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桃花源记》
icon
搜索文档
雪山大漠旁,书声何琅琅
新华社· 2025-05-30 16:57
教育行业发展 - 新疆学前毛入园率达104.0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3.7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9.34% [1] - 现代化校园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设,配备5G教室等先进设施 [2] - "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引入北京先进办学理念,培养本地骨干教师 [2] 教育质量提升 - 学生普通话能力显著提升,部分学生能字正腔圆地讨论经典文学作品 [2] - 课堂互动活跃,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礼仪表现出浓厚兴趣 [2][3] - 课外阅读资源丰富,学校图书馆、班级读书角、社区阅读角提供各类书籍 [2] 人才流动与就业 - 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新疆投身教育事业,如首都师范大学毕业生担任语文老师 [3] - 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向往,部分学生希望到沿海城市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3]
王维《山中送别》:暮色遍野,孤独澄清一切丨周末读诗
新京报· 2025-05-24 10:26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本主要由诗歌赏析和文学评论构成,未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所有引用的文档ID均为文学性内容,不符合投资银行分析师的研究范畴要求。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财务数据或行业趋势的文本材料以供专业分析。 (注:由于所有文档均为诗歌/艺术类内容,按照注意事项第4条要求,本回复不输出具体分析)
上市公司案例分析:大晟文化
搜狐财经· 2025-05-21 14:38
公司概况 - 大晟时代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晟文化",股票代码:600892)于1996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2] - 公司旗下有多家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分布在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 [2] - 主营业务集中在影视投资与制作、游戏开发以及教育等文化领域,围绕"大文化战略格局,打造泛娱乐产业平台"的战略目标进行布局 [2] 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石家庄劝业场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上交所上市 [3] - 2000年通过与湖南大学的资产置换方案,变更为湖大科教 [3] - 2010年公司全称变更为宝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发生变化 [3] - 2016年周镇科成为实际控制人,公司更名为大晟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对深圳淘乐网络和无锡中联传动的收购 [3] - 网络游戏研发、运营以及影视制作、发行成为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业绩一度扭亏为盈 [3] 经营问题分析 - 盈利能力不足:2018年亏损11.29亿元,2019年亏损5.68亿元,2021年亏损1.13亿元 [8] - 并购标的未达预期:部分并购标的未达到预期效益,导致资产减值 [9] - 业务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网络游戏业务,尤其是2D回合制手游《桃花源记》 [10] - 资产出售频繁:为缓解资金压力频繁出售房产、股权等资产 [11] - 股价波动大:二级市场股价波动极大,反映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不确定性 [12] - 管理问题:面对行业困境时未能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并购过程中可能缺乏足够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13]
*ST大晟: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2 20:18
股东大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5月20日14:30在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北一街28-1邮政综合楼6楼会议室召开 [4] - 会议议程包括审议2024年年度报告、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11项议案 [4] - 表决方式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监票人负责监督投票和计票过程 [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26.64%;营业成本1748.74万元,同比下降45.53% [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68.71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 [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54.24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73.91万元 [23] 业务发展状况 - 游戏业务收入下降,主要产品包括《桃花源记》《仙灵逍遥》等端游和手游 [6] - 影视文化业务涵盖电视剧、网络剧、电影等,重点布局海内外短剧推广和发行 [7] - 2025年计划挖掘影视产业链增长潜力,推动游戏出海和互动影游业务发展 [9] 财务状况分析 - 总资产3.36亿元,同比增长8.81%;总负债2.39亿元,同比增长67.48% [19] - 商誉1.11亿元,占总资产32.86%,较上年减少19.64% [19] - 未弥补亏损达1.59亿元,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28] 重大事项 - 拟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及证券投资 [27] - 申请不超过2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并提供同等额度担保 [28] - 向控股股东唐山文旅申请不超过6000万元借款,利率不高于1年期LPR [35]
游戏年报|六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汤姆猫、*ST大晟商誉仍占净资产一半以上
新浪证券· 2025-05-09 18:11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6.74亿人,同比增长0.94%,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1] -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增长动力来自新品爆款、长青产品及小游戏表现 [1] - 移动游戏占比73.12%,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1] 上市公司财务表现 - A股26家游戏公司合计营收934.34亿元,同比增长7.74%,但归母净利润42.48亿元同比"腰斩",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1] - 资产减值(尤其是商誉减值)是净利润下滑主因之一 [1] 商誉减值分析 - 17家游戏公司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前五名为汤姆猫(8.94亿元)、文投控股(4.03亿元)、昆仑万维(2.29亿元)、盛天网络(2.19亿元)、ST凯文(1.48亿元) [3] - 23家存续商誉的公司中,四成商誉占总资产超30%,汤姆猫(69.03%)和*ST大晟(113.58%)风险突出 [3][5] - 商誉高企源于2013-2017年并购潮的非理性溢价,当时游戏行业并购市净率普遍超30倍 [4] 重点公司案例 - 汤姆猫两年累计商誉减值超18亿元,2024年末账面商誉仍达17.85亿元,占总资产69.03%,主因游戏用户流失及新业务收入不及预期 [5] - *ST大晟商誉主要来自2015年收购淘乐网络,2024年继续计提减值3,052万元,核心产品《桃花源记》IOS收入同比下滑30.77% [6][7] - ST华通账面商誉120.22亿元为行业最高,但2024年仅计提减值0.90亿元 [2] 行业结构性矛盾 - 游戏企业核心资产(IP、研发团队等)多为表外无形资产,会计准则难以准确计量 [4] - 游戏产品生命周期短(3-5年)与并购估值依赖长期收益预测存在根本性矛盾 [4] - 前期资本循环(并购-股价上涨-质押融资-再并购)导致商誉泡沫持续出清 [4]