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机场群构建三地立体经济新生态
北京晚报· 2025-07-18 15:27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地处京津冀核心腹地,它的外观宛若一只展翅欲飞的金色凤凰,被誉为首都"新国 门"。大兴机场不仅是一座现代化航空枢纽,更成为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动力源。当钢铁之翼划破云 层,机场不只是旅途的起点与终点——它们正成为撬动千亿级产业的关键支点。在京津冀机场群的蓝图 上,包含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内,衡水桃城机场、沧州中捷机场等诸多"航空明珠"正以临空经济为基 石,低空经济为突破,构建起辐射区域的立体经济新生态。 大兴机场临空区 未来机长从这里"起飞"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地处京津冀核心腹地,2014年开工建设,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运。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共150平方公 里,其中北京部分50平方公里,河北部分100平方公里,目前累计入驻企业达1万余家,依托大兴机场这 一国际枢纽,大兴机场临空区资源将辐射京津冀,通达全世界。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 经济区(廊坊),空客A330型D级全动模拟机内,飞行员在进行培训。 本报记者 武亦彬 摄 头顶上飞机呼啸而过,眼前身着民航制服的飞行员拎着行李箱进进出出……日前,珠海翔翼航空技术有 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投入运营。 在珠海翔翼河北 ...
中生制药回应传言;安斯泰来一高管被判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0:13
政策动向 - 上海正在推进医疗陪诊标准化研究,华东医院承担《医疗陪诊适配性标准研究》项目,涉及陪诊服务机构、人员要求、服务流程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2] 药械审批 - 迈克生物凝血因子V、Ⅱ、Ⅶ、Ⅹ活性测定试剂盒(凝固法)获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至2030年7月7日,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或活性减低的治疗监测 [3] - 葵花药业维生素K1滴剂获上市许可受理,用于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4] - 康希诺重组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Sf-RVN细胞)获批临床,不含病毒遗传物质,正在印度尼西亚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5] 财报披露 - 强生2025年Q2营收237.4亿美元,同比增长5.8%,市场预期228.58亿美元,预计全年销售额932亿美元至936亿美元,其中CARVYKTI Q2销售额4.39亿美元 [6] 资本市场 - 拓新药业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增资仅三生物,持股1.75%,仅三生物主营高纯度麦角硫因制备及相关产品 [7] - 启迪药业控股股东5860.7万股股票拍卖成交,湖南赛乐仙以10.07亿元竞得,均价17.19元/股,持股比例24.47%或致控制权变更 [8] 行业大事 - 中国生物制药回应礼新与默沙东合作"退货"传言,称技术转移正常推进,预计2025年内完成,完成后将收到3亿美金里程碑付款 [9] 舆情预警 - 安斯泰来中国区高管因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10] - ST未名因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试验进度未及预期,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未名",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8500万元至5500万元 [11]
小心非法“躺瘦”减肥药暗藏陷阱
中国青年报· 2025-07-15 09:29
非法减肥药产业链 - 非法减肥药通过网店、微信等渠道销售,产品名称如"四点暴瘦王Ⅱ代""四点暴瘦王Ⅲ代"等,实为未获批的非法药品 [1] - 不法商家以15-40元低价购入"三无"减肥药,再以100-200元高价转售,利润率高达150%-400% [2] - 非法减肥药使用他人信息开网店,一人包揽客服、发货,药品标签和包装盒现场组装 [2] 销售模式与监管挑战 - 非法药品卖家在微信群或社交软件中使用暗语,通过内容平台诱导消费者后引导至购物网站交易 [2] - 不法分子使用虚拟号码、境外通讯软件与"阅后即焚"功能,加大全链条打击难度 [2] - 非法减肥药常以普通化妆品名义上架销售,商家不断变换店铺和关键词进行伪装 [3] 消费者影响与案件查处 - 部分消费者使用非法减肥药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不良反应,有患者用药当晚被紧急送医 [1] - 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2024年办理多起案件,詹某某因妨害药品管理罪获刑六个月 [1][2]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对某生物科技公司罚款10万元 [3] 监管措施与行业治理 - 检方协同平台梳理商品信息及关键词,强调加强前置防范,提高违法成本和经营风险 [3] - 北京市监部门将"直播刷评"纳入"编造用户评价"执法框架,警示经营者不得营造虚假流量 [4] - 检方提示消费者通过合理膳食、运动科学减肥,使用药物需通过正规渠道并遵医嘱 [3]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Ⅱ)药品注册申请获受理
快讯· 2025-07-11 16:45
药品注册进展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Ⅱ)药品注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1] - 该药品拟用于结肠镜检查、钡灌肠X射线造影和结肠直肠手术前预处理中肠道内容物的排出 [1] 研发投入 - 截至2025年5月,复星医药集团针对包括该药品在内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系列药品的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474万元 [1] 销售表现 - 2024年,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Ⅱ)于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3.07亿元 [1]
健帆生物收盘下跌1.51%,滚动市盈率25.19倍,总市值182.4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7 17:39
公司股价及估值 - 7月7日收盘价22.84元,下跌1.51%,总市值182.40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25.19倍,静态PE22.24倍,市净率5.34倍 [1][3] - 行业平均PE51.42倍,行业中值PE37.44倍,公司PE排名第55位 [1][3] 资金流向 - 7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63.69万元 [1] - 近5日资金净流入4685.74万元 [1] 主营业务及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生物材料和高科技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核心产品包括HA系列血液灌流器、透析粉液、血液净化机等10余种医疗器械 [2] - 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承担30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技项目 [2] 行业对比 - 公司PE低于行业平均(51.42倍)和行业中值(37.44倍) [3] - 总市值182.40亿元,高于行业平均106.60亿和行业中值51.15亿 [3] - 可比公司中九安医疗PE最低(10.21倍),普门科技PE最高(18.98倍)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48亿元,同比下滑26.40% [2] - 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滑33.71% [2] - 销售毛利率保持高位达80.74% [2] 公司资质 - 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称号 [2] -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 - 具备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
乔迁新址启新程,一汽丰田在变革浪潮中持续向上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15:47
战略搬迁与体系升级 -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2025年6月28日从北京迁至天津,旨在深化战略转型并重构竞争优势,形成研产销一体化机制[2] - 搬迁打破传统线性传导模式,实现销售端市场洞察与天津研发中心的直接协作,加速从概念到量产[3] - 构建以市场为指挥棒的敏捷体系,助力电动化、智能化转型[2] 本土化与技术突破 - 推出"中国方案",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定制技术,如IT'S TiME 2.0智能电混双擎技术品牌[5] - THS Ⅱ技术优化城市工况油耗,Multi-stage HEV提升性能车加速,2.4T 1MT HEV解决越野车燃油经济性问题[5] - 形成"智能电混三剑客"技术矩阵,覆盖全场景需求,避免纯电里程焦虑[8] 经销商生态与价值链重塑 - 通过搬迁优化经销商支持体系,提供精准市场预测、智能库存调配及客户运营工具[5] - "时光焕新计划"以车龄增值补贴机制(每增加一年补贴1000元)重构二手车价值评估[10][15] - 经销商库存系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健康增长策略[11] 产品与服务竞争力 - 22年累计交付1200万辆,产品线从卡罗拉到bZ系列覆盖多元需求[8] - 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售后服务冠军,十次获丰田全球服务金奖[10] - 服务延伸至全生命周期,包括保值承诺、OTA升级及车联网生态[10] 市场表现与差异化路径 - 2025年上半年销量377821辆(同比+16%),电动化车型占比49%,高端TNGA-K平台车型占比60%[11] - 电动化聚焦"可靠性与智能化平衡",bZ5通过电池安全三重考验,主打30万元以下市场[13] - 营销转向价值战,"时光焕新计划"7月升级后综合补贴至高38000元[15]
上海医药(601607):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创新业务驱动成长
中邮证券· 2025-07-02 1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费用管控良好,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医药商业创新业务再创佳绩,医药工业研发创新有序推进,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3][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7.85元,总股本37.08亿股,流通股本27.89亿股,总市值662亿元,流通市值498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22.07 / 17.47元,资产负债率62.1%,市盈率14.51,第一大股东为上药集团 [2] 经营情况 - 2025Q1营业收入707.63亿元(+0.87%),归母净利润13.33亿元(-13.56%),扣非净利润12.63亿元(-8.10%) [3] - 2025Q1毛利率为10.25%(-1.19pct),归母净利率为1.88%(-0.31pct),扣非净利率为1.79%(-0.17pct) [3] - 2025Q1销售费用率为3.90%(-0.79pct),管理费用率为1.87%(-0.11pct),研发费用率为0.70%(-0.01pct),财务费用率为0.53%(-0.00pct) [4] 创新业务情况 - 2025Q1进口总代业务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创新药业务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3.2%;CSO业务药品收入同比增长9.89%;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6.9% [5] 研发创新情况 - 多个创新药研发管线推进,如I001提交发补材料,B001、B007多个适应症临床完成受试者入组等;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进展良好;2025Q1两个产品获生产批文,8个产品(13个品规)申报生产;新增3个品种(3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累计77个品种(106个品规)过评 [6] 盈利预测及财务指标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2903.88/3053.49/3212.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01/54.75/60.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2/11倍 [7]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75%、5.50%、5.15%、5.2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82%、9.86%、9.48%、10.35%等多项财务指标呈现相应变化 [10] - 2024 - 2027年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比率有不同表现,如毛利率从11.1%提升到12.3%等 [13]
年内第二家上市公司 南京司凯奇登陆纳斯达克
南京日报· 2025-07-02 10:40
公司上市情况 - 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境外特殊目的并购公司Finnovate Acquisition Corp合并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代码SCAG 首日收盘价9美元 总市值8 51亿美元 [1] - 南京司凯奇成为今年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南京企业 也是今年南京第二家上市公司 南京境内外上市企业增至164家 [1] - 南京司凯奇是中国新能源智能化商用车美股第一股 [2] - 随着南京司凯奇的上市 南京在美上市企业总数达到6家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南京司凯奇是国内领先的零排放技术提供商 致力于通过其先进的重型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组合及创新的清洁燃料系统加速推动全球商用交通脱碳转型 [1] - 公司提供智能化 高性能的新能源车辆 广泛服务于物流 矿产及港口运输等场景 [1] - 公司在新一代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的设计 生产与测试方面拥有成熟经验 代表产品包括龙王Ⅱ插电式混合动力自卸卡车 银河Ⅱ插电式混合动力卡车以及自动驾驶牵引车 [2] 行业与政策背景 - 南京积极推进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 积极搭建"出海"桥梁 对接境外交易所开展相关推进活动 鼓励支持企业探索境外上市融资新路径 [2] - 南京通过提供专业的金融对接服务及上市合规指导 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2]
【环时深度】因“爸爸梗”被嘲,欧洲防务离不开美国吗?
环球时报· 2025-07-01 06:53
欧洲对美国军事依赖现状 - 欧洲在战略能力、作战指挥能力、火力和兵力三方面严重依赖美国军事支持 [3] - 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空军司令部等关键指挥机构均由美国军官领导 [4] - 美国为欧洲提供关键战术级作战力量包括炮兵、防空反导等填补欧洲地面部队短板 [4] - 俄乌冲突暴露欧洲弹药储备不足欧盟未能兑现向乌克兰提供100万枚炮弹的承诺 [4] - 欧洲国家过去5年从美国购买逾1.5万枚导弹、2400辆装甲车和340架飞机远超欧洲内部采购量 [6] - 美国在欧洲部署约100枚B61战术核武器并管理欧洲核武库 [6] - 截至2025年初美国在欧洲驻扎8.4万名军人拥有40多个军事基地 [7] 北约对欧洲防务自主的影响 - 北约通过禁止能力重叠和特殊角色分配阻挠欧洲独立防务力量发展 [9] - 美国通过控制武器系统、军工技术和北约军事决策中枢主导欧洲防务 [10] - 欧洲军费开支约50%流向美国制造商美国对北约投入仅占五角大楼预算一小部分 [10] - 北约使欧洲追随美国政策如限制中国科技发展等影响欧洲政治独立性 [11] 欧洲防务自主计划与挑战 - 欧盟计划通过8000亿欧元投资加强防务独立并设立首任防务和太空专员 [12] - 欧洲目标5到10年内取代美国在北约作用但需25年时间和1万亿美元成本 [13] - 欧洲拥有近200万军队但各国军队分裂导致指挥协调障碍 [13] - 2022至2024年欧洲防务采购52%授予欧洲供应商美国企业占比34% [14] - 欧盟军事委员会前主席预计欧洲军事能力缺口需约10年完全弥补 [14]
2025年皮肤病药物品牌推荐:创新药物探秘,精准匹配患者需求
头豹研究院· 2025-06-26 21: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皮肤病药物行业需求强劲,受监管和政策影响大,未来规模将持续增长,技术革新、本土企业崛起及政策资本推动将促进行业发展,新型外用治疗方式获批和创新药物上市将带来新机遇[5][3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行业专注治疗皮肤疾病,产品多样,需求强劲,受监管和政策影响大,未来规模持续增长,新型外用治疗方式获批和企业创新战略将推动市场繁荣[5] - 行业专注治疗皮肤疾病药物及配套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外用药物多种剂型,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按作用分为多种类型,通过直接施用于患处发挥治疗作用[6] - 行业发展历经天然物质使用、合成药物和经皮给药系统出现、生物制剂和新型药物制剂开发阶段,创新药物不断涌现,如本维莫德[7][8] 市场现状 - 2019 - 2023年市场规模由20.76亿人民币增长至25.75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5.54%,预计2024 - 2028年由27.79亿人民币增长至35.51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6.32%,皮肤病发病率高、患者人数多、治疗意愿强等因素驱动市场扩容,新型药物获批将促进行业进一步增长[9] - 上游制剂原料供应商技术壁垒大,皮肤外用制剂开发难度大,新药获批数量少;需求端因皮肤病发病率高、患者自行选购占比大、各大皮肤病患者人数增长叠加药物购买便利性,驱动市场持续增长[11][13] 市场竞争 - 十大代表企业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市场表现、研发能力、财务状况和管理能力[14] - 行业呈现梯队情况,企业通过“线上 + 线下”多渠道销售增加市场占有率,电商购药成为重要板块,未来创新药物和专利药物获批将加剧市场竞争[18] - 推荐正大天晴、华邦制药、知原药业等十大品牌,各品牌在市场表现、研发能力等方面各具优势[20][21][22] 发展趋势 - 技术革新成为核心驱动力,生物制剂向更多适应症拓展,小分子靶向药和ADC药物研发突破,AI技术赋能药物研发[32] - 竞争格局上,本土企业凭借渠道优势和创新升级巩固主导地位,细分领域竞争加剧[33] - 政策与资本共振加速产业升级,医保和网售政策提升创新药可及性,资本推动资源向前沿领域集中[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