上一袋即食竹笋让记者尝尝。 6年前,王先忠回到老家——乌蒙山区的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办起竹笋加工厂。"笋子 两季采收、全年加工,订单多的时候,节假日都得加班。"王先忠说,公司与当地3400户笋农建立了合 作关系,工厂长期用工180人左右,其中64人是脱贫户。 改造低产竹林,引进培育加工企业,拓宽产品销路……在昭通,过去不值钱的竹子,去年实现综合产值 191.6亿元。管护、采笋、伐竹、加工、外销,竹笋产业承载起一户户脱贫家庭的生计。 彝良县牛街镇三合村脱贫户刘礼翠家有40多亩竹林,去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眼下,还有半个多月就要 采秋笋,刘礼翠两口子管护竹林更加上心,"跟小草坝镇云竹合作社说好了,到时间他们上 ...
你根本不饿 是情绪怪兽在搞鬼
北京青年报· 2025-08-12 07:31
情绪和饮食宛如一对好伙伴,紧密相连、相互影响。被超重或肥胖困扰的人往往深陷于情绪与饮食错综 复杂的关系网中,难以自拔。若想改善这一状况,关键在于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深刻认识自己的情绪, 读懂食欲背后那些不易察觉的"小心思"。 大家不妨尝试正念饮食,以专注和觉察去调节过度的进食冲动。这不仅是应对"情绪化进食"的良方,更 是一种能让身心都焕发出光彩的健康生活方式。 被情绪"骗"来的卡路里 上午10点:朋友圈刷到同事的下午茶照片,顺手拆开抽屉里的曲奇,安慰自己"就吃一块",结果三分钟 后整盒空了。 下午3点:被领导喊去开会,回来路上拐进便利店,买了超大份冰淇淋,边吃边想"开会辛苦我得补补 糖"。 晚上加班后:走出办公楼,直奔烧烤档,点个小肉串配上冰啤酒,心里默念"累成这样,必须犒劳一下 自己"。 半夜收到闺蜜的失恋短信:"我现在对着啃了一半的鸡腿哭,眼泪滴在番茄酱里,感觉自己像个悲情吃 播。结果第二天上秤,体重涨了3斤,悲伤加倍。" …… 注意识别!上述进食行为往往源于情绪。对号入座,看你属于哪一款。 嘴巴寂寞型有事没事就想嚼点啥,否则嘴就变得"无处安放",整个人顿感五脊六兽。 压力代偿型手中的项目临近最后期限前,狂 ...
从太空看“十四五”|乡村振兴万象新
新华社· 2025-08-09 19:14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 - "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路网加密延伸,连片农田温室铺展,生态旅游激活山水资源 [1] - 浙江安吉余村从2003年开始关停矿山、水泥厂等污染企业,转向生态旅游发展,目前已建成4A级景区,2021年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3] - 安吉余村将废弃厂房改造为"余村印象"项目,集图书馆、文创中心、研学基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2022年10月建成余村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5] 农业产业升级案例 - 河北省隆化县七家镇依托区位和气候优势,建设"四季草莓"生产基地,配套建设观光体验区,形成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生态+草莓"产业链 [11] - 隆化草莓谷配备物流中心、草莓主题体验区等设施,打造以草莓为核心的主题农旅融合示范区,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14] - 广东省信宜市马安村依靠3万多亩毛竹林推进竹海文旅项目建设,建成酒店民宿、游客中心、咖啡馆、土特产店、大型地下停车场等设施 [15]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江苏盐城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二期工程于2024年9月建成试运营,包含2022.42米顺岸码头、16座突堤码头及配套设施 [7] - 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二期工程是国内首座全自动化渔业码头,配备智能卸货系统、水产品交易区、冷冻仓储等设施 [8]
镌刻在海拔4500米的人生高度
陕西日报· 2025-08-04 08:03
文旅产业发展 - 普兰县通过勘测23处景区景点全面摸清文旅资源底数,冬季客流量增长280% [1] - 推动"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塔尔钦国际旅游小镇项目完工并启用智慧导览屏 [4][9] 农业技术突破 - 在阿里地区成功种植6个品种草莓,单个大棚周收益超2000元,并引进火龙果、柑橘等水果 [2] - 引进油菜、苹果、枣等农牧新品种54个,培育高原生猪品系,试种鸡心果、红枣并实现挂果 [2][3] 产业升级与投资 - 组建陕建象雄、海澜航空等4家属地公司,落地全国首个高原无人机产业示范基地 [4] - 招引9个项目总投资19.7亿元,建成西藏首个工业级"直接提锂"项目 [4] 基础设施建设 - 西部机场集团援建普兰机场通航,狮泉河农贸市场、左左乡公路沿线提升工程改善物资供应 [4][5] - 16列运煤专列运送4.2万吨优质燃煤保障阿里群众过冬 [5] 教育与医疗支援 - "陕阿教师学习共同体"覆盖阿里7县,800余名师生赴陕西研修,10所高校建立实习基地 [6][7] - 医疗援藏开展128项新技术,完成761种大中病本地救治,AI远程会诊平台首次开通 [8] 民生改善 - 噶尔县典角村搬迁安置工程安置500多名群众,阿里高中宿舍供暖项目结束无暖气历史 [5] - "一户一箱一册"项目配备藏语说明书药箱,培训学校老师解决用药难题 [7] 文化交流与融合 - "百名陕厨"培训14名阿里农牧民,陕藏青少年融情交流活动入选全国援藏案例 [9][10] - 10名阿里学者加入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20名陕西文艺家进藏采风 [10]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高原上的"新农人"
人民网· 2025-07-27 17:20
高原现代农业转型 - 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智能温控系统、无土栽培等技术实现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跨越,种植草莓、西瓜、葡萄等非传统高原作物[1][3][7] - 园区培育的葡萄新品种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并筛选出3个适合高原种植的优质西瓜品种,具有高甜度和耐储运特性[8] - 采用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广有机种植并禁止使用农药,同时研究解决土地复种减产和病虫害问题[8] 科技应用与产业规模 - 园区配备精准温控系统、节水灌溉设备和气象环境监测等智能化设施,显著提升高原农业效率[7][10] - 总规划面积2万亩(核心区2000亩),2024年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接待游客15.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67.7万元[11] - 立柱式水培等创新技术应用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10] 社会经济效益 - 2024年园区解决就业897人,带动人均增收1.51万元,实现本地劳动力从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11] - 园区作为拉萨高原特色农业载体,通过科技赋能促进产业融合(农业+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4][11]
稳产优供 扛牢首要担当
辽宁日报· 2025-07-23 08:58
农业生产总体情况 - 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1] -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1] 粮食生产 -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5386.3万亩,同比增加20余万亩,超出国家下达任务[2] - 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476万亩,创历史新高[2] - 分类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在30个产粮大县实施单产提升项目[2] - 组织3.3万个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应用高产技术,更新农机具2.6万台(套),其中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占比达40%[3] - 落实种粮普惠补贴84亿元[2] 设施农业与养殖业 - 全省新建改造新型日光温室和冷棚4.5万亩,同比增长10%[4] - 改造升级规模养殖场200个[4] - 依托4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项目开工建设,推广立体生态养殖[4] 特色产业与农产品加工 - 重点打造海参、草莓、樱桃等10个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个[6] - 获批建设国家级草莓特色产业集群和5个特色产业强镇[6] - 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6] - 农产品出口额159.3亿元,同比增长6.8%[6] 休闲农业与乡村建设 -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新增城乡环卫一体化县3个,覆盖率提升到60%[7] - 实施64类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年度总投资471.7亿元[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首战必胜”代代相传——重访韦岗战斗所在地
新华社· 2025-07-22 17:48
历史事件与纪念 - 1938年6月17日新四军先遣支队在粟裕带领下于韦岗伏击日军,战斗持续半小时并以极小代价歼灭敌人[1] - 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及陈列馆记载了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的首场胜仗,2024年陈列馆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1][2] - 该战斗虽规模不大,但提升了新四军威信并为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奠定基础[1] 区域经济转型 - 韦岗地区曾依赖农业和采矿业,矿石开采导致严重扬尘污染[1] - 当地关停29家小水泥厂、小轧石厂和小石灰窑,同步推进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1] - 裸露岩壁复绿、河道清淤后生态显著改善,白鹭等生物回归[1] 乡村振兴与文旅发展 - 村集体整合土地创办合作社,发展莲藕、草莓、西瓜等特色种植[2] - 打造红色文旅路线,串联初心主题园、非遗展示与战斗遗址,形成红色研学路线[2] - 村民计划发展农家乐吸引游客,结合农产品采摘与红色故事传播[2] 精神传承与社会影响 - 小学生、长三角驴友团及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定期到纪念碑开展纪念活动[2] - 当地通过生态修复与文旅开发实现"战斗胜地"的可持续发展[1][2]
人民网:武汉黄陂两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
人民网· 2025-07-15 10:25
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将军庙村获评2024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引领示范村 [1] - 黄陂区蔡家榨街周仁湾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 [1] 将军庙村发展模式 - 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打造"生态美、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四美"新乡村 [2] - 投资400万元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提升 [2] - 与7家企业合作培育草莓、南瓜、冬瓜、黄桃等特色农业产业 [2] - 2000亩冬瓜秧苗长势良好,30亩黄桃基地即将丰收 [2] - 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 [2] 周仁湾村发展模式 - 坚持"规划引领、产村融合、宜居宜业"发展理念 [3] - 投资200万元建设武汉悦云庄精品民宿项目 [3] - 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乡村旅居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 [3] - 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市场主体"机制实现村民增收50余万元 [3] - 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 [3] 乡村振兴成效 - 两村成为黄陂乡村振兴典范 [3] - 推动区域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3]
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市级第一批食品监督抽检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4 15:53
食品抽检总体情况 - 2025年市级第一批食品监督抽检涉及1115批次食品,合格1064批次,合格率95.4%,不合格51批次,不合格率4.6% [3] - 抽检覆盖26大类食品,其中餐饮食品(122批次)、食用农产品(244批次)、调味品(94批次)为抽检量前三的品类 [3] - 不合格产品集中在7大类:餐饮食品(11批次)、食用农产品(27批次)、调味品(5批次)占不合格总数的84.3% [3] 不合格产品问题分类 餐饮食品 - 主要问题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检出值0.013-0.226mg/100cm²,标准不得检出)和极性组分超标(煎炸用油检出40.8%,标准≤27%)[3][4][6] - 涉及餐具(筷子、骨碟)和煎炸过程用油,覆盖镇江京口区、润州区等10家餐饮门店 [3][4][6] 食用农产品 - 农药残留超标占比最高(27批次),包括草莓(烯酰吗啉0.11mg/kg,标准≤0.05mg/kg)、豇豆(噻虫嗪0.35mg/kg,标准≤0.3mg/kg)等 [3][4][5] - 兽药残留问题突出:牛蛙检出恩诺沙星223μg/kg(标准≤100μg/kg),鸡蛋检出氟苯尼考44.9μg/kg(标准≤10μg/kg)[5][6] 调味品与豆制品 - 镇江香醋总酸含量仅1.283g/100mL(标准≥4.50g/100mL),白芷二氧化硫残留0.721-0.942g/kg(标准不得使用)[3][5][7] - 豆制品存在铝残留超标(304mg/kg,标准≤100mg/kg)和非法添加苯甲酸(0.131g/kg)[3][4] 区域分布特征 - 丹阳市不合格批次最多(14批次),涉及新桥梦想城超市、后巷中心农贸市场等 [5][6] - 扬中市检出高风险违禁药物:牛里脊肉含克伦特罗3.29μg/kg(不得检出)[7] - 京口区餐饮单位卫生问题集中,6家门店餐具洗涤剂残留超标 [3][4][6]
草莓能否成为调脂降压、抗击2型糖尿病的新利器?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9 16:39
草莓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效果 - 每日食用2.5份草莓12周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前期成人血糖代谢和心血管指标 [4] - 草莓富含花青素、鞣花酸、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等活性物质,通过协同作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减轻炎症 [4] -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证实草莓摄入与代谢改善存在因果关系 [4] 草莓的临床研究数据 - 每日32克冻干草莓使空腹血糖降低8.9mg/dl,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2%,胰岛素水平减少6.9μIU/ml [11] - 干预组体重平均减轻3.4磅,腰围缩减0.4英寸,总胆固醇降低7.0mg/dl [11] - 草莓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和IL-6等炎症标志物水平 [11] 草莓的作用机制 - 花青素和鞣花酸通过抗氧化、抗炎、增强胰岛素受体磷酸化等多靶点机制发挥作用 [13][14] - 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延缓葡萄糖吸收 [14] - 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GLUT4转运蛋白膜定位,提升葡萄糖代谢效率 [14] 草莓的临床应用建议 - 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日摄入250-300克新鲜草莓或等量冻干草莓 [16] - 优先选择新鲜草莓或无糖冻干草莓粉,避免含糖加工制品 [16] - 建议将草莓与高纤维食物搭配食用,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16] 草莓的市场潜力 - 草莓作为低升糖指数(GI≈40)水果,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理想选择 [8] - 草莓具有安全性高、获取便利的特点,适合长期饮食干预 [17] - 草莓有望从传统水果转型为临床认可的辅助治疗食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