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A股公司赴港IPO火了,上市方式又现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9-07 08:13
港股IPO融资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 同比增长接近6倍 [1] - 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募资额70% [1] - 今年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 其中4家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 [2] A+H上市规模与队列 - 今年已有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 合计募集资金超过900亿港元 [2] - 已递表排队A股公司超过51家 包括三一重工、阳光电源等行业龙头企业 [2] - 三一重工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 在挖掘机及混凝土机械方面全球排名第一 [2] 创新上市模式 - 出现换股吸收合并新模式 浙江沪杭甬拟通过换股吸并镇洋发展实现A+H上市 [3] - 新奥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新奥能源 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3] - 新奥股份为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 2024年零售气量市场份额达6.1% [3] 行业结构影响 - A+H扩容潮将改善港股市场行业结构"偏科"局面 [5] - 先导智能作为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在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15.5%和19.0% [2] - 161只A+H股中出现5只H股价格超过A股的情况 宁德时代价格倒挂幅度达17.43% [5][6] AH溢价变化趋势 - 今年以来AH溢价大幅回落 个别公司出现A股较港股大幅折价 [5] - 恒瑞医药、美的集团等5家公司H股价格高于A股 溢价率分别为-7.72%和-3.28% [6] - 中信证券认为AH溢价中枢有望持续下行 南向资金积极抢筹反映市场情绪转变 [6]
A股公司赴港IPO火了,上市方式又现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9-07 07:59
9月5日,在"2025香港交易所未来科技峰会"上,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今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 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同比增长接近6倍,其中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募资额的七成,体现了内 地与香港市场的联动。 今年以来,一批A股公司纷纷赴港上市,除了已经上市的11家之外,已递表在排队的A股公司超过51 家。值得一提的是,本轮A+H扩容潮中还出现了新模式,比如港股公司浙江沪杭甬拟以换股吸并A股公 司镇洋发展的方式,实现A+H上市;A股公司新奥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港股新奥能源,以介绍 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实现A+H两地上市。 A股公司踊跃赴港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热情高涨,A+H上市公司队伍不断壮大。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合计募集资金超过900亿港元,占港股整 体IPO募资额的约七成。今年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其中4家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分别为宁德 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和海天味业。 与此同时,还有大批A股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赴港上市事宜。目前已递表的A股公司超过51家,三一重 工、阳光电源、先导智能、首创证券、富瀚微、可孚医疗、珀莱雅等近 ...
超51家!A股公司赴港IPO火了,上市方式又现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23:20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 同比增长接近6倍[1] - 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募资额七成[1] - 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 其中4家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2] A+H上市企业动态 - 今年以来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 合计募集资金超过900亿港元[2] - 已递表排队A股公司超过51家 包括三一重工、阳光电源、先导智能等知名企业[1][2] - 三一重工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 挖掘机及混凝土机械全球排名第一[2] - 先导智能是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15.5%和19.0%[2] 创新上市模式 - 浙江沪杭甬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实现A+H上市[1][3] - 新奥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新奥能源 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1][3] - 新奥股份为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 2024年零售气量市场份额达6.1%[3] A+H股价对比 - 161只A+H股中有5只H股价格超过A股 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5] - 宁德时代价格倒挂幅度最大达17.43% 恒瑞医药倒挂7.72%[5] - AH溢价中枢有望持续下行 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市场[5][6] 市场结构影响 - A+H扩容潮将改善港股市场行业结构偏科局面[4][5] - 优质企业借助港股市场加速全球化布局 提升国际竞争力[4] - 港交所持续优化A股公司赴港上市审批流程[4]
A+H上市扩容潮加速 港交所融资额八个月破千三亿
搜狐财经· 2025-09-06 14:21
港股IPO融资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 同比增长接近六倍 [1] - A+H上市模式贡献上半年七成募资额 体现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联动效应 [1] A股公司赴港上市动态 - 年内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 累计募资超900亿港元 占港股整体IPO规模七成 [1] - 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 三花智控和海天味业等巨头募资额均超百亿港元 成为年内港股最大规模IPO案例 [1] - 目前超过51家A股公司处于排队阶段 包括三一重工 阳光电源 先导智能等细分赛道龙头 [1] 重点企业上市进展 - 三一重工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龙头 挖掘机和混凝土机械领域全球第一 拟发行H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3] - 先导智能作为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全球市占率超15% 已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3] A+H模式创新路径 - 花样年控股通过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实现A+H上市 打破传统直接递表模式 [6] - 方正控股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新奥能源 再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 形成A+H双平台 [6] - 创新路径有助于公司拓宽融资渠道 为资源整合与跨市场协同提供更多可能性 [4] 港股市场结构变化 - A股龙头公司赴港上市将逐步改善港股行业结构 增强市场多元性 [5] - 增加新能源 医药 装备制造等硬科技板块权重 改善市场生态 [9] - 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 推动A+H公司整体估值修复 形成资金沉淀效应 [9] AH股溢价变化与市场展望 - 近半年AH股溢价指数大幅回落 部分公司出现港股估值反超A股的倒挂局面 [8] - 截至9月5日收盘 在161只A+H股中有5只股票H股价格高于A股 宁德时代倒挂幅度最大达17.43% [8] - 南向资金持续涌入 低利率环境和优质企业上市扩容将共同推动港股市场走向更加均衡健康的发展轨道 [8]
海目星:海外订单激增192.5%,绘就增长新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0:2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6.64亿元 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通过逆周期战略调整实现经营韧性提升 海外订单激增192.5%及固态电池技术布局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1][3][4][5]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6.64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8亿元 同比增长136% 环比增长195.2% [2] - 新增订单44.21亿元(含税) 同比增长117.5% [3] - 在手订单100.85亿元(含税) 同比增长46% [3] 行业动态 - 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504.4GWh 同比增长37.3% [2] - 中国锂电池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850亿元 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超20% [2] - 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2025年超10GWh 2030年超600GWh 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5] 海外拓展 - 海外新签订单18.88亿元 同比增长192.5% [4] - 在欧洲、亚太、北美设立8家子公司 实现从支持型向经营型战略转型 [4] - 收购瑞士Leister集团激光塑料焊接业务 获得GLOBO焊接专利技术 [4] 技术布局 - 同时布局氧化物+锂金属负极和硫化物+硅碳负极两条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5] - 向全球新能源科技企业交付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关键设备 [5] - 为国内固态电池头部企业提供设备合作 [5] 经营策略 - 通过降本增效优化供应链管理及资本开支控制 [2] - 加强客户验收确认与回款力度 [2] - 现金流改善推动财务结构优化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