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铁运输
icon
搜索文档
激活经济新动能 沈白高铁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人民网· 2025-10-01 09:46
9月28日,沈佳高铁沈白段(以下简称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横贯辽宁、吉林的高速铁路,不 仅实现了辽吉两省首条高铁环线的贯通,更标志着东北高铁网完成"O"型闭环,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注入强劲动能,让白山黑水间的民生出行与经济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沈白高铁的开通,将改写辽吉两省的高铁交通格局。线路北端与敦白高铁贯通,在敦化地区衔接长珲高 铁,南端融入沈阳枢纽,与京哈、秦沈、沈大、沈丹高铁无缝衔接,最终与京哈高铁、长珲高铁、敦白 高铁共同构成闭环高铁环线。 长白山站则将"车站"变为"景区入口"。6600平方米的候车区域内,文创集市、78米浮雕长卷营造出"车 至长白即景区,入站如入山水画"的氛围。"长白情韵"温馨服务团队定期开展文化讲解,从长白山民俗 传说到生态保护知识,让旅客在候车间隙感受地域文化魅力,原创书签、明信片等文创产品更成为可带 走的"长白记忆"。 传递民生温度:从"出行顾虑"到"无忧体验" 高铁的开通,最终落脚于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长白山站升级的服务设施与创新服务模式,让民 生温度贯穿旅途全程。针对老人、小孩、残障人士等重点旅客,"长白情韵"团队推出"一站式无忧服 务",专人全程陪同购票、安 ...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与大湾区双向奔赴互动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27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 - 长三角正在形成高铁、科创(产业)、水运三大"超级环线"经济,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 [3] - 高铁"超级环线"串联上海、南京、合肥、杭州4座中心城市,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 [3] - 高铁环线连接7条高铁线路,推动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融合 [3] 高铁"超级环线" - 2024年6月首条环线开通运营,实现沪苏浙皖四省"连线成圈" [3] - 促进区域内从"空间一体化"向"功能一体化"升级,实现同城化协同发展 [3] 科创(产业)"超级环线" - 由G60科创走廊与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构成,形成"廊-带-圈"结构 [4] - 已建立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集成电路产业圈等专业化分工体系 [4] 水运"超级环线" - 由江淮运河、长江、淮河、京杭运河构成"井字形"多式联运网络 [4] 区域协同发展 - 长三角与大湾区通过高铁网实现知识、技术、资金等要素双向流动 [5] - 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张江、大湾区)协同创新,共享科技基础设施 [5] - 沪深港合作推动金融产品组合,促进科创、产业、人才、资金跨区域融合 [5] 产业合作 - 在AI、芯片、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差异化布局和优势互补 [5] - 通过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推动产业链组链、延链、嵌链式发展 [5]
经济大省挑大梁|潮涌楚天千帆竞——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新华社· 2025-05-08 21:05
经济发展 - 湖北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阶 [1] - 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万家,以不足全省2%的企业法人数量贡献全省60%科技创新成果,催生1.34万亿产业增加值 [3] 产业体系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实施"链长+链主+链创"三链机制 [3] - 形成"51020"现代产业集群,包括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 [3] - 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规模,千亿级产业达19个 [3] 交通与开放 - 高铁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实现"市市通高铁" [4] - 长江黄金水道万吨巨轮可直达武汉,中欧班列连续两年开行突破千列 [4] - 建设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推动离岸在岸一体化与高标准制度型开放 [4] 生态建设 - 长江干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成为常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