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IPO实操手册(企业视角)》

搜索文档
IPO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上市规范、股改要点一览
梧桐树下V· 2025-08-10 14:17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政策效应 - 自2025年6月证监会宣布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后,7月新增受理1家、过会2家、注册生效1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公司 [1] - 政策效应逐步扩散,预计更多科技企业将选择该标准上市 [1] 《境内IPO实操手册》核心内容 - 手册共254页12.3万字,涵盖上市准备、企业规范、股改要点、其他事项四大板块 [5] - 提供纸质手册、线上课程及定制笔记本三种形式 [3] 上市前准备 - 第一部分6章节覆盖上市基础工作、中介机构选择、IPO时间规划等 [8] - 申报期内策略需控制增量并梳理历史数据,申报期外策略仅需在基准日前整理资产负债余额 [9] - 上市可能性评估需关注突击入股、实控人稳定性等实质性障碍 [10] 企业上市规范 - 第二部分提出"五步法":股权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梳理、财务规范、ERP上线 [19] - 财务规范案例详解收入确认调整(如出口业务以提单日期为准)、应收账款对账等22项操作步骤 [22][23] 企业股改要点 - 第三部分重点指导股改基准日选择(避开3/6/9/12月末)、方案制定及成本控制 [25] - 详细解释不同日期选择的税务影响及合规要求 [27] 其他资本运作与行业案例 - 第四部分分析引入投资人、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的注意事项 [30] - 覆盖9个部门IPO分工及6个热门行业审核案例(含财务数据对比) [32][33] ERP实施关键节点 - IPO企业需提前1-2个月上线ERP,避免基准日数据混乱 [40] - MRP系统通过动态平衡物料需求实现交期与库存优化 [39] - 实施需与股权/组织架构调整同步,否则将引发后续问题 [42]
上半年新受理IPO数量超去年全年!投行IPO业务又忙起来了!
梧桐树下V· 2025-07-18 20:42
A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IPO新受理企业达177家,远超去年全年水平,其中6月单月受理数量占比超80%(150家)[1] - 政策面推动因素:证监会6月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直接刺激科技创新型企业申报热情[1] 《境内IPO实操手册》核心框架 - 手册结构分为四大板块:上市前准备(6章节)、企业上市规范(6章节)、企业股改要点、其他重要事项[4][7][16][24][29] - 内容体量:254页12.3万字,含14个案例解析及6大行业审核要点[4][35] 上市前准备要点 - 关键决策:需根据IPO启动时点(申报期内/外)制定差异策略,申报期内需同步控制增量业务与梳理历史数据[8] - 中介机构选择:需评估实控人稳定性、突击入股、主营业务变更等可能影响审核进程的核心问题[9] 上市规范"五步法" - 方法论框架:股权结构优化→组织架构调整→业务流程与财务系统规范→IPO财务合规→ERP系统上线及运维[19] - 案例实操:以A公司为例,详解申报期内收入确认政策调整(如出口业务从发票日期改为提单日期确认收入)及应收账款对账流程[21][22] 股改专项指导 - 基准日选择:明确避免3/6/9/12月末及5月31日前等时点,提供优选方案推荐[26] - 成本控制:覆盖股改方式选择、方案制定及准备工作全流程,降低上市合规成本[25][28] 跨部门协同与行业案例 - 部门分工:财务/销售/研发等9大部门需提前规划IPO问询回复协作机制[33] - 行业分析:精选6个代表性案例,聚焦监管关注重点及行业共性问题解决方案[35] - 资本运作:详解引入战投、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三大资本动作的操作要点[32]
抓住这一波IPO窗口!
梧桐树下V· 2025-07-17 19:50
A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合计新受理拟IPO企业177家,远超去年全年水平,其中6月单月受理数量达150家,占比超80% [1] - 证监会6月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直接刺激科技创新型企业申报热情 [1] 《境内IPO实操手册》内容架构 - 手册共254页12.3万字,分为上市前准备、企业上市规范、股改要点、其他重要事项四大板块 [4] - 配套资源含线上课程《不同板块IPO审核要点解析(14案例)》及定制笔记本 [4] 上市前准备核心要点 - 需区分申报期内/外策略:申报期内需同步控制增量与梳理历史数据,申报期外仅需在基准日前完成资产负债余额梳理 [8] - 上市可能性评估需排查突击入股、实控人稳定性、主营业务变更等进程性障碍 [9] - 中介机构选择与时间规划为关键决策点 [7] 企业上市规范"五步法" - 方法论涵盖股权结构/组织架构调整、业务流程与财务系统规范、ERP上线运维 [19] - 案例解析显示收入确认政策调整需遵循会计准则,如出口业务应从发票日期改为提单日期确认 [22] - 应收账款规范需通过基准日对账、客户确认、销售收入明细追溯等步骤实现 [22] 股改实操重点 - 基准日选择需避开3/6/9/12月末及5月31日前、11月30日等敏感时点 [26] - 方案制定强调可行性分析,包含股改方式选择、税务筹划等深度内容 [25] 资本运作与部门协同 - 引入投资人、并购重组、股权激励案例图表占比最高,突出交易结构设计要点 [32] - 财务/销售/研发等9大部门需明确IPO分工,提前准备问询回复预案 [33] - 6大热门行业审核案例解析揭示监管关注点与成败关键因素 [35] 数据披露示例 - 某案例企业2022年1-9月总资产15.6亿元,资产负债率7.98%,扣非净亏损3.66亿元 [36] - 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67亿元,营收未披露适用性 [36]
2025年21家过会企业净利润较去年明显提升,现在IPO要注意哪些问题?
梧桐树下V· 2025-06-19 19:36
IPO市场动态 - 2024年前5个月A股IPO上会企业21家全部通过,过会率100% [1] - 过会企业净利润中值达1.22亿元,较2023年0.80亿元增长超50% [1] 《境内IPO实操手册》内容架构 - 手册分为四大模块:上市前准备、企业上市规范、企业股改要点、其他重要事项 [5] - 全书254页含12.3万字,配套提供线上课程《不同板块IPO审核要点解析(14案例)》及定制笔记本 [5][47] 上市前准备 - 包含6章节内容,涵盖上市流程、中介机构选择、上市可能性评估等基础事项 [8] - 提出IPO时间规划双策略:申报期内需同时控制增量与梳理存量数据,申报期外仅需在基准日前完成资产负债余额梳理 [9] - 上市障碍评估需关注突击入股、实控人稳定性、主营业务变更等关键问题 [10] 企业上市规范 - 采用"五步法"规范体系:股权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与财务系统规范→IPO财务规范→ERP上线及运维 [20] - 通过案例解析申报期内收入确认规范,包括会计政策确定、连续两月对账、客户余额确认等8项具体操作步骤 [22][23] 企业股改要点 - 重点指导股改基准日选择,明确避免3/6/9/12月末及5月31日前等敏感时点 [27] - 提供股改方式选择、方案制定等实操性指导,内容占比超50% [26] 其他重要事项 - 分析引入投资人、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三类资本运作的注意事项 [33] - 梳理财务/销售/研发等9个部门的IPO分工体系及问询回复准备要点 [34] - 精选6个行业代表性案例,解析监管关注重点及成败关键因素 [36]
IPO审核节奏变快,这些问题建议拟IPO企业重点关注!
梧桐树下V· 2025-05-18 00:07
A股IPO市场动态 - 2024年前4个月A股共有17家企业首发上会,过会率100%,4月单月上会数量超过一季度总和[1] - 消费类企业IPO进程加速,部分企业10天内完成注册生效,显示市场回暖迹象[1] - 当前IPO市场尚未实现全面回暖,企业需重点关注规范化和中介协调[1] 《境内IPO实操手册》核心内容 上市前准备 - 手册包含254页12.3万字,系统梳理上市条件、流程及中介机构选择标准[2][5] - 提出IPO时间规划双策略:申报期内需同时控制增量与梳理历史数据,申报期外仅需在基准日前完成资产负债余额整理[7] - 上市可能性评估需排查突击入股、实控人稳定性、主营业务变更等关键问题[7] 企业上市规范 - 独创"五步法"规范体系:股权结构/组织架构调整、业务流程梳理、财务规范、ERP系统实施[16] - 财务规范案例显示需通过8步解决税收问题:包括收入政策确认、双月对账、差异处理及税务补缴[20] - ERP实施需避开12月31日等关键时点,预留1-3个月过渡期以避免数据混乱[37] 股改要点 - 基准日选择避开3/6/9/12月末及5月31日前等时点,推荐特定日期以优化成本[22] - 股改方案设计需综合考虑法律形式转换、资产重组及股权结构调整[24] 行业案例分析 - 收录6大热门行业审核案例,解析监管关注重点及共性失败因素[29] - 典型企业财务数据对比显示资产负债率区间为4.74%-9.45%,部分企业扣非净利润连续为负[30] 实操工具与资源 - 配套资源包含纸质手册、14案例解析课程及定制笔记本[1] - 提供试读通道可查看上市规范五步法操作细节及ERP实施路线图[42][38]
IPO市场释放回暖信号了?!
梧桐树下V· 2025-04-16 14:20
A股IPO市场动态 - 2月以来A股IPO逐步常态化,沪深交易所年内首单IPO相继受理,批文发放节奏提速,部分企业从提交注册到获批用时不足10天 [1] - IPO市场释放回暖信号,企业需关注规范准备、股改及中介协调以提升成功率 [1] 《境内IPO实操手册》核心内容 产品构成 - 包含254页纸质手册(12.3万字)、14案例解析线上课程及定制笔记本 [3][5] - 内容分为四大模块:上市前准备、企业上市规范、股改要点、其他重要事项 [5] 第一部分:上市前准备 - 涵盖6章节,包括IPO基本流程、中介机构选择、上市可能性评估等 [8] - 提出IPO时间规划双策略:申报期内需控制增量并梳理历史数据,申报期外仅需在基准日前整理资产负债余额 [9] - 上市障碍评估需关注突击入股、实控人稳定性及主营业务变更等问题 [9] 第二部分:企业上市规范 - 以"五步法"为核心框架:股权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与财务规范、IPO财务规范、ERP上线运维 [19] - 财务规范案例详解:通过8步解决税收问题,包括收入确认政策调整、双月对账、客户余额确认等 [22][23] 第三部分:企业股改要点 - 重点解析股改实操,包括基准日选择禁忌(如避免3/6/9/12月末)及推荐日期 [25] - 提供股改方案制定全流程指导,覆盖方式选择、准备事项及成本优化 [27] 第四部分:其他事项 - 分析资本运作三大场景:投资人引入、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的注意事项 [30] - 梳理9个部门IPO分工(如财务部、研发部)及问询回复预演 [30] - 精选6大热门行业审核案例,总结监管关注点及成败关键因素 [32] 数据案例展示 - 某企业财务数据示例:2020年资产负债率7.08%,归母净利润亏损3967万元,经营性现金流-2.67亿元 [33]
企业视角:A股IPO实操手册(254页)
梧桐树下V· 2025-04-13 12:03
境内IPO实操手册核心内容 核心观点 - 手册从企业视角系统梳理境内IPO全流程操作要点,涵盖上市准备、规范整改、股改实施及审核案例四大模块,提供254页12.3万字的实战指导[4][7][13][19][24] - 重点解决企业IPO过程中中介协调、财务规范、时点选择等痛点,通过"五步法"框架(股权/组织/业务流程调整、财务规范、ERP上线)实现标准化操作[11][13][38] 分章节核心要点 第一部分:上市准备 - 明确IPO启动时点策略:申报期内需同时控制增量业务并梳理历史数据,申报期外仅需在基准日前一年完成资产负债余额清理[8] - 上市可能性评估需关注突击入股(锁定期科创板/北交所24个月)、实控人认定、主营业务变更等实质性障碍[9] - 中介机构选择需匹配企业行业特性与板块定位,提供6章节系统性决策框架[7] 第二部分:企业上市规范 - 提出"五步法"操作框架:股权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与财务系统规范→IPO财务规范→ERP上线及运维[11][13] - 财务规范案例解析:以A公司2024年7月启动IPO为例,需完成8项核心工作,包括收入确认政策调整(出口业务按提单日期而非发票日期)、连续两月对账(基准日2024年8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推导等[15][16][17] 第三部分:企业股改要点 - 股改基准日选择避开3/6/9/12月末及5月31日前等敏感时点,推荐选择非财务节点日期以降低审计复杂度[19] - 成本核算需专项完善,涉及原材料归集、生产周期核算、存货盘点等5类监管问询高频问题[26][27] 第四部分:其他重要事项 - 资本运作三大场景操作指南:引入投资人需明确估值条款,并购重组侧重合规性,股权激励注重税务筹划[24] - 部门协同机制:财务部需主导数据复核(建议增设成本会计),销售/研发等9部门需提前准备问询回复素材[26][27] - 6大热门行业审核案例库:包含典型失败/成功因素分析及监管关注重点比对[24][27] 特色方法论 - ERP实施时点规划:IPO企业需提前1-3个月上线(避开12月31日),设置过渡期解决数据混乱问题,MRP系统可实现交期与库存的动态平衡[35][37][38][40] - 税务处理框架:区分上市前后所得税差异,提供股票减持税收筹划方案[11][27]
又一IPO失败,公司存在多个致命问题却不自知
梧桐树下V· 2025-04-06 11:08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IPO审核态势趋严,企业需从上市准备、规范、股改等方面提升成功率 [1] - 《境内IPO实操手册(企业视角)》提供系统性指导,涵盖四大模块:上市准备、企业规范、股改要点、其他事项 [4][28] - 手册包含254页、12.3万字,配套线上课程及案例解析 [3][4] 上市前的准备 - 第一部分6章节覆盖IPO基本事项:主要工作、参与者、发行条件、整体流程 [7] - 企业需根据IPO启动时点(申报期内/外)制定策略:申报期内需控制增量并梳理历史数据,申报期外仅需在基准日前整理资产负债余额 [8] - 上市可能性评估需关注实质性障碍(突击入股、实控人认定、主营业务变更等) [8][9] 企业上市规范 - 第二部分提出"五步法"框架:股权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与财务系统规范、IPO财务规范、ERP上线及运维 [11][13] - 财务规范案例显示,申报期内企业需:①确定收入确认会计政策;②以基准日连续两月对账;③与客户确认应收账款余额;④倒推历史数据 [15][16][17] - ERP实施需避开12月31日等关键时点,预留1-3个月过渡期以避免数据混乱 [38][39] 企业股改要点 - 第三部分重点指导股改:选择基准日需避开3/6/9/12月末及5月31日前,推荐特定日期 [19][21] - 股改方案需考虑方式选择、准备工作、可行性设计,提供手把手教学 [19] 其他重要事项 - 第四部分聚焦资本运作(引入投资人、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及9部门分工(财务部需主导数据复核,甚至增设成本会计) [24][26][27] - 包含6个热门行业审核案例,分析监管关注点及共性成败因素 [27] - 财务部需配合回复问询,涉及成本核算、税收匹配、存货盘点等5类问题 [27]
计划2025年申报IPO,企业需要规范到哪种程度?
梧桐树下V· 2025-01-05 20:03
核心观点 - 当前IPO审核态势趋严,企业需从规范准备、股改、中介协调等多方面提升成功率 [1] - 《境内IPO实操手册(企业视角)》提供系统性指导,涵盖上市准备、规范操作、股改要点及案例解析 [4][7][15][23][26][28] - 手册共254页,分为四大模块:上市前准备、企业上市规范、股改要点、其他重要事项 [4] 上市前准备 - 包含6章节,涉及IPO主要工作、参与者、发行条件、整体流程等基础事项 [7] - 强调中介机构选择标准及上市可能性评估,需关注突击入股、实控人、主营业务变更等关键问题 [8] - IPO时间规划分申报期内/外策略:申报期内需控制增量并梳理历史数据,申报期外仅需在基准日前整理资产负债余额 [8] 企业上市规范 - 提出"五步法"框架:股权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与财务系统规范、IPO财务规范、ERP上线及运维 [16][18] - 股权结构调整需明确目的、时点、流程及税务差异,案例详述申报期内收入确认政策调整及应收账款核对方法 [16][19][20][21] - 财务规范要求逐笔确认销售收入明细,倒推基准日应收账款余额,并处理账面差异 [21] 企业股改要点 - 重点讲解股改方式选择、准备工作及方案制定,强调基准日选择需避开3/6/9/12月末及5月31日前等时点 [23][25] - 提供手把手教学,如股改基准日推荐选择非财务节点日期以降低合规风险 [23] 其他重要事项 - 分析引入投资人、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资本运作注意事项,并梳理财务/销售/研发等9部门IPO分工 [28][29] - 列举6个热门行业IPO审核案例,解析监管关注重点及共性失败/成功因素 [30] - ERP实施需提前1-2个月上线,避开12月31日等关键节点以避免数据混乱 [38][40] 案例与数据 - A公司IPO案例展示申报期内税务问题处理流程,包括收入确认调整、应收账款核对及增值税补缴 [19][20][21] - 部分企业财务数据示例:某公司2022年资产负债率7.98%,归母净利润-3.97亿元 [32] - ERP实施案例说明MRP系统如何通过动态平衡提升交期达成率并降低库存 [36][37]
IPO最新情况!以2025、2026、2027年为申报期的企业注意
梧桐树下V· 2024-12-21 21:32
境内IPO实操手册核心内容 - 手册共254页12.3万字,分为上市前准备、企业上市规范、股改要点、其他重要事项四大部分 [4] - 提供纸质手册+线上课程《全面注册制IPO审核要点》+定制笔记本的组合产品 [3] - 包含6个IPO热门行业审核案例和多项资本运作注意事项 [28][30] 上市前准备 - 需了解上市工作流程、参与者、发行条件等基础事项 [7] - 中介机构选择需重点关注突击入股/实控人/主营业务变更等敏感问题 [8] - IPO时间规划分申报期内/外两种策略:申报期内需控制增量+梳理历史数据,申报期外仅需在基准日前梳理资产负债余额 [7][8] 企业上市规范 - 提出"五步法"规范框架:股权结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财务系统/ERP运维调整 [16][18] - 股权结构调整需考虑上市前后所得税差异及股票减持税收筹划 [16] - 财务规范案例显示需处理8个关键步骤:从会计政策确认到增值税补缴的全流程 [19][21] 企业股改要点 - 详细指导股改方式选择/准备工作/方案制定等实操环节 [23] - 股改基准日选择需避开3/6/9/12月末及5月31日前等敏感时点 [23] - 强调需协调财务/销售/研发等9个部门的分工配合 [28] ERP系统实施 - IPO企业ERP上线需预留1-3个月过渡期,绝对避免选择12月31日等关键时点 [38] - MRP系统可实现交期达成率与库存量的动态平衡,解决复杂生产企业的物料需求计算 [36][37] - 实施流程需与股权/组织/业务/财务调整同步进行,上线时点选择为首要任务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